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機上跑4公里不感覺累,但是在外面跑步跑一會就會乏,這是為什麼?

大盛歸來vlog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魯兆龍。

有氧訓練是現在非常流行的訓練形式,其中跑步這項運動更是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可能跑步愛好者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跑步機上跑步感覺很輕鬆,而在戶外跑步卻感覺有點沉重” 。研究表明在跑步機上跑步比在戶外跑步身體會降低15%的能量消耗。這其實是有很多因素導致的,接下來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戶外跑步和室內跑步的區別。

1. 跑動方式

在跑步機跑步我們的速度一般是恆定的,只需要跟著跑步機的轉動速度進行就可以了,而在戶外跑步由於路面問題和道路問題,需要在跑動過程中不斷的減速、加速轉換,為了穩定速度身體姿勢也需要做相應的調整。進而造成能量消耗增大,消耗大了疲勞度自然就會變高。“舉個例子:汽車在高速上的油耗一定是比在市區要低的“。這其實和我們跑步是一定的道理。

2. 心理建設

在室內跑步機跑步環境穩定,無風無雨,有的健身房裡還會有空調電視機,這樣你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會更專注於跑步,而在戶外跑步,不僅有天氣的變化,還需要隨時注意路況行人等,這樣緊繃的神經也會讓你更累。

3. 運動形式

在戶外跑步我們不僅要對抗地心引力向上,還需要推動身體向前,所以在跑步過程中我們身體要時刻發出向上和向前兩種力。而在跑步機上跑步時,我們不需要移動,只需要向上對抗地心引力即可,由於少了一種向前推動的力,自然會節省了很多能量。如果你把跑步機的坡度調到三,那麼此時將會和戶外跑步是一樣的效果,你會發祥也會和戶外跑步一樣吃力。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關注我們,然後後臺私信哦~

耗時三年乾貨累計,25.6G健身乾貨資料包免費送~關注並私信回覆“資料包”,免費領取25.6G健身資料包!

如果你足夠努力,這個資料包絕對能讓你從小白變身“大牛”!快來領取資料包吧!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12年開始跑步,至今七年了,常年跑步機為主,夏天操場跑圈為主,跑過半馬。個人感覺同樣的步頻,同樣的時間,肯定是戶外鍛鍊強度大,肌肉運用的範圍廣,消耗的卡路里高。我跑步機隔天一個三十多分鐘,坡度1,速度8.6-10之間變速跑,跑完大汗淋漓覺得很舒服,但是從來不會覺得累。但是最近天熱了跑過一次配速六分出頭五公里後,下肢肌肉痠疼了一週才緩過勁來,而且感覺人很疲憊。同樣的距離同樣的時間,跑步機跑完後一天再跑毫無壓力,換了戶外後身體立刻透支這就很說明問題了,我喜歡跑步機的原因是可以看看視頻不無聊,然後拉伸後馬上可以洗澡如果可以堅持,但效果肯定是戶外跑好。


一根奇妙的小蔥


這個在個人習慣,我是喜歡路跑,中間有一段時間天氣不好,一個月時間上了十來次跑步機,先慢跑,逐步跑到12的速度,相當於5分配速,每次跑十來公里,感覺很累,呼吸不暢,出汗很多,被機器拖著跑的感覺很不好,結果膝蓋就傷了,休養了五六個月。我平時路跑沿濱河公園十公里起步,經常跑半馬,半馬配速一般5分以內,跑半馬比賽的話配速4分25秒左右,感覺比跑步機輕鬆,花草樹木間,空氣好,呼吸順暢,基本不傷。


金秋五色風


我以前初學跑步時候,感覺跑步機跑輕鬆,後來練起來了,才發現外面跑速度更快。

1室內跑速度恆定,體力無法分配,室外跑累了可以慢下來,平均速度可以比室內快

2室內熱,不利於發揮,室外有風,出汗扇熱發揮更好

3室外可以利用慣性,可以看風景心情更好

我室內跑成績不如是外快、我問了很多老鳥都是認為室外跑更快更輕鬆,你沒跑習慣而已


薄荷河馬3141104


你有沒有試過在跑步機跑半個鍾像個沒事人,但在戶外跑10分鐘就氣喘吁吁的經歷?


