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经常有患者发他的胃镜报告来找我,我的胃上有炎症糜烂怎么办?是不是很严重?

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担忧的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不是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不是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和胃溃疡是有区别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顾名思义就是表浅,胃溃疡就是较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深。这情况最好及时检查,结合医生治疗,浅表性胃炎可以服用丽珠得乐、氢氧化铝等,如果胃溃疡,可以服用奥美拉唑。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个常见的疾病,在消化专业上定名为非萎缩性胃炎,为了区别过去的萎缩性胃炎,除了萎缩的,不萎缩的部分都是非萎缩性胃炎。

实际上应该叫寻常胃炎,就是不管有没有症状,正常做查体、胃镜,只要取黏膜活检,不能说100%有胃炎,但基本上差不多,只要取活检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

但是临床上的内镜大夫经常写成慢性浅表胃炎伴黏膜糜烂,有的人是看片状发红、充血,或者看到几个针尖样的陈旧出血点,这就叫糜烂。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但轻重可以差距很大,所以很多病人看到了浅表胃炎伴黏膜糜烂就很紧张,实际上用不着。胃黏膜自我修复能力很强,胃上皮在不断的更新,本身是一个多层的黏膜上皮,黏膜上皮一层一层脱落、更新。

而且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有些人用黏膜保护药可能有利于黏膜修复,有的人甚至不用药物几天以后,描述的糜烂再做内镜复查都可能会修复好。

其实用我们白话来说,就是胃烂了一个洞,这个洞可深可浅。深一点的可以穿孔,就是消化性的穿孔,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总体来说,消化性溃疡的严重程度是要远远高于慢性胃炎伴糜烂的患者的。

如果出现浅表糜烂性胃炎,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最好做个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排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需要从生活方式和药物两方面进行共同干预。生活要有规律,三餐定时,不可过饥过饱。不要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进食油腻食物及甜腻食物。每天要有适当运动,不可久坐不动。

药物方面可以服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果胶铋等。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需要服用,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浅表性胃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萎缩性胃炎,甚至进而恶化成胃癌,所以,患者朋友们应该了解关于浅表性胃炎的症状,以及时自检,到医院及时检查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1、上腹疼痛,约占85%。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有的患者空腹舒适,饭后不舒),一般为弥慢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这种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及抗酸剂不易缓解。

  2、腹胀,占70%。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约占50%的患者有此症状,患者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也是浅表性胃炎的常见表现。出血原因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

  5.恶心与呕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动力不足障碍、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

  6.便秘与腹泻:大多数患者有便秘症状,腹泻相对较少。

  7、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有的患者可无症状和特征,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隐痛、食后饱胀、食欲不振及嗳气等,且症状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了解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我们也要对引发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有所了解,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尽量避免发作。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

  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2、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3、病变因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粘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浅表性胃炎。

  4、感染因素: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可反复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5、化学因素: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损害。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6、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HP致病机理可能主要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使H+反向弥散,最终引起胃粘膜的炎症。

  7、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纤维胃镜发现或证实胆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8、心身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9、胃酸过多:胃酸是胃液中的酸性分泌物,正常胃内胃酸能够与胃蛋白酶一起消化食物,并杀灭消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当胃酸分泌过多时,胃酸在中和消化食物的同时残留较多,就会腐蚀胃粘膜,蚕食胃壁,导致溃疡发生或者粘膜层的炎症。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除了上述因素,气候多变也是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因素之一,如季节更替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症多会复发。浅表性胃炎虽然本身并不严重,但若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产生巨大的危害。

  浅表性胃炎的危害

  1.由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忧虑或抑闷状态,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尤其是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亦会导致胃粘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血流量减少,破坏胃粘膜屏障作用,久而久之形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

  2.浅表性胃炎影响呼吸腹腔胀气,横膈升高,胸腔变小,肺呼吸功能受到限制,可引起呼吸困难。腹部胀气,横膈上提,压缩胸腔,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肠腔胀气,肠内压升高,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腹腔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因回心量减少,影响心脏射血。

  3.长期慢性胃部症状,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部本身病变及营养代谢、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内分泌激素释放水平、生长发育机能以及整体免疫机能的全身影响,成为继发其它疾病的重要潜在因素;患病人群的体质减弱,生存质量下降,甚至是造成人的社会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对身体的4大危害,杜绝7个习惯,养好你的胃


  4.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蹭的范围,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有癌变可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7.46%。萎缩性胃炎的晚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一般的肠上皮化生是小肠上皮化生,癌变的危险性尚小。如果发展到大肠型肠上皮化生那就离癌变不远了。此时若再出现非典型增生活跃,那就是癌变信号。这就是为什么要求慢性胃炎病人一定要及时治疗且定期复查的原因。

  以上就是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病因、危害的介绍,了解了这些,患者还要及早的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愈率为75%,所以只要及时治疗,基本都能恢复健康!

,希望您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