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過去的“洛河灘”,老洛陽人有啥看法?

神都百姓聊神州


你所說的“洛河灘”,應該所指範圍是現在的洛陽橋到王城大橋之間,原來洛河北岸的一片灘塗地吧!

洛河灘這個地理概念,恐怕只有在洛陽已經住過40年左右的人才有印象了吧?但它卻是洛陽很多70後,腦海裡抹不去的記憶,因為它伴隨著很多人的童年和青春。

80年代以前,洛河灘基本上是一片荒地。因為臨近洛河,一旦汛期來臨,這片灘塗地就大多被淹沒了,所以只有附近村民零星開墾出來的幾塊麥田和菜地,大部分時間都荒廢著。

然而,它卻是70後們(包括我)曾經的樂園。記得小時候,洛陽大部分家庭的電視機、收音機還沒普及,孩子們的娛樂方式就是戶外運動——在外瘋玩,洛河灘就成了我們經常的打卡地。天冷時,大群孩子們去洛河灘,燒荒草用來烤家裡偷來的紅薯,半生不熟的,味道在我們的嘴裡卻是那麼的美味;天熱時,洛河灘又成了露天的游泳池,那時候的洛河還沒這麼寬,水也沒這麼深,河床上很多地方都露出了淺灘。大群孩子在河裡扎猛子、打水仗,玩的不亦樂乎!

不過洛河灘也不全是美好,因為這一帶還曾經是洛陽的刑場。過去洛陽的死刑犯,都是在這裡被處決的!雖然這種血腥的場面,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孩子沒敢去看過。但卻成了那時大人們,嚇唬不聽話孩子的一句口頭禪——再不聽話,給你丟到洛河灘去!基本上這句必殺技一出,再折騰人的熊孩子立即就會停止了哭鬧。

幾十年滄海桑田,現在的洛河灘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變得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成了附近市民休閒的好場所!








神都百姓聊神州


我是在洛河灘邊長大的,每到下雨過後,或是還在下著濛濛細雨,我就和小夥伴們提著柳條編織的小籃子去河邊沙土地上的草灘上撿一種黑色的菌類-地曲欒,用水洗乾淨回去的路上走著吃著,天晴了,地幹了就沒有了,神奇吧!有趣的事兒還很多很多,都是美好的回憶!


藝聲大夫的媽


那時的洛河灘水清澈見底,到處都是鵝卵石,到週日,我爸媽帶著我們去洗衣服,弄幾塊大石頭在河中間擺成凳子和搓衣板,洗完的床單就晾曬到岸上的青草上,我們小姐妹帶幾隻小雞放到草地上吃草,到下午把晾乾的衣服疊好,提著雞籠迎著夕陽回家,真美呀!


用戶3922424377017


對於問題中“老洛陽人”的概念。

洛河灘,自1996年中共洛陽市委第七屆二次全會決定修建洛浦公園之後,昔日的“洛河灘”逐漸消失;一個貫穿城市東西,長達十幾公里的開放式濱河公園,成了洛陽的一張亮麗名片。如果以此為節點的話,從一個人兒時的記憶能夠留存的年齡段來劃分,也就是說出生於1990年之後的洛陽人,對昔日的“洛河灘”是不會有什麼印象的,所以說,也談不上有什麼看法。對於“老洛陽人”這麼一個稱呼的定謂,應該說以洛河灘開始修建洛浦公園為分界點,沒修之前的場景是標準的洛河灘;修建洛浦公園制後的景物,是真正的洛浦公園;這麼劃分是比較合理的!不過,即使這麼劃分,1990年之前出生的洛陽人,至今也有30歲的年紀,相對於因為生活融入洛陽的後來者而言,那也是地地道道的“老洛陽人了”。


至於對洛河灘有啥看法?我覺得用“看法”一詞,有點不妥!

畢竟,洛河灘已經成為過去時。曾經的洛河灘,留給人們的只有記憶;一個滿載童年夏日樂趣的記憶,一個進城擺渡過洛河的記憶,一個在洛河灘墾荒種地的記憶,一個假日郊遊戀愛、打野戰的記憶;更有滿滿傷心地的記憶。有的朋友會問,為什麼是滿滿傷心地的記憶?我說的不太準,日本到洛陽的時候,炸的老吳橋,那是與洛河灘有關的故事;解放洛陽戰爭是從橫渡洛河開始的,那裡曾經是一個拋灑先烈鮮血的地方;洛河灘曾經是槍決犯人的首選地,對犯人的家屬而言,是不是傷心地呢?洛河灘沒有建成洛浦公園前,到處一片荒涼,一處處挖沙的坑,既是打野戰的絕佳之地;也是風高月黑殺人越貨的絕佳之地;以至於洛河灘曾經是犯罪高發區的主要地點。