其實就兩個原理。



第一:被動跑和主動跑


跑步機上跑步時,我們只需要調節一個適合的速度,可能是8、9或10。一旦我們選好了跑不動的速度,機器就會一直保持這個速度。


假如我們跑30分鐘,那麼30分鐘的速度都會一樣。人的身體有一種很奇怪的本能:適應。一旦我們適應了一個速度,本能的就不會消耗更多的熱量和體力,因為身體知道這速度太輕鬆了,so easy~



由於跑步機通過電來帶動跑步帶,使人保持一個被動的跑步狀態,運動舒適感大大增加。而戶外跑步就沒有跑步帶,我們需要自己主動去跑,從某種形式上,這會加大我們的運動消耗,讓我們的跑步變困難。


第二:速度


正因為我們的身體會適應相同的速度,所以實際上我們的運動消耗是很少的。而室外跑步,我們可能會因為路上的狀況而改變速度的快慢,所以自然而然會困難的多。



一般來說,兩種跑步方法都是很好的選擇。室外條件好的話,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跑步也是一種享受。天氣差的話,在跑步機上跑步也是很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這對你有幫助,不要忘了關注和點讚我哦~謝謝!

snow陳陳


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在跑步機上慢跑比在地面上的震動更小。2014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跑道上跑步時,撞擊地面的力量相當於體重的約200%,而在跑步機上,撞擊力只有體重的175%。

外界環境問題,如爬坡,空氣悶熱,地面不平坦,太陽比較毒……

心理問題:很多人習慣了在跑步機上跑步,到戶外跑覺得有些不習慣,慢慢的,越跑越累,就像我們吃慣了家鄉的美食,突然的到外地,怎麼也不習慣那的飲食。

解決方法:多多的在外界環境中跑,能讓我們適應跑步。







玄奘愛雞哥


我不能說我是跑步很厲害的那種人,但是我始終一直和我的朋友們強調一點,如果大家跑步那一定要走出家門,在跑步機上跑步是非常愚蠢的行為,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覺得道理非常簡單,在跑步機上你開了跑步機之後,如果你站在那裡不動你就會摔倒,因為這個時候是機器帶著你去跑,也就是說你是被動的去跑步,你往前的速度要和跑步機往後的速度一樣,你才能在原地不動,這是一種非常憋屈的行為,也是不利於身體發展的一個動作。室內跑步安靜空氣不怎麼流動,對身體鍛鍊起到的作用非常少。



這些年我一直選擇戶外跑步,甚至有的時候我還刻意在雨中跑步,我覺得既然熱愛跑步,那就應該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完成它,在戶外跑步的強度會大很多,流動的空氣,四周的氣溫,還有上坡下坡,你前後左右的人群都會影響到你的狀態,白天晚上公園裡小區樓下,都是你跑步的場所。如果讓我在跑步機上跑步,我連兩公里我都跑不完,因為跑步機給我的感覺非常的煩躁,但是在室外完全不一樣,在室外我就像被釋放了一樣,整個身心徹底放鬆。


一直以來我都是建議各位朋友走出門去跑步,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你可以認識很多朋友,每一段路的風景都能讓你心情非常好,所以我內心是非常反抗在跑步機上跑步的,我也不提倡我身邊的朋友這麼做,總之每次我跑步我都是去公園裡面跑,拉著我的那些朋友們!


邕城小良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跑帶的奧秘



當我們按了開始健,跑步機的跑帶就會開始工作。假如我們將速度調至6KM/小時,這時候跑帶的速度也會達到6KM/小時。

其實跑帶有一個帶動作用,它是可以幫助我們省力的。即使我們的肌肉非常疲勞了,跑帶也會帶著我們往前走,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跑步機上跑4公里不累的原因。

為什麼在室外跑4公里會累一些?



1.環境。

環境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因為我們在室外跑步,周圍的環境一直在改變,我們需要更多的精力去集中注意力,去選擇路程,去跨過障礙以及躲避危險,所以我們的消耗會變得更多,這時候我們就會累一些。

2.參與的肌肉更多。

這個是有研究支持的。

相對於在跑步機上跑步,自由跑所用到的肌肉數量會更多一些。因為我們在跑步機上,我們很少會屈髖,而更多的會用小腿去代償,這時候我們的大腿肌肉就參與的比較少。另外就是上半身,我們經常會扶住把手跑。這就是為什麼在室外跑會更累的原因了。

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給我一個贊吧。


尹宣然


這個道理也太簡單了吧。

跑步機上面的那條路面是會自動運動的,就是說你在跑步機上面不斷地往前走,路面卻往後滑,基本上就卸掉了你大部分的摩擦力,你的身體根本就不需要花太多的能量去使自己往前走。而且在跑步機上面,你可以在家裡開著風扇一邊走一邊吹風,累了可以馬上躺在沙發上休息,這就是在家裡運動和在健身是運動的最大的優勢。

