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已近,你們那裡的年味怎麼樣?

騎著螞蟻追大奔


最近發佈連農村都不讓放鞭炮了,要擱以前現在街面上到處都是煙花爆竹攤子,商家老早就把貨物都搬到門店外面搭個大棚什麼酒啦、糕點啦、汽水飲料擺的滿滿的任人選購現在時代進步了生活水平高了到處都是超市,購物也方便了也沒有備年貨這個詞了。


司機的春天在那裡


我的家鄉是南方一個比較偏僻的小鄉村。記得早些年春節臨近,家人們會陸續從外趕回來,搞衛生,煎餈粑,打豆腐,貼對聯,用網打魚,供奉祖宗……到了除夕夜,大家圍坐在用木柴架起得一團火話家常,孩童們都開心的玩起炮仗,沒人會玩手機,因為壓根沒信號😂更有趣的是,因為所有家庭燈火全打開,往往會因為電壓帶不起而停電,所以春晚也看不了。家人們都在圍在一起說笑,和諧美好,暖意濃濃。

而現在農村基礎設施逐漸改善,除夕夜停電,手機沒信號的情況不會出現了,到處都貼滿了禁放鞭炮的通告,還有這些年全球變暖,下雪低溫都少見了。年輕人們也都熱衷於手機遊戲,朋友圈,短時頻,年味反而淡了不少……






活得坦蕩



青花韻律185098660


沒有年味了,以前一進臘月就有年味了,湊時間就打掃屋子,洗刷餐具,一過臘月二十就開始準備蒸包子,蒸棗糕,殺雞宰羊,蒸花糕,蒸丸子,蒸白菜卷,燉肉,燉排骨,忙到三十,就只剩全家人圍坐一起包餃子了。年三十守歲,大年初一,起五更,挨家挨戶去磕頭拜年!那濃濃的年味喲!再也找不回來了。


美女冰兒


年味? 年味分幾個年齡層了吧。

還未成年的孩子們

時代越來越發展,孩子們的過年氣息應該還是最初的模樣吧?到了過年的時節,還是相約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小夥伴們一起吃零食、玩遊戲、看電視的熱鬧勁了吧!

這就是所謂的

已經成年的青年們

你們現在是不是很煩惱不想去串門、不想去拜年等等的吧?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有了自己的想要做什麼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吧?生活啊,總是需要面對的,形式嘛,也是長大後年味的換一種形式罷了。

步入社會的大人們

每次回家都要被長輩們問工作?問感情狀況?問各種不想回答的問題了吧?

嗯。估計這就是長大的煩惱了吧!年味變成被迫苦逼又難受的了。


文都書院


年味清淡誰都過。家家都在備年貨。筆者在當地農貿市場見到:雞鴨魚肉,各類新鮮蔬果供應充足。賣宗譜和對聯的商戶,也很繁忙。有的商戶忙不過來,還僱請了人來幫忙乎。與過去春節不同的是:顧客購買的年貨數量,有所下降。因為,正月初三以後,儘管農貿市場沒營業,大街上道路兩旁,所有的物品,應有盡有。春節是聚家團圓的日子,不管年味濃與淡,準備年貨,還是必須的。至於煙花爆竹的銷售,有錢人就多買。錢不多的家庭就少買。別問我錢多錢少,反正這些年過春節,煙花爆竹,我一分錢也沒花。不是俺摳門,別人大放特放,俺專門看熱鬧。這樣不僅省錢,還特別安全吶!


遲金燕1


我的老家—岐山,年集已經開始了。雖然下著小雪,但來跟年集的人還不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d30006e6e66d54f06c\

蘇小蘇愛旅行


大掃除

記得小時候迎接春節最大的一個儀式就是大掃除,全家一起開動,從掃地拖地到全部換乾淨的床單被套,要得不僅僅多了一兩個家庭成員勞動力,而且在大掃除裡的辛苦會讓人的心裡不自覺的更重視即將到來的春節。

春聯、剪紙,彩燈

裝飾品可以說是很好的營造氛圍的東西,過年也是必不可少的。其營造氛圍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展示效果,也體現在裝飾的過程中。

拉上家裡最不積極,或者是小孩打下手,一起研究春聯的貼法(上下聯的左右真的很容易弄反)、彩燈的佈置,窗花高度,倒福的角度,讓裝飾成果也成為整個家庭的勞動成果,節日的氛圍也會更濃郁。



杏林有虎


這個話題也是我想說的,2020年感覺變了很多,樹上沒有彩燈,沒有燈籠,沒有一點點過年的氣氛,根本沒有過年的感覺,以前過年到處鑼鼓喧天,張燈結綵,寫字,掛對聯等等……這真是是太低調了,就連我們公司的年會都很低調,比如說年會不能拍照,不能大聲喧譁,更不能發朋友圈。


松果vlog


農村人,只談談農村的年味吧。現在年味確實越來越淡薄了。首先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很多,物質豐富,對物質的需求已經沒有了以前那麼強烈。見得東西多了,沒有了以前那種只有過年才會得到的驚喜與期盼。其次以前交通也不發達,出去打工、上學的人也少,人們長期在一個地方生活,感情好,人情味濃。現在年輕人們上學的、工作的,基本都是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感情都比較淡了,年味也就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