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戈達爾說一部電影只需要一個女孩和一把槍,而科特茲卻告訴我們,用一個男人和一口棺材同樣能拍出一部好片子。

拍攝一部電影究竟要多少錢?

看看新出爐的9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名單,DC投入6400萬美元的成本的《小丑》獲11項提名輕鬆領跑,名單上另一部電影《極速車王》預算成本9760萬美元,《1917》製作成本1億美元左右,《愛爾蘭人》耗資破1.75億美元成老馬丁最昂貴電影 ,連《婚姻故事》這樣的敘事電影成本都達1700萬左右。

在電影的盛世狂歡中,似乎越來越難尋覓小成本電影的蹤跡。

這不禁讓我想起當初小成本卻被奉為經典的電影《活埋》,做為密室電影,它用到的只有一個演員、一口箱子、一個打火機、一隻油筆、一部手機。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極致時空下的敘事創意

在電影當中,時空是極重要的因素。時間與空間決定了電影作品的視覺效果,推動的時間和聲色俱全的環境形成了完整的表意系統。人永遠是時空中的人,敘事也圍繞時空而展開。

湯姆提克威的《羅拉快跑》,就將時空利用發揮到了極致。羅拉不停地重複地快速奔跑,在環境變化和觀眾的視覺慣性作用下,快速切換故事線,即使沒有任何鋪墊,觀眾也會因為這種視覺思維慣性流暢地看完。但《活埋》這部密室類型的電影,幾乎將時間和空間壓縮在零的狀態。

一具棺材,一個男人,杜絕了因為空間而延續劇情的可能,時間的流動也只能依靠手機電量、人物精神狀態、對話等細節去展示。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電影的故事很簡單,男主角保羅是一名卡車司機,受僱於大公司,前往伊拉克運送戰地物資,不慎遭遇恐怖份子的襲擊。當保羅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被埋在沙漠的一個木箱裡,手腳被綁,嘴巴被用白布堵著。他掙開白布,利用木箱的釘子割開綁繩。這時候他的身邊只有一部手機、一個打火機。黑暗中只有打火機閃著微光,周圍只能聽到保羅沉重的喘息聲,還有扭動的時候撞到木板的悶響,一條響尾蛇從縫隙中鑽進來,恐懼的尖叫聲幾乎要呼嘯而出……

因為採用了“三一律”的創作模式,《活埋》的故事發生地點一致、時間一致、主線一致,想要推進劇情的發展,就只有依靠僅有的工具以及主角與外界的互動。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利用手機,保羅先是打給911,對方卻以不在管轄範圍內拒絕援救;接著打通公司的電話,對方為了避免支付保險立即開除了他;妻子的電話遲遲無人接聽,FBI懷疑他在惡作劇並不作為;再打通通訊錄上一個未知號碼時對方卻是恐怖分子,還要求他兩個小時內要說服美國政府繳交五百萬美元贖金,否則就死路一條……

一個個電話組成了時間線,每次彷彿都有生的希望,但又一次次落空,絞盡腦汁營救自己的保羅似乎已經彈盡糧絕了。從恐懼,到慶幸,到急切,到失望,到放棄……情緒起伏即劇情起伏,當伊拉克救援隊對保羅說出“sorry”的時候,他眼裡的光隨著眼淚的流出而消逝,這場一個人的救援行動也宣告結束了。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小空間裡無限放大的人性

《密室逃生》製片人尼爾·H·莫瑞茲(Neal H. Moritz)接受採訪時說,打造的“密室”,就是要讓主角們直面心底隱秘,和靈魂深層的恐懼。

保羅曾試圖給身邊的好友打電話求救,但這個時候妻子的閨蜜不願意幫忙,他焦躁地爆了粗口,對方毫不猶豫地掛斷。但對生的渴望讓保羅低了頭,向她道歉並得到一個政府部門的電話。政府告訴他美國政府是不可能和恐怖分子談條件的,但給了他伊拉克解救小組的求救電話。但是解救小組卻一直敷衍、欺騙他,不想他在恐怖分子的恐嚇下拍被綁架的視頻。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箱子上方的基地被轟炸,沙子慢慢滑進箱子裡,保羅終於打通了妻子的電話,他們對彼此說出無數句“我愛你”。在即將被沙子全部掩埋的時候,解救小組打電話告訴他,他們找錯了,並不停道歉。最後,保羅的希望全部破滅,走向死亡……

