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情懷總是詩——顧城


少女情懷總是詩——顧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第一次聽聞顧城,是在那個初中的年紀,是那首:

《星月的由來》

樹枝想去撕裂天空,

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

人們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

這首小詩,雖然不是顧城最出名的,但卻是我最愛的。

對於顧城的第一印象,是他總是戴著頂高高的帽子。

而對於顧城的詩,初讀都會有一些夢幻與美好,事隔經年,再讀過他的詩便會感受到一絲獨屬於詩人的憂傷,這種憂傷是看清現實後的憂傷。

少女情懷總是詩——顧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詩這個東西,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也很難有好壞之分。不同的人、時期、心境,喜歡的詩也不一樣。

初讀時,我還記得,那天是初中照常上晚自習的一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靜默的黑,唯獨天上掛著幾顆明亮的過分的星星和一彎窄窄的月亮。

翻著本舊舊的雜誌,雜誌是班裡人不知道從哪裡淘來的,封面被折的很舊,扉頁寫著誰對誰的思念。唯獨有顧城詩的那頁乾乾淨淨,不知道是因為都喜歡而照顧的完好,還是因為沒人看而落逃的幸運。

我想啊,顧城得是個什麼樣的人,才能想象一片無際的墨色天空之外,竟是那璀璨如星光般的熠光流轉。

我想啊,顧城或許,是飲詩而生的,蘸夢而食的天生異類,不屬於塵世,只屬於上蒼。

我想啊,黑暗之外的一片澄明,一樹的枝葉都想去戳破去追尋光明,何況是人呢。

在那之後的生活,我都是靠這首詩堅持到高中。不知道當時的我喜歡顧城是因為我喜歡那時窗外的星星,還是顧城的那首詩。

直到很久之後,我才明白。

少女情懷總是詩——顧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原來我喜歡的是顧城的詩中的,乾淨,純真,美好的像童話一般,好像一個天真的小孩子一樣,從來沒有長大,揮揮手,月亮就會跟著你走。

後來,每當夜晚,我看星星的時候,總是想,樹枝怎麼不再努力一點直接撕裂天空。讓陽光普照大地,我喜歡陽光沐浴時的光明。

相同的,在高中時期,心智慢慢成熟,我感受到了什麼叫做不公平,而這種不公平是不只是在學校,更是充斥人間的。

似乎,這個世界要想和平完整的運行下去就是需要這種不公的黑暗存在。似乎,就是因為樹枝戰勝不了強大的黑暗,就是因為人間也需要黑暗。

對吧...應該不對吧!顧城也是這樣想的嗎?那個十五歲的少年。

你看,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上了大一。可我好像習慣了黑暗的存在。

公主號:我所熱愛

少女情懷總是詩——顧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