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何許人,如何逃過呂后一劫?

這城市那麼空氵


有句老話說,"最毒婦人心"。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毒婦,呂雉殺妾室,做人彘,堪稱一代"妒婦典範"。但偏偏,有個妾室在呂雉手下不但保全其身,還撫養出了一位帝王,她就是——薄姬。

總有人覺得,當一位女性走出一段婚姻,她的身價就會下降。可在薄姬身上,事實恰好相反。薄姬是父親薄氏和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的私生女。秦末,各地起義頻發,魏豹趁亂自立為王。魏媼便把這個女兒送入魏豹後宮。魏豹後被項羽封為西魏王,不過之後又投靠了劉邦。

當時有個很有名的擅長看面相的方士許負,說薄姬將會生下天子。得知此事的魏豹心裡就打起了小算盤。他背叛了劉邦,先是保持中立,後又投靠項羽。後來魏豹兵敗被俘,薄姬也被收入宮中的織布工房為奴。

後來劉邦偶入織布工房,看到了貌美的薄姬,便把她納入後宮。不過劉邦"貴人多忘事",一轉身就忘了後宮新來的薄姬。且這一忘,就是一年多。不過薄姬的幸運之處就在於,她有願意幫自己的好友。

漢高祖四年(203),管夫人和趙子兒正得劉邦寵愛。而這二人正是薄姬年少時的好友。三人曾約定,要是自己發達了,就一定不要忘了朋友。於是管夫人和趙子兒就在這時候拉了薄姬一把。

二人在陪劉邦玩樂時,提起和薄姬的過往。劉邦聽了,對薄姬心生憐憫,當日便召見了薄姬。這一次召見,正應了當年許負的那句話。薄姬告訴劉邦,自己前一晚夢見有一條蒼龍盤踞在自己肚子上。而這次侍寢後,薄姬就懷上了身孕。

一個被冷落一年多的女子,突然被親自召見,還一朝懷上龍種,呂雉不生氣是不可能的。據說呂雉為報復薄姬,向劉邦進讒言。薄姬最終被貶到荒野。大著肚子的薄姬為了自保,逃到黃河裡的一個孤島。後來,薄姬又去到另一個島,生下了劉恆。因而這兩個島,一個叫"娘娘灘",一個叫"太子灘"。

後來薄姬回到宮內,卻難以再見上劉邦一面。而薄姬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她懂得審時度勢。既然自己沒法得到劉邦寵愛,也鬥不過呂雉,那麼自己就力求保護好自己和孩子。薄姬深諳黃老之學所說的"卑弱而自恃"、"以弱勝強"。她在後宮,帶著幼子劉恆,不爭不搶,默默無聞。

正是因為後來薄姬母子在後宮的存在感太弱,才讓他們成為了呂雉的"漏網之魚"。劉邦把遠在西北、偏僻貧瘠、和匈奴接壤的代地賞賜給劉恆作為封地,劉恆欣然接受。覺得這母子倆老實本分,不求權勢,呂雉也就把薄姬母子放出了宮。薄姬隨兒子到了受封的代地,便成功避開了呂雉的血腥"大清洗",安心做起了王太后。

後來呂雉逝世。大臣們避開呂氏的勢力,迎回劉恆。薄姬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從王太后變成了皇太后。漢景帝繼位後,薄姬被尊為太皇太后。東漢光武帝劉秀又將薄姬尊為高皇后。

可以說,薄姬是明哲保身的典例。相比於去奮力追求得不到的,薄姬選擇了淡泊名利。捨得,有舍才有得。正是她願意放棄在後宮爭寵,才獲得了一線生機,才有了後來成為太后,名留青史的機會。


