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公開表揚郭德綱說:郭德綱的相聲確實適合一部分人,很接地氣。你怎麼看?

會火A


從哪裡看的出姜老師“公開”表揚郭德綱?不過是語氣變得委婉而已。原話是這樣的:

包括像郭德綱的相聲,他們在小劇場表演,從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一部分人的文化需求,因為我們畢竟受眾這麼廣,文化需求層次和檔次都不同,在小劇場演出大家說的可能更隨便一點,互相交流的更直接一點,但是,跟咱們媒體上或者大眾的主流還有一些距離。

從姜昆的原話解讀,本質並非肯定,不過是對郭德綱代表的小劇場相聲的一種鄙倪,如同貴族瞧不起暴發戶,因為俗沒文化不高雅,與當年波波的大蒜論類似。

但不得不說,相比當年,如今的姜老師因為年齡大了,包容多了。記得當年姜老師在廣東一次演講時,談及相聲發展現狀時,痛心疾首,批評的非常直接!說郭德綱在道德在倫理上,出現這麼多問題,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他?

如今姜老師老了,郭德綱也成熟了。

已經不屑去回應,不可能一如當年血氣方剛,求生欲強,會借一首七律回應批評,暗諷姜老師“江郎才盡”,借濟公之口指桑罵槐。

今天的郭德綱,登過廟堂上過春晚,已經很少出現在小劇場。

他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了海外大劇場,可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郭德綱,很多人因為郭德綱才知道什麼是傳統相聲,因為德雲社才瞭解了傳統文化,如今觀眾喜歡誰討厭誰,心中自有一杆秤,不是哪位專家或權威可以左右。

但郭德綱有今天要感謝姜老師,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年有了姜老師的“一路鞭策”,才讓他從一非著名相聲演員迅速成長為著名相聲演員,又扛起了相聲江湖的一面大旗,回頭再看,當年姜老師批評他“三俗”屬於用心良苦,目的是為了他能進步,所以說,郭德綱能有今天,姜老師功不可沒,謝謝啊。


最毒莫若


其實是大家心中有數的,但現實也是事實,任何人在各個地方生存,你既要得到了大家的擁護也要到了領導的賞識,有一些人是不能得罪的,還有一些人是不能來往,再有一些人是需要每天笑臉相迎的,只有這樣還不知哪柱香沒點著都有人不爽,所以嘛,郭班主這性格,嘴巴上再沒有站崗把門的,能好的了可能嗎,別管了,走自己的路吧,支持你郭德綱。


手機用戶68414509096


文化傳播本應就是百家爭鳴的現象,不應捧高踩低。認為他好就奉為大師級水平,認為別人不好就一文不值。登廟堂之高與處江湖之遠各有各的角度與立場,同樣各自有各自的特點與受眾。我們不能只唯市場論,認為有市場就有能耐。郭德綱自己也說過論賣票高峰幹不過岳雲鵬,但是高峰的能耐豈是岳雲鵬所能望其項背的?平時各路明星開演唱會上綜藝出場費高的離譜且深受大家歡迎喜愛,但是你看看但凡國家層面開個峰會舉辦個大型儀式時有幾個明星能登的上臺面。所以市場能反映一些問題,但它不是問題的全部。就比如這次國慶群眾遊行,德雲社這麼火怎麼沒見裡面的人參加遊行呢,反倒是看到了李菁的身影。從受眾來講,姜昆是體制內的人,他的表演需要體制的約束,他需要表達的是體制所需要傳達的。同樣海外演出他一定程度上展示的是國家形象,而不是像德雲社一樣只是賣票。對於德雲社來講,它屬於社會團體它需要通過市場來獲得收益而支撐運作。我們就不能要求他們脫離群眾,一味地拔高一味地表達所謂正統的東西。只有通過適當的插科打諢讓廣大的喜愛的群眾滿意從而達到其目的。所以文化沒有真正的孰強孰弱,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作為觀眾沒必要替人家分個子醜寅某。就好比一本內容相同的書,一個正版一個盜版。正版代表的是門面性,盜版代表的經濟性。大家說缺哪一個能行?


