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解區塊鏈】為何長期來看 ETH 不能維持貨幣溢價?

以太坊項目長期以來飽受批評,意見主要來自比特幣粉,遍及它的設計、他們的執行力、他們在事實上無力履行 ICO 承諾的失敗等方方面面。以太坊基金會當前還在嘗試一項深不見底的工程挑戰:重新打造一條全新的區塊鏈,然後還要在新鏈和老鏈都在運行的情況下把兩者整合在一起。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日益凸顯出以太坊原本設計中根深蒂固的問題,以及未來的投資者所要經受的長期不確定性。

【迅解區塊鏈】為何長期來看 ETH 不能維持貨幣溢價?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與此同時,以太坊生態也發現了一個新的方向:去中心化金融應用。這個方向所以能得到發展,也是靠的以太坊上的開發者活動(這一點也被人們定位為以太坊 “護城河”)。去中心化金融運動背後的理念是 “打造開放且永不停機的金融系統”,並把 ETH 確立為整個生態的儲備貨幣。

在本文中,我會列舉出一些理由,證明即使有此運動,ETH 也不太可能具備令人滿意的貨幣溢價。尤為重要的原因是,ETH 一直站在 Bitcoin 這類密碼學貨幣的對立面,後者有供應量上限,而且按預先確定的流動性深度來增發貨幣。我的核心觀點圍繞著下面四個主題:

貨幣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以及(至少人們覺得算)中心化的治理

次生系統綜合症(因原系統產生的高期待扭曲了後續系統的設計)以及長期的項目方向迷茫

依賴於應用層來實現價值積累

低估了比特幣開發的 “龜兔賽跑” 本質

貨幣政策與治理

比特幣貨幣政策的核心設計就是硬編碼在創世塊中的、預先確定好的貨幣供給曲線,以及 2100 萬的貨幣供應量硬上限。比特幣的貨幣政策只改變過一次,就是在 BIP-42 軟分叉時,BIP-42 去除了中本聰在 C++ 代碼中的異常、未定義的行為,以支持替代性客戶端的開發。這種貨幣政策現在也得到了一個強健的社會契約(共識)的保護。若貿然改變比特幣的貨幣政策,必將摧毀整個項目的基本價值,並招致分叉抗議。大多數比特幣粉都支持:不要改變這條供給曲線;但凡這條供給曲線有一絲改變,那就不是比特幣了。在比特幣的 11 年曆史中,這條沒有更改過的供給曲線,給投資人提供了相對的確定性,並讓比特幣成功地捕捉到了高昂的價值。比特幣的設計給人們樹立起了對抗未來意外通脹的信心。反觀以太坊,2014 年的 ICO 就是在人人皆知該項目會在未來某個階段轉向權益證明(Proof-of-Stake)的情況下啟動的。為推動開發者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協議中還特地插入了一個 “冰河期(Ice Age)” 設計,它會通過定期提高 PoW 出塊難度來故意拉長出塊時間。它的本意就是給 PoW 礦工在 PoW 鏈上挖礦提供負激勵,讓 PoS 遷移過程變得更容易。但在以太坊歷史上,冰河期已經通過硬分叉方法(改變共識規則)推遲了三次。三次都是因為 PoS 的實現還不能滿足部署需要;前兩次推遲也降低了 ETH 的增發率。

【迅解區塊鏈】為何長期來看 ETH 不能維持貨幣溢價?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易變的貨幣政策

以太坊的鼓吹者常常指出,出塊獎勵(即貨幣增發)的持續下降,也是 ETH 貨幣強健性(hardness)的象徵,也可以提高其稀缺性。但是,這裡有個區別一定要詳加辨析:資產的增發率(其強健性,hardness)與資產的抗偽造性(其健全性,soundness)不是一回事。雖說 EHT 的增發率一直在下降,但通脹率的選擇是開發者干預的產物,而不是由確定性的、可靠的硬編碼來決定的。所以我這裡批評的要點只有一個:讓一小群人有權威決定一種要成為全球貨幣的資產的通脹率,這怎麼行呢?假以時日,必成權力的濫用。到現在人們都沒有把握,ETH 未來的通脹率和貨幣供應量會如何變化。即使以太坊 2.0 開發成功了,問題也還在:在最小可行的增發率下,誰有權威來決定什麼才叫 “成功” 呢?擁有這種權威的人必將不斷調整質押率,來實現這種主觀任意且變動不居的目標。也不可能交給算法,因為人們會發現這種模式易受攻擊,然後某些人就會再一次在協議層改變通脹率。這一過程永遠不會終止,因為攻擊方法是會不斷演化的。因此,只能認為 ETH 的貨幣政策就是不健全的,易變的,因為其社會契約將貨幣政策的權威交給了一小部分人。

