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她因為愛情成為軍嫂,異地11年的相戀,聚少離多的婚姻生活中卻讓人看到了愛情。

因為孩子而遷徙,放棄一切,改變生活軌道和職業生涯,小家終得團聚了。

她又因為全職和換城市的不適,思考自己怎樣改變,最終做到了育兒先育己,為自我賦能,用細節把日子過得美一點再美一點。再次找到自己,看清前進的方向。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一個軍嫂媽媽的蛻變。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大家好,我是Lele幸福麻麻,是一名軍嫂,家有5歲半男寶幸福。

我的本職工作是一家美企的業務採購經理,同時也是正面管教認證家長講師,果媽閱讀推廣人和書友會帶領人,“故事媽媽”。

愛唱歌,愛畫畫,愛閱讀,愛美愛做美食。很榮幸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分享我的故事,一個平凡媽媽的平凡故事。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01第一個身份——軍嫂

故事要從我和幸福爸爸的故事開始,我們相識於20歲,熱愛音樂和文字的文藝青年遇見另一個默契相知相惜的熱愛音樂和文字的青年,且都是彼此的初戀,從此開啟了艱難熱烈的11年的異地軍戀軍婚。

軍嫂這個身份有些特別,朋友同事都知不容易,很尊重我,還有可愛的前男同事見到我會給我敬禮表達他的敬意。

結婚初期,我還參加過“最美軍嫂”評選活動,想著為軍人和軍嫂這個身份打call,也不知道當年的自己是哪裡來的自信。回憶種種,如暖陽,儘管辛苦艱難,卻也無怨無悔,至今已走過了13個年頭。

求婚是在地鐵站回家的小三輪上求的,鮮花都沒有呢;結婚是因為他好不容易有20天的假,倉促辦的婚禮,連美美的婚紗照都沒有;懷孕產檢都是自己一個人;時常性的臨時任務而被迫取消的機票車票n次;沒有陪我過過生日;沒有花前月下的約會;沒有相守的陪伴...只有對彼此的支持和愛。

每年生日的0點,都會準時收到先生的消息。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直到2年前才結束異地真正組合一個家,這期間的經歷種種箇中心酸不言而,選擇軍人這條路不好走,也正因為不易,所以我和先生都倍加珍惜,今年是婚姻所謂的“七年之癢”,沒有任何癢的症狀,再過2個月就是結婚8週年了,依然相愛如初彼此支持賦能前行。

02我的第二個身份——幸福媽媽

幸福,我兒子的名字,他來到我的身邊已經5年半的時間了,還記得2014年春節,幸福出生,在孃家休完產假就帶著幸福回上海復工。

為堅持母乳餵養,於是乎開始了甜蜜又負擔的背奶時光,因為工作性質時常會出差,出差的路上、高鐵上、供應商的會議室、倉庫、酒店,甚至去法國出差的航班洗手間裡都留下了泵奶的身影和記憶,就這樣堅持了13個月到孩子一歲半自然離乳。

很感謝這段特殊的時光,讓孩子的身體免疫力因為母乳的堅持餵養而得到比較好的支持,很少生病,比較健康,同時儘管工作日只有早晚可以想見,卻也因為堅持母乳餵養而有著很親密的親子關係。

孩子的到來,我也從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蛻變成一個媽媽該有的樣子,儘管孩子爸爸在部隊不能和我們相處,我也堅信我自己也可以很好得陪伴孩子成長,於是非常努力的工作,儘可能得給予他我能給的最好的。

然而生活總是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孩子2歲後因為外甥女中考問題,幫我帶孩子的姐姐要回孃家不能留在上海繼續幫我帶孩子了,同時雙方老人也沒辦法過來幫忙,無奈只能讓姐姐把孩子帶回孃家一起照顧,我繼續留在上海工作。

於是2016年春節後,我開始和孩子分離,我們一家3口三個地方的生活。分別初始,幾乎每夜每夜都睡不著覺,想孩子,想到大哭不止,不知如何過活,覺得很無奈也很無能,沒有辦法讓孩子留在身邊也沒有辦法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自責和煎熬著。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冥冥之中的機緣讓我遇到了果媽和果媽閱讀,彷彿一個稻草把我從深陷的情緒泥潭裡拉出來,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生活,開始了學習閱讀和自我成長。

如何說、時間管理、斷舍離、親密關係、自然教育、正面管教、孩子如何學習,生涯規劃、原生家庭,讓我對育兒、家庭、自我都有了全新的認識,而這些也是我在過去的30年裡所不曾學習到的。

我每天聽課,看書閱讀寫字,也有很多理念植入到我的心裡,慢慢的心情和思想也有所改善,接納當時的狀態,開始正常的生活。

每個月回去一個禮拜陪伴孩子。只是每一次回去後再離開,孩子就會睡不好,分別的傷感一度讓我覺得是不是不回去更好?

