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觀社會百態,聊人間喜樂,關注我,一起解讀人性。

01

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傳來重磅好消息,發佈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一時間,全國人民歡呼雀躍。

這是自武漢疫情之下沉重心情中的一抹甘霖,讓人心安,也給了武漢人民希望。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和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如今已經73歲,卻依然奮戰在武漢抗疫第一線。

她和鍾南山一起,成為這次抗疫的中堅力量,為全國人民帶來了許多好消息。

作為最早一批提議武漢封城的院士,李蘭娟其實一直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因為只要一不小心說錯話,就會被無數刁鑽的網友們口誅筆伐。

然而,即便是頂著這樣的壓力,她依然義無反顧馳援武漢。

這樣以為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子,她來自何方?又有著什麼樣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呢?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02

"媽,等你回來。"

2月1日,鄭傑,發了一條特別的朋友圈。

也在同一天,《李蘭娟院士帶隊出發馳援武漢》的新聞被無數人轉發。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鄭傑等的人,正是李蘭娟。

到現在,李蘭娟已從兒子的視線中消失了整整6天。

"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從18日開始到28日,她沒有一天不是2點之後睡的。"鄭傑說。

雖然擔心,但鄭傑對母親更多的是相信。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為祖國奉獻被李蘭娟這一代人視作本職,所以武漢疫情一發,李蘭娟主動請纓,前往馳援。

鄭傑說:"她做事有一股'倔'勁。這個時候誰也攔不住她,而且祖國確實需要她,所以我們只能在後面默默地支持她。"

就是這股子敬業奉獻的勁頭,驅使李蘭娟在除夕之夜與家人分隔兩地,從容前往武漢。

這也是為什麼除夕夜,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張圖刷屏的原因。

圖上的內容雖然普通,卻隱藏著李蘭娟院士幾十年相濡以沫的美好婚姻。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她在朋友圈寫到:

"今天我輕鬆了,可以不燒年夜飯了,由鄭院士替代,手術刀改廚房刀。"

圖片中的背影,就是李蘭娟院士的丈夫鄭樹森院士,曾經被稱為中國外科最好用的一把刀。

因為除夕夜那天的李蘭娟已經向國家提出,帶隊支援武漢,所以鄭樹森親自下廚,為妻子準備踐行飯。

所以,吃完年夜飯,李蘭娟便前往武漢。

在那個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裡,李蘭娟卻主動放棄了自己與家人少有的相處時光。

這種為了大家捨棄小家的精神,令人敬佩。

何況她已是73歲高齡的老奶奶了,尚且能夠做到憂百姓之憂、急百姓之所急。

03

其實李蘭娟從年輕時候起就是一個工作狂。

高壓、快節奏的生活,對李蘭娟來說是一種常態。

作為一個醫療工作者,李蘭娟每天6時左右就起床,8時開始門診。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即便晚上睡得再晚,早上起床的時間都是固定的。

她具有超強的毅力和自制力。

這讓她在工作上創下了不小的成就。

李蘭娟的丈夫鄭樹森40歲左右那年去華西醫科大學讀博,畢業後李蘭娟又支持他前往香港攻讀博士後。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據她的兒子回憶:

"那段時間,母親一個人的工資要養活我們一家四口。這應該是我還在唸中學的階段。"

"當時我爺爺在老家生病了,我母親也沒有和我父親說,就自己帶著我,抱著弟弟去老家給爺爺掛吊針。一直到治好,這件事她也沒和父親提。"

就這樣,她一個人扛下了所有事。

作為一個女性,她果敢理智,在大是大非面前,一直能夠冷靜自持。

她的理性讓兒子都由衷敬佩。

所以,她頂著壓力提出武漢封城的建議,其實並沒有令兒子感到震驚。

因為他的母親就是這樣一個敢說敢當的巾幗英雄,不僅僅撐起了半邊天,還給人以希望和溫暖。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在2003年的非典中,李蘭娟就站在了抗疫第一線。

當時,56歲的她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

浙江省2003年4月出現第一例SARS患者,除了快速對患者所在的小區進行隔離處理外,李蘭娟同時進行了病毒的分離和研究。

"兩者幾乎是同時進行的。這使得浙江省中除了3-4個患者,沒有其他民眾以及醫務人員被感染。"