節點和驗證者的中心化

比特幣也有過爭議重重的時刻,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圍繞 SegWit(隔離見證數據)激活的爭論。用戶自主激活型軟分叉(User Activated Soft Fork,UASF)通過社會共識挫敗了礦工綁架比特幣區塊鏈的野心;用戶節點升級後,會自動不認那些不符合協議的區塊所發出的獎勵。為使這種制衡措施能夠生效,比特幣的節點軟件一直都被設計得儘可能輕量,以保證用戶容易獲得軟件,而且比較差的硬件也能跑得起節點。以太坊則歷來需要更專業、性能更強的硬件來運行節點。這總的來說是因為圖靈完備性(Turing Completeness)而來的交易規模和對區塊空間的更強需求。雖然節點硬件(譯者注:疑為 “軟件)”的優化一直在繼續,同步時間和硬件需求還是隻增不減。設使以太坊真要面向全球用戶,這種節點的中心化就與之相悖:現在只有用得起固態硬盤、能頻繁升級軟件的人才能參與。很有可能,節點的運營者會圍繞著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例如以太坊基金會和 Consensys)、交易所運營商、鏈上銀行以及一小部分質押服務供應商形成中心化。以太坊 2.0 實際上會加速這個過程,因為一般用戶沒有技術能力來運營節點,因此會貪圖便利而選擇交易所和質押服務供應商。隨著節點的中心化越來越明顯,用戶發出信號並啟動 UASF 類型防禦措施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弱。這又凸顯出治理權力加速集中化與核心開發者的關係,後者一方面持有大量的 ETH 可以參與 PoS 驗證,又能影響貨幣政策實驗的方向。

貨幣實驗

當前受到熱議的最新貨幣政策實驗就是 EIP-1559,該 EIP 會引入一種 ETH 銷燬機制,因此會完全改變區塊鏈運行的機制和激勵模式。終極而言,這種銷燬機制會給當前的 ETH 持有者帶來極大的好處,但會損害未來的持有者和用戶。假定以太坊網絡會繼續增長,這一政策會提高用戶以美元計價的 Gas 費用(即 Gas 費用會膨脹)。質押者基本不受影響,因為他們可以同時受益於非通脹型的區塊獎勵(即交易手續費)以及 ETH 燃燒機制所引入的稅收措施。筆者以為,這種貨幣政策實驗乃是那些可從中獲利最巨的人所創造的,而且特意迎合了那些認為當前的 Gas 費機制不足以使 ETH 積累價值的開發者的 “研究意見”。這跟當前的中央銀行政策及其引發的坎蒂隆效應實在是太像了。(譯者注:坎蒂隆效應,由增發貨幣逐步注入經濟體而引發的財富再分配效應,因為貨幣價值的貶值並非一次性發生的,而是逐步發生的,總有人可以先得到貶值後的貨幣並先行利用。)我們只能斷言:以太坊的貨幣政策更為浮動,而且更受人的影響而非由代碼決定。這種不確定性反映了其不健全的貨幣政策(易被人為偽造),而且引發了人們對中心化治理的懷疑。這無疑阻礙了 ETH 產生貨幣溢價,而且似乎只能每況愈下。