就這樣在自責和自我救贖中度過了一年多。到了孩子該回到身邊上幼兒園的時候了,這個誰來帶孩子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在果媽閱讀的每日浸泡,2017年5月女性事業VS 家庭的主題,讓我也深深思考生活,對於我們的家庭,什麼是最重要的?光鮮的工作?外企白領職場精英?還是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陪伴?生活和工作如何平衡?

其實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完全的平衡,尤其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一面是自己熱愛的工作,一面是家庭,孩子沒有人幫忙帶。

忙碌的工作顧及不了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和父親也不在一起,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我的父親在我9個月就去世了,我從小也從未體會過父愛,難道要我的孩子也和我一樣一直和父親分離嗎?我的原生家庭選擇不了,可是我可以給我的孩子創造原生家庭啊。

越深入學習育兒家庭教育理念,越深刻覺得父母對孩子的陪伴的重要性,而一個完整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他人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很好,可教育和品格習性培養不可假手於他人,還是得父母自己來。父母的陪伴,永遠是孩子內心最大的支持。

讀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時,母嬰關係決定了人生的起點,孩子通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讀劉繼榮的《愛,讓我們彼此聽見》才知道原來親子關係還可以好成這樣,母親和青春期的孩子也能像朋友一樣相處,那些親子小故事讓我幻想以後我和我的孩子也能擁有那些美好。

讀蔡穎卿的《在愛裡相遇》《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因為她先生的工作調動,她帶著2個女兒泰國新加坡臺灣來回折騰,只為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親力親為的做家事和教育女兒,那些文字和故事給我深深的震撼。

那段時間可謂煎熬,很感謝我的家人朋友給予我的支持,還有果媽和田寧,給了我很多分析、鼓勵和支持。

儘管彼時已經拿到幼兒園面試後的錄取通知書,儘管我萬般不捨這座給予我量和成長的城市,終於的終於在2017年的夏末秋初,我放棄了熱愛的工作。

讓一直奔跑的自己停下來,離開了生活了10年的城市,帶著不捨無奈和對未知的惶恐,帶著孩子去孩子爸的城市團聚,給孩子一個完整的三口之家,開始了一段未知冒險的旅程。

03第三個身份——真實的我

之前因為白領精英的生活,讓我以為我就是那個樣子,真正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的身份到底是什麼”是從來到幸福爸爸的城市開始。

初到這個北方海濱城市,各種不習慣不適應,一線二三線城市的差別,南北差距,地域差距,我開始水土不服,皮膚也不適應。

最初的3個月,孩子爸還未調回市區,期間因為舟車勞頓去海島探親,孩子感染上皰疹性咽頰炎,重到全部牙齦紅腫吃不了東西,折騰了三個禮拜,我自己帶著孩子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生活。

對生活不太擅長的我,因為要照顧孩子,開始學著做各種各樣的事。

幸福爸17年底調回,正式開啟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忙碌的工作經常加班值班,溝通的時間也還是很少。努力想過好新生活,想積極面對接下來的一切,當時的心境寫了一篇文章。

全職生活的初期,我告訴自己是在10年工作後的放假時光,之前沒有之後也不可能再有,應該要好好享受。

可事業型的我在一兩個月後就完全沒有辦法接受自己這樣的狀態,覺得自己是個廢人,沒有價值感,從前的空中飛人職場白領精英,每年2千萬美金採購額成就感滿滿,儘管那是虛名,卻讓自己覺得有價值。

如今是一個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從未想過的全職媽媽的身份,一無所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孤獨感,對未來的未知和不明確的恐懼,一度讓我崩潰,經常深夜淚流不止。而在孩子面前我還得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真的心力憔悴,完全不能接納當時的自己。

在那樣的狀態下,我不斷地問自己,這難道就是我要的生活嗎?不是的,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我離開上海和放棄工作,就是來這做一個沒有價值感的廢人嗎?

