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更名戰:“粳”從“jīng”到“gěng”,大米好難,Nature更難

水稻更名戰:“粳”從“jīng”到“gěng”,大米好難,Nature更難

大米好難,我們還差你一個正確的名字

今天大家吃到嘴裡面的香香噴噴的白米飯已經經歷了人類近萬年的選擇歷程,雖然他已經萬歲高齡,但是可以這樣形容:大米好難!難就難在他的父母到底是誰,他的出生地到底在哪裡,他在成長的過程中走過了哪些地方,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甚至現在的學術界還沒有給水稻一個正確的名字,中國的老百姓也沒有給水稻一個正確的讀音。我想說,你養活了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但是大家還差你一個正確的名字,還差你一個正確的稱呼。好在“粳”從“jīng”到“gěng”,我們一直在努力。

中國是栽培稻種的最重要原產地之一,種植歷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但是水稻的學名卻是日本人命名的。1928年,日本農學家加藤茂範將在中國發現、種植的10餘種稻種分為印度和日本兩個亞種,用“Japonica”和“Indica”來命名,並於1930年在國際上正式發表了這兩個學名。

原產於中國,卻用印度和日本兩個不相關的單詞來命名水稻的兩個亞種,不能真實地反應秈稻和粳稻的親緣關係、地理分佈和起源演化過程,同時還帶有濃厚的殖民主義時代色彩。1949年,中國老一輩著名水稻專家丁穎在《中國古來粳秈稻種栽培及分佈之探討與栽培稻種分類法預報》一文中提出把秈稻定名為秈亞種(

Oryzasativa L. subsp. hsien Ting),粳稻定名為粳亞種(O. sativa L.subsp. keng Ting)。按照音譯的原則,粳稻的拉丁後綴為keng Ting,即明確規定粳字發音是keng,通漢語音geng。但是按照國際慣例,已定的學名很難更改,以致於現在絕大多數的文獻中都是沿用了“Japonica”和“Indica”的名字。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粳稻日本晴和秈稻9311的穀粒照片(本照片由中國農業大學的王學強和張洪亮提供)

Nature更難,加兩個漢字我們是很糾結的

2018年4月25日,華大基因(BGI)和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共同啟動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種質資源重測序計劃”的主文章發表在Nature雜誌上,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恢復了Xian/Geng的命名系統,並且首次把“秈”“粳”兩個漢字加入到了Nature這本全英文的期刊中,這是華大基因在完成了水稻(秈稻)基因組框架圖的繪製和完善的水稻精細圖之後,在水稻研究領域的又一重大貢獻。文章發表的背後是整個項目組7年的艱苦努力,還有和Nature雜誌編輯、審稿人的反覆較量。

早在2010年10月,華大基因的汪建在會見國際水稻研究所的高級科學家Hei Leung的時候就討論了對IRRI基因庫中保存的10萬份水稻種質資源進行測序的宏偉計劃,當時Hei Leung說:“We need to know the variation of all rice genes in the genebank(100,000 accessions)…”,汪建回答道:“Agreed! Let’s start with sequencing the genomes of 3,000 entries then!…”。

重大的歷史事件總是驚人的相似,當時保存的汪建和Hei Leung會談的珍貴照片彷彿回到了1953年Watson和Crick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場景,一個人拿著筆認真的講解,另一個人在聚精會神的聆聽。巧合的是,1953年Watson和Crick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文章也發表在了Nature雜誌。2011年11月,在經過了一年的籌備之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黎志康研究員作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宣佈了“

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種質資源重測序計劃”正式啟動。2019年1月,該項目被評為中國農業科學院2018年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華大基因的汪建會見國際水稻所的高級科學家Hei Leung時的合影,以及Watson和Crick當年討論DNA的雙螺旋結構的照片

作為全球最大的動植物全基因組重測序項目,該項目在2012年產生了17T的原始數據,這在當時較低的測序通量和高昂的測序成本下,是整個測序領域的又一大壯舉,然而項目組為了加速該項目的數據和成果更早地為研究者使用和儘早地惠及老百姓的餐桌,一邊研究一邊釋放研究的成果,2014年5月28日——世界飢餓日,3000份水稻測序數據釋放的文章發表在大數據期刊GigaScience;2015年1月28日,SNP數據釋放的文章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5年1月23日,水稻功能基因組育種數據庫RFGBv1.0的文章發表在《科學通報》,2019年8月12日,升級版的RFGBv2.0的文章發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6年5月,項目組把精心準備的兩篇主文章同時遞交給了Nature雜誌,然而在經過長達兩個月的漫長審稿之後,Nature給出了將兩篇文章合併成一篇的決定,否則就只能把這兩篇文章轉投到Nature的其他子刊上。

