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白鵝的養殖技術

1. 鵝舍場地的選擇

皖西白鵝的場舍要求靠近自然水源,如江河、湖沼、池溏或溝溪等,以方便鵝在水中活動和配種。以流動水源為最佳,水深1~2米為宜。鵝場附近應有豐富的草料資源,可降低飼養成本。鵝場還應選擇在環境清靜、空氣新鮮、有樹木遮陰的地方,並且遠離村莊城鎮,便於衛生防疫。皖西白鵝的運動場地應略高於水面,並稍向南或東南傾斜。鵝場建築可因地制宜建造。較大鵝場內的建築還要注意內部生產區、生活區以及管理區合理的佈局,以利於防疫、生產,擴大再生產。

2. 雛鵝的飼養管理

雛鵝是指出殼後30日齡內的小鵝。

(1) 育雛時期一般清明節前後進苗鵝。

(2) 育雛室和用具的消毒

育雛室在接雛前2~3天應進行徹底清掃消毒。牆壁用20%石灰漿刷洗,地面和育雛用具用清水清洗乾淨,整個育雛室最好用福爾馬林進行1次燻蒸消毒。育雛室出入口設有消毒池,供育雛舍人員進出時消毒。

(3) 選擇健康雛鵝

健康雛鵝絨毛蓬鬆潔淨,長短適合,顏色鮮濃。體態勻稱,大小均勻,臍部癒合良好,上面覆蓋絨毛。腹部大小適中且柔軟,臍部收縮良好且被絨毛覆蓋,叫聲響亮,精神活潑。將雛鵝握在手中,感覺飽滿,掙扎有力。

3. 育雛方式

(1) 傳統育雛法。一般把雛鵝放進籮筐和紙箱等容器內,在容器上加蓋保溫物品,利用雛鵝自身產生的熱量取暖,飼養員可通過增減保溫物、適時起身等措施調節溫度。該方法簡便,但易使雛鵝因寒冷而擠堆,造成壓死或壓傷。

(2) 地面墊料式。在乾燥的地面上鋪墊潔淨而柔軟,並經過軋段成10cm左右的稻草,一般根據氣溫鋪5~10cm,採用紅外線燈進行保溫。

(3) 網上育雛。即在育雛舍內搭架鐵絲網或網箱,將雛鵝放在網上飼養。一般育雛網離地面50~60cm。網眼和條板縫隙為1.3cm左右。網眼過大容易夾住雛鵝的頭、腳,甚至造成其傷亡。

(4) 分群與保溫

每群以20~30只為宜,大群飼養每群可達到50~100只。剛出殼的小鵝,1~2周內保溫要好,出殼後7d內育雛溫度保持在30~32℃,以後每天降低0.5~1℃,直至常溫,即舍溫保持在15~25℃。通常是採用小群自溫育雛。遇到氣溫低時,將小鵝放入用稻草編結的保溫窩內,但要經常觀察小鵝的動態,定時用手抄動鵝群,使它們活動,防止打堆。還應保持墊料的乾爽,勤換墊料,防止雛鵝休息、睡眠的地方潮溼,以免雛鵝受涼,引發感冒、下痢等疾病。

(5) 開飲與開食

雛鵝第1次飲水稱為“潮口或點水”,通過“潮口”可刺激其食慾,促使胎糞排出。一般先開飲,後開食。當雛鵝絨毛乾爽並能行走自如、有啄食手指和墊料的現象時,便可開始潮口。可用容器盛水,逐只將雛鵝頭壓入水中並立即抬起,教幾次後雛鵝就會到飲水器邊自由飲水。

(6) 一般在開飲後立即開食。雛鵝的開食飼料一般以清水淘洗並泡透的碎米為主,並添加洗淨切碎的菜葉、嫩草、水草等青飼料。喂料時應撒在乾淨的塑料薄膜或竹蓆上,讓雛鵝自由啄食,等小鵝吃飽後及時捉入或趕入鵝舍內,讓其休息。1周內的雛鵝,白天喂料不少於7次,夜間補喂2次。隨著日齡的增長,喂料次數可逐步減少。

(7) 飼料與餵養

雛鵝的飼料主要是精料和青料。精料含粗蛋白質20%左右,精料與青料的比例是1︰(2~3),青料以細綠萍、青菜葉或嫩青草等為主。同時,要保證供給充足的飲水,雛鵝多飲水可促進生長。10日齡前的雛鵝,每天喂9~10次,其中夜間喂2~3次,以後每日喂4~6次。

