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如何儘量避免孩子玩手機上癮?

諾美小妹


沒辦法的事,都是一個孩子,儘量不讓孩子玩手機,但是也要控制有度,別讓孩子反感。很難,但是也要做[捂臉]做好自己,慢慢來,讓孩子走入正常的玩手機的時間。努力吧,我也是成功的一個!


情緣幹裡


寒假期間孩子的手機問題是很多家長的心病。很多家長都在問該怎麼辦。君山也回答過相類似的很多問題。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辦呢?君山從一名老師的角度,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1、避免手機上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不要給孩子手機,那孩子自然就沒有手機上癮的問題。

但是,家長接著肯定要說了:關於這一點,我做不到。而且就算我能做到這一點,也無法保證孩子不會去別的地方找一個手機出來玩。畢竟現在手機這麼便宜嘛。

君山其實也知道家長的難處。但為什麼還要提這麼粗暴的方式呢?因為,確實有家長做得到。

我見過最有決心的家長,為了防止孩子假期裡手機上癮,直接給孩子報了一個軍訓班。讓孩子由教官管著。這下好,你說孩子怎麼還有手機上癮的問題?

所以,做不做得到這一點,主要看得還是家長的決心。

2、給孩子安排合理的假期作息時間表。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在假期裡手機上癮,是因為假期裡時間太寬鬆了,玩起手機來沒有一個時間限制。很多假期裡上班的家長,就是直接扔給孩子一個手機,然後就讓他在家裡自身自滅。你說,那孩子不得給你玩個昏天黑地啊。這樣玩個十多天下來,想不上癮都難。

那麼,這個假期作息表應該怎麼安排呢?給大家一張參考表,內容不一定一樣,關鍵是要勞逸結合。

在這個表格的基礎上,最好再加上打卡制度,完成一項了,你給他記錄一下。然後達到了什麼樣的標準就給額外的獎勵。讓孩子將完成任務與獲得獎勵有效聯繫起來後,孩子完成作息表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同時,也要制定懲罰表,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任務,則取消表格中相應的福利,或者增加其他的懲罰。

這樣一賞一罰,運用得好,能很快讓孩子拜託無規律的假期生活。

3、多帶孩子去外面走走。

玩遊戲太多,與“宅”是有很大關係的。你說每天都呆在家裡,他們不玩手機,又能幹什麼啊。所以,假期裡,最好安排一次長途旅行,一家人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讓孩子用手機多記錄記錄美好的畫面。要讓孩子知道,手機,除了玩遊戲、上網,其實還可以記錄生活。

4、給孩子報興趣班。

如果真的沒精力管孩子、也沒時間陪孩子,那麼,有些家長的選擇是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足球啊、乒乓啊、寫作啊、朗誦啊,等等。假期生活豐富了,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上癮的概率相對而言也就降低了。

結束語:

一個東西,要避免成癮,無外乎就是少接觸嘛。所以,在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上,主要思路就是這一個,讓孩子在寒假裡,把精力分散開去,不要集中在手機上,那麼,手機成癮的概率也就會低很多。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愛談一點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君山老師


孩子玩手機不要過於緊張。

對於手機,大家好像有點談虎色變的感覺。手機本身沒錯,不看手機是堵不住的。還記得大禹治水嗎,要疏而不是堵。

  1. 首先,我們要對手機正確的定位。

如果我們把它看成工具,你還怕孩子玩嗎,父母把它看成玩具,孩子自然跟著玩啊,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

我就把它看成工具,現在網絡上資源太多,想學什麼都可以,學習有困難的,為什麼不可以利用寒假看看別的老師講課視頻,多換幾個老師,就會找到你喜歡的,每個人講課方法不一樣,側重點也不一樣呀。或許提高了孩子的興趣。

上次回老家,親戚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文化不高,這個小孩不會看圖寫話,我就教她在西瓜視頻裡搜索看圖寫話視頻,小孩接受能力強,學會了搜索,看了兩個之後,自己畫了一幅圖,並且寫了幾句話,挺好的,為此我還發了一個視頻《留守兒童可以自學了》,點播量10000.