我對洛河灘的記憶

我的老家是洛陽郊縣宜陽的,準確來說不能算是“老洛陽人”。只不過,我是1992年來洛陽打工,當時打工的工廠,在1992年的時候從王城路南頭人造板廠北側的一家鄉鎮企業(洛北鋼廠)隔壁,搬至荒涼的洛河灘堤壩內側。周圍是大大小小的魚塘,堆積如山的垃圾堆和一片一片的荒草湖;不可謂不荒涼。當時的洛河壩體也就二、三米高、十米寬那樣,壩上可以通車。大壩的南邊,就是洛河灘。一片片裸露的土地上種著長勢不太好的莊家,說它是一片片,那是因為每遇到下大雨,上游發洪水,洛河灘開墾的荒地會被衝了無蹤跡;洪水過後,又會有勤勞的農民,在有淤泥的成片地帶,一點點的墾荒,把河卵石撿出來堆在地邊。荒地開出來,有時利用有利地形把洛河水引過來便於灌溉,確實也算是不錯的荒地;在荒地上種點莊稼或者蔬菜補貼家用,也算是不枉辛苦一場。洛河灘的另一個功能,就是有取之不盡的砂石;對於靠近市區的洛河段而言,那就是天然的砂石場。雖然說,八十年代後期,國家對河道管理逐漸重視起來,但是,洛河灘上下幾十裡到處是採沙場,坑坑凹凹的沙坑,此起彼伏,綿延不絕。被河水淹沒的,很容易把到河灘玩水的人造成溺水身亡;沒有被河水淹沒的,真的是情人們偷情的好地方,當你一個人在洛河灘遊蕩時;時不時的會看到啥坑裡邊匆忙提褲子的野鴛鴦;當然了,有的可能是隨地方便的被發現了,匆忙提褲子。

後洛河灘時代----洛浦公園的誕生

1996年,洛陽市政府經過中共洛陽市委第七屆二次全會,決定修建洛浦公園,這是洛陽城建史上又一重大決定。做出修建洛浦公園的決定,一方面是為了徹底解決城區段洛河抗洪、防洪的百年大計;另一方面,隨著城市的快速擴張,洛河灘胡亂開採砂石、影響城市環境、犯罪高發率地點的問題,已經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可以說,沒有當初洛陽市政府的果斷決策,就沒有今天洛浦公園這張風景秀麗的城市名片。然而,對於當時的洛陽市財政來說,做出修建洛浦公園的決定是一件感覺很奢望的事情。沒有錢怎麼辦?號召各大廠礦和各區政府,採取分包包乾,責任到單位的辦法,把洛河大堤起隴的土方任務分解出去;那一年,洛河灘成了工地的海洋,到處是工程機械在轟鳴,一年多的時間,洛河北岸的大壩就成型了。連續數十年的建設,如今的洛浦公園到處風景如畫、遊人如織,依洛河而建的洛陽市跨世紀生態工程,是洛陽市的城市生態帶,也是洛陽市的東西軸線.洛浦公園橫跨洛河兩岸,縱貫洛陽市五個區,總面積近1200萬平方米。集河堤、階堤、灘塘、河道為一體,融園林綠化、園林建築、園林景觀、園林文化為一爐,為規 模宏大的開放性公園,除滿足市民遊憩、觀賞、休閒、晨練等功能要求外,也是人們進行科普教育、環境和綠化意識教育的重要基地。洛浦公園形成了北岸景區、南岸景區、河道水面景區。大面積綠地與寬闊的水面自然融合,呈現出了碧水藍天,綠樹成蔭,花豔草綠的自然生態效果。同時,對防洪排澇,調節城市氣候,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流浪的人995813253


小時候我們村臨近的洛河灘有兩個湖,綠樹減蔭,河溝汊遍佈沿岸,河裡湖汊裡鳥魚花香,是我們這些男孩子的樂園。夏天更是逃離課堂父母的視線逃去洗澡抓魚,樂趣多多,幸福滿滿。想想今天的孩子連河灘的邊都挨不住,鐵絲網,水泥柱,河成了孤獨的河。今天的洛河兩岸,湖光山色,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南北兩岸洛浦公園延伸郊區,城市也繁華熱鬧,儼然大都市的魅力。童年洛河,只存記憶點滴。世界向前,時光匆匆,美好的生活存在當下,遇逢新時代,時光也越來越清晰燦爛。






瀟瀟語焉


家在西苑橋附近當時還是單橋,橋兩頭還有看護的兩層崗樓!當時家裡有塊責任田就附近(村裡人稱呼:二段地)一年四季洛河灘對附近的孩童們就是樂園,春看水,夏遊泳,秋捉魚,冬放荒!斗轉星移隨著洛浦公園的建設完畢,這會的洛河灘是人們休閒娛樂戶外活動的最佳場所!!過去的洛河灘已經成為記憶裡的東東了!!


洛河灘放火


85年到的洛陽,住在新街小石橋后街,離洛河灘很近,出門是中州渠和瀍河的交匯處,順瀍河邊走到洛河灘,有楊樹林,有挖沙的,水很清,可以釣魚,瀍河邊到處是荒草和垃圾,水很小。這些年每次回去都去看看,瀍河兩岸,洛河治理後太漂亮了。


杭天鬥


洛河灘,就是洛河灘,少年時的樂園,但也無非就是能洗澡,能撈魚…

如今的洛河灘能釣魚,可魚是人為放的…下河洗澡都嫌棄水髒。

誇讚:河堤抬高了,全部種花種樹了,美化成公園了,傍晚遛彎確實是個好地方。

這就是對比…

過去叫洛河灘,它就是洛河灘。現在叫公園,它就是公園…


洛陽車人


洛陽橋東邊1.5公里左右有個夾心灘,緊連夾心灘下游有渡船。北連原洛北公社工農大隊菜地及小石橋,南連原安樂公社董圪壋大隊(現安樂鎮曙光村)。此渡船是老洛陽橋(現在洛陽橋最西面的小橋)下游連繫老城和洛龍路以東人民的一條主要通道。


手機用戶50978524374


小的時候常常跟著媽媽去河灘裡篩石頭子,篩石子賣錢貼補家用,轉眼五十年過去了,母親也去世兩年了[流淚][流淚][流淚],兒時的記憶,母親的勞累,現在記起淚流滿面。洛河——母親河,養育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