煮酒君


薄姬是漢高祖後宮爭鬥中的最終贏家

呂后痛恨戚姬,根本原因是戚姬掀起了一場明爭暗鬥的太子廢立之爭。呂后素來不喜歡戚姬,但女人之間的嫉妒之心跟承襲大統這樣的命脈大事來比根本不值一提。

呂雉年輕時也是遠近聞名的美人,但人會老,珠會黃。吃盡人間之苦後,憔悴不堪的呂雉從項羽軍營回到劉邦身邊,本以為苦難過去可以一家團圓。可是眼前的卻是戚姬和劉如意已經代替她的位置多時。相比呂后,戚姬基本沒有吃什麼苦。罪都是這個皇后去受,福卻是戚夫人去享。這對於呂后或者是任何一個處在同等位置的女人來說,都是難以令人忍受的。

(圖為電影《王的盛宴》中的戚夫人和呂后)

劉邦在世時戚姬憑藉幾分姿色和舞技,恃寵驕橫、目中無人。再加上此時呂后的兒子劉盈已經是太子,而戚姬卻想借著劉邦寵愛劉如意而意圖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更可怕的是,劉邦居然還真的動了心。幸虧群臣心向呂后,再加上中國傳統王位繼承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即“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原則,見滿朝皆是反對之聲,劉邦不得不打消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但這次險關令呂后對吹枕邊風的戚姬恨之入骨。

(電影《王的盛宴》中呂后、劉邦、戚姬)

劉邦死後戚夫人遭到呂雉囚於永巷、毒殺趙王劉如意、最後慘被做成人彘除了呂后心狠外,戚姬自身的問題十分突出:

1.呂雉有與劉邦同甘共苦的本錢,人有魄力和能力,因此得到群臣肯定和擁護。而戚夫人認識劉邦以後,基本過的都是豐衣足食的日子,沒有與劉邦共食苦淡的經歷。戚姬唯一的資本就是劉邦對自己的支持,而朝臣卻沒人支持她。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戚夫人和劉邦)

2.戚夫人政治閱歷太淺,利用丈夫的寵愛就幻想改立太子,這觸犯了很多利益集團。戚姬除了哄丈夫,沒有籠絡朝臣的本事。但還不知道量力而行,非要去捅這個簍子,下場悲慘是必然的。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劉盈、劉如意、戚夫人和呂雉)

3.戚姬做法欠考慮。劉邦死後,戚夫人被關進永巷,她卻不懂得暫時忍氣吞聲、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非要唱《舂歌》這樣的曲子觸怒呂后。她的行為間接害死了兒子劉如意,最後的靠山也沒了。而如日中天的呂后早已憤怒達到極點,將戚夫人變成人彘也就不意外了。

然而,後來兒子做了漢文帝的薄姬,也就是薄太后為何倖免於難,沒有遭到呂后毒手呢?
原因如下:

薄姬本是項羽部將魏豹妻子,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召入漢宮。劉邦偶然開恩和志趣不投的薄姬一夜雲雨,就這一次薄姬就生下劉恆。薄姬性格寬厚,不像戚姬那樣恃子而驕。她專心撫育劉恆,在劉邦死後安心隨幼子遠離京都,不問政事。因此她沒有遭到呂后的反感。

呂后對劉邦的小老婆們都不友好,曾與戚姬關係不錯的妃嬪都被呂后幽禁。“諸御幸姬戚夫人之屬,呂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宮”。而薄姬之所以得以和兒子前往偏遠的代國,是因為她和劉邦簡直可以說沒什麼關係,僅僅為對方生了個兒子,與劉邦也不怎麼見面。薄姬對呂后而言毫無政治威脅,所能去的封地代國也是各封國中最偏遠貧窮的。再加上薄姬從未對不起呂后,又懂得遠離政治漩渦,安心做個平常女人,呂雉對她也就沒有加害的必要了。

(圖為電視劇《大風歌》中的薄姬薄太后)


參考書目:《呂后傳》察應坤/著


小方說歷史1990


薄姬:劉邦眾多老婆中得善終之人!

