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八歲的孩子,怎麼才能去掉她的虛榮心?

shiyichuan2005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大多數普通很難回答的,虛榮心和自尊心有時候難以分辨的,虛榮心和自尊心有時候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一個8歲的孩子如果沒有了虛榮心會是什麼結果?如果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個小小的虛榮心,他事事就要比別人做的好,合理的虛榮心還是要滿足一下的,沒有壞處的,那樣可以給孩子一個自信心的,我不比別人差。

如果人人都沒有虛榮心了。不可怕嗎?但是,虛榮心不能過分,自信心過分了那就是自負,虛榮心過分了就是自不量力了。過分攀比會是什麼結果?坑害了家人和自己。所以,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適量最好,過分就是災難。

假設一下,如果人人都沒有虛榮心了,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了?有時候虛榮心可以使一個人變得有彬彬有禮,遵守規則,所以不要隨便說去掉孩子的虛榮心,要正確引導,適當滿足一下孩子的虛榮心沒有壞處的,並告訴孩子只要是你努力了就會得到尊重,千萬不要把自尊心和虛榮心混淆了……


我怎麼這麼笨


上初中的女兒跟我說:“媽,我們宿舍***的鞋子是耐克的!***和***每天都在談論各種名牌,我都插不上話。要不,你也給我買一雙耐克吧!”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特別是私立學校的孩子。有的時候,孩子會很羨慕同學擁有某項物品。比如,我還上一年級的兒子喜歡奧特曼,他會跟我說“媽媽,我想買套奧特曼卡牌。我們班***有一套,***有200多張……為什麼別人有,我就不可以有?”

又或者,孩子會誇大自己的能力或者成績,我比***強啊!我比***多幾分啊!

面對這樣的事件,可能會有人認為孩子們“虛榮心”強,愛攀比!

🌸“虛榮心”這是一個含有非常強烈主觀意識的詞彙。同樣一件事情,某些人看來很正常,某些人看來就是“虛榮心”強。

當我們談論一個話題時,需要思考,我們是在談論一個事實?還是在談論一個觀點?當我們把重心放在探討觀點上時,因為價值觀不一致(沒有對錯之分)常常會導致爭論不休,沒有結論。而當我們談論一個事實的時候,就能從解決事實問題的角度出發找到一個達成共識的解決辦法。

🌸所以,當你提到八歲孩子“虛榮心”強的時候,是從哪件事實上推理出的這個觀點?針對這個事實,你希望如何去面對它?解決它?

🌸對我初中的女兒,我會啟發她:鞋子是用來做什麼的?100元的鞋子跟1000元的鞋子區別在哪裡?哪些是功能上的區別?哪些是裝飾上的區別?對你來說,穿鞋子,哪些是必備條件?哪些可有可無?等等,來啟發孩子思考自己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對於一年級的兒子,我會和你他說“你看到同學有奧特曼卡牌,自己也特別想要,對嗎?(先共情,理解孩子的需求)那你能告訴我奧特曼卡牌會給你帶來什麼快樂嗎?(啟發孩子思考購物的原因)你覺得多少張會比較合適?(引導孩子思考“適度”原則)我們之前約定的買玩具/禮物的規則是什麼?(規則意識的培養)

🌻通過這樣的探討,最終達成一個我跟孩子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來解決事實問題。最後在拔高分享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重的品質(規則感?責任感?感恩?等等)

希望這個解答對大家有幫助!


敏思育兒


我的孩子10歲,她6歲左右的時候,我就當她是個大人看,就直接告訴她我們每個人的慾望和慾望帶來的結果。我也會告訴她,我也很虛榮,也想要什麼、什麼和什麼,但是你看,這些東西擺在家裡沒什麼用處,所以媽媽現在也在檢討自己,不能這麼虛榮。

如果她實在想要,就虛榮這個問題為一個課題,跟她一直探討下去,可以很大,大到很多名人,也可以很小。我和她深談,每次深談都做簡單記錄,深談到最後,她如果執意還要,就約法三章買給她,但是肯定得有代價。陸續三四次之後,她就會發現,的確如此,她曾經很喜歡的東西也未必能滿足她的慾望多久,而她付出的代價,當時一口就答應下來的事情卻總是很難做到。如此多了,她自然慢慢就好了。至少現在我女兒是如此,她很想要一件東西的時候,自己先糾結很久,是不是真想要,還要反覆試探我幾次,時間拖的一長,她自己也就不想了。慢慢也就懶得和愛攀比的小孩子玩了。

