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武漢,別名江城,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因為2020年1月庚子新年前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又一次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焦點。

武漢,不僅匯聚了東風乘用車、神龍汽車、東風本田等重要汽車主機廠,還有法雷奧、博世、德爾福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巨頭,武漢在"汽車人"眼中也是一座"汽車城"。

如今,一隻名為"新冠"的黑天鵝突降武漢,其威力不僅讓"汽車城"的本地車企受傷嚴重,也讓大眾、豐田、通用、日產、本田、長城、特斯拉等幾乎所有的車企不得不按下緊急停止按鈕。"新冠"讓本就低迷的汽車產業面臨更大風險。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01 春天不會缺席,但這個冬天有些漫長

2019年11月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2019年為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但在"汽車人"的世界,2019年不僅是個冷冬,而且刺骨的冷風已經颳了超過12個月。

2020年1月9日,乘聯會公佈了2019年全國乘用車零售數據,全年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下降7.4%,較18年的-3%的增速下降較大。乘聯會給出的定義是:超預期的下滑。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雖然經歷了國五國六換標、新能源補貼退坡等"超強冷空氣"的襲擊,雖然全年車市被定義為"超預期的下滑",但2019年後三個月的表現還是讓人聽到了車市春天的腳步。

2019年10、11和12月全國乘用車零售同比雖然為負增長,但環比成績逐漸向好,分別為3.5%、6%和11.1%,不少車企均完成了全年指標。從環比增速表現看,消費市場已經築底,回升態勢顯現。

與此同時,汽車工業增加值也在2019下半年迎來拐點。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而車市探知車市冷暖的這隻鴨子,正是"汽車工業增加值"。根據數據顯示,汽車工業增加值2019年1-7月呈現持續負增長4%左右的水平,但8月開始全面轉正,11月甚至達到7%的高位。

正當汽車人大家準備迎接春天,信心滿滿擼袖子加油乾的時候,一隻叫作"新型冠狀病毒"的黑天鵝,把人們新年的衝勁擊個粉碎。

肉眼可見的影響無處不在。不斷上升的確診病例、加班加點的口罩生產、空蕩蕩的城市、極速冷凍的旅遊和餐飲業以及剛剛開市就斷崖式下跌的中國股市。"活下去"成為今年所有個人和企業的新年願望。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聚焦在車企方面,本田、福特、特斯拉以及大眾等汽車製造商均發出了暫停生產通告,多家車企發出了營收預警。

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計,受工廠長期關停影響,中國汽車產量將縮減逾170萬輛,同比下跌32%。而何時能夠恢復正常生產,除了鍾南山,似乎沒有誰能給出答案。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02 禁足封住疫情的同時,也封印了車市生態圈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大面積的禁足封路政策出臺。此舉有效阻隔了疫情的擴散,但也極大影響了汽車產業鏈上的每個生態位。

大本營在武漢的東風汽車影響最為明顯,其合資夥伴日產、標緻、雪鐵龍的主要生產基地就在武漢或湖北境內。目前工廠何時開工仍是未知。根據相關媒體的不完全統計,目前長城、福特、通用、沃爾沃、奇瑞、豐田以及本田等多家車企都宣佈了延遲復工通知。

車企延遲復工,最直接的影響是產能下降。根據東吳證劵的分析,因疫情嚴重區是汽車產銷重地且存在較大產銷缺口,因此影響最強的是渠道庫存一般,且生產基地在湖北省的車企,比如東風集團和上汽通用。而生產基地疫情中等的車企像廣汽、奔馳、寶馬等車企,所受影響的程度也是中等,而渠道庫存充裕且主要生產基地疫情較輕的車企,像南北大眾、吉利、長城等則受影響最弱。

除了國內車企受影響,國際車企同樣受到波及。由於中國車企經過多年的發展,其在全球汽車產業裡的位置越來越重要,沒有車企可以獨善其身。

摩根大通在1月30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在華減產可能會使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的營業利潤分別下降6.1%和11%。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主機廠停產,汽車供應鏈企業自然也不能倖免。這些零部件公司的銷售網絡遍佈全球,任何一個生產、供應、物流等環節一旦中斷,必將引發連鎖效應。