親自去跑步的話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了。跑步的地方不一定就在你家門口,你可能還要走一段距離才找得到跑步的地方。然後跑步的時候地面是不會動的,你必須要完全自己用力使身體通過地面的摩擦往前走,所有的壓力都必須在自己的雙腳上面。而且你很少是可以空手去跑步的,一般都帶著手機或者帶著水杯之類的東西。這樣子就會越跑越累。就算有地方讓你停下來休息,那個也不是你自己的地方。在外面沒有風的日子,基本上去跑步訓練是非常辛苦的。這就是兩個不同場景的最大的區別。


中小學英語精修


在跑步訓練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跑步速度和距離相同時,在外面跑步要比在跑步機上跑累得多。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在跑步時全身肌群參與發力的程度不同。

在外面實地跑步時,膕繩肌及臀肌在後蹬這個動作中,能充分參與發力;而在跑步機上,後蹬這個動作被大大弱化,幾乎全面限制了膕繩肌和臀肌的發力,發力肌群少了自然會更省力。關於在外面跑比在跑步機上跑更累的原因,詳細介紹如下:

跑步機跑步會限制膕繩肌及臀肌發力

在實地跑步中,前腳落地後是通過腳掌前部蹬離地面,然後地面再給身體一個向前的力騰空前行的,因此膕繩肌和臀肌能夠充分發力。

在跑步機上跑步時,前腳落地後,是通過傳送帶將腳部向後移動來改變腿部位置、模擬跑步的,在此過程中膕繩肌及臀肌並沒有主動發力。由於在跑步機上跑步時,膕繩肌和臀肌沒有主動發力,所以在外面實地跑步會更累些。

身體前傾下落環節缺失

在外面實地跑步過程中,身體前傾、重心前移,前腳落地時對腳部和腿部有很強的衝擊力。而在跑步機上跑步時,身體沒有明顯前移、重心不變,前腳下落時衝擊力與實地跑步相比會大幅減弱。

根據力學原理可知,身體重心與腳掌的落地點在豎直方向上的水平距離越近,腳部和腿部受到的衝擊力就越大。在跑步機上鍛鍊,腳部和腿部在落地時缺乏強大的衝擊力,不僅可以減緩腿部肌肉疲勞,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全身肌肉用以維持身體平衡所消耗的能量,當然也就更省力氣了。

緩衝減震可減緩衝擊力

在戶外實地跑步時,身體的減震裝置全靠鞋底的彈性。而在跑步機上跑步,履帶自帶減震裝置,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身體所受到的衝擊力。

有研究表明,在跑道上跑步時,身體受到的衝擊力約相當於體重的200%,而在跑步機上跑步身體所受到的衝擊力只有體重的175%。身體在跑步時受到的衝擊力減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身體疲勞,從而會覺得在跑步機上跑步更省力。

缺少蹬地騰空,身體重心會更平穩

實地跑步時,膕繩肌和臀肌強有力地蹬地,可使身體騰空向前行進,而身體重心在豎直方向上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波動。雖然只有幾釐米,但經過無數次積累後,肌肉在豎直方向上對身體做功消耗的能量還是很大的。

在跑步機上跑步,膕繩肌和臀肌的發力會明顯受限。由於缺乏蹬地騰空的動作,再加上跑步履帶良好的減震性能,身體的重心會更加平穩,在豎直方向上的波動也會更小。因此可以大大節約腿部肌肉對身體在豎直方向上做功消耗的能量,當然也就更省力了。

跑步機上沒有轉彎和轉圈

在戶外實地跑步時,無論是在跑道上跑還是在街道上跑,都很難避免轉彎或轉圈。而在跑步機上跑步,就相當於直線勻速跑了,不存在轉圈和轉彎的問題。根據力學原理可知,改變物體的運動軌跡,需要消耗更多能量。

因此,在戶外實地跑步,由於轉彎和轉圈的影響,會消耗更多能量,使身體更容易疲勞。另外,在戶外跑步時,由於路況的原因可能會出現急停或變速的情況,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肌肉疲勞。

周圍環境對跑步的影響

在戶外跑步時,周圍環境會不斷變化,而大腦皮層對環境的變化剛開始也會比較興奮。但隨著跑步時間的延長,大腦的興奮程度會逐漸降低,這會對運動系統產生一定影響,導致神經性肌肉疲勞。與戶外跑步相比,在跑步機上跑則不會出現以上情況。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經常在跑步機上鍛鍊的人,可能會出現膕繩肌薄弱的情況。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應加強大腿後側肌群的訓練。總之,戶外實地跑步和跑步機上跑步各有優劣,應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