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頻道: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做到這4點就夠了

弘揚道統易學文化,傳播聖賢智慧,踐行中國式管理。

曾仕強頻道: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做到這4點就夠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做到這4點就夠了!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確實有些人為了錢財,丟了親情,丟了道德,甚至丟了性命,可見金錢的誘惑力有多麼大!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對他的一生至關重要。

那麼,為人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怎樣正確的金錢觀念,從而讓孩子走上正道,遠離歪道呢?

1,孩子的金錢觀要從小培養,媽媽責任重大


作為媽媽,從小就要告訴孩子,你看爸爸為什麼常常不在家,因為錢是不容易賺的,我們不能隨便花,而且用錢要做計劃,要先想一想,否則你要用的時候,沒有錢是很痛苦的。

小時候不能夠亂花錢,小時候不能夠拿家事來賺錢,這都是最基本的概念。

父母可以每天給孩子固定數目的錢,但他回來要跟你講做什麼用了。

從小培養孩子對金錢有一個初步的價值觀,然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再階段性地去培養他正確的金錢觀念,這在家庭中完全可以做到。

2,培養孩子終身受用的理財原則


隨著孩子長大,一定要他提出用錢的計劃,你才可以給他,而不是說家裡有錢,隨時可以拿。

人,一定要知道金錢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這樣,你就在慢慢培養一個可以讓子女終身受用的理財原則。

所謂終身受用的理財原則,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字而已:當用不省,當省不用。

再大的公司,其理財原則也是這樣,國家更是如此。當用不能省,當省不能用,哪怕一塊錢也不能用,因為一萬塊錢,就是由一塊錢累積而成的。

尤其是孩子到了能支配自己錢財的時候,比如大學,父母就告訴他,你把這學期計劃所要用的錢,包括學費、生活費、雜費等等,通通寫出來,我們一起商量。

目的是要養成子女有計劃地去用錢的習慣。子女要用錢應該提前告訴家人,而不是隨時打電話來,那不可以。

不要小看一塊錢,不要認為一塊錢不重要,用了再說,不可以。因為那沒有大小之分,只有可與不可、當與不當之別。這樣的觀念就很正確。

3,清楚告訴孩子如何處理公私財產

如果你的子女當班級幹部,你就要告訴他,公私財產要非常清楚。

公家的錢一毛都不能動,私人的不夠可以跟家裡商量,絕不能動用公款。

其實,很多人就是因為從小沒有接受這樣的訓練,等到長大後非常有成就時,有一天把公家的錢匯入私人的賬戶,就出事了。

他很冤枉,但是別人不會諒解他,這豈不是害了自己終身?他也許不知道,也許無心,也許認為這樣比較方便,可以隨時轉回來,但是今天什麼都是有記錄的,就好像財神隨時在那裡做記錄一樣。

像這些事情,都是可以提前預防的,父母一定要有這樣的意識,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來追悔莫及。

4,一定告誡孩子只能賺取合理的錢


孩子長大了,進入社會以後,你要告訴他,義跟利是合在一起的,不義之財絕對不要,義之財不能不要。

義,其實就是合理。合理的錢,一定要賺;不合理的錢,再多也不要。

千萬記住,一個人要賺合理的錢,而不是那一句非常可怕的話——只要合法,什麼錢都可以賺。這種人是沒有良心的。

我們講這些,始終圍繞著一個主軸,就是一輩子只有能夠幫助自己提高品德的事情,才可以做;凡是傷害自己品德的,把自己品德往下拉的,通通不能做。

一句話,一個人做向上提高品德的事情,就越來越接近天,越來越神;做向下拉低品德的事情,就越來越不像人。

這個上下,是每一個人自己可以做主的。所以中國人為什麼一輩子很爭氣,一輩子向上,是有道理的。

我們的祖先已經培養了我們一股向上的力。中國人都很爭氣,很少自甘墮落。自甘墮落的人都是很冤枉的,因為小的時候父母沒有教好。

總之,做人,要明白一個人一輩子有多大的財富,是由累世福德決定的。富足易求,心安難覓,最關鍵的是憑良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問心無愧就好了。

曾仕強頻道: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做到這4點就夠了

知行合一 修己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