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引言

安史之亂是我國曆史上影響巨大的一個歷史事件,它直接導致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為唐中期到唐末的政治奠定了基調。而在安史之亂中發生的馬嵬驛事件,同樣也是後人研究的一個重點事件。在馬嵬驛事件中,宰相楊國忠被士兵殺死,楊貴妃則是被迫自殺,在此事件之後,太子李亨北上靈武稱帝,而唐玄宗則是西行入蜀。

千百年來,人們常常在爭論馬嵬驛事件的背後主謀到底是誰。不少聲音認為太子李亨是背後的主謀,他聯絡陳玄禮發動了這一事件,意圖是奪取政治和軍事大權。但他沒有想到在楊貴妃和楊國忠殞命之後,陳玄禮向唐玄宗效忠,因此只能帶上親信北逃。

實際上,這樣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李亨並沒有力量發動這樣的事件。馬嵬驛事件實際上只是一次突發事件,陳玄禮為了穩住禁軍人心,保住唐玄宗,才決定將矛盾引向楊國忠和楊玉環。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馬嵬驛事件

安史之亂與馬嵬驛事件

安史之亂髮生後,叛軍進展神速,很快被攻下了洛陽,兵鋒直逼唐王朝的都城長安,潼關在這時成為了長安之前的最後一道屏障。此時守衛潼關的是哥舒翰,他採用堅守不出的戰略,決心消耗叛軍,以等待唐軍在背後對叛軍形成包圍圈。

然而,此時擔任宰相的楊國忠對哥舒翰過分猜忌,因為聽聞哥舒翰計劃不利於己,因此便設計借刀殺人,反覆催促哥舒翰放棄堅守,對叛軍展開進攻。哥舒翰在楊國忠的反覆催促下,沒有辦法,只得率兵出戰,《新唐書》記載:“翰不得已出關,遂大敗,降賊”。大敗之後,哥舒翰投降了安祿山,至此,潼關失守,長安已經近在叛軍眼前,《舊唐書》記載:“關門不守,京師大駭,河東、華陰、上洛等皆委城而走”。在這種情況下,長安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了。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安史之亂

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召集群臣開會,楊國忠建議玄宗“西巡”入蜀,玄宗接受了他的建議,隨後命令陳玄禮“整比六軍,厚賜錢帛,選閒廄馬匹九百餘匹,外人皆莫之知”,準備逃出長安。天寶十五年的六月十二日,唐玄宗帶著少數大臣和親屬逃出長安,由於過於匆忙,許多妃子和皇孫甚至都沒能進入逃亡的隊伍,隨後在叛軍進入長安之後被殺。

據史料《舊唐書》記載:“十二日凌晨,上率龍武將軍陳玄禮、左相韋見素、內侍高力士及太子、親王,妃主、皇孫已下多從之不及”。

雖然逃出了長安,但是由於過於匆忙,玄宗一行人連糧草都沒有準備好,很快就陷入到飢餓之中。《資治通鑑》記載:

“至咸陽望賢宮,洛卿與縣令俱逃,中使徵召,吏民莫有應者。”“日向中,上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於是民爭獻糲飯,雜以麥豆;皇孫輩爭以手掬食之,須臾而盡,猶未能飽”。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楊國忠

在皇孫都吃不飽的情況下,禁軍士兵自然更是飢餓難耐,加上他們匆忙出逃,家眷都還在長安城內,到達馬嵬坡時,禁軍士兵已經十分憤怒。《舊唐書》記載:“至馬嵬,軍士飢而憤怒”。

在軍士普遍憤怒的情況下,陳玄禮只能選擇將禁軍的怒火引向楊國忠,否則唐玄宗本人可能就會成為禁軍士兵的目標。《舊唐書》這樣記載:

“龍武將軍陳玄禮懼亂,先謂將士日:‘今天下崩離,萬乘震盪,豈不由楊國忠割剝氓庶,朝野怨諮,以至此耶?若不誅 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眾曰:‘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願也。’”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舊唐書》史料

同時,陳玄禮還進奏唐玄宗,將楊國忠繩之以法:

“丙辰,次馬嵬驛,諸衛頓軍不進。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奏曰:‘逆胡指闕,以誅楊國忠為名,然中外群情,不無嫌怨。今國步艱阻,乘輿震盪,陛下宜徇群情,為社稷大計,國忠之徒,可置於法。”

在陳玄禮的引導下,楊國忠被禁軍士兵射殺。此時雖然楊國忠已死,但禁軍士兵的情緒仍未平息,陳玄禮只能將士兵的怒火進一步引向楊貴妃,並請唐玄宗賜死楊貴妃,無奈之下,唐玄宗只能選擇將楊貴妃賜死。在楊貴妃死後,禁軍才終於平定,也正因為如此,唐玄宗隨後才能順利進入蜀地。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唐玄宗人物畫像