薄姬的前半生比大多數人悽苦,在年幼之時喪父,正當花樣年華又歷經喪夫之痛,但她的命運又異常眷顧著她,讓她成為一代帝王之母。

楚漢戰爭正酣,項羽和劉邦正傾盡全力爭奪天下。魏豹本已歸附劉邦卻突然叛漢。劉邦勃然大怒,發兵滅掉魏豹。薄姬連同魏豹的其他嬪妃,都被送到劉邦的漢王宮中,做下賤的織布宮女。劉邦天性好色,有一天忽然想起從魏豹那裡俘獲的宮人,便來到織室,挑選幾個美貌女子,納入自己的後宮,這裡面便有薄姬。這薄姬本以為時來運轉,可是沒想到再陷深淵。進宮一年多,劉邦都沒有召幸過她奇蹟總是不可思議地發生。

原先在魏豹宮中,薄姬和管夫人、趙子兒關係非常親密,她們三人相約;誰先得了富貴,就不要忘記其他二人。後來,管夫人和趙子兒得到了劉邦的完幸,頗為得意。有一次,她們無意間談起了以前與薄姬的誓言,取笑薄姬命薄,沒想到被劉邦聽到了。劉邦心中鄙視二人,對薄姬動了側隱之心,當天晚上就召幸了她。

在見到劉邦後,薄姬告訴他,昨晚做了個怪夢,夢見有一條蒼龍盤踞在我的肚子上。劉邦聽了很高興,對薄姬說;這是你將要富貴的徵兆,讓我來成全你。說來奇怪,僅僅一次同宿,薄姬就懷了身孕。就這樣,偉大的漢文帝劉恆意外地來到了人間。

但是,劉邦並沒有因此而喜歡薄姬。此後,他幾乎再沒有召見薄姬,連兒子也很少看一眼。


薄姬既不受寵,也不搶不掙,她沒有出色的政治手腕,她也沒有陪著劉邦出生入死,但是薄姬卻是實實在在撿了個大便宜而且還當上了太后。薄姬絕對是走了大運了,堪稱運氣之王。薄姬母子二人,在幽幽的西漢深宮裡,過著孤寂暗淡的生活。因為極其不受劉邦寵愛,再加上為劉邦生子被宮中受寵的嬪妃嫉妒,劉恆和母親都養成了謹小慎微、忍讓低調的性格。

呂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對薄姬卻異常仁厚

漢宮中時刻充滿殺機,後宮妃嬪們互斗的很厲害。以呂后和劉邦寵妃戚夫人各成一派,鬥得死去活來。而薄姬一來是因為自己和兒子都不受劉邦寵信,二來是因為本性仁厚不好鬥,所以並未參與宮鬥,一直很低調隱忍。所以;在劉邦駕崩後,呂后獨攬大權,對劉邦的寵妃和皇子進行了大清算,可謂趕盡殺絕,最受劉邦寵愛的戚夫人被呂后砍掉四肢,投進豬圈折磨而死,她的兒子趙王如意也被呂后毒殺。而薄姬因為向來忠厚老實,而且不受劉邦寵信,反而逃過一劫。

我們都知道,在呂后專政時期,先後謀殺掉劉邦八個兒子中的六個,其中惠帝劉盈是她的親生兒子,之外還有劉肥、趙王劉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燕王劉建。而代王劉恆和她的母親薄姬卻倖免於難,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薄姬平日並未與呂后結仇,並未和呂后形成競爭之勢。同時在薄姬的影響下,劉恆也沒有太多的惦記皇位。

心狠手辣的呂后,為何對薄姬網開一面?

