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辦酒席喜歡在家裡辦?酒店不是更方便嗎?

小楊普識


我們這邊農村結婚也會在家辦酒席的,我老表今年5.1號結婚我表嫂也是我們的初中同學,請的廚子辦的40桌,在老家辦很熱鬧氣氛相當好 村裡面的人 村外的 鎮上的還有縣城的親朋好友都會來,雞鴨魚肉都是現殺的 每桌的菜都是精心炒出來的味道特別好。當時他們也想選擇在酒店辦,如果在酒店辦就路途有點遠在縣城村裡都隔的近老爺爺老奶奶走路就慢慢來了最後還是決定在家辦。不是捨不得去酒店花錢只是他們兩家覺得實惠一點吧家裡熱鬧熱鬧 但是農村結婚也不比酒店差吃到的都是自己家種的喂的而且味道還好,省下來的錢還可以做點別的也挺好的。






重慶農村小漁


我就是個農村人,如果你要問我對農村什麼東西印象最深刻的話,農村酒席可以算一個。為什麼我們辦酒席喜歡在家裡辦而不是在酒店,我來說說我的理解吧。

我哥哥結婚就是在家裡辦的酒席。

我們這邊農村有一個習俗就是男孩子結婚如果是農村的話是必須回家辦酒的,不然村裡人會看不起你的。反正大概意思就是,娶老婆娶進來了,一定要在列祖列宗面前亮個像,給大家鄉里人親戚認個臉。不然以後走在路上都不認識。


第二,在家裡辦酒熱鬧,一般我們辦酒席大多都是選在正月份或者是年底,年底的時候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大多會回鄉過年,或者是正月元宵之前,在這個時間段基本上大家都會在鄉里。所以辦酒席會很熱鬧,自古就有辦酒席就是要熱熱鬧鬧人多才好,這樣別人也會覺得你家氣旺,而且剛好可以聯繫下朋友,大家也可以趁這個機會聚一下。那如果是在酒店的話,大家基本吃完中午飯之後就走了,冷冷清清的,沒感覺。

第三,在家裡辦酒席的話會比在酒店相對便宜。我們賺錢比較艱難,而且也節儉習慣了。如果是在酒店辦酒席的話,按現在來說一桌最便宜都要1000多。然後親戚又多隨隨便便都有10幾桌。所以當然是選擇在家裡辦啦。不僅氛圍熱鬧,加深鄰里感情,還可以節省一筆開銷,何樂而不為呢。


李白說故事


對農村人在家裡辦酒席,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鄉下場地比較大,在鄉下有很大的場地,有的人家獨門獨院,院子很大,一個大院子就能擺下十幾桌,如果人多的話,就借用鄰居家的院子即可。

第二,鄉下襬酒席比較實惠,所用到的食材,農村人會自己去採購,然後再請專業的廚師來燒。而在鄉下大灶上燒出來的食物有濃郁的鄉下風味兒,燒出來的菜分量足,口味好,深受農村人的喜歡。鄉下辦酒席,在我們上海的話會連辦三天,第一天是自己家裡的主要親戚,第二天才是正日,第三天收尾。三天辦下來的消費用有點多的。但是如果去飯店辦的話,只能辦一天吃兩頓,價格還比在鄉下辦貴。所以有場地的話,寧願在鄉下辦了。

第三,在農村擺酒席,熱鬧的氛圍更加強烈。一家人擺酒席,親戚朋友鄰居都來幫忙,有的幫你去借凳子,借桌子,借椅子,有的幫你打掃院子裡的衛生,有的幫你去採購食材。一大群人說說笑笑的,邊幹邊聊,別提有多高興,別提有多熱鬧。耳邊不時傳來,大家的歡笑聲,鼻子裡不時的聞到灶臺食物的芳香,讓勞碌了一天的人食慾大增。

第四,鄉下辦酒席也是全村人聚在一起的難得日子,所以大家特別的高興。平時村裡人家都各忙各的,到了有哪一家要辦酒席了,才能聚在一起。想想那時候的場面多麼的熱鬧,氣氛多麼的濃郁而這份氛圍,有可能只存在於你的記憶裡,在你小時候出現過,因為現在的鄉下越來越少了。