當時的她,也是力排眾議,最終很好滴控制了早起傳染源。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如今,李蘭娟夫婦,一位是傳染病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聯合移植事業的開拓者。

夫妻二人,是我國科學界少數的幾對院士夫妻中的一對。

在醫學事業上做出的貢獻非常人可比擬。

說起院士伉儷,李蘭娟曾經的學生王保紅有四個字評價:"醫學狂人"。

有多狂,有李蘭娟自己的話為證:"經常是他在臺上做手術,我在實驗室討論問題,弄到半夜一兩點是常事。"

"早餐是我們倆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頓飯",李蘭娟說,即便這樣,他們也很少討論家庭瑣事,更多的話題是圍繞類似"有個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給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個學術報告要發言,我中午飛機去北京"的內容展開。

兩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時間就是起床後到抵達醫院前的這一點點時間。

雖然同在一家單位上班,可是他們經常是在醫院裡用電話聯繫溝通工作相關事宜。

04

其實,在狂熱的工作之外,這對院士伉儷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溫情和浪漫。

2019年5月1日,是他倆結婚40週年的紀念日,夫妻倆約了三五親友簡單地吃了一頓飯。

席間,李蘭娟幽默風趣地把自己新婚之夜的糗事拿出來抖包袱:

"你們可能想不到,我們的新婚第一夜是怎麼過的。"

到底怎麼過的呢?你一定很好奇。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1975年5月1日,李蘭娟和鄭樹森正式結為夫妻。他們在家中舉辦了簡單的儀式,就在此時,突然接到電話,說鄭樹森父親的身體狀況不好,夫妻倆連夜往回趕。

由於當時沒有直達老家龍游的火車,他們就在金華火車站中轉過夜。

"我們把鋪蓋往地上一鋪,就這樣在火車站度過了新婚第一夜。"

如今回想起來,李蘭娟至今記憶猶新。

雖然當時條件艱苦,可是李蘭娟內心卻很甜蜜,說起這段回憶時也滿是欣慰。

這大概就是此生遇良人的滿足之態吧。

在李蘭娟看來,事業上優秀的先生也有缺點:

"常常找不到家中的東西,炒青菜不放油只放水、下鍋的時候也不等水開……"

而在鄭樹森看來,李蘭娟也並非完美妻子。

他說:

"雖然稱不上賢妻良母,一年只在大年三十做一頓飯,家裡什麼家務也不做,整天把心思撲在工作上,但我不在意那些。"

在他眼裡,妻子是一位很優秀的人。

雖然有時也拿這些缺點開開玩笑,但兩人從未彼此真正介懷過,也幾乎從不吵架。

鄭樹森說,晚上工作到再晚,他也會等妻子一起回家。

"或許只有這樣無數次的風雨同舟,才會有今天的相濡以沫。"

當被問到夫妻之間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時,李蘭娟不假思索地回答:"志同道合、互相關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上圖為:李蘭娟和兒子鄭傑

他們的伉儷情深,不僅讓人想起了楊絳和錢鍾書的婚姻。

兩人攜手一生,互為靈魂伴侶,白頭偕老。

世間最美的愛情,是一顆心遇見另一顆心,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過盡千帆依然久處不厭、不離不棄,在人生的路上亦師亦友互為戰友。

婚姻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夫妻恩愛、心靈相通的基礎上,還能夠互相扶持、彼此成就。

即便愛情在漫長的歲月中漸漸歸為平淡,兩人依然能夠相知相守,願意陪著對方一起慢慢變老,在時光的洪流中,共同抵禦風霜雨雪,不懼白雲蒼狗。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如今,在抗疫前線衝先鋒打頭陣的李蘭娟,毅然捨棄了眼前的這些兒女情長,棄小愛拾大愛,與全國民眾一起生死與共,個人得失與是非榮辱,於她而言,早已經不值一提。

提出武漢封城、與鍾南山齊名的李蘭娟,丈夫是誰婚姻狀況如何?

致敬李蘭娟院士以及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