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作为首批入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医务工作者之一,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士李善超和同事们更为忙碌,不仅要做护理,初到科室,一些机器的组装也是他们亲手完成。

刚开始工作那几天,李善超曾一天连续工作11个小时。1月30日,是他女儿的2岁生日,这一天,他忙完工作回到宾馆已是深夜11点多钟。身在黄冈,他将一切精力都奉献给了护理患者这一最重要的工作上。

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 两名医务工作者因为太过劳累等待出隔离区的一会儿功夫,互相依靠着睡着了

为了记录这些与病毒抗争的日子,李善超坚持写手记,记录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每天的工作、生活。

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时间:2020年2月3日凌晨 天气多云

手记者: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士 李善超

今天是我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第三个白班。随着工作开始步入正轨,护士的工作量急剧增加。

我们病区目前有患者50名左右,这么多患者如果在平时的普通病房,必须得有五六个护士来参与晨间治疗,现在由于护理人员缺乏,隔离区每个班只有3名护士。从进隔离区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没有停下来。每个病人都得输液,液体由隔离区外的病房护士配制完后装在一个个袋子里送进隔离区。粗略估算了一下,现在一天的输液量,可顶我原来在科室里半个月的输液量。

拿到输液袋时,我根本顾不上想别的,透过被汗水浸透的朦胧护目镜,尽自己所能,去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没有操作台不能按床号排好液体,我们就拿到几床的药就去给几床打,也许在平时这是效率最低的工作方法。但是现在,这是最快,最不容易乱的方法。

护目镜下眼睛看不清血管,就使劲往前趴。带着三层手套笨拙的手,在尽量干着精巧的活。令我欣慰的是,即使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我为病人打的留置针未失败一例。

吊瓶还没有打完,50来个病人送来47个血气检查(也就是动脉抽血)。我看到后真是后背一凉。带着三层手套采血气,真是既考验技术又耗时间的工作,并且特别的累左胳膊。我们三人对视一笑,似乎大家都能明白彼此心里所想,不觉的又加快了自己动作。

除了穿刺,做检查,我们还要发放病人们的一日三餐,还要给一些体弱的病人喂饭。当接班的护士换号防护服来接班时,我们才知道已经工作了5个小时。出了隔离区,才感觉到耳朵、鼻梁非常的疼痛,我的右手食指已经让手套勒的已经麻木了!

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 出了隔离区,才感觉耳朵和鼻梁非常疼痛

脱下隔离衣的那一刻,全身才放松下来。

没有亲身经历比较,真的感受不到:平时只穿一件隔离衣上班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此时已经下午2点半,听到护士长说赶紧去吃饭,胃似乎才反应过来,真的很饿了。

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 听到吃饭,胃似乎才反应过来,是真的饿了

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 没有对讲机,李善超和隔离区外的同事靠写字交流

但刚走出隔离区,大家又一起商量,病区内缺少的物品自己最清楚,得赶紧先给补充上。大家这时又忙着给隔离区准备物资。等一切弄完,已经下午3点20左右,大家才急匆匆的吃午饭。

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以及护士长东营市人民医院的张玉红指导下,我所在的科室工作越来越规范。虽然越来越忙碌,但流程越来越顺畅。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稳住,我们能赢!

黄冈日记丨忙而不乱的一天 稳住,我们能赢!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稳住,

我们能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