次生系統綜合症

以太坊項目一開始的承諾是通過引入圖靈完備的腳本來擴充比特幣的功能。這種設計的本意是創造出一個全球計算的網絡,一個 “世界計算機”。這本來是個很棒的設計目標,也是很適合以太坊去追求的目標,它為一個交易的互聯網提供了一個驗證碼機制(CAPTCHA)。這種設計決策的代價,自然是日益增加的協議複雜性、更多因為軟件 bug 而產生的受攻擊面(或者說黑客行為),還有不可避免的區塊鏈體積臃腫。以太坊的設計方向也因為市場需求的變化而幾度更改,從世界計算機、永不停機的 dApp,到 token 發行器,以太坊的故事也一直在變,現在變成了開放金融應用。值得注意的是,一開始的以太坊設計明確排除了把 ETH 當成一種貨幣。但現在已經變了,Ethereum.org 網站和項目的文檔都已經改過來了。這算是一種創新,也表示他們學到了教訓;但這種設計軌跡的轉變也反映出了比特幣設計(單一貨幣用例)的長久吸引力。在以太坊摸索期間,比特幣一直在充實其貨幣屬性,比如面目獨特性(characteristics)、流動性、網絡效應、金融產品特性,並最終建立起了良好的聲譽以及市場適應性。而以太坊,則成了次生系統綜合症(Second System Syndrome)的絕佳例證。他們認定比特幣這麼簡單的技術不可能實現其設計目標,要朝著一個更復雜、“更有前景” 的項目不斷迭代;最終,他們陷入一個研究、發現新問題、推遲發行方案的無休止循環。(譯者注:“次生系統綜合症” 是軟件工程師 Frederick P. Brooks 提出的概念,意為因完成了一個小而美的系統導致人們對產品產生了過高的期待,繼而創造出過度設計、過度複雜的系統,並最終失敗)從 0 開始打造以太坊 2.0 算是最新的解決方案,但這再一次給 ETH 持有者描繪了一個驚險的未來。新的區塊鏈最終會一鍵清零掉現有鏈上已經建立起來的林迪效應(Lindy effect),有理由預測,結果無非是更多的研究和更多新發現的問題。(譯者注:“林迪效應”,Nassim Nicholas Taleb 在《反脆弱》一書中提出的概念,指不會自然消亡的東西,其剩餘預期壽命會與已存在的時間成正比,已存在越久,還能繼續存在的時間也越久。)再說遠一點,以太坊 2.0 信標鏈也很像比特幣,就是隻處理共識和全局狀態,應用和數據都推到分片上(就像比特幣的二層網絡等)。

依賴於應用層來實現價值積累

雖然開放金融生態在技術和工程上的成就令人側目,對 ETH 來說,依賴於第三方協議來實現價值積累仍面臨線性增加的風險。近期,許多高調宣稱 “關不了機”、“不搞存託”、“去中心化” 的應用,都被證明,既可以關機、也掌管了用戶的資產,還是中心化的:

MakerDAO 建立了一個零延遲的關停機制,而且會託管用戶的資金

Compound 被發現會託管用戶資金,而且有開發者後門和關停機制

0x 在 V2 升級中有 bug,被發現後開發者緊急關停協議

這些案例打破了開放式金融 “永不停機” 的故事,讓後者顯得如此不誠實,因為所謂 “去中心化” 的產品竟在事實上能夠掌握用戶的資產,還安有後門。雖然在早期研究和開發階段,安全保護措施是有必要的,但這聽起來實在是太像次生系統綜合症了。永遠在研究,然後你的開發時間線就永遠 “還差一點就好了”。密碼學上沒有 “安全的後門” 這種說法。開發者能進,攻擊者就能進。

依賴於中心化的預言機

“DeFi” 生態系統的核心是 MakerDAO,其系統是用 MKR 治理 token 來調控的。有人說,要是沒有 Maker 及其發行的 DAI/SAI,DeFi 的半壁江山都要依賴於中心化、有準入門檻的穩定幣,比如 USDT 和 USDC。但其實,DeFi 的絕大多數應用所依賴的 Maker 的 ETH/USD 價格預言機,也是有中心控制的 。這個問題很難用免信任的方式來解決。實際上,筆者並不認為一段時間內能實現免信任的預言機,而且筆者要強調,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做了幾十年了。所有鏈上的價格信息傳入機制(包括 Uniswap),都容易遭受流動性攻擊,而防禦所需的資金體量(最樂觀來看)在幾十年內也不可能具備。因此,免信任的預言機,作為 DeFi 的核心部件,在接下來幾十年內都仍將保持中心化。在可預見的未來,對這些中心化預言機的攻擊將是投資者所面臨的基本風險。用 “紙牌屋子” 來形容 DeFi 真是恰當得不行:這些中心化的預言機被用作其它可組合協議的元件;本來整個大廈的牢靠性都取決於最弱的那一根柱子,但用戶在此中根本分不清真實的風險來自哪裡。這似乎是一種尚未得到緩解的系統性風險。