呂后沒有殺掉薄姬母子,可能是呂后對薄姬青睞有加,也許是因為薄姬為人小心謹慎,也許是因為薄姬和呂后一樣,曾備受劉邦冷落,二人同病相憐。慎言慎行,讓薄姬受到了呂后的善待,也許因為極少被漢高祖見愛的緣故,不管怎樣,呂后沒有難為薄姬母子,並特別恩准,允許薄姬到兒子的封地母子團圓。並給予她代王太后的稱號。母子二人得以離開波譎雲詭的漢朝政治中心長安城,過上了平安富貴日子。


歷史中簡堂趙劉果兒


薄姬能夠逃過呂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薄姬仁善不爭。

薄姬原為魏王豹的妃妾,後魏王豹戰敗,薄姬被劉邦俘獲,後雖然得到劉邦召幸,生下皇子劉恆,但是薄姬仍然得不到劉邦的寵幸,甚至被遺忘。



被冷落的薄姬更加謹慎小心,與人無爭,勤儉低調,這使呂后掌權後對其沒有太大的恨意,甚至憐憫,便應允她去兒子的封國,與兒子劉恆團聚。



第二,兒子劉恆封地貧瘠荒僻。

呂后掌權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呂姓家族的利益,劉姓封國被壓制迫害,而薄姬的兒子,因為母子都不受寵,被封在了遙遠偏僻的代國,代國地貧民稀,對呂后沒有威脅,而代國為漢朝北部邊疆的屏障,是阻擋匈奴南下的重要力量,呂后便沒有迫害劉恆,並讓薄姬去代國與兒子團聚,穩定代國局面。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津城沐雨”。


津城沐雨


呂后在自己的兒子劉盈繼位之後誅功臣,殺劉姓宗族,做這些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以及鞏固漢惠帝劉盈的統治。呂后並沒有覺得薄姬和薄姬的兒子劉恆阻礙到她的權威以及威脅到漢惠帝的統治。


呂后不把薄姬、劉恆母子當作政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高帝劉邦實在是太忽視這母子二人,以至於呂后也根本不把這母子二人放在眼裡。

呂后是劉邦的結髮妻子,生的兒子劉盈是劉邦的唯一嫡子。之後劉邦的妃妾們唯一敢和呂后爭鋒的戚夫人正是因為她最大的靠山就是劉邦,所以戚夫人才敢憑著劉邦這個靠山想為兒子劉如意奪取太子之位。呂后不放過戚夫人母子的根本原因就是劉如意幾乎取代了劉恆的地位。

薄姬從來就沒有得到過劉邦寵愛。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妾室,作為戰利品進入劉邦後宮。剛開始劉邦可能都不知道有薄姬這個人,只是由於和薄姬交好的管夫人和趙子兒談起,才知道有這個人,於是“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可見劉邦不過是出於憐憫才寵幸了薄姬。後為生了劉恆以後薄姬幾乎要被劉邦忘到腦後去了。

薄姬的兒子劉恆八歲就被立為代王,然後生活在代國,遠離劉邦。遠離了中樞的劉恆沒有得到父親高帝的多少關愛,但也遠離了權力的爭奪核心。代國的核心在現在的太原,代國在山西、內蒙一帶,遠離都城長安。薄姬和劉恆母子比較低調沉穩,呂后也就沒有把劉恆當作必須除掉的政敵。


沅汰


薄姬(公元前215年之前―公元前155年), 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召入漢宮,但入宮一年多,卻連劉邦的面都沒有見過。

一個偶然的機會被劉邦臨幸後,薄姬即有身孕,生下兒子劉恆。劉恆八歲時被封為代王。自有子後,劉邦鮮有和薄姬相見。劉邦駕崩後,因為薄姬少見劉邦,地位也不高,所以准許她出宮,從其子到代地就國,是為代王太后。

呂后死後,大臣議立新帝,認為外家呂氏不善,皆稱薄姬仁善,故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尊薄姬為太后。

前157年,漢文帝死後,太子劉啟即位,是為漢景帝,尊祖母薄姬為太皇太后。公元前155年,薄姬去世,葬於南陵。 東漢光武帝劉秀時,追尊為高皇后。





嘣131478562


(1)薄姬的身份用現代語言來說,是私生女,二婚女。

私生女:薄姬之父與魏王宗室魏媼私通生下薄姬。

二婚女:薄姬一開始魏王豹的姬妾,後來又成了劉邦的後宮妃子。

(2)為何能逃過呂后毒手?

