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还是恐惧建立在对比分析之上,还要看手里拿的是什么“牌”


恐惧和贪婪的两种极端情绪,造就了近四日来A股市场的大幅震荡行情。这样的行情之下,有人哭、有人笑、更有人从容淡定应对。


肺炎来袭,2月3日春节后首日开盘,A股市场迎来大幅下跌。截止当日收盘,上证指数跌幅达到7.72%,两市合计3209家企业跌停。次日,各大指数低开后迅速全线飘红,并且迎来了4、5、6日的大幅强势反弹。其中创业板指数更是全部收复节后跌幅,并拿下2014.88点新高。


贪婪还是恐惧建立在对比分析之上,还要看手里拿的是什么“牌”


大家都说参考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此次武汉肺炎疫情的发展方向,是A股市场未来走向的首要影响因素。斑马君对这样的看法不敢苟同,因为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A股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


回顾历史数据: 2002年12月,非典疫情爆发。上证指数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整跌至2003年1月最低点位1311.68点,随后便强势反弹,在1月当月便摆脱疫情影响,收复12月全部跌幅。随后,上证指数一路震荡上行最高涨至2003年4月份最高点位1649.60点,期间最大涨幅达到了25.76%。而2003年1月份至4月份正是非典疫情最为猖獗的阶段,A股市场并没有出现极端下跌走势,而是迎来了一波颇为强势的上涨小牛市。


贪婪还是恐惧建立在对比分析之上,还要看手里拿的是什么“牌”


也就是说,真正对2003年A股行情有过研究的投资者,不会草率的就因为疫情恐惧抛掉账户里股票,甚至是在3日、4日进行贪婪的抢筹。


当然,持股跌停板无法交易,并且次日大概率继续跌停开盘的预期,面对或许20%的两日浮亏对患失人性的考验,要做到不恐惧是非常难的事情。有的投资者并不需要面对这种恐惧的煎熬,因为他们的持股并没有跌停,来去自由,操作权并没有被市场规则剥夺。


哪些企业没有跌停?抛开医药股不谈,作为深耕细研消费领域的斑马君注意到,实物消费行业的龙头们几乎全部抗住了,这其中包括,白酒消费龙头贵州茅台、家电消费龙头美的集团、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以及乳制品龙头伊利股份。并且,从4、5、6日的行情来看,这些龙头企业,不但扛得住,而且长得快,截止6日收盘这四家企业的三日最大涨幅均跑赢了上证指数。


以上是从后视镜来看,对比2003年非典期间大盘走势分析,就不会产生此次武汉疫情对A股市场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恐惧。而持有基本面优秀的消费行业龙头股,就不会产生跌停无法交易以及面对巨额浮亏的恐惧。恐惧情绪要不得,因为恐惧会让投资者分寸大乱抛弃理性。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要学会对比分析、谨慎操作(长期持有)。


而先分析后持有基本上贯彻的就是投资大师格雷厄姆提出的“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上,表现出持有比出售更有价值的”价值投资理念上了。


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中85%的股票账户资金额度在10万元以下,这意味着A股市场中中小投资者还是占据着主体地位。而中小投资者面对突发事件是最容易被情绪左右的投资群体。相比较而言,主力机构投资者们的动向往往代表了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2月3日,虽然大盘大幅回调,但是北向资金一反节前几日的净流出常态,大规模流入近182亿元;2月4日北向资金流入49.2亿元。这意味着,外资又一次实现了完美抄底。并且不只是外资在抢筹,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4日20时,至少有26家公募基金表示以固有资金及员工资金合计20.5450亿元认/申购旗下公募、专户产品。另外,包括国君资管、东方红资管、广发资管、兴证资管在内的多家券商资管宣布将以自有资金配置自家旗下产品。


贪婪还是恐惧建立在对比分析之上,还要看手里拿的是什么“牌”


综上所述,进行历史行情对比、分析主力机构动向、结合近日大盘以及个股走势,投资者们选择贪婪还是恐惧,拿什么“牌”就应该容易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