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馬嵬驛事件之所以發生,實際上完全是出於偶然,只是恰好由於禁軍不穩,陳玄禮才為了保護唐玄宗而將怒火引向楊國忠。雖然太子李亨看似在這一事件中得益頗多,但實際上當時作為太子的李亨根本不具備左右禁軍的能力,唐朝自唐睿宗開始便有嚴格限制親王、駙馬統領禁軍的禁令,李亨在擔任太子時又處處受到唐玄宗本人的質疑以及李林甫、楊國忠兩任宰相的打壓,自保尚且困難,根本無力在禁軍中發展勢力。因此,太子李亨根本就沒有煽動禁軍作亂的資本,自然更談不上是由他主導這一事件了。

而陳玄禮之所以會將怒火引向楊國忠,士兵又會立即憤而殺掉楊國忠,實際上是因為楊國忠確實作惡多端。《新唐書》記載:“嗜飲博,數丐貸於人,無行檢,不為姻族齒。”由於楊貴妃得寵,楊國忠又與楊貴妃是親戚關係,同時他又善於揣度聖意,因此很快在官場上平步青雲。《新唐書》記載:

“遂拜右相,兼文部尚、集賢院大學士、監修國史、崇賢館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而節度、採訪等使、判度支。”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李亨與張皇后

楊國忠為官期間,任人唯親、黨同伐異、欺上瞞下,造成唐王朝內部本就混亂的政治更加混亂。楊國忠還積極參與立儲鬥爭,造成皇室內部也混亂不堪。唐玄宗統治年間所立的第一個太子為李瑛,後被李林甫所害,李林甫本希望將武惠妃之子李瑁為太子,但唐玄宗卻聽從了高力士的建議,將年長的李亨立為太子。因此,李林甫又轉而將目標改為李亨,此時楊國忠開始參與其中。《新唐書》記載:

“李林甫興韋堅等獄,欲危太子,獄事畏卻,以國忠怙寵,搏鷙可用,倚之使按劾。國忠乃慘文峭詆,逮繫連年,誣衊被誅者百餘族,度可以危太子者,先林甫意陷之,皆中所欲”。

李林甫與楊國忠等人將鬥爭目標指向太子,使得朝廷內部呈現出腥風血雨的景象,政治自然是更加不穩。安祿山最後之所以下定決心叛亂,實際上與楊國忠也有關係。當時安祿山任三鎮節度使,在邊境掌握重兵,在中央也受寵,權勢滔天,因此遭到楊國忠的懷疑,擔心其影響到自己的權力地位,因此楊國忠開始對安祿山百般刁難,打擊安祿山的親信。《新唐書》記載: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安祿山影視劇形象

“捕祿山所善李超、安岱、李方來、王岷殺之,貶其黨吉溫於合浦”,又建議“以祿山為平章事,追人輔政,以賈循為使,節度范陽,呂知誨節度平盧,楊光翔節度河東”。

意圖將安祿山調離以削弱他的力量。安祿山本就存在反心,此時又受到楊國忠的威脅,因此逐漸開始將謀反提上日程。據《新唐書》記載:

“祿山雖逆久,以帝遇之厚,故隱忍,伺帝一日晏駕則稱兵。及見帝劈國忠,甚畏不利己,故謀日急。俄而祿山授尚書右僕射,帝恐國忠不悅,故冊拜司空。祿山還幽州,覺國忠圖己,反謀遂決”。

可以說,楊國忠的黨同伐異成為了安祿山謀反的助推器。因此,馬嵬坡事件之所以發生,實際上是一次偶然事件,並非是一次預謀的政變,而馬嵬坡事件針對的對象之所以會指向楊國忠,則是因為其在擔任宰相期間確實作惡多端,早已引起從官員到百姓的一致反感。

預謀政變?偶發事件?解讀馬嵬驛事件的原因

現代馬嵬坡遺址

結語

安史之亂的發生,實際上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發的,唐玄宗本人在其中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唐玄宗本人在晚年的懶政和怠政,導致李林甫、楊國忠等奸相掌握了政治大權,安祿山等節度使的勢力也是越來越大,安史之亂的發生實際上是矛盾的一次大爆發,即便安祿山和史思明不起兵反叛,唐王朝在此時勢必也會遭受巨大的磨難。

安史之亂髮生的原因複雜,影響也是深遠且複雜的,因此對於安史之亂的討論和研究一直是多樣且意見不一的。相比之下,馬嵬坡事件是一個更加簡單的事件,但一直以來對於這一事件背後的原因也是有著多樣的爭論。

楊國忠和楊貴妃的死雖然看似是一件政治陰謀,楊國忠的死亡對於他的政敵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但經過仔細分析便可知,馬嵬坡事件實際上僅是一個偶發性的事件,只是陳玄禮為安撫禁軍而不得不作出的一個選擇。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