呂后在劉邦死後,殘酷嚴苛的對待他的後宮,凡是符合這幾個條件的基本都逃脫不掉毒手:有寵的,有子的,和戚夫人走得近的。

這很容易理解。

劉邦生前寵愛戚夫人母子,幾次想廢掉呂后之子劉盈,立戚夫人之子如意為太子,呂后使出渾身解數,才化解了危機,自然對戚夫人恨之入骨,是以劉邦死後,呂后對戚夫人開刀,而那些和戚夫人走得近的妃嬪們都跟著遭殃。

薄姬不符合這些條件。

薄姬自從入宮,就沒有受到劉邦寵幸,在薄姬昔日好姐妹的美言下,劉邦才召幸她一次,這一次薄姬有了身孕,但是劉邦自此又不待見這母子倆,非常的疏遠。

不管是劉邦生前身後,薄姬母子倆都沒有引起呂后的嫉恨,也沒有對她構成任何的權力和利益威脅,呂后沒有把她們母子倆放在心上,所以薄姬逃過了呂后之劫。

薄姬母子的一生,真正體現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的人生哲學,讓人感嘆人的命運就是如此的奇妙。


師明禮


俗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歷史上的薄姬是劉邦的姬妾,作為劉邦的姬妾,卻沒有得到寵愛,就是這一點,薄姬母子在劉邦死後成功的躲過了呂雉的毒手,最後母憑子貴成為大漢朝的第二個皇太后。





薄太后真的懦弱無能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薄太后就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女人,也非常懂得生存之道,她知道自己沒有呂雉的皇后權利,也沒有像戚夫人那樣的容顏,能使劉邦神魂顛倒。


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帶著自己的兒子劉恆住在了永巷裡面最不起眼的一個角落,過起了遠離後宮是非的日子,遠離了後宮的爭鬥,不代表就是安全的,薄太后非常明白帝王家權利爭鬥的殘酷,但是自己能力有限,又沒有別人幫忙,薄太后就通過閱讀古書籍,總結先人們的生存之道,並從中悟出道理。特別是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就要求給劉恆分封,而且要求分封在西北的邊疆(有點反其道而行之)。就在劉邦死後,薄太后在呂后面前展現自己渺小,懦弱,無能的一面,成功騙過了呂后,得以出宮來到兒子的封地,徹底遠離了帝王家族的視線。


經歷過苦難的人更早容易懂生活。


薄太后的家鄉是江南的水鄉蘇州,薄太后的父親原是個風度翩翩的公子,在秦朝之前的亂世時期和魏國的宗室女子魏氏和上了,在沒有婚約的情況下生下了薄太后和他的弟弟,當時的亂世之年,薄太后的父親不知怎麼的就突然死了,幼小的薄太后和弟弟就是在這樣的亂世之年。被母親拉扯長大。

當時秦末亂世之年,一些有勢力的諸侯王族紛紛擁兵自立為王,薄姬母親的母家魏室親王魏豹也自立為王。魏氏為了有個依靠,就把自己的女兒薄姬送進宮裡,從此薄姬就成了魏豹的姬妾。

當時在亂世之年劉邦的勢力是最大的,魏王在自己的地盤過了沒幾年的太平日子,就被劉邦的大軍給滅了,他的封地成了劉邦管轄的地方,魏王死後,他的後宮所有嬪妃們都成了“寡婦”罪人,於是全部從享福的主子變成了宮中供人使喚的奴婢,薄姬就是其中之一。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也寬,薄姬幼年時候有兩個關係不錯的閨蜜,在劉邦民間選妃時候被選進宮中做了姬妾,一個位是管夫人,另一位封為趙夫人三人幼年時期就發過誓言,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當時兩人進宮以後得到了劉邦的寵愛,有了地位就想起了做奴婢的薄姬,於是二人便決定找機會向劉邦引薦薄姬,劉邦在聽完兩人對薄姬身世的講述,便生了憐憫之心,決定召見薄姬。