她說,妹妹在爸爸那裡上幼兒園,還學英語,我也想學。我叫她搜索兒童英語,她看了一節又一節。開心極了。當晚陪我睡覺。

我告訴她,你每次只能看20分鐘,不能長期看,那樣對眼睛不好,你能做到,就讓你看,如果做不打,就不能看。她說,我能做到。

孩子奶奶說還有這好東西,我們都不知道。

2.課前預習的工具。我們在上地理課前,可以讓學生網上看看當地的地理風貌,自然景觀,地方特產,特色文化,可以開拓視野,加深對教材理解。

3.監護人的正確引導很重要。

哈佛媽媽講育兒時說,他兒子丁丁小時候玩三國遊戲和模擬炒股都是她教的。不過每天玩手機時長要約定好。

4要讓孩子定個活動計劃,方向明確。

願孩子們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鄉村小舞臺


避免孩子玩手機上癮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長直接監督。就是隻要有空餘的時間,你就必須陪在孩子的身邊,而且不能夠隨便給他一臺手機,他不鬧就算了。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有這樣的一種行為和心態,知道自己的孩子調皮,以為給他一臺手機他不鬧了,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到最後發現孩子離不開手機了,發現人家的孩子從來都不看手機,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而且對於老師和學校的教育,很多家長是抱著否定和對抗的態度。一天到晚都在指責學校和老師偷懶,罵老師把改作業的任務推給家長。其實他們這種行為是直接導致孩子墮落的原因。不要再懷念以前的老師是怎麼樣把所有的責任任務都擔負在肩上,這個時候時代已經變了,現在的家長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素質,他們真的以為把孩子生下來交給學校,然後所有的任務就完成了。其實成功的教育是家庭和學校相輔相成的。學校在學生在校的時候擔負起教育學生的責任。但是回到家裡孩子的一切包括學習在內,家長都必須得關心和監督。不要再以任何謀生賺錢的方式來推脫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為了孩子的成長,就算你們夫妻其中的一方辭掉工作全天跟蹤,這也是必要的。可惜絕大部分的家長都做不到。

你以為在放假的時候不給他手機,他就沒有手機玩了嗎?你不直接去跟蹤孩子的動向,他會跑到朋友的家裡就玩手機,他會找同村的兄弟去玩手機。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抗拒手機和電腦的吸引力。


中小學英語精修


手機控,儼然成了國民的一種時尚。但是也遇到了一些“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尷尬和失落。當家長提及孩子手機不離手的時候,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在“忙裡偷閒”!

無論如何,孩子過度迷戀手機,總不是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事!怎辦?

辦法之一是教導孩子如何使用手機(不是使用程序,這方面孩子遠比成人聰敏的多)。認識手機給生活,工作帶來的好處。

辦法之二最好不要給孩子買手機,即便買了,也要做好調控。學習時間內絕對禁止觸碰手機。同時,大人做好示範。

辦法之三是給孩子自由上網的空間和時間。讓玩,成為一種開啟智力的有效工具。此時,大人不妨和孩子一起玩。

辦法之四是讓手機成為孩子學習的幫手,成為孩子學習釋疑解困的老師。大人做好指導。

辦法之五是教會孩子網上辨別是非的初步能力。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辦法之六是引導孩子多參與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戶外活動,分散其注意力。

總之,家長在孩子成長諸多方面的管理,多一些參與,少一些粗暴的干預和家長式說教,會在教育過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避暑山莊來客


寒假期間要給孩子假期活動表,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比如去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好可以參加一些戶外親子活動,有這麼多的活動安排,相信孩子也沒有時間玩手機了吧。



半乾魚


1.提前達成協議。每次在給孩子玩手機前,先跟孩子達成協議,比如做完作業或者做完家務,才能玩一次手機。而且孩子想玩手機,要自己找密碼,密碼會每天更新。維持1-2周,爸媽再視情況作調整。

2.控制使用時長。等孩子滿3歲後,可以適當玩手機,但要控制好時間,每次10分鐘。如果孩子要看動畫片,每次只能看一集,因為每集動畫片可能要15-30分鐘,甚至更長。

3.選擇優質內容。最好單獨留出一個手機,把裡面的電影、遊戲全部刪掉,關閉上網功能,專門下載一些適合小孩看的動畫片或者音樂,避免孩子連續看視頻,反覆玩遊戲。

4.選擇合適場所。吃飯時、睡覺前,不要讓孩子玩手機,此外,在等車時、旅途中,儘量不要讓孩子玩手機,以免讓孩子養成在等待時玩手機的習慣。

日常也不要把手機當成安撫孩子的工具,建議飯後、休息時給孩子玩一會。

5.家長要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不玩手機!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沉迷玩手機,但自己卻也是不折不扣的手機迷,這種情況就如同“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簡直太可笑!