然而科學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登上Nature主刊,給水稻正名,是項目組所有人員的夢想,於是項目組在受到沉痛的打擊之後繼續前行,經過4個多月的數據重新分析和文章合併修改,2016年11月27日將合併後的文章重新投稿給了Nature雜誌,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文章的投稿日期實際上是文章第二次投稿的日期,文章中出現的12個共同第一作者和7個共同通訊作者也是兩篇文章合併作者之後產生的。

又經過了4輪嚴格的審稿,15個月漫長的等待之後,這篇文章終於在2018年2月28日被Nature雜誌正式接收。在文章漫長的審稿過程中,審稿人對Xian/Geng的命名規則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這與當前廣泛使用的Indica/Japonica命名系統不一致。於是,我們從水稻的歷史,Indica/Japonica命名系統對水稻起源的錯誤理解以及Xian/Geng命名系統已經在中國使用了2000多年的稻作文化向審稿人講述使用新的命名系統的合理性,終於在文章正式接收的版本里面,編輯和審稿人認可了Xian/Geng的命名規則。

但是在文章的生產階段,生產編輯在文章的校樣稿裡面刪掉了“秈”“粳”兩個漢字,給出的理由居然是Nature的系統是不支持這種標記的(logograms),也就是不支持中國的漢字。Nature雜誌對漢字的區別對待深深地傷害了項目組的每個成員,因為我們在長達兩年的審稿過程中就在和編輯、審稿人反覆論證使用Xian/Geng命名和加入這兩個漢字“秈”“粳”的合理性。於是,我們再次在校樣系統中和生產編輯進行溝通,同時提出既然Nature雜誌不支持漢字,我們就把這兩個漢字以圖片的形式插入到文章中。我們的溝通實際上並沒有得到生產編輯的任何回應,在文章正式發表的最後一刻之前我們還不確定這兩個漢字能否被加到文章中。北京時間2018年4月26日凌晨一點鐘,項目組的大部分成員都圍在電腦旁等待文章的正式在線,終於那一刻到來了,

“秈”“粳”兩個漢字被印刷在了Nature文章裡面,這距離文章第一次投稿的日期已經是整整兩年,此時項目組的每個成員都忘記了這兩年來的煎熬和艱辛,無比的自豪和激動,因為這不僅僅是在文章中簡單的加入了兩個漢字,而是Nature作為全球最頂尖的學術期刊對中國稻作文化的認可,體現了中國科技實力和文化實力的強大。大家現在去Nature的網絡版上還可以明確地看到這兩個被以圖片形式插入的漢字。

隨後,在2018年6月5日,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Rod A. Wing教授和華中農業大學的張啟發院士聯合發表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的綜述文章裡面,明確表明支持Xian/Geng的命名系統。至此,水稻的Xian/Geng命名系統得到國內國外水稻界的認可,在後續發表的水稻文章中,新的命名系統已經被多次使用。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被刪除了兩個漢字的Nature文章校樣稿和Nature系統不支持漢字的說明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Nature文章網絡版中,可以看到“秈”,“粳”兩個漢字是以圖片形式插入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Nature Reviews Genetics的綜述文章裡面對Xian/Geng命名系統的認可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在Nature校樣系統中,回覆給生產編輯的郵件

“粳”從“jīng”到“gěng”,戰鬥還在繼續

相對於學術界的認可,“粳”從“jīng”到“gěng”在字典中的認可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粳”字,幾千年來口口相傳讀“gěng”音,字典裡卻寫成了“jīnɡ”音。

2011年10月23日,以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為首的國內水稻界186名專家,聯名要求《新華字典》將現行“粳”的“jīng”字讀音修訂為“gěng”。2016年6月6日,國家語委在教育部網站對已經研製了3年多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進行公示,修訂稿中,確定“粳”字統讀為ɡěnɡ。2017年3月9日,參與此次修訂工作的北京大學中文系王洪君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官方微信“今日語言學”,對“粳”字讀音進行了解釋:該字所屬的原塞音聲母字,明清以來的變化趨向是開口gěng而不是齊齒jīng,北京音的文讀也同樣是gěng而不是jīng。

