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北京时间1月27日,一个令全球篮球迷伤心的日子:洛杉矶湖人传奇科比-布莱恩特与二女儿Gianna在一场直升机意外中丧身。消息传出后,各地球迷开始纷纷举办各种活动哀悼科比,NBA官方也尽了最大努力致敬这位传奇…。

近日,NBA官方宣布更改今年全明星赛规则。

除了每一节的比赛都从0比0开始,在第四节开始时,计时器将会关闭,最终目标分数是领先球队前3节总分,加上“24(科比的背号)”分,率先达标的球队将赢下今年的全明星赛。

然而,这样的改制真的是为了致敬科比吗?还是美其名只是以“致敬科比”作为华丽包装的一场实验?在探讨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得先解释何谓“Elam Ending”。

*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Elam Ending”是美国俄亥俄州戴顿市一所中学校长Nick Elam,所发想出的一套创新理念。

当时Elam提出一套“计分计时混合制”。比赛前三节依然维持原貌,但第四节的倒数三或四分钟,则会把计时器拿掉,从计时制改为计分制,以得分较高的一方再加上7分,作为比赛终了的基準点。由于3分钟大约是一场NBA比赛时间的十六分之一,7分大概也是一场比赛球队得分的十六分之一,因此订出这个数字。

美国全国性业余联赛TBT首先采用这项新规则。2019年,TBT联赛将比赛结束的基準点,从领先的一方分数加7分,改为加上8分。

经过三年的实验,“Elam Ending”在TBT联赛的成效是相当良好的。不仅能避免犯规战术的使用,也不会有加时赛发生,甚至是减少垃圾时间。使比赛变得更加流畅,而且每场比赛都一定会出现终结比赛的绝杀球,更增添比赛的张力和可看性,尤其是双方比分极为接近时,更容易出现戏剧性结局。

有鉴於“Elam Ending”在TBT联赛的成功,NBA也将此规则纳入考量,今年的明星赛其实就是一次实验性的尝试,所以说“致敬科比”不过就是美其名行实验之实而已。

*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不过,这样的实验球迷可不一定会买单。从上面的比赛规则来看,新的全明星赛的规则过於复杂,犹如做数学题一样繁琐!

首先,我们都赞同致敬科比的行为,毕竟,科比是每一位球迷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但是,本身一场精彩的比赛却要做这么复杂的数学题,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复杂的规则很让球员和球迷费解。

很多球迷表示,致敬科比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全可以在球衣和球场上下功夫,可以让参加比赛的球员穿上科比的8号球员和24号球衣进行对抗,也可以在场馆布置上更加凸显科比的元素,这些都是不错的纪念方式。

从球迷的反映其实可以看出,联盟若想实行这套“Elam Ending”规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么,若撇除这个方法,NBA究竟还有什么方式能成功吸引球迷呢?

借镜CBA也许是个不错的法子。

*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近年来,NBA全明星赛收视率不断下滑乃不争的事实。根据Nielsen的电视收视调查,去年的明星赛收视率仅有3.8,追平2008年和2010年,并列史上最低,总收看人数680万人,则是史上第二低的纪录。所以NBA官方该如何从根本著手改革呢?或许他们可以参考中国的CBA全明星赛。

1. 职业队vs业余队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首先,为了解决明星赛防守松散的问题,CBA的新秀赛就做了大胆尝试,他们将来自中国的顶尖大学生组成一队,对抗由CBA年轻球员组成的星锐队,进行全场5对5和半场3对3的赛事,看看到底是职业选手,还是学生球员比较厉害。

由于是一场面子之争,所以双方自然都是以非常认真的态度下去打比赛,像是今年的对抗赛,两队合计共出现36次犯规,而且没有任何一队得分破百,可见比赛有多么激烈。

还记得先前有NBA球评曾经说过,联盟炉主夏洛特山猫队打不赢NCAA冠军肯塔基大学吗?也许联盟真能将这样的对战带到明星赛来,这样不仅球员会非常认真打比赛,也能吸引到球迷的眼睛。

2. 球员1对1单挑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在NBA明星赛进行球星1对1单挑,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连开拓者后卫CJ-麦科勒姆都表示赞同,他表示,NBA应该在明星赛设立1对1单挑,球员们可以指定挑战对象,并获得奖金,如此一来除了球员们会认真较劲外,精采程度绝对值得期待。

今年CBA就在明星赛增设1对1单挑这个全新项目,由粉丝票选前、后场球员的对战组合,在节与节的休息时间,进行2分钟的单挑对抗。球迷投票产生的两组对战组合,分別由北区的林书豪和韩德君,要对决南区的赵睿及胡金秋。

不过此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即便比赛的进行方式改变,性质依然相同,球星们还是会害怕意外发生而有所保留,因此若是NBA实施1对1单挑,可能还得增加更多配套措施才行。

3. 素人加入灌篮、三分球大赛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本届CBA明星赛找来许多素人球员加入灌篮及三分球大赛。以灌篮大赛为例,CBA官方这次特別邀请吉林大学的唐浩博,以及“云南滑翔机”矣进宏前来踢馆。然而,最终结果也打破所有人眼镜,矣进宏克服先天劣势,在决赛大显身手,爆冷击败凯-费尔德夺冠,让人见识到素人篮球员的实力,而且相较於中国,美国民间的灌篮高手肯定是数量更多、质量越高的。

当灌篮大赛变得了无新意,三分球大赛变成投篮练习,或许素人球员的参赛更能增加可看性。矣进宏证明素人球员的加入,并不会造成战况一面倒的结果,反而比起职业球员,他们更愿意放手一搏。

*

明星赛“致敬科比”只是一场实验?学学CBA或能摆脱低收视率

不过在NBA借镜CBA以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本届明星赛采取新规则的成效。若效果不错,那萧华真的可以考虑未来将此一规则纳入正式比赛;若效果不彰,那么让素人一同参与明星赛也许真的是NBA可以考虑的,甚至就像麦科勒姆所建议的,将1对1加入明星赛。

总之,相信在看过CBA的明星赛改革实验后,NBA官方也会有很多创新的想法,就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未来NBA的明星赛,会有什么新的花招出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