孩子的很多行為其實都是模仿大人,仔細想想孩子第一次接觸手機,是不是通過你的行為示範,甚至主動引導?要想孩子減少玩手機:

首先,大人在孩子面前應該儘量減少玩手機的機會。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多陪孩子玩遊戲、讀書,總之比玩手機有益的事情有很多,就看家長是否用心。如果你真的想做到對孩子負責,建議你在陪孩子的時候關掉手機吧。

其次,如果家長確實有些事情需要通過手機處理,也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或者真誠的告訴孩子你是在處理工作。工作處理完立馬放下手機。需要通過手機娛樂放鬆一下,也儘量選擇在孩子睡著以後的時間。

一個負責的家長,絕對不會成天端著手機而已,那樣你錯過的可能不僅僅是孩子的童年。


他also路


一隻小小的手機,牽動著許多家長的心。寒假就要開始了,如何避免孩子玩手機上癮呢?家長不防這樣做。

第一,給孩子樹立正確使用手機的觀念。家長要給孩子講清楚,如何正確使用手機,不要讓孩子認為手機就只有購物、遊戲這樣簡單的功能。高科技的發展,是為人類服務的,是為人類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交流,更好地學習。智能手機的開發和使用是造福於全人類的,不是用來做高級玩具的。智能手機的使用,使大家更容易認識世界,更容易瞭解瞬間萬變的信息。如果僅僅是為了玩遊戲,大可不必開發和使用手機。智能手機還可以幫助大家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有了智能手機,可以零距離接觸有水平的教師,只要願意學習,就可以在家中好好地學習,為自己的學習打開方便之門。這裡的學習不僅包括各門功課的學習,更包括了其他知識的學習,如喜歡音樂的可以學唱歌、學樂器,喜歡美術的可以學繪畫、學雕塑,喜歡錶演的可以學相聲、小品等等。手機給孩子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讓孩子更瞭解世界,更瞭解自己。

第二,家長平時要做好榜樣,不玩遊戲多看書。一些年青的家長,一方面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遊戲,玩遊戲會上癮,可自己呢?從早到晚,只要一有空就捧著個手機玩個沒完沒了。孩子看了眼裡,記在心上,家長都這樣拼命地玩遊戲,自己也就會喜歡上手機遊戲,甚至會上癮。孩子放假了,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好榜樣。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玩遊戲,就算你是裝出來了,也要裝好整個寒假。有時間,家長可以多看看有益的書籍,帶孩子多跑跑書店、圖書館。書店、圖書館去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會喜歡上閱讀,這樣可以減少玩手機遊戲的時間。

第三,家長多陪伴孩子做有意義的活動。孩子為什麼會玩遊戲,為什麼會對遊戲入迷?一般都是孩子感到寂寞、無聊、沒有信心,在遊戲中找到了存在感,找到了成功感。放假了,父母親沒空陪伴孩子,一般都祖父輩帶孩子,而祖父輩帶孩子就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好了,什麼事都會依著孩子。孩子要玩手機遊戲,就給他玩手機遊戲。如果不給,孩子哭鬧一下,撒嬌一下,祖父輩們心一軟,有了一次,就有了兩次,慢慢地就會迷上游戲。因此,父母親要想不讓孩子手機遊戲上癮,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如果家長休息時間較多,那就更應該陪伴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外出旅遊、上街購物、體育鍛煉、下棋打牌等。如果家長要工作,可以就把孩子帶到工作場所,在注意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體會體會工作的不易。實在不行,就讓孩子報個感興趣的輔導班,學學樂器、學學跆拳道、學學舞蹈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結束語,要想孩子在寒假中不玩手機遊戲,讓孩子過個充實的假期,要一刻不停地尋找有意義的事情來做,讓孩子對手機遊戲沒有依賴感。孩子的活動多了,生活充實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對遊戲上癮了。

我是藍兔有話說,敬請您的關注!


藍兔有話說


寒假期間如何儘量避免孩子玩手機上癮這個問題,牽動著千千萬萬家長的心。

手機問題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現代社會養育環境中一個重要的話題。電子產品已經充斥在每一個孩子周圍。電子產品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於孩子,又能有利於孩子學習網絡資源,數不勝數。網絡課堂也可以讓孩子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但是更多家長擔憂的是孩子沉迷於遊戲不能自拔。迷了心智害了眼睛。

為什麼孩子會沉迷於手機不能自拔呢?