(8) 放牧與游水

春末至秋初氣溫較高時,雛鵝出殼後1周即可開始放牧游水,冬季要在出殼後10~20天開始,第1次放牧要選擇風和日暖的晴天進行,先放牧,後游水。放牧時間開始時不超過1小時,上午放鵝的時間宜晚,下午收鵝的時間宜早,以草上無露水為準。初次放牧後,只要天氣好,就要堅持每天放牧,放牧後讓雛鵝游水1~2次,每次15~30分鐘,以後時間逐漸延長,20日齡後即可全天放牧和游水。

(9) 夜間照明

夜間照明可防獸害和鼠害,且有利於小鵝夜間採食。可在每40平方米的鵝舍內使用一盞40瓦燈泡,懸掛應離地面1.5米以上。30天后,可逐步減少照明時間,直到停止照明。晚間應保持鵝群安靜。

(10) 及時預防傳染病

在育雛期間應注意做好小鵝瘟、鵝流感等疾病的防疫工作。預防小鵝瘟,可在小鵝出炕48小時內用1︰(50~100)的鵝胚化雛鵝弱毒疫苗進行免疫,每隻皮下注射0.1毫升,1免疫後7天內嚴格隔離飼養。防治鵝流感,可用氯黴素每隻雛鵝肌肉注射12~15毫升,12次/天,連用2天。

4. 中鵝飼養管理

中鵝指4周齡以上到選為種鵝或轉入育肥前期間的鵝。

(1) 放牧和補料

中鵝採用以放牧為主、補料為輔的飼養方式。選擇良好的牧地,白天以趕牧方式整天放牧。晴暖天氣可全日放牧,中午前在牧地補料,傍晚收牧回舍後補料。

放牧時避免讓鵝群曝曬雨淋。炎熱天氣放牧應早出晚歸,中午讓鵝群在樹陰下休息。力爭鵝群每天能吃飽4~5次。為防止鵝群夜間飢餓,除了延長放牧時間外,還應把最好的草地和茬田留在傍晚時放牧採食。牧地飼料不足時要注意補料,以保證鵝群的健康生長。補料的次數應按鵝的日齡、增重快慢、牧草質量和鵝的採食量靈活掌握。一般以糠麩和穀物為主,摻加少量豆餅。日糧中還應補給1%~1.5%骨粉、2%貝殼粉和0.3%~0.4%食鹽,以促使骨骼正常生長,防止軟腳病和發育不良。30~50日齡的鵝每天喂5~6次,51~80日齡每天喂4~5次。

(2) 適時放水

每次吃飽後,鵝群便會自動停止採食,這時應進行放水。放水時間每次掌握在30分鐘左右,讓鵝飲足水。之後上岸休息30~60分鐘,再繼續放牧。天熱時每隔30分鐘放水1次,以免影響採食量。水源要清潔。

(3) 細心管理,做到“五防”

① 防受驚。中鵝性情膽小,放牧時要遠離公路,防止汽車喇叭聲騷擾鵝群。

② 防中暑。炎熱天氣,鵝群在棚內鳴叫不安時,應及時讓鵝群下水。酷熱時,晚間可讓鵝群在水中過夜。

③ 防獸害。鵝棚可用竹製的高欄圍成,上面罩上塑料網,可防獸害。

④ 防跑傷。放牧時,要緩慢趕鵝,儘量選擇平坦的道路行走。

⑤ 防丟失。放牧和回棚時都應注意清點好鵝數。

5. 肉鵝育肥

(1) 育肥前驅蟲

鵝體內外的寄生蟲較多,如絛蟲、吸蟲、羽蝨等,育肥前要進行1次徹底驅蟲,有利於提高飼料報酬和肥育效果。防治鵝絛蟲病,可用硫雙二氯酚按1︰30的比例與飼料混合,揉成小團填喂。

(2) 放牧加補飼育肥法

根據肥育季節的不同,將鵝趕到麥茬地和稻田地中,讓鵝採食收割時遺留在田裡的粒穗,邊放牧邊休息,定時飲水。如果鵝白天吃得很飽,晚上可不必補飼精料。如果放牧時鵝只能吃到青草或秋黃的野草,則晚上和夜間必須補飼精料。補飼必須用全價配合飼料,壓制成顆粒料飼餵。保證讓鵝吃飽,吃飽的鵝頸部右側嗉囊膨起,表現出厭食動作,擺脖子下嚥,嘴頭不停地往下點。補飼的鵝必須喝足水,尤其夜間不能停水。