用戶7115956912391


本人就是姜坤口中的“部分人”吧,因為郭德綱才知道有種東西叫相聲,而且因為有德雲社才會去了解傳統文化,其實做個俗人挺好,做人嘛開心就好

不主流也好,三俗也吧,都無所謂,德雲社能讓80、90、00甚至10走進小園子,聽相聲、瞭解傳統

至少對於所謂主流,沒人能帶動當代年輕人去了解傳統藝術,不能讓年輕人走出迪吧,沒人能說因為我才有千人合唱太平歌詞和京劇的場面,但不可質否郭德綱辦到了,因為有郭德綱,這種場面對於德雲社是很平常,見怪不怪,甚至於相聲演員站在臺上聽觀眾唱太平歌詞

至於和觀眾互動更不用說,所謂主流就比不過德雲社眾演員,德雲社能將“退票”化為最好的互動包袱足見不凡,對於嘴瓢出錯,到哪兒都是舞臺事故,讓人不喜,但在德雲社你會看到演員臺上嘴瓢出錯,會是最響亮的包袱(雖然他們很少嘴瓢出錯),現掛更不用說,觀眾拋的梗很少有他們接不住的

另:抵制刨活,理智捧角兒





用戶8239487038909


聽上去是公開表揚,實際上是有意貶低郭德綱沒檔次;

近日,姜昆接受採訪被問到他和郭德綱的話題,姜昆說“在小劇場演出,說的更隨便一點、交流的更直接一點,我想這都是無可非議的,像郭德綱的響聲,他們在小劇場演出,在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一小部分人文化需求”,這應該是姜昆第一次公開點評郭德綱,也算是側面對郭德綱的肯定,但實際上,他這句話也是在有意貶低郭德綱上不了大舞臺而已;

從姜昆這些話的表面意義上看,姜昆表達的是郭德綱的響聲滿足了一部人的文化需求,但他在這段話中所用到的“小劇場、一小部分人和更隨便”等字眼,全都在有意表達郭德綱的相聲並不符合大眾需求、上不了大舞臺、沒檔次,甚至連“綱絲”都被劃分到了“一小部分”這樣的小眾群體中,可以說,姜昆的這一席話明褒暗貶,把郭德綱黑了個體無完膚;

從二人的關係上看,姜昆這麼點評郭德綱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前者曾經三次號召主流相聲團體抵制郭德綱,也曾多次針對過德雲社旗下藝人,甚至就連除他之外的其他主流相聲人都在有意針對德雲社一脈,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了,郭德綱不但沒有倒下,反而真正在相聲領域站穩了腳跟,但二人的關係也到了不可緩和的地步;

但話說回來,這也是姜昆小心眼的體現,這麼多年,他無數次想把郭德綱打壓下去,但每次郭德綱都能化險為夷,不但如此,後者的人氣越來越旺、德雲社也越來越強,現在,郭德綱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句“非主流相聲人”就能對他造成影響的了,可事到如今,姜昆依然容不下他,接受採訪時都要公開對其貶低,實在有失曲協主席的風範。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影視巨能聊


我怎麼看,我站著看,其實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姜先生是個成功的官員,但他不是相聲專業人員,所以說他對郭先生的評價也就無所謂對與錯了,只能菜場大媽,無聊後生閒暇和酒後談資而已。姜先生功成名就靠的是順勢而為,借人名利,早期作為馬季的徒弟火了一把,後期做官做的很成功,在藝術上沒有什麼好的作品,為藝術做的貢獻也一般吧!