而薄姬也真是個有福氣的人,在接到劉邦召見的第一次,就被劉邦留下來侍寢了,而且還意外的懷上了劉邦的骨肉,次年便生下一個兒子,劉邦賜名為劉恆,也封了薄姬為夫人,從此在宮中有了一席之地。


由於薄姬沒有出眾的樣貌,也沒有特殊的才藝,在花海似的宮中很快就被劉邦給遺忘了,而薄姬在有了兒子後近八年的時間都獨自一人帶著兒子生活。




在宮裡沒有皇帝的恩寵過得奴才都不如,所以薄姬在宮中一直都是謙卑謹慎的生活,正是他的這種低調,才躲過了呂雉的毒手。


劉邦死後,呂雉把持政權,劉邦生前所寵愛的姬妾都受到了懲罰,特別是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人彘”。但是對不得寵的薄姬母子,卻有了同情心(可能是同情薄姬像自己一樣長期受到冷落吧),不但封劉恆為代王,還讓薄姬隨同兒子一起去封地,並封薄姬為薄太后,位份僅次於呂后。


薄姬得到呂雉的准許來到代國後,開始她幸福的生活,由於母子倆都是謙卑有理的人,把代國管理的一派繁榮景象,深得百姓愛戴。


劉邦死後,呂雉的兒子劉盈繼位,可是沒有幾年新帝就病逝了,不久呂雉也撒手人寰,朝堂頓時亂做一團,眾大臣經過商議一致推選口碑較好的劉恆為皇帝。


公元前180年劉恆繼位,成為大漢朝的第五個皇帝,開啟了歷史上“文景之治”,而劉恆的母親薄姬就理所當然的成了薄太后。


微風之語


在說起薄姬時,很多人習慣拿戚夫人來做比較,他們倆都是劉邦的妃子,結果最後一個母儀天下,一個被殘忍虐殺,為什麼會這樣呢?

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戚夫人仗著劉邦寵幸,曾勸說劉邦改立自己兒子趙如意為太子,徹底把呂后得罪死,於是遭到呂后的報復。而薄姬善良樸實、與人無爭、事事低調謹慎,加上劉邦還冷落她,讓呂后感覺有同病相憐的感覺,於是便放過她。

但事實上,這些都只是表象。薄姬之所以能夠逃脫迫害的命運,甚至戚夫人之所以會被殘忍虐殺,背後的真正意圖都是為了權力。換句話說,如果放過薄姬,就會損害呂后的權力,那不管薄姬如何低調,呂后也會毫不留情將她殺掉。甚至而言,如果與戚夫人合作,就會更有利於鞏固呂后的權力,呂后也會選擇與戚夫人合作。

惠帝繼位後,呂后執掌朝政,她想要擴張呂氏家族的權力,但問題是,權力是一定的,每個好位置都已經被人佔據,如果你呂氏家族想要擴張,必然有人要把位置讓出來,換做誰處在這個位置上,都會不願意,甚至做出過激反應。



當時,呂后打算從劉氏諸王手中搶奪權力,因為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在他們手中,不搶他們的搶誰的。對於呂后來說,她從劉氏諸侯手中奪取權力,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劉氏藩王聯合起來對抗,這樣呂后肯定會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呂后必須必須隱藏自己真正的意圖,讓劉氏諸王感覺不到他是想削藩,在這種背景下,呂后就開始打擊戚夫人,總而言之,這個小賤人,差點把我和惠帝都害死,我今天自然也不會放過她。