孩子們經歷過幾個月枯燥的學習,手機能帶給他們借來學校作業不同的體驗,所以說造成了孩子離不了手機的一種局面,其實我們做家長的更應該想想:假如沒有手機,孩子會幹什麼?

是的,這是一個真正現實的問題,也是一個有關心理層面的問題,如果沒有手機,孩子會幹什麼呢?現是不是整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吃飯發呆,看電視,或者被家人逼著寫寒假作業。

從學校出來,雖說不再上課了,但是離開了同伴,被禁錮在了鋼筋水泥的房子中想出去玩兒,大人沒空陪,想和夥伴去野外瘋跑,交通安全,防盜防騙等,各方面的情況都不能讓家長放心,

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的想想,被禁錮在家裡確實是很孤獨的。這個時候流浪的手機仍在家裡,但是可以喝,天南地北的小夥伴一塊兒打遊戲衝冠,自己又能體會成就感,哪怕是失敗了又可以重來,手機又不會斥責自己,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孩子為什麼依賴手機了。

應該怎麼做呢?我提三點建議。

1、給孩子生活注入新鮮活力,建議增加體育活動,有趣的遊戲,或者是和孩子一起做科學實驗等等。

體育活動不但能增強孩子的一直很能增強體質,也能讓孩子獲得戰勝自我的快樂。比如孩子多一些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這方面的運動。但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提升,尤其是在和對手對戰的過程當中戰勝對手,或得那種勝利的感覺是痛快淋漓的自我價值感。

有趣的遊戲可以增加孩子的假期生活樂趣。科學的實驗,既有趣又有意義。這些都可以作為新鮮的元素,注入到孩子的無聊假期當中。

二、愛上閱讀,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閱讀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且不說他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增強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單單就一項:可以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提高孩子的格局。就已經遠遠甩開那些不讀書的孩子了。

你要想讓孩子愛上讀書,建議家中的佈置要有書香氛圍,讓孩子有書可讀,有喜歡的好書可讀。

幫孩子選擇書籍,且不可一開始就選大部頭的世界名著,很容易挫傷孩子讀書的積極性,應該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剛開始儘量選擇一些有趣的故事類書籍,讓孩子在幽默中不知不覺地被書籍所吸引。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放下手機,拿起手機,和孩子討論一下書籍中的人物和情節,更能夠帶動孩子積極的參與到讀書活動當中。也能感受到讀書的樂趣,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三、出門旅行。

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選擇寒假外出旅行,讓孩子遠離熟悉的生活,到陌生的環境去感受另一番生活情景。

相信孩子在新鮮的環境當中會更能感受生活的樂趣,感受到旅行的美,增長見識,這也是旅行的意義。

總之:寒假要想脫離手機,就要把寒假過得充實而有意義,這樣有意義的寒假生活,他的特點說起來也就4個字,有趣有益。

歡迎關注我,專注解答教育問題,力求給您提供有價值的教育建議,助力您解開教育困惑。


吉老師


方法就是家長直接監督。就是隻要有空餘的時間,你就必須陪在孩子的身邊,而且不能夠隨便給他一臺手機,他不鬧就算了。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有這樣的一種行為和心態,知道自己的孩子調皮,以為給他一臺手機他不鬧了,這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到最後發現孩子離不開手機了,發現人家的孩子從來都不看手機,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而且對於老師和學校的教育,很多家長是抱著否定和對抗的態度。一天到晚都在指責學校和老師偷懶,罵老師把改作業的任務推給家長。其實他們這種行為是直接導致孩子墮落的原因。不要再懷念以前的老師是怎麼樣把所有的責任任務都擔負在肩上,這個時候時代已經變了,現在的家長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素質,他們真的以為把孩子生下來交給學校,然後所有的任務就完成了。其實成功的教育是家庭和學校相輔相成的。學校在學生在校的時候擔負起教育學生的責任。但是回到家裡孩子的一切包括學習在內,家長都必須得關心和監督。不要再以任何謀生賺錢的方式來推脫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為了孩子的成長,就算你們夫妻其中的一方辭掉工作全天跟蹤,這也是必要的。可惜絕大部分的家長都做不到。

你以為在放假的時候不給他手機,他就沒有手機玩了嗎?你不直接去跟蹤孩子的動向,他會跑到朋友的家裡就玩手機,他會找同村的兄弟去玩手機。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抗拒手機和電腦的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