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入选中学课文的一篇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有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在阅读《奥斯维辛》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曾几度落泪。也许到目前为止,这是最害怕推荐的一本书,怕自己拙劣的文笔和苍白的描述无法让更多人读到它。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


《奥斯维辛》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厚重又沉痛的历史,是人类史上罕见的悲剧。数百万犹太人被德国纳粹屠杀。


它早已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不管何时,它都包含着一种全人类需要了解并反思的东西-人性。


历史不是剧本,真相永远不止一个。


奥斯维辛并不是专门用于杀害犹太人的灭绝营,也不仅仅与“最终解决”有关——奥斯维辛,是集中营指挥官霍斯等纳粹官员的奋斗史;


是波兰人、吉卜赛人、苏联战俘、耶和华见证人的情感炼狱;


是一个八岁德国女孩一天起床,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吉卜赛人,被扔进奥斯维辛的故事;它是战后幸存者回到家乡,却发现外面的世界比奥斯维辛更糟的故事……


这部书没有孤证,每一个说出来的字,都出自两处以上的历史记录,包括苏联解体后的解密档案和亲历者访谈。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在不同的集中营大门上,都会有这样的一条标语,翻译成中文是,劳动使人自由或劳动带来自由。


其含义一方面是对犹太人的羞辱,因为在纳粹的政治宣传中,犹太人非常懒惰,不止是低等的民族,甚至连猪狗都不如。


而另一方面,集中营中每天要进行高强度的劳动,其中不断有人丧生。也许对纳粹来说,这群低等人的死就是被给予了自由。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关于集中营惨绝人寰的悲剧,脑子里始终有困惑:


为什么偏偏是犹太人遭到灭顶之灾?


为什么数百万的犹太人不进行抵抗?


为什么杀人如麻的党卫队没有人性?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虽然战后审判中,负责集中营的党卫军指挥官霍斯以所谓的受政治宣传,以及绝对服从的教化做逃避罪责的借口。


但作者认为,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人性的扭曲不可能以简单的黑白来评判。


所谓的政治宣传之所以能够达到目的,原因是深深植根于纳粹心中可怕的民族主义思想。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德意志民族的高贵,犹太民族的低劣,成为了长期愚弄民众的有力武器。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犹太人成了纳粹实施种族灭绝的首要目标。在迅速占领波兰之后,犹太人便开始了噩梦般的驱逐,他们被集中赶到了隔离区。随后便被送上了开向死亡的列车。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当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驱赶至街头时,有人抓起泥土就向人群砸去,有个小女孩无比愤恨的对着犹太人说,再见吧,犹太人,快滚吧。


在这样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要遭到惩罚,却只因你是犹太人。


而书中所描述真实的情况,远比电影更残暴。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奥斯维辛既是集中营又是灭绝营,而且是众多集中营之一。书中反复提到的海乌姆诺,索比堡,特雷布林卡才是真正意义的灭绝营。


送往这些地方的人还没搞清楚状况,便被党卫军哄骗进毒气车,以及之后的毒气室。他们以为打开的是热水,只是洗澡消毒,却不曾想,打开的却是索命的毒气。


短短几分钟痛苦的哀嚎之后,便成了遍地尸体。


书中描述的灭绝营,很难让初到的犹太人联想到灭绝。这里不仅有别墅洋房,花园,草地。党卫军甚至还非常友好的和他们打招呼,问候。


其实对于党卫军来说,比起强行将犹太人拖拽进毒气室,哄骗来得更加轻松。同时也会减少他们所害怕发生的,起义。


也许,这是纳粹可以成功实施一次又一次毒害的原因之一吧。


其中一个灭绝营中,也就是特雷布林卡。仅一个月时间,30万犹太人在此丧生。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由于当时焚尸炉还未建好,处理尸体的工程进度未能赶上不断增长的死亡人数,于是,恐怖的场面便出现了。到处堆积着来不及被填埋的尸体。由犯人组成的特遣队甚至要踩着尸体搬运尸体。


很难想象,仅在这个长600米,宽400米狭小空间,就有87万

犹太人被害。


而这个数字,直到后来才被建成使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赶超。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书中,作者曾说,很难以正常的标准去评判极度特殊下的人性。人性就像根据温度变换的物质,如水,它可以变成冰,也可蒸发成气。


当人性在极度的扭曲环境中失去了尊严,道德底线而回归到最原始的本能状态时,它是感受不到罪恶感的。


正如那些迫害,虐待犹太人的卡波(被党卫军挑选出来替他们做事的犹太人),他们从受害者,成了党卫军的帮凶。我们却很难用简单的对错,去评判这些人的行为,


而当被问到后来党卫军为何可以对妇女儿童痛下毒手,毫无任何愧疚和罪恶感时,他们的回答让我无奈,却没有悲愤。

对上级命令的绝对服从是忠诚的表现,上级的命令绝对正确,哪怕是有疑问,我们也只能服从。你打死的就好像是前线战场上的敌人,这些孩子就像是他们流的血,你必须清除彻底,才能保证这些低等民族不会复燃,甚至是复仇。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但事实并非全然如此,从一开始的驱逐,以及到后面的灭绝过程中,根据书中引用的证据表明,希特勒本人的重心更加偏向战争,在他看来,对犹太人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很多人将万湖会议看做希特勒对犹太人最终解决的重要事件。但这次会议不过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原因促成的结果而已。希特勒在会议上签署了同意将犹太人运往东欧的方案。


但对于集中营中所采取的种种行动,很多并非来自上级授意,更非希特勒本人的命令。


正如书中所提到的,当集中营的党卫军命令犹太人脱光衣服,换上条纹囚衣并剃光他们的头发,发出邪恶的笑声时;


当看到一个犹太人镶着金牙便抓起铁锹将其活活打死,而拔下金牙据为己有时;


当命令犹太人站成一排,一枪打死三个人而欢呼雀跃时;


当发现被扔进焚尸炉的一名犹太人只是被吓昏,被火烧醒后痛苦嚎叫,他们却在一旁像看喜剧一样拍手叫好时。


那种服从命令的借口,简直太无耻。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奥斯维辛降雪,是黑色的


1945年集中营获得解放后,苏联记者前往奥斯维辛采访,正赶上漫天大雪,当地居民问记者,你可曾注意到这里的雪是什么颜色的?


他们告诉记者,那是焚烧尸体产生的大量骨灰,形成黑烟被风吹上天空,然后又随着降雪回到了地面。


所以,它是黑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