朋友真的很重要,小孩子和誰在一起,就喜歡學那樣。


如瀑喧囂


每個人都有虛榮心,孩子如果有,那起初肯定是因為大人沒好好引導。我家孩子從小我就告訴她,不是你要的所有的東西爸爸媽媽都給得起,大部分需要自己努力用知識換取,雖然孩子小,但是念叨多了,孩子心裡多少也有種思維了。八歲是一個小叛逆期,你可以給孩子舉例子或者看些紀錄片,讓他明白生活不易要靠自己,好好引導吧。


木易朵


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家長,有虛榮心不算什麼壞的事情,家長及時引導,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在一個我感覺賞識孩子要以一個度,現在隔代親格外溺愛孩子,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現在的孩子懂事都比較早,對錯,講明白孩子還是能分清的,千萬不要指望一次就能改正,創造一個適當的小環境,小情節,家長的親身教育能讓孩子接受的更快


渤灣禮道


虛榮心,是人類的一種心理狀態,無論古今中外男女老少,貧富貴賤者皆有自尊心,若自尊心過高虛化扭曲後即為虛榮心。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一種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心理訴求。

人們的虛榮心或多或少與生俱來、如影相隨,想想我們大人哪個不愛面子,誰不想人前風光?成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題主中的“她”,想必是八歲的女孩子,就更要理性評估與對待了。

首先我們要看看孩子有哪些虛榮的特徵:

學習懶散、消費攀比、吹牛說謊、炫耀自傲、只注重外表的打扮,而無健康的內心,等等;

如果沒有這些負面特徵,或表現或多或少並不強烈,尤其女孩子發育更快情感更細膩些,比如只表現在:

●愛臭美,喜歡打扮自己;

●易驕傲,取得好成績就翹尾巴;

●強出頭,在日常中好表現自己;

●會消費,懂得精明購物選擇;

……

如果只是以上的表現,那麼我要恭喜你有一個將來“能自主、懂享受、會追求生活品質”的好孩子了!

每個孩子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家長大可不必上綱上線,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孩子建立自信心,從點滴生活中,以身作則,教孩子從小就該懂的事務、該有的見識和該守的規則、底線,在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完全可以把孩子打扮的光鮮亮麗人見人愛,幫助提高孩子情商,為孩子建立一生受益的好習慣和好教養。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心智也會逐步成熟起來的,相信他們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特別補充一點:在消費的過程中,最能判別孩子是否有虛榮心。虛榮心強的孩子,花錢無概念,喜歡通過物質的攀比來展現自己的實力,他們錯誤的認為高檔昂貴的商品才是最佳的消費選擇,錯把物質的擁有與幸福的獲得掛鉤,充滿對物慾的過分追求。這種心態會嚴重腐蝕孩子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家長就需要警惕了。


新資優教育CEO吳新


對於每個人而言,有虛榮心是很正常的事情。虛榮心很正常,但要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對於8歲的孩子而言,

首先要考慮的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有什麼心理特點?為什麼孩子會有虛榮心?其次是父母應當如何面對孩子的虛榮心?

1、8-10歲孩子的心理特徵

8-10歲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自尊心,渴望被他人尊重;他們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渴望被傾聽;他們有了一定的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會根據自己的判斷處理與周圍人的關係;他們渴望家人的關愛,老師的認可和融入學生群體裡。

2、那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為什麼會有虛榮心呢?

原因可能來自於兩方面:a.人際關係中的挫敗感。他們渴望被尊重,被傾聽,被關愛,被接受,但當現實中他們得不到這些情感時,他們會選擇他們一些盲目的不健康的方法,即盲目攀比,過分自我表現等,這項便是虛榮心的表現,他們渴望虛榮心帶給他們的滿足感;b.來自家庭或朋友圈子內的不良影響。父母若是虛榮心較強,孩子耳濡目染也逐漸會變得虛榮;若虛榮的朋友多了,自己也會變得虛榮。

3.如何面對孩子的虛榮心?

a.與孩子常交流,瞭解他們的內心需求,做他們的朋友,用接地氣的愛去逐漸弱化他們的虛榮心。

b .做好榜樣,腳踏實地,務實進取,以正面的榜樣形象引導孩子。

c.與他們開誠佈公地去談論這個話題。告訴他們什麼是虛榮心,虛榮心會帶來什麼危害。父母應當與孩子真誠的交流,在大事上教導他們,這個問題,也是大事!

