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取下金匾,條件是:一千擔紙,稻場大個豆腐,一百個人頭落地

流傳著關於取金匾的故事。

一塊比較平整的大岩石上,中間凹進去一個坑,石坑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不深,只有幾釐米左右,但長方體的四邊及底部都很齊整,精雕細刻,似鬼斧神工一般。站在岩石下,從相隔幾米地方望上去,就像一塊匾鑲嵌在岩石上。

想取下金匾,條件是:一千擔紙,稻場大個豆腐,一百個人頭落地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塊金匾鑲在岩石上石坑中。

岩石上有金匾,附近的人都想得到它。可金匾與岩石融為一體,刀削斧鑿不管用,把岩石炸了,金匾也毀了。輩輩相傳,只要滿足3個要求,就可以將金匾從岩石上輕鬆取下來。

這3個要求是,一千擔紙,稻場大個豆腐,一百個人頭落地。

想取下金匾,條件是:一千擔紙,稻場大個豆腐,一百個人頭落地

農戶曬糧用的稻場 (來源網絡)

這3個要求,可是很難辦啊。一千擔紙,那要好多紙啊,普通的窮家小戶怎辦得到啊;稻場大個豆腐,農家收糧曬糧的稻場,少說也有幾分地,再會打豆腐的師傅也打不成那麼大個豆腐出來;還有一百個人頭落地,這可是要殺人的,前面2個要求是難辦,可這殺一百個人來取金匾,誰敢啊。

想取下金匾,條件是:一千擔紙,稻場大個豆腐,一百個人頭落地

壓制好的豆腐

幾年、幾十年,好多年過去了,沒有人能想到辦法把金匾取下來。

直到有一天,一個遠方的年青人聽到金匾傳聞趕了過來,他來到岩石下,仔細端詳著那塊金匾,又細心揣摩著那3個要求,在周圍走走轉轉,冥思苦想了幾天。

他看到當地農民經常用千擔(鐵製的兩頭尖,類似扁擔的工具)挑稻穀、麥草,於是,他就用千擔挑了一擔火紙。他打了一大鍋豆腐,在豆腐壓榨前,找了一塊較小的稻場,用瓢將豆腐漿均勻地潑灑在稻場上,稻場上全是豆腐漿,這不就是稻場大個豆腐嘛。一百人頭落地,他來到岩石下,跪下來,恭恭敬敬地磕了一百個頭,磕頭時,頭都磕碰到地上,雖然額頭上都磕成了大肉包,但一百個人頭落地也確是做到了。

想取下金匾,條件是:一千擔紙,稻場大個豆腐,一百個人頭落地

農民挑谷用的千擔

說來也巧,他完成3個要求後,在岩石下搭起梯子,爬到金匾處,用手輕輕一摳,金匾就脫離了岩石了,落到了他的手中。

這位年青人取下金匾帶回家過好日子去了,這裡就留下了這個金匾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