(3) 填飼育肥法

對少數不貪食的肉鵝,可進行強制育肥。填飼育肥時要將鵝群用圍欄圈起來,5~6只/平方米,要求欄舍乾燥,通風良好,光線暗,環境安靜。按玉米、碎米、甘薯面60%,米糠、麩皮30%,豆餅粉8%,生長素1%,食鹽1%的比例配成全價混合飼料,加水拌成糊狀,用手搓成粗1~1.5釐米,長6釐米的條狀物,放在通風地方陰乾後,進行強制育肥。填喂時,飼養員坐在矮凳上,左手抓住鵝頭,用膝蓋夾住鵝身,讓鵝站立。左手用兩指把鵝嘴撐開,右手拿條狀飼料沾一下水,用食指將飼料填塞入食道,順手在食道外將飼料捋下。每次每隻填3~4條,以後逐漸增加到5~6條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並供給充足的飲水。每天清掃圈舍,清洗料槽、水槽,鵝每隔1天下水放牧30分鐘左右。一般經15~20天,手摸鵝胸肌豐滿,背部脂肪增厚,即可上市出售或宰殺。

6. 活拔鵝毛技術

(1) 鵝的選擇標準春季孵化的雛鵝,飼養到90日齡左右,翅膀羽毛已全部長齊,全身毛絨豐滿濃密,但還不到出欄季節,這時可拔取毛絨。拔毛後經7~10d可長出新毛絨,毛絨重新長成的時間為35~40天。

(2) 活拔毛絨的準備工作鵝在拔毛前停食1天,只喂清水,拔毛當天停止喂水,以免鵝糞便汙染毛絨和工作人員衣服,如果鵝毛很髒,可在清早或前天午後放水,使鵝在水中洗淨羽絨。選擇晴天室內無通風處作為拔毛場所。準備好清潔乾燥的盛具,如塑料盆、塑料袋、布袋、籮筐等。將拔下的毛絨放入盛具中。為了減輕拔毛時鵝的疼痛,便於拔毛,第1次拔毛的鵝可在拔毛前10~15分鐘灌服中度白酒10~12毫升。

(3) 活拔毛絨的部位

主要是鵝的胸腹羽區、頸背羽區、大腿羽區等。

(4) 鵝的保定

人坐在凳子上,用繩子捆住鵝的雙腳,將鵝頭朝向操作者,操作者用一隻手抓住鵝的脖子,雙腿夾住鵝體,使鵝的腹部朝上,用另一隻手拔毛。

(5) 拔毛的操作方法

一般有2種拔毛方法,)種是毛片和絨朵)起拔;另一種是先拔毛片後拔絨朵。拔毛時先要從頸的下部、胸的上部開始拔起,從左到右,自胸至腹,一排排緊挨著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羽絨的根部一撮一撮地往下拔,用力均勻、快速,力求一次拔出。拔時不要貪多,特別是第1次拔毛的鵝,毛根緊縮,遇到較大的毛片時,每次最多拔2~3根,一次拔得過多,容易拔破皮膚。胸腹部的羽毛拔完後,再拔體側、腿側和尾根旁的羽絨,隨後把鵝頭從人的兩腿下拉到腿上面,一手抓住鵝頸上部,另一隻手再拔頸下部的羽毛;最後把鵝身翻過來,用兩腿夾住鵝體與兩翅,拔背部的羽毛。拔下的羽毛要輕輕地放入塑料袋中,裝滿,隨後用繩子將袋口捆緊貯存。拔毛時如果不小心把鵝的皮膚拔破,可用0.2%高錳酸鉀溶液塗抹消毒。

(6) 活拔毛絨後鵝的飼養管理

每次拔毛後3~5天內不要讓鵝下水、淋雨、曝曬,也不要放養在潮溼的地方,以防感染或感冒。拔毛3天后鵝的食慾增加,要設法餵飽,並補充精飼料3~5天。可參照以下的日糧配方:玉米粉31%,米糠20%,麥麩30%,花生麩10%,淡魚粉5%,食鹽0.5%,生石膏粉3.5%,如添加2%~3%羽毛粉更好。此外,還應喂些青綠飼料。拔毛7天后要減少精料,增加粗飼料,多給青綠飼料。還應經常讓鵝洗浴,多放牧,多食青草;放牧一定要去牧草豐盛的地方,讓鵝吃好,另外應給予補飼。

7. 防疫

放牧的鵝群易受到野外病原的感染,放牧前應給鵝群注射小鵝瘟血清、禽流感疫苗和禽霍亂疫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