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北京時間1月27日,一個令全球籃球迷傷心的日子:洛杉磯湖人傳奇科比-布萊恩特與二女兒Gianna在一場直升機意外中喪身。消息傳出後,各地球迷開始紛紛舉辦各種活動哀悼科比,NBA官方也盡了最大努力致敬這位傳奇…。

近日,NBA官方宣佈更改今年全明星賽規則。

除了每一節的比賽都從0比0開始,在第四節開始時,計時器將會關閉,最終目標分數是領先球隊前3節總分,加上“24(科比的背號)”分,率先達標的球隊將贏下今年的全明星賽。

然而,這樣的改制真的是為了致敬科比嗎?還是美其名只是以“致敬科比”作為華麗包裝的一場實驗?在探討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得先解釋何謂“Elam Ending”。

*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Elam Ending”是美國俄亥俄州戴頓市一所中學校長Nick Elam,所發想出的一套創新理念。

當時Elam提出一套“計分計時混合制”。比賽前三節依然維持原貌,但第四節的倒數三或四分鐘,則會把計時器拿掉,從計時制改為計分制,以得分較高的一方再加上7分,作為比賽終了的基準點。由於3分鐘大約是一場NBA比賽時間的十六分之一,7分大概也是一場比賽球隊得分的十六分之一,因此訂出這個數字。

美國全國性業餘聯賽TBT首先採用這項新規則。2019年,TBT聯賽將比賽結束的基準點,從領先的一方分數加7分,改為加上8分。

經過三年的實驗,“Elam Ending”在TBT聯賽的成效是相當良好的。不僅能避免犯規戰術的使用,也不會有加時賽發生,甚至是減少垃圾時間。使比賽變得更加流暢,而且每場比賽都一定會出現終結比賽的絕殺球,更增添比賽的張力和可看性,尤其是雙方比分極為接近時,更容易出現戲劇性結局。

有鑑於“Elam Ending”在TBT聯賽的成功,NBA也將此規則納入考量,今年的明星賽其實就是一次實驗性的嘗試,所以說“致敬科比”不過就是美其名行實驗之實而已。

*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不過,這樣的實驗球迷可不一定會買單。從上面的比賽規則來看,新的全明星賽的規則過於複雜,猶如做數學題一樣繁瑣!

首先,我們都贊同致敬科比的行為,畢竟,科比是每一位球迷心中難以忘懷的記憶!但是,本身一場精彩的比賽卻要做這麼複雜的數學題,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複雜的規則很讓球員和球迷費解。

很多球迷表示,致敬科比的方式多種多樣,完全可以在球衣和球場上下功夫,可以讓參加比賽的球員穿上科比的8號球員和24號球衣進行對抗,也可以在場館佈置上更加凸顯科比的元素,這些都是不錯的紀念方式。

從球迷的反映其實可以看出,聯盟若想實行這套“Elam Ending”規則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那麼,若撇除這個方法,NBA究竟還有什麼方式能成功吸引球迷呢?

借鏡CBA也許是個不錯的法子。

*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近年來,NBA全明星賽收視率不斷下滑乃不爭的事實。根據Nielsen的電視收視調查,去年的明星賽收視率僅有3.8,追平2008年和2010年,並列史上最低,總收看人數680萬人,則是史上第二低的紀錄。所以NBA官方該如何從根本著手改革呢?或許他們可以參考中國的CBA全明星賽。

1. 職業隊vs業餘隊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首先,為了解決明星賽防守鬆散的問題,CBA的新秀賽就做了大膽嘗試,他們將來自中國的頂尖大學生組成一隊,對抗由CBA年輕球員組成的星銳隊,進行全場5對5和半場3對3的賽事,看看到底是職業選手,還是學生球員比較厲害。

由於是一場面子之爭,所以雙方自然都是以非常認真的態度下去打比賽,像是今年的對抗賽,兩隊合計共出現36次犯規,而且沒有任何一隊得分破百,可見比賽有多麼激烈。

還記得先前有NBA球評曾經說過,聯盟爐主夏洛特山貓隊打不贏NCAA冠軍肯塔基大學嗎?也許聯盟真能將這樣的對戰帶到明星賽來,這樣不僅球員會非常認真打比賽,也能吸引到球迷的眼睛。

2. 球員1對1單挑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在NBA明星賽進行球星1對1單挑,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連開拓者後衛CJ-麥科勒姆都表示贊同,他表示,NBA應該在明星賽設立1對1單挑,球員們可以指定挑戰對象,並獲得獎金,如此一來除了球員們會認真較勁外,精采程度絕對值得期待。

今年CBA就在明星賽增設1對1單挑這個全新項目,由粉絲票選前、後場球員的對戰組合,在節與節的休息時間,進行2分鐘的單挑對抗。球迷投票產生的兩組對戰組合,分別由北區的林書豪和韓德君,要對決南區的趙睿及胡金秋。

不過此舉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即便比賽的進行方式改變,性質依然相同,球星們還是會害怕意外發生而有所保留,因此若是NBA實施1對1單挑,可能還得增加更多配套措施才行。

3. 素人加入灌籃、三分球大賽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本屆CBA明星賽找來許多素人球員加入灌籃及三分球大賽。以灌籃大賽為例,CBA官方這次特別邀請吉林大學的唐浩博,以及“雲南滑翔機”矣進宏前來踢館。然而,最終結果也打破所有人眼鏡,矣進宏克服先天劣勢,在決賽大顯身手,爆冷擊敗凱-費爾德奪冠,讓人見識到素人籃球員的實力,而且相較於中國,美國民間的灌籃高手肯定是數量更多、質量越高的。

當灌籃大賽變得了無新意,三分球大賽變成投籃練習,或許素人球員的參賽更能增加可看性。矣進宏證明素人球員的加入,並不會造成戰況一面倒的結果,反而比起職業球員,他們更願意放手一搏。

*

明星賽“致敬科比”只是一場實驗?學學CBA或能擺脫低收視率

不過在NBA借鏡CBA以前,我們可以先來看看本屆明星賽採取新規則的成效。若效果不錯,那蕭華真的可以考慮未來將此一規則納入正式比賽;若效果不彰,那麼讓素人一同參與明星賽也許真的是NBA可以考慮的,甚至就像麥科勒姆所建議的,將1對1加入明星賽。

總之,相信在看過CBA的明星賽改革實驗後,NBA官方也會有很多創新的想法,就讓我們一同拭目以待,未來NBA的明星賽,會有什麼新的花招出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