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一)

在頭條遇到一位古玩愛好者,他說他收藏了兩塊刻有文字的獸骨,他寫成了文章分享出來,題目叫做【 】: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獸骨上的文字,他自己釋讀出來一部分字,並認為很有可能是夏代文字,想問一下我的看法。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我的看法是:對這位網友說的「半石化」、「石化」這個領域不懂,但從文字上來看,就基本上可以判定為贗品。

也許骨料很古老,然後造假者隨便在甲骨文中挑幾個字刻上去,但是,他不懂甲骨文知識,就露出了馬腳,而且是非常低級的馬腳。


(二)

先來看第一塊骨頭上的第一段文字,這位網友將其「戊午系日卜無憂,文米禽兕」。並認為右下角的的圖案是「天氣、水勢、農作物」什麼的。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下面是我的釋文,這段文字怎麼讀橫讀豎讀是讀不通的: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這位網友說的什麼「天氣、水勢、農作物」的圖案,其實恰恰是最大的BUG,這是「二告」兩字,是甲骨文中的「兆辭」,或者叫做「兆記」,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兆辭」在一期甲骨文中特別多,稍微完整一點的甲骨文上面就有,比如《合集136》中「二告、五告」: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合集900》中的「二告」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合集555》中的「二告」: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為什麼說「二告」用在這裡是最大的BUG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殷人占卜的過程,在這篇文章中【 】,我講得非常仔細,可以去看一下。

殷人用龜甲占卜流程大致分五步:攻龜——鑽龜——灼兆——視兆——刻辭,「刻辭」是占卜活動中最後一個部分,有時候殷人只用骨頭占卜,而並不刻辭。

完整的甲骨文刻辭由7部分構成:前辭、命辭、佔辭、決辭、驗辭、序數、兆辭。

刻辭中「序數」和「兆辭」描述甲骨裂紋——兆枝、兆乾的專用術語,一般只出現殷墟武丁時期的甲骨文中,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引自:《甲骨學基礎講義》,頁66

這兩塊骨頭上面又沒有整治痕跡,也沒有裂紋,又不是用來占卜的,上面也不是刻的卜辭,刻「二告」二字幹什麼?其次,這種腿骨是不適合用來占卜,因為不容易產生裂紋,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所以,「二告」出現在沒有占卜痕跡的腿骨上,很明顯是作假。他根本就不知道「二告」在卜辭中的用途和性質,只是照葫蘆畫瓢刻上去了。



(三)

本來兩塊骨頭上的四段文字都配有「二告」、「一告」就基本上斷定是假的。而且刻寫的人水平並不高。

其次,從下筆刀法就可看出,刻寫者是在臨摹甲骨文,但是他搞不清文字結構,刀法非常生疏。這種半瓢水刻出來的文字,有時候刻走形,導致神仙都不認得。

比如:「戊」幾乎刻成了楷書,別說夏代文字,就是金文、甲骨文也不可能寫成這個樣子。因為那一點是表示「戈」的「戈頭」,在古文字中是「戈柲」連在一起的,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戊」中變成一點,至少要在漢代以後隸書中才出現,我以從「戈」的「戊、成、戎、戈」字例,可以發現,表示「戈頭」的筆劃變成「點」,都是在漢隸中才出現。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我將剩下三片釋讀出來,有幾個字拿不準,僅供參考: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最後一段文字很明顯有「祖乙」二字的合文: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由王國維先生撮合的「甲骨文周祭卜辭」中也有「且乙」: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祖乙」是第十四任商王,《史記·殷本紀》稱他為河亶甲之子,甲骨文中他是仲丁之子。


識文斷字:釋讀「半石化的獸骨文」

殷墟卜辭中,商王的名字一般都寫成合文,詳見這篇文章:

所以,這塊骨頭上的字,很明顯抄襲的甲骨文,

我是無法理解這位網友無憑無據,就直接將這個所謂的「獸骨文」斷代為「夏代文字」,這步子也邁得太大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