難道要一直這樣下去自怨自艾,每天活在回憶裡,就想著要回上海去嗎?那孩子怎麼辦?完整的家呢?每一天都在煎熬的拷問自己,處在崩潰的邊緣。

有天在我深夜哭泣時,幸福爸加班回來了,於是我們進行了徹夜長談,真的談到凌晨,他給我分析給我鼓勵和肯定,我靜靜的聽靜靜的流淚,他說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好多優秀,有多麼勇敢,為了他孩子和家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

可如果我要一直這個樣子,他寧願我們沒有團聚,他最不想的就是我不開心,他只希望我能快樂的過每一天。

我們的孩子幸福也一樣,他以媽媽為榜樣,我的情緒狀態都會影響到孩子,他會變得小心翼翼,難道這是我想看到的嗎?是啊,我的情緒狀態會不自覺地給孩子造成影響,讓整個家庭氛圍都會緊張。

也許是他的肯定,鼓勵,鞭策和無條件的支持和愛,也許是那個時期果媽和寧給我的鼓勵,也是我受夠了頹廢的自己,我想要改變,想找回自己。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試著改變,開始積極的閱讀,學習,畫畫,裝修,佈置我們的小家,參加讀書會,烘焙,和外界溝通,慢慢的心境轉變了。

牧羊人的奇幻之旅》裡說的“當你想做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來幫你”。

那個時候我也因為朋友的推薦得到一份可以在家辦公的工作,找回了一些久違的價值感。也結束了完全全職的狀態,開始了邊工作邊帶孩子的生活狀態,試著改變自己,開啟了我的2.0時代。

第一個改變,言傳身教,給予美與愛

在果媽閱讀裡的浸泡和滋養,那些聽過看過的書都在我的血液裡,一點一點改變著我的言行舉止和思想。

知道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身教大於言傳,做好自己去影響孩子。我堅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在此之前,我們能給予的最好養料便是美與愛。

要學會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一顆勤勞的心,宛如康乃馨,飽含愛意與友善,釋放溫馨與浪漫。

想讓書成為孩子最好的夥伴, 在家我們會一起看書,他在玩積木玩具時,我陪伴的時候會拿本書在旁邊看,出門包包裡永遠都會帶著我和孩子的書。

無論是在地鐵上,車上,餐廳等待,電影院等待,公園裡欣賞景色時都會拿出來看,不浪費碎片時間,和孩子養成隨時閱讀的習慣,讓孩子知道等待的時間也可以用閱讀來度過。

現在的他會自己在書架前找書安靜的看,有時會找我給他讀,有時會找Luca幫他讀(目前中文識字量不夠還不能自主閱讀)。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有段時間跟伊伊學習視覺筆記還有每日一小畫,於是每天練習時孩子在旁畫他自己的畫,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越來越願意去表達和畫出他想畫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以至於現在我因為忙而擱置了每日小畫,他卻依然堅持每天都畫。

而就在這周,他用之前我的視覺筆記的方式畫了他的日程表,雖有些拙劣,卻也讓我很意外。潛移默化的力量大概就在於此吧。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每次出門和下車時我都會例行的確認是否有落下東西,久而久之,孩子也學到了這點,現在出門和下車都是他在問和檢查是否有落下東西。

他在初來這個地方的時候是不跟任何人打招呼的,果媽說有的孩子就是沒有準備好。

於是我做我能做的,見到鄰居和常見的人我會主動打招呼,打車下車時會表示感謝和再見,現在的他見人會熱情的打招呼,無論是同學的家長,還是超市或者附近商場的工作人員,每次打車下車都會跟司機師傅說謝謝叔叔再見,無一例外。

我想給孩子看到有時候我們想到了就可以勇敢去做,並且自己的能量足夠。

兩次在眾人面前唱歌,一次是在果媽來此時給果媽獻歌,在海邊大廣場,幸福也在場,他說媽媽你好棒啊,那個時刻印在他腦子裡一直覺得媽媽很勇敢。一次是在這裡最繁華的商業街的商場門口唱歌。

因為幸福說,媽媽你也去唱一個吧,你唱得比他們好,我就去唱了,受眾觀眾兩條街道上商場和路上的人,被拍照錄像絲毫不影響我的真實和投入,我只想給孩子看到一個勇敢自然的媽媽。

幸福給我拍下了當時的一幕,他說,媽媽就是一個大歌星,你以前參加唱歌比賽也這麼厲害嗎?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想讓他知道表達感受很重要,於是每天會跟孩子說我做的事情,每天的見聞和感受。孩子也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比如孩子爸回來,他會時不時的說,一家三口在一起我感到很開心,爸爸媽媽在一起陪著我我很幸福之類的感受的話。

在他有情緒的時候會指著正面管教的情緒臉譜告訴我他的感受,還有時候會用英文表達他的so so so excited的情緒感受。

會表達說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有7834個宇宙那麼愛我。也能在幼兒園的故事大王的活動中能一口氣講下7分鐘的托馬斯的故事。

想讓他接觸自然,歷史和藝術教育,會買歷史和藝術相關的書,週末儘量不給他安排課程,帶他逛遍了這裡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圖書館和書店,公園,感受美和藝術,儘可能得多參加各種活動,比如畫展,參觀,和孩子一起參演繪本劇等。