“當《審音表》(1985)將‘五更’‘打更’等異讀詞中的‘更’也統讀為gēng之後,‘粳’實在沒有理由再統讀為jīng了”。雖然在學術界和語言學界對“粳”字的正確讀音做了如此大的努力,當我們去查詢《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時候,“粳”依舊讀作“jīng”。因此,這場持續近百年的水稻更名之戰還在繼續,

我們再次呼籲儘快把字典中的“粳”從“jīng”到“gěng”。

大米產業,任重道遠,重點在於追求更高的品質

中國人和日本人如此在乎水稻的命名,實際上是反應了水稻對於中國人和日本人的重要性。水稻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稻米歷來是中國人的主食,或煮米飯、或煮粥、或做米粉、或用來釀酒。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以溫飽為主,產量高的水稻品種更受青睞。所以,雖然當今中國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把大米吃到飽,但卻很難有驚豔的滿足感,這是因為中國人餐桌上的白米飯口感很差。直鏈澱粉含量的高低是影響食味的重要因素,產於中國南方的秈稻,米粒細長,直鏈澱粉含量高,韌性口感較低,彈性低,口感較差;產於北方的粳稻,米粒短圓,直鏈澱粉含量低,韌性口感較高,彈性高,口感較好。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家在滿足吃飽飯的同時,也會選擇一些高品質的大米,比如名氣比較大的五常大米。遺憾的是,大部分人買到的五常大米,都是假的,因為產量實在太低了。由此可見,中國大米產業的發展,任重道遠,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更要注重品質的提高。

日本種植的水稻是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秦漢時期由中國傳入的,日本始終把中國秦代的徐福奉為“農神”和“醫神”。起初種植水稻的日本人被稱為“彌生人”,這些人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叫彌生文化,從此日本人開始吃上了稻米。日本種植的大米和我國東北地區一樣,都是粳稻,這也是他們非要搶著把粳稻命名為日本型稻的原因吧,但是他們似乎忘了自己每天吃的大米實際上是發源於中國的。日本比中國更早地解決了溫飽問題,因此,其重視稻米品質要比中國早了半個世紀以上,同時他們不斷的改良大米的烹飪和加工技術。壽司,就是他們最喜歡的吃法,甚至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頂級壽司的奧秘所在就是“舍利飯”的學問,舍利飯也就是製作壽司用的米飯,冠之於佛家涅磐的精華——舍利,足見它的珍貴以及對於壽司行業非同尋常的意義。正所謂:“壽司之味,六分在舍利”。決定壽司舍利製作成敗的關鍵就是大米材料的選擇,這種大米必須選擇顆粒小,硬度大,澱粉多,富含脂肪,吸水性強的高品質大米,而產這種大米的地方非常稀少,日本關東地區的壽司店主要採用秋田縣山區出產的“越光”稻米。還有日本人鍾愛的清酒,雖然借鑑了中國黃酒的釀造法,但卻有別於中國的黃酒,製作工藝十分考究。其口感華麗,回味無窮,在釀造過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釀酒米,米的選用對於酒的口感十分關鍵,使用的大米可以分為特級精米,優質精米和標準精米。可見,日本人對壽司和清酒的喜愛實際上是對高品質大米的極致追求。

此外,日本所有的神事、節日、慶典,幾乎都與水稻有關。我們熟知的兩個汽車品牌,Toyota(豐田)之意是豐收的稻田,Honda(本田)之意是主要的稻田。因此,我們在以後的大米產業發展上,在提升產量,注重品質的同時,也要提升大米的烹飪技術和深加工水平,更要把中國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發揚光大。

水稻更名战:“粳”从“jīng”到“gěng”,大米好难,Nature更难

太帥帥

生物信息分析

工程師

太帥帥,碩士研究生,華大基因生物信息分析高級工程師,大項目負責人。深圳市鹽田區“生物產業高層次人才”;優秀共產黨員;深圳市華大基因學院高級講師。

主要研究內容為群體重測序、基因組和分子育種。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Scientific Data》《Science》《Genome Biology》等學術期刊以共同一作(Co-first-author)的身份發表文章5篇,共同作者(Co-author)的身份發表文章22篇。

參考材料:

1.“粳”字的讀音

http://ling.cass.cn/ywtd/ywtd_syzt/201703/t20170309_3445802.html

2.《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公告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48/201606/t20160606_248272.html

3.“粳”字的讀音準備改過來啦

http://news.hzau.edu.cn/2018/0403/51670.shtml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侷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