痕跡人生2019


為什麼農村辦酒席喜歡在家裡辦?酒店不是更方便嗎?我身邊的朋友有的在酒店辦,有的是在農村辦酒席,有的也是辦兩場,一場農村,一場酒店。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第一個在農村辦酒席就是省錢。要知道在酒店辦酒席還是蠻貴的,特別是一些大城市,自然不用說了。像我去參加的一些在酒店辦的酒席,一般是1200一桌,如果是50桌,那就是6萬塊錢了,其中婚慶算5000,還有各種喜糖、酒水等等,那最少也要10萬塊錢了。在老家辦酒席,一般一桌五六百塊錢(有的地方八百左右),這樣算下來就省下了不少錢。對於農村人來說,賺錢不容易,一下子拿10萬塊錢,我覺得是蠻多的。



第二個就是在農村辦酒席很熱鬧。所用的食材都是親朋好友一起幫忙的,其實大家都是禮尚往來了。農村酒席一般3天,第一天準備各種吃的,第二天是真正的婚禮,第三天則是回請一些過來幫忙的人一起吃飯聊天了。農村辦酒席真的很熱鬧,而酒店的,幾乎都是吃飽就走了,也少聊天。



第三個就是方便親戚去參加。在老家辦酒席,一般都是親戚多,說實話朋友還是比較少了。像我一個朋友辦酒席,光是家裡人都是五六十桌了,如果全部都叫去城裡喝喜酒,那很不方便。接送、吃住等等都需要操心,如果家裡近城裡,晚上還可以包車回去,但如果遠的,晚上回去也不方便,而且大家又不是住同一個地方,也麻煩,如果不送回去,那光酒店錢就很多了。

這是我想到的這三點了,其實我也喜歡參加農村酒席,和酒店的感覺不一樣。


壯鄉小美


在農村辦不是為了省錢,雖然麻煩。但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這個喜宴的氣氛,鄰里三親六戚都來幫忙,這期間喜樂融融的氣氛在酒店是感受不到的,況且農村大廚弄的菜口味應該比酒店的要好吧,去酒店農村人去一趟城也麻煩。還要包車,都是隨便吃幾口就要張羅著打包菜回去了。在農村辦,一要提前三天就要準備了,起灶,借桌椅,買食材等等。一步步有序的進行著,大家心裡都高興。而且這些事都是交給別人做的,主人方就是在家裡坐鎮著,哪裡缺什麼給錢人去買什麼。幫做事的也是盡心盡力,沒有怨言。在農村一般都吃三餐,頭一晚一餐,日子正餐,還有拜堂朝一餐。大吃大喝的,酒肉管夠,客人有什麼需求就去滿足,不會說沒有。你想吃到幾點喝到幾點都沒問題。沒人趕你。你喝得越爽主人就越高興,沒酒去買酒,沒菜就上菜。在酒店你哪能這樣,沒開飯之前,各路親戚坐在一起三三兩兩拉拉家常,小孩子追逐打鬧,熱鬧非凡。一般都有幾臺都要喝到深夜的,朋友同學還有煮菜的。所以才農村辦不比酒店更有氣氛,並不是說為了省錢,況且農村的菜品樣式分量都要比酒店好。這是實打實的味道


irgyd2020


我家是農村的,當然城裡的酒席也吃過 啊。主要還是貴吧,我一次去吃的那場,剛好朋友老公在那邊做廚師的,說是5000多一桌的吧,當然味道還是不錯的。朋友說他老公這個酒店不放味精的,這餐海鮮也是蠻多的,但是5000多,有50桌,算下來,亂七八糟一算30萬打底,你覺得一般家庭能承受的起嗎,光是酒席。雖然有禮金這方面的,但是完全填補不了,那你在酒店就要婚慶啊,現在婚慶沒個2-3萬也先不來,就是婚禮光是酒席這方面就要50萬打底。

再來說說農村,食材自己買,批發市場去買啊,怎麼都比酒店的便宜吧,一樣50桌好了,雖然我沒辦過,但是好像租桌子也不貴100一張還是200包括的凳子,也才1萬好了,碗筷、+廚師,我記得廚師自己帶碗筷的,廚師叫上加上碗筷麼,2萬總差不多,50桌1000的菜價很好了5萬,2000菜價10萬,當然還沒人工這些的,雜費什麼人工15個幫忙每個人200,3000。酒席換個20萬了不得了,50和20,你覺得哪個划算啊。