博世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Volkmar Denner警告稱,在武漢工廠可以再度運轉起來之前,供應鏈將面臨持久的中斷,這可能拖累全球的汽車生產。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生產端停工停產,直接影響到的是下游營銷端。一方面禁足封路,影響了客戶看車、選車、買車的計劃。另一方面,經濟大環境的全面下行,也讓消費計劃不得不向後延遲。據瞭解,包括廣匯、百得利、永達、恆信等多家全國知名汽車經銷企業相繼發佈部分汽車銷售門店的營業暫停公告,具體何時復工尚不明確。

03 "新冠"是至暗時刻也是光明的起點

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裡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隻叫作"新冠"的黑天鵝把車市帶進了至暗時刻,也把它領向了光明的起點。

畢竟,對於中國汽車市場來說,汽車剛需仍然存在。按照美國千人保有837輛的標準,中國目前的汽車千人保有量僅為美國的五分之一。這也意味著中國市場仍有巨大的潛力可挖。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汽車市場必將有一次"釋放壓力"的過程。

另外,其實我們換一個角度看這場疫情,它對車市也並不都是壞消息。由於因為疫情引發的寒蟬效應,民眾搭乘公共交通的意願跌至低谷,加上部分城市公共交通停運或縮短路程,給民眾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這無形中刺激了更多消費者購買私家車的意願。性價比無疑會是這波"首購"族最顯著的需求特徵。因此誰能在疫情過後抓住這波"首購"族,誰或許就能在這波疫情中佔得先機。

大膽預測,這波先機大概率會落在國產自主品牌車企身上,一方面是因為以吉利、長城、長安為首的自主品牌主打的就是性價比和實用性。另一方面,疫情所激發的團結、愛國之情會進一步促進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同感。

這裡順便提一下吉利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確實無愧自主品牌一哥的稱號。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不僅成立捐款2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基金領先行業,而且先後捐了984臺嘉際MPV給防控一線,。不僅如此,吉利還積極協同旗下海外子公司,在瑞典等國家和地區籌措購買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物資。除了捐款捐物,吉利還在武漢當地成立應急防控保障車隊,為武漢各社區生活不便的居民免費提供送餐、送菜、送藥等居家服務,並幫助必須的非發熱疾病緊急送醫。

而最為給力的是吉利最新宣佈,將先期投入3.7億,研發具備病毒防範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此舉不僅意味著吉利對"駕乘者安全"的定義增加了新維度、上升到新高度,也代表著當前汽車研發領域將出現新的發展方向。

據瞭解,吉利的"全方位健康汽車"將有別於專業的醫用防護用車,是主要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消費級產品。其不僅包含吉利汽車產品已具備的隔絕外部空氣中有害物質、快速高效淨化車內空氣等功能,還將重點突破車內病毒防範功能和技術,有效抑制並降低病毒對人體的侵害。

同時,車內材料不僅具備高環保性、低散發性,在空調系統、把手和按鍵等系統還將通過添加抑菌、抗菌物質,使其具備抑制細菌或表面殺菌的能力,實現更具有實用價值的"全方位健康"。

由於此前還未有依靠汽車軟、硬件防範病毒的量產車實例,吉利汽車此舉無疑提供了汽車研發的全新視角,但將要面對的技術難關和所需的跨域合作工程也是空前的。

創新還是等待?淺談“新冠”黑天鵝下中國車市的困境與機遇

那麼健康汽車,真的會是消費者選擇產品的一個考量因素麼?其實,任何一個大事件都會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

同樣以疫情為例,2003年的SARS過後,大家瞭解到新鮮空氣的重要性,於是圍繞空氣、消毒等關鍵詞而開發或升級的產品都格外暢銷。小到空氣淨化器、消毒櫃、淨水器,大到南北全明的板式住宅戶型,都成為後SARS時代"健康"消費觀的組成部分。

也正是基於此,預計此次"新冠"疫情過後,大概率會影響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把"空氣淨化"、"病毒隔離"、"抗菌抑菌"等關鍵詞與產品進行聯繫,而吉利做的只是將這種需求前置,併成為後"新冠"時代,"健康"消費觀升級的一個代表。

一場疫情不僅激發了對私家車的需求,也激發了車企創新的思維,誰又能說,這隻黑天鵝給車市帶來的都是黑暗呢?

寫在最後

2020年的庚子新年,註定將成為中國歷史,乃至人類歷史中無法磨滅的一個片段。但它終究只會是一個片段。不可否認,"新冠"給中國車市帶來了困境,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此次新冠肺炎也激發了新的需求和新的創新。冬天終將過去,春天必將到來,疫情如此,車市也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