從私人情感上,呂后打擊戚夫人,那是在洩私憤,也是當年戚夫人當年自己活該,所以大家相對而言不會引起過多警覺。於是,戚夫人被做成人彘,順帶他兒子趙王如意也被毒殺,而趙國的控制權,也慢慢落入到呂后的手中。

至於薄姬,如果可以的話,他肯定也想把她做成人彘,甚至把他兒子也一起殺掉,然後將代國的控制權也收歸到呂氏家族的手裡。但問題是,如果呂后真這樣做,只會給呂后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甚至給她造成滅頂之災。

因為,所有人的知道,薄姬一直不受劉邦寵幸,她在劉邦的後宮待了一年多時間,都沒有陪劉邦侍過一次寢,甚至連劉邦的面都沒見到。後來還是因為薄姬的兩個姐妹受到劉邦寵幸,在她倆的幫助下,劉邦才臨幸了薄姬一次,也是僅有的一次。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薄姬應該是劉邦所有女人當中最不受寵的那位,而且薄姬在宮裡向來與世無爭,做人做事也處處謹小慎微,沒有和呂后產生過任何衝突,也沒有和呂后爭過寵,就是這樣一個可憐女子,如果呂后還不肯放過她,那那些曾經被劉邦寵愛過的女子,那些曾經和呂后吵過嘴爭過寵的女人,還會有安全感嗎?還有這些女人和劉邦生的兒子,還會有安全感嗎?

比如,淮南王劉長的母親、齊王劉肥的母親、淮陽王劉友的母親、梁王劉恢的母親、燕王劉建的母親,她們心裡會怎麼想?會不擔心呂雉報復嗎?還有這些藩王,他們會不擔心也被毒殺嗎?

在這種恐懼念頭的支配下,大家很容易達成串聯,甚至而言,他們會從內心裡覺得呂后就是想排除異己,所以故意找藉口打擊劉氏諸王,目的就是將天下變成呂氏的天下,在這種背景下,這些劉氏諸王搞不會會聯合起來帶兵勤王,到時呂雉恐怕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呂后作為一個成熟政治人物,顯然不可能做出這種不顧後果的事情來。在這種背景下,她不但沒有對薄姬做出任何打擊的行為,反而還表現出一副同病相憐的模樣,她還特意將薄姬從宮中放出去,好讓她和兒子團聚。

呂后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向天下人表示,自己當初殺害戚夫人和趙王如意,並不是想奪取他們的權力,只是單純為了報復,不信大家可以看我是怎麼對待薄姬的,我對她是多好。如果我真想削奪劉氏諸王的權力,會放她回代國嗎?所以大家不要再擔心。


我是趙帥鍋


自漢高祖劉邦駕崩後,呂后為防止其他劉姓皇族染指皇權,不斷地對劉姓諸王大開殺戒。截止到呂后去世的時候,劉邦的八個兒子只有代王劉恆和皇七子淮南王劉長還健在。劉長由呂后親自撫養長大,與呂后關係密切而倖存。而代王劉恆卻為何能逃過呂后的毒手,終成一代賢主呢?這就不能不說劉恆的母親薄姬。



薄姬的身世非常坎坷,她的母親魏媼本是魏國的王族之後。在秦朝的亂世中,魏媼與吳郡人氏薄氏私通,生下一女,就是後來的薄姬。 秦末,魏景湣王之子魏豹起兵反秦,自立為魏王。本為魏國王族的魏媼認為魏國復國有望,就把女兒薄姬獻給了魏豹,並且找了著名的女相士許負給女兒看相。

許負一見薄姬即稱其為大富大貴之相,將來必生天子。 正所謂聽者有心。薄姬的丈夫魏豹聽了這番話後自然是喜不自勝。既然薄姬能生天子,我魏豹的兒子是天子,那作為老子的魏豹自然是能打下一片江山的。