帶他出遊,說走就走的旅行,回上海,去瀋陽,去武漢,江西,自己拖行李,拿票,車上飛機上看書畫畫不吵不鬧,自己走不用我抱, 一天10公里也一樣走下來。即使只有我一個人帶著他,也一點都不覺得累。陪著他一起看世界,很美好。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想讓音樂與他為伴,每天在家我都會放音樂,我自己每天唱各種歌曲,和孩子一起錄歌,只要爸爸在家,我們就會組個三人小樂隊,爸爸彈吉他,媽媽尤克里裡,幸福唱歌。

給孩子做英語啟蒙,自制各種教具和孩子做遊戲,在孩子面前說英語,接老外工作電話,漸漸地他對英語就非常自然的接受和喜歡。

帶孩子玩桌遊,做數獨,玩圍棋象棋,踢足球打羽毛球乒乓球,喂海鷗喂鴿子,擴大他的認知世界,多樣性地接觸。我能陪伴的和展示的都儘量自己去做,給予他美和愛。

第二個改變,育兒先育己,自我賦能,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

要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和媽媽,要給孩子美味的食物,對於一個之前都是被照顧只會做幾個素菜的我來說,真的不容易。

換城市之後,孩子的生活起居飲食都得自己親力親為,廚藝的要求自然是需要提升的。

天賦異稟也好,用心生活也好,我的廚藝確實精進不少,今年初春節年夜飯就是自己一人包攬,日常換著各式菜色給孩子做飯。

自學烘焙,孩子今年的生日蛋糕就是我自己做的,孩子特別喜歡。華夫餅,木糠杯,芝士蛋糕,餅乾,燒麥,餛飩,蛋撻,披薩,戚風,紅絲絨蛋糕等等。以至於孩子說我是個做飯專家,做飯高手。

這些也都是美育的培養,菜色菜式的美感都會給孩子留下美的感受,融入他的骨血,因為孩子的審美來自於媽媽的味道。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果媽閱讀的2018年生活教養美學的主題,我審視日常生活中自己是否做到用心生活,是否有給予孩子美的享受。

於是儘可能把家裡收拾整潔, 帶孩子去花店買花,起初我來選,後來他來選和搭配,一點一點積累,生活的點滴美好小確幸。

一起選購盆栽植物花,花盆和花都是孩子一起選的,感覺整個窗臺和家裡都變得美起來,心情也會愉悅。

中秋節,聖誕節,春節和孩子一起裝飾我們的家,給生活滿滿的儀式感。和孩子一起整理他的房間,一起做家務...用心生活,點滴彙集起來就是生命的力量。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2.0時代的我開始用畫筆來感受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心境,讓自己的心靈安靜自由,在畫筆中找尋美好。和孩子一起畫畫,那種相伴的感覺好比燈下課子的美好,那種陪伴和畫面多年後再回憶起來也會嘴角上揚吧。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現在的我,平和了許多,內心豐盈,少了之前的不甘心和糾結,雖不再是從前的所謂的“精英”,收入也銳減大半,卻安穩得一個人操持家裡的一切,邊工作邊帶娃邊學習自我成長。

儘管來這2年中有一年多孩子爸因為各種任務沒有在家,在陌生的城市我邊工作,帶娃,家務,房子裝修,結交朋友,娃的學習,同時進行各種蛻變和成長。

蔡穎卿說: 媽媽無需十全十美,但求盡心盡力。我不完美,也有很多缺點,也會有情緒,但是我在盡心盡力做好媽媽這個角色,努力學習成長做一個安穩的自己。因為媽媽安穩了,這個家就安穩了。

每個人都有軟弱之時,順風順水或許會生出一顆從容之心,逆風逆流,可能成就一個勇敢的靈魂,無論何時,都要相信愛,相信希望。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唯有內心豐富充盈,方能抵禦外界的一切不安與煩躁。

在我的2.0時代,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遠方,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用生命影響生命。

蛻變需要圈子和契機,可以說沒有果媽閱讀也不會有現在的我的狀態和成長,也不會收穫一個有禮貌,愛讀書,愛逛館,愛做家務,愛唱歌愛畫畫,愛玩樂高,有創造力和想象力,英文好,樂於助人,專注力好,出門進門都會給我擺鞋,愛我無邊的小暖男寶寶。

光陰含笑,歲月凝香,流年靜好,珍惜當下。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一個平凡媽媽的故事,感謝你的陪伴。

身陷瑣碎,也要努力向陽!這個軍嫂媽媽的蛻變感動無數人

謝謝幸福麻麻溫暖有力量的分享,分享也感動了很多的會員,就像她的人一樣。lele是我在果媽閱讀認識多年,並且感情很好的網友。都說網友不靠譜,也許是因為她們不同頻,同頻的朋友不管如何相識都會成為一生的朋友。再次感謝lele走進果媽閱讀。

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