d.通過電視節目、書籍、繪本故事去形象教導孩子認識這一問題。

還可以正確“利用”孩子的虛榮心,通過他們爭強好勝的思想,鼓勵他們奮發向上;通過他們愛漂亮的個性,鼓勵他們以後可以做設計師,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念。虛榮心人人有,利用得當,它可以成為進步的源動力。

總之,孩子的成長中,總會有許多我們未曾料到的問題,為人父母,我們要坦然面對孩子的不足,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將他們拉上正軌,做好他們的守護者和引路人。


Cindyoo


八歲孩子還比較小,這個年紀的孩子大多擁有慾望比較強烈。有虛榮心也不奇怪。

一般說來,孩子對什麼東西比較虛榮,說明她比較缺乏這些東西,內心的渴望擁有就比較強烈。所以大人就覺得孩子虛榮。

其實,在孩子想要擁有某樣東西的時候,家長要適當的滿足,不然內心的缺失感會加強孩子的虛榮和自卑。

其次,如果孩子總是什麼都那麼虛榮,家長就要適當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的注意力放在一些培養興趣愛好方面,慢慢的,孩子的內心充實了,虛榮心也就沒那麼強了。


心不染塵


第一條: 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家長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斷更換新手機時,反思自己:平時自己買衣服時,是不是經常買名牌,還經常把“名牌”之類的話語掛在嘴邊在孩子面前說。家長要停止過去自己不當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有良好的行為。

第二條:不要經常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

許多家長在孩子無理取鬧時,為了息事寧人,就很不情願地答應孩子的要求,豈不知,就是這樣一次次妥協,導致了孩子任性、執拗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如果孩子提出無禮要求,要堅決拒絕,而且家長的態度要一致。父母不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以免產生一方護、一方管的情況,使孩子覺得有機可乘,反而助長孩子的任性、虛榮心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家長對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樣的態度來解決。而不是有時限制孩子,有時放縱孩子,使孩子無所適從。

第三條:家長要給孩子建立行為規則。

家長平時沒有對孩子零花錢有具體要求,平時哪些錢該花,花多少,家長可能就沒給孩子講過。因此孩子花錢的隨意性就比較大。和孩子共同協商,每個月需要多少零花錢,在哪些方面需要開支,詳細列出來;每個月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交給他,讓他自己支配。如果超出預算,家長不再管。


我姓潘


1、對自己的能力、水平估計過高,常常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長和成績。聽到表揚就得意非凡,而對於批評則不以為然、拒不接受。

2、常在同學和夥伴面前誇耀自己父母的地位或者家境的富足,以突顯出自己的優越感。

3、不懂裝懂,喜歡班門弄斧,自以為是,如果別人指出了他的錯誤,就惱羞成怒,拼命要把方的說成圓的。

4、講闊氣趕時髦,特別注重穿著打扮,不關心衣服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貌,只關心衣服是不是名牌。

5、對別人的才能從不稱讚,反而雞蛋裡挑骨頭,說長道短,搬弄是非。

當家長髮現孩子有過強的虛榮心時,千萬不要急躁,空口說教或者以命令的形式禁止都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家長應採取必要的方法加以糾正。

家長應以身作則,不要同別人攀比,以免孩子模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因此,父母應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心態變化,多給孩子講道理。要讓孩子知道,與別人攀比,擁有名牌衣物,並不意味著擁有了較高的地位,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教孩子根據自己的需要買東西,讓孩子學會理性消費,可以把家中的收入支出講給孩子聽。

家長要創造機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想要的東西。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那麼家長可以為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用靠自己的勞動掙來的錢購買所需要的東西。比如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分擔一些家務,然後從中取得報酬。

家長要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孩子。家長不能過分誇大自己孩子的優點,也不要掩蓋孩子的缺點。對那些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家長應給予適度的表揚。對於孩子的缺點要及時指出,幫助分析原因,並鼓勵他逐漸克服。

要消除孩子過強的虛榮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家長只有以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給孩子做出正確的示範,並且通過恰當的機會讓他感受到虛榮心過強所帶來的煩惱和痛苦,從而自覺地意識到虛榮心過強是不利於自己成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