本來當時魏豹是跟隨劉邦攻打項羽的,聽了相士的話後,魏豹開始盤算開自己的前程。於是,他背叛了劉邦,在劉邦和項羽的爭鬥持中立態度,冷眼旁觀,企圖坐收漁翁之利,後又叛歸項羽。

理想很豐滿,現實都骨感。魏豹的美夢只是想想而已。魏豹反叛後,劉邦馬上命代理左丞相曹參與韓信率部攻打魏豹。魏豹損兵折將,自己也被活捉,一家老小,老母、妻子、兒女都被劉邦俘獲,魏豹的魏國也成了劉邦的一個郡。

後來劉邦還讓魏豹駐守滎陽,不過在楚軍圍攻滎陽時,與魏豹同守滎陽的御史大夫周苛認為魏豹原本是個叛將,其心必異,於是就將魏豹殺害了。可憐魏豹因為相士的一句話,不但沒當上天子之父,連自己的性命也丟了,後宮的女人也全部虜入劉邦宮中。

薄姬剛開始被安置在織布房中,因有幾分姿色,又被劉邦納入後宮。可是劉邦後宮粉黛眾多,群芳爭豔。薄姬入宮一年多來,連劉邦的面都見不著。而與薄姬一同被虜入宮中的管夫人、趙子兒卻因為容貌出眾,受到劉邦的寵愛,被封為了美人。當初在魏宮時,薄姬、管夫人、趙子兒三人情同姐妹,互相盟誓:苟富貴,勿相忘。可管夫人、趙子兒成了劉邦的寵妾後,反而時時取笑薄姬。劉邦有一次聞聽薄姬的遭遇後,一時興起,就召來薄姬侍寢。就是這次臨幸,薄姬就懷有了身孕,並於高祖五年,育有兒子劉恆。薄姬本來就不討劉邦的歡心,生下劉恆後,這對母子倍受劉邦的冷落,連劉邦的面幾乎見不著。在爭寵不斷的後宮,薄姬母子在孤寂的角落裡,毫無存在感地生活著。


漢高祖十二年,也就是劉恆八歲這年,漢高祖劉邦病逝。呂后為控制皇權,對劉邦生前寵愛的戚夫人、趙王劉如意等人痛下殺手,展開清算。戚夫人被做成了駭人聽聞的“人彘”,連呂后的兒子惠帝劉盈看到戚夫人的慘狀也被活活嚇死,而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也被呂后賜毒酒身亡。而薄姬母子卻因為長期受到劉邦的冷落,因禍得福,沒有受到呂后的殘忍打擊,只是被迫離開皇宮,來到劉恆的封地代國,薄姬還被封為“代王太后”。正是這次遠離宮廷,使薄姬母子遠離呂后的視線,躲過了日後呂后對劉氏諸王的迫害。

呂后死後,朝臣們痛心於呂后強勢對社稷造成的災難,所以母族毫無勢力、生母薄姬無慾無求的劉恆又被迎立為帝,薄姬被尊為皇太后。


薄姬前半生雖然歷經坎坷,但她依然是幸運的。她的兒子文帝劉恆對母親薄姬深具孝心。在薄姬患病之際,劉恆對母親噓寒問暖,親自服侍,併為母親虛湯藥。公元前157年,劉恆先於其母去世。臨終之際,他還為不能盡孝母親而痛心。在兒子去世兩年後,公元前155年,薄姬去世。

文帝劉恆能逃過呂后迫害,終成一代賢君,得益於其母薄姬。薄姬在劉邦後宮,謹小慎微、清心寡慾、與世無爭,對呂后毫無威脅,因而母子逃過一劫,性命得以保全。 劉恆身居偏遠的代國,性情深受母親的影響,仁厚寬和。又因為薄姬的母族毫無勢力,可以說劉恆是一點根基也沒有,無意也無勢參與皇權競爭。也正是這一原因,才使劉恆最終登上皇位。所以說,正是薄姬的隱忍和無慾最終成就了兒子劉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