阿趙


我是農村的,我們村裡結婚,建新居都在村裡辦。當然也有些人在城裡工作久了在城裡買房,基本就在城裡酒店辦,我們首先來說村裡辦酒席的優點:重點在兩個字,熱鬧,喜事嘛,就要喜慶,熱鬧,把婚房,新房裝飾得漂漂亮亮,然後請所有的鄉里鄉村,親戚好友全部來家裡慶祝,共享歡樂。

在農村辦酒席的地方寬敞,街坊鄰居多,村裡的人都來幫忙,可以熱鬧一整天,有時結婚還兩三天呢,在酒店擺宴最多幾個小時就完事了,其次,這不是在農村擺省不省的問題。重要的是在農村非常的熱鬧,在家裡擺酒席是一種風俗習慣,每次村裡誰家有喜事要擺酒席,整個村子的人都會來幫忙,這樣歡天喜地的什麼活動都有。

因為在我們農村,鄉里,鄰居之間基本都是認識的,再加上農村人的親戚對象,歸屬感非常的高,所以農村結婚一般人都非常的多來幫忙,排場也很大,還請了一些打鼓隊,樂隊,唱苗歌的,簡直熱鬧非凡。

吃完飯,親朋好友,大夥可以聚在一起敘舊,聊家常,因為有些人有很多年也沒見幾回了,趁這次可以聚會可以聊上許久。

而城裡在酒店辦酒席,很多人都是匆匆過來,匆匆回去,吃完飯也就直接走了,想好好跟朋友聊聊都沒有那空間。也沒有那種辦酒席的氛圍,就不如在家裡辦那麼熱鬧了。

雖然在酒店裡辦酒席比較方便,環境也會好一點,飯菜看起來也都很衛生,但經常能夠聽到別人吐槽說,很多酒店裡的飯菜還不如村裡的酒席呢,也確實是這樣,很多人都吃不慣酒店裡的飯菜,價格貴不說,飯菜還很少,基本上你一口我一口就吃完了,有很多人對酒店飯菜還不滿意。

現在農村辦酒席也是找很會做菜的大廚來幫忙的,菜類也很多,吃起來也特別的地道。

雖然在農村辦酒席顯得很麻煩,要自己洗菜切菜燒火什麼,一切都要自己動手。酒店拿錢給別人,自己什麼都不要搞,直接吃現成的就好。但是,在農村顯得特別的熱鬧,所以有些大部分農村人辦酒席的話,不怕麻煩的話,或者說他的大部分親戚親朋好友都在農村的話,一般都會在農村辦,在家裡辦。有些人年輕工作在城裡久了,家裡娶的媳婦或者是嫁的老公啊,都是城裡的。所以他們也是在酒店裡辦的,因為他們的大部分親朋好友都在城裡。








我是清清姐


說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以前農村人也沒有條件去酒店辦婚禮,別說農村人,20世紀初城裡人也沒幾個有能力去酒店辦婚宴的,我們那裡誰家孩子結婚,幾乎全村子的人都要去隨份子,我母親說我們村子的份子幾乎她都給過,我說我要去酒店辦婚禮,我母親說不在村子裡辦的話別說村子裡的人不會去,就連親戚都會有不去的,年輕的還可以,年紀大的根本不會去,還有一個就是在酒店辦婚宴會浪費很多東西,有的剩菜什麼的在家裡可以歸到一起,家裡人接著吃,不能吃的就喂家裡的各種牲畜了,雞肉骨頭餵狗,菜湯可以餵豬。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村子裡辦婚宴會讓父母感到風光,也算是在跟村子裡的人炫耀(兒子娶媳婦成家了),還有就是人情世故,以前隨了那麼多份禮,也藉著兒子結婚的機會讓別人再還回來~