鷹狼視頻


很多媒體在討論這件事情 的時候都特別強調了“小部分”這三個字,這麼多課代表都把這個重點劃出來了,咱也不知道是啥心態,可能是要考的吧。

很多人義正言辭的讓姜昆指出來這一小部分之外的一大部分觀眾在哪裡。

但是大家還是給姜昆留點面子吧,一直追問何必呢,再問這問題就超綱了。

在相聲領域郭德綱代表了一個時代也引領了一個時代。現在的郭德綱已經不需要什麼官方的認可了,當初官方如果認可郭德綱,那是提攜後輩,還能說他一句好話。現在再認可,感覺有點蹭熱度,誰需要你認可啊。

從當初郭德綱說“我給你當狗你怕我咬你,硬生生把我逼成一條龍”開始,郭德綱就已經跟主流相聲界劃清界限了,很多場合,從05年開完反三俗大會之後,姜昆和郭德綱就沒有參加過同一個場合,他們之間涇渭分明。

當初姜昆是主張取消小劇場的,認為小劇場滋生三俗,但是德雲社這些年發展的很好,取消小劇場的倡議沒有得到施行。

現在姜昆改口說起小劇場演出也滿足部分人的文化需求了,很多人認為這是對郭德綱的認可。

然而我看並不是。

主要是姜昆笑劇場要開始營業了吧,自己也搞劇場,就不好再說劇場的壞話了。


閒白社


他只符合一部分的胃口,另外大部分的胃口誰符合?不要一天在那明嘲暗諷,幹不過就是幹不過,沒見郭德綱一天來評價你,藝術就是他媽的你在臺上說半天我不知道你說啥還得一個勁的跟著鼓掌對嗎,藝術是服務大眾,不是大眾服務藝術,我喜歡它就是藝術,不喜歡看不懂它就是一坨屎,你能評價郭德綱就是因為你老嗎?大師跟健康還真他媽多大的關係,不能掙錢就說明大眾不認可你,不認可你你得意個啥,沒幾部作品一天就他媽瞎嗶嗶,其實沒啥人關心你說的啥,自我陶醉



這話我一點沒聽出來是在表揚,只是在事實面前不得不低頭而已,否則他更加無法面對觀眾和輿論了。什麼叫一部分人,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但通常人們說“一部分人”都是指少部分人。也就是說姜昆依然不願承認郭德綱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事實是什麼狀況,我想稍微客觀點的人,都應該知道郭德綱及德雲社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歡迎和支持。與此相比,姜昆才是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而且也就是口頭上的支持而已,不信你買票演出試試,看看你的支持者能有多少買票的。呵呵


A逍遙磬苑


姜昆是曲協主席,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相聲標誌性人物,在中國相聲享有著崇高的威望和至高的話語權,當年姜昆對於小劇場相聲看不起,評價“民間藝人混口飯吃而已,那裡為了迎合觀眾,說了很多隨意性的相聲,談不上有什麼藝術性”,由於兩人對相聲的不同理解,姜昆和郭德綱似乎也就成為了冤家,甚至多次在網絡上發表針鋒相對的言論。

姜昆一直認為,主流相聲在電視表演才是最好的出路,可以展示真正的相聲的思想性、藝術性,達到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而最近姜昆卻表示像郭德綱的相聲,他們在小劇場演出,在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了一部分(人)文化需求,因為我們畢竟在這麼廣面的文化需求層次和檔次都不同,在小劇場演出大家說的可能更隨便一點,互相交流的更直接一點,郭德綱相聲接地氣,受眾面積很廣。

其實姜昆站在全局高度對曲藝界的各種現象和人藝發表自己的觀點非常正常,批評也罷錯,表揚也好都是他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姜昆破天荒地指名道姓的正面談論郭德綱,讓人耳目一新給人一種天翻地覆的感覺,之前哪怕是最嚴厲的批評儘管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誰也很少直接點名字。郭德綱和姜昆,兩個人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只是對相聲的理解不太相同,各有春秋。


姜昆年近70了,不再像年輕時那般爭強好勝了,他認識到了郭德綱的閃光點,看到了郭德綱對中國相聲的貢獻,心態也變得平和了,全國的相聲迷都希望他們一笑泯恩仇,為了中國相聲的健康繁榮發展,放下各自的成見,實現世紀大和解,美國和朝鮮和塔利班都可以談判,何況他們兩人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