在這個過程裡,好像全世界都與保羅為敵,他無論如何也逃不出這個狹小的箱子。一部手機、幾段談話,反映了殘酷的現實:在國家、集團、人性利益面前,個人如沙粒般渺小。社會的影像在這一刻重現,保羅由希望之巔猛跌到失望之谷,最後妥協,何嘗不是在固有階級中掙扎卻發現只是徒勞的我們。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保羅在遺囑視頻裡自述的時候,回憶自己的生活,做過的事,無一不透漏:我們從出生就纏繞於各種瑣事中,從沒有了解過自己,沒有過上過真正的生活。

影片沒有任何閃回,就如人生無法回頭。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人物演技與道具元素的碰撞

密室電影裡道具有限,每一樣都要發揮關鍵的作用。

1972年約瑟夫·曼凱維奇的經典密室電影《足跡》中,就利用大量的機關人偶和過於華麗的裝飾渲染空蕩驚悚的場景,珠寶的出現也成為反轉的重要節點。在《活埋》中,僅有的幾樣道具,箱子、打火機、手機要承擔的人物境況反應的責任就更大了。

箱子,類似代表“死亡”的棺木,它是困住男主角保羅的道具,是製造恐懼的容器,最終也成為他的“歸宿”。除了物質上的道具作用之外,這口箱子還象徵了束縛人性的自我精神世界,和社會施加於個體上的苦難。要跳脫這個束縛似乎很難,但你又不得不面對它,並一生與之抗爭。

打火機,是保羅在黑暗中的希望,幽幽弱弱,而且總有燃盡的一天,但在那一刻你不得不承認它就是唯一的精神信仰。密室電影的特色就是給角色、給觀眾傳達強烈的“出逃”

渴望,《活著》裡面的打火機就是這樣的存在,它給你力量,也催促你早日行動。

手機,讓主角開口並與外界產生聯繫的重要工具,推動情節的發展。它是對外的通道,所有生的希望來源於它,絕望亦是。小小的屏幕上,一串串數字和外界傳達過來的聲音彷彿在黑暗中形成了一條脈絡,將保羅的求生慾望一點點抽乾。但若沒有這個脈絡,他對生命又何曾會有如此強烈的渴求?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當然,在所有元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的演繹了。

《活埋》選擇在這樣的密閉空間裡,那麼所有的情節衝突、情緒渲染和節奏把控都把握在唯一的演員身上。要在這樣的環境中拍這樣一場扣人心絃的獨角戲,對任何一個演員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拍攝之前導演科特茲給唯一的主演雷諾茲寄過去了一份差不多有15頁內容的文件,裡面詳細地介紹了他打算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拍攝《活埋》。

雖然電影對“保羅”這個人物並沒有過多的背景介紹,但從通話的隻言片語不難看出,他是戰場上運送物資的卡車司機,體格強壯有耐心,懂得與各方勢力周旋。瑞安·雷諾茲完美演繹了這個“箱子裡的男人”,無論是一開始的驚慌恐懼,還是努力求救過程中強制壓抑焦躁的微面部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看客隨著他看到希望而欣喜若狂,一次一次求而不得升騰起的無奈感也緊緊攥住人的心頭,救援失敗沙子漸漸掩埋住他時,眼裡無盡的絕望漫過黑暗定格在鏡頭前。因此他獲得了

西班牙戈雅獎和MTV最驚駭表演獎提名。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拍攝花絮

密室電影的靈魂

從傳統的電影分類上來說,“密室電影”並不是一種電影類型,而是根據有無“密室”這一元素對電影進行的歸納,大到一座島,小到一個棺材,封閉的環境是密室電影的主要特點。因為場地小,主要講述人物精神活動,所以它通常都和小成本、燒腦、懸疑畫上等號。

《活埋》在這個類型的電影中稱得上是一個“極端”了,沒留下一點可互動的空間,就連當初喬·舒馬赫的《狙擊電話亭》主人公與路人、警察還有互動,用時不時發生的流血事件來製造情節張力。但《活埋》由緊張逼仄的空間釋放出廣闊的社會圖景和人性隱喻遠遠超出了想象,以致它帶來的壓抑無望的情感衝擊,在看過幾個小時後依然久久不散,是非常驚豔有創意的演繹。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懸念是密室電影將觀眾釘在椅子上的重要原因,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工具、短時間跨度裡危險隨時可能降臨的情況下,突出求生或求真相的迫切。整個過程真相一點點揭開,外衣蛻去後的精神意義赤裸裸呈現。《活埋》裡幾通電話帶來數次反轉,但直到最後結局才落定,期間所用的時間可能還不超過一天,但反戰的思想全程貫穿,更諷刺了政府機構的官僚主義。

在開頭恐怖分子和保羅有一節對話:

“你是美國人?”

“是的。”

“那你就是軍人。”

靠一部手機、一個人、一口箱子,《活埋》成為小成本電影經典範本

中途他們又說了一句:“你害怕了,所以我就是恐怖分子?”

真的是無比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