不過現在農村辦婚禮也不是自己買菜請廚師做了,以前都是自己計劃好多少桌,然後村子裡有專門接紅白喜事的廚師等各種人來幫忙(真的免費,喜事給紅包,白事送包煙就可以了),炒菜的,切菜的,端盤子的,做飯的等等,可以說這是一個神秘的組織,平時大家各自在家務農,一有了紅白喜事東家就會去找大家來幫忙,大家也不會爭,各司其職該做什麼做什麼…現在都是婚慶公司,什麼都不用管,就找幾個支客的人就行了,專門的後廚團隊,菜品談好價錢他們做,也有婚禮主持,也有歌手,根據價位不同可以定製不同風格的婚禮~跟在酒店比,我覺得現在在家裡找婚慶公司更熱鬧,更實惠,更方便~


他狼叔


提起農村的酒席就讓我想到小時候最難忘的一次農村酒席經歷,當時我們一桌是10個人坐在一起,由於當時年齡比較小還在上著學,只要飯菜一端上桌子大家都會立馬站起身來夾菜,要知道在那個時候由於家庭條件都不太好,因此很少能吃到好吃的,於是大家都會在這個時候會多吃一些。



在農村酒席如果一張桌子桌的都是小孩,那麼長輩們就很少夾菜,但是長輩們也有方法讓小孩儘快吃完去上學,我當時正吃的好呢,突然一個長輩看了看自己的手腕處說,“還有10分鐘就該上課了,快點吃啊”於是我們就直接飛奔往學校跑,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那個長輩的手腕處根本就沒有表。


就像今天問題當中所說的為什麼會在農村辦酒席而不在酒店,其實這裡有三點,第一就是“氛圍”第二就是“傳統”第三就是“節省”那麼今天咱們圍繞著這三點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第一“氛圍”

農村結婚一是喜慶二就是要熱鬧,這個時候會把男方的親朋好友以及左鄰右舍都會邀請來一起熱鬧。


要知道農村的酒席也不比城市裡的酒席差,就像我們剛說到的大家圍坐在一起在農村自家露天的院裡一邊吃著美食,一邊欣賞著農家院裡的景色,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真的是非常熱鬧。

第二“傳統”

在我們農村一直都有著這樣的傳統,就是結婚舉行婚禮包括款待賓客的時候必須要在自己的家裡,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主家的誠意好客,同時再一個就是我們農村這麼多年以來流傳下來的傳統。



第三“節省”

這一點對我們農村酒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農民掙點錢不容易,如果能節省儘量不浪費,在農村一桌酒席要350元左右,而在酒店需要600元左右,這個價錢就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家舉辦酒席既省錢又方便還熱鬧何樂而不為呢。

綜上所述:

無論在哪裡辦酒席我們都難提倡節儉,更不能有盲目攀比的心裡,畢竟勤儉節約才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紀錄鄉土


記得小時候,我們最喜歡去參加這種酒宴了,首先是因為小孩子普遍愛熱鬧,只要有酒宴,我們這一個村的小夥伴就能聚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其次也是那個年代普遍經濟不好,去這樣一的酒宴可以吃到不少好吃的東西,那為什麼農村喜歡在家裡辦酒宴而不是酒店呢?,我想原因如下:



第一,為了省錢,現在物價飛漲,去飯店酒宴一桌動不動就是一千五到兩千多一桌,但是同樣的在農村就根本不需要花費這麼多錢,農村可以自己種菜,豬也可以用自己家裡養的,至於其他需要的菜品去集市上買也很方便,然後請周圍鄰居幫忙幹活切菜做菜,這相比在酒店辦宴席辦宴席要省不少錢。



第二,圖熱鬧,在農村辦酒宴,如果是結婚酒宴,很多人就是去一個紅包但是會一家人去吃飯,主家也不會覺得不好,反而覺得人多熱鬧是好事,很多親戚朋友可能因為在外生意務工很久沒有見面,趁這個機會大家都可以坐在一起吃飯喝酒,這樣大家齊聚一起,新人感受到來自親朋好友的祝福。



第三,方便,如果是去酒店辦酒宴,大家也都知道一般能承接酒宴的飯店酒店都在市裡,這樣就造成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的親朋好友需要坐車去市裡,這樣特別不方便,但是在農村辦酒宴就不一樣,大部分來參加酒宴的就是一個村,走走路就到了,因此農村相對去市裡辦酒宴路程更加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