對 MakerDAO 的依賴

對 MKR 的一個主要批評就是其 token 集中在一群已知、已做 KYC 的風險資本以及團隊自己手上。也完全有理由認定,MKR 就是一種準權益型 token,在大部分司法轄區都會被定義為金融證券。實際上,MakerDAO 近期通過的一份提案提議將這個 “去中心化” 銀行的利率下調到 4%,但 94% 的贊成票都是一個實體投出的。這就顯現出持票人的無動於衷、糟糕的參與激勵,以及來自一小群大戶的強大影響力。現在,考慮到整個開放金融生態系統和對 Maker 中心化預言機的重度依賴之間的關係,我們不得不問:要是 Maker 及其持幣者被監管者、政府或者黑客盯上了怎麼辦?在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有了銀行牌照才能不受監管地發行債務;監管者首先就會盯上這個項目,就像在 ICO 泡沫期間指控非法代幣發行那樣。監管者關停 Maker 只能收一時之效,草根複製版會春風吹又生。但是,ETH 持有者在這時候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這種長期存在的威脅,以及多種會帶來經濟損失的不確定性,讓 ETH 毫無吸引力。如果 MakerDAO 的預言機被黑,不僅其抵押債倉會被平倉,所有依賴性的協議都會被攻擊者用平倉所獲得的便宜 ETH 清算。如果黑客從 DeFi 用戶手上盜取了佔總供應量 3% 的 ETH,會不會再來一次回滾?3% 不會,那 30% 呢?攻擊者可是秒變 PoS 的最大驗證者!這可不是聳人聽聞,而且結果怎樣真不好說。

【迅解區塊鏈】為何長期來看 ETH 不能維持貨幣溢價?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假設 “用 ETH 來驅動開放式金融” 的價值立場幻滅,完全可以想象,在這種偽裝下積累的價值也會煙消雲散。以太坊鼓吹者聲稱原生於協議的智能合約可以複製,可以由第三方重建。這都對,但筆者的點在於:新故事 --> 新泡沫 --> 惹來監管/被黑/無力實現承諾 --> 破產投資者忍氣吞聲 --> 價值積累主張無人問津……這樣的循環要發生多少輪,ETH 才會真正發展出貨幣溢價?

龜兔賽跑

總結一下,以太坊受困於以下問題(的綜合):

相對中心化的治理模式、不健全的貨幣政策而且沒有好轉跡象

最新的 EIP-1559 實驗似乎有悖於所有用戶的需要,只有利於那些現在持有 ETH 的人。EIP-1559 會使 ETH 變成一個不公平的系統,讓鏈上交易的代價更大

與比特幣相比,受攻擊面大了一個數量級,因為協議本身的複雜性、圖靈完備性、開發者後門,還有中心化的預言機。

項目的願景、方向和實驗性功能,都一直在變;現在又在想方設法靠近比特幣的 “健全貨幣” 敘事。

ETH 過於依賴(可能被關停的)第三方應用來積累價值。但因為供給量沒有上限、貨幣政策搖擺不定,又不得不依賴它們。

單個或所有 ETH 資金集中池(包括 DeFi 應用)可能成為惡意 PoS 驗證者,也可能被黑客攻破而成為惡意驗證者

次生系統綜合症的最終結果:渴望完全重建底層區塊鏈。可是把一條鏈整合進另一條鏈是個無底洞,需要好幾年才能完成。

筆者最後想說,以太坊無法獲得並維持令人滿意的貨幣溢價,原因很簡單。因為投資者根本不確定,自己買的到底是什麼。系統性的、得不到消除的風險就是這套社會契約的一部分,而且沒有切實的證據證明情況會有所改變。一個機敏的投資者,意識到了其中不確定性的規模、歷史和深度,因此不願意拿出真金白銀來支持 ETH,這根本無可指摘。在筆者看來,世界計算機的初始願景,就是最適合這個項目的故事,而且這是個可以實現的目標,只要大家不朝秦暮楚、變來變去。問題只在於,與比特幣的 “世界貨幣” 相比,“世界計算機” 所能滿足的市場要更小,所以故事才慢慢轉向 “ETH is Money(ETH 就是貨幣)”。筆者想讓讀者思考的事情是,比特幣在實現電子化、健全、不可變更的貨幣這條路上走了有多遠,而以太坊做了多少無用功。人們普遍不理解,像閃電網絡、側鏈和任意數量的高層解決方案,對強化比特幣作為全球儲備資產的作用有多大。筆者預計,如果比特幣能獲得全球貨幣的地位,大多數用戶都不會在鏈上做交易,因為手續費會很貴。普通的用戶會完全只使用分層後的高層技術棧,而終極結算功能(ultimate settlement)會變成基礎層的首要功能。直覺上,開發一個無比安全、不可更改的基礎層,只做交易的結算,是行得通的。更復雜、更不安全、更少共識需要的層級,應該裝進底層技術棧之上的層級中。實際上,以太坊 2.0 也想實現這個目標,只提供交易確定性和結算功能,不裝數據。2.0 的分片也只是簡單複製比特幣的二層、三層乃至更高層的解決方案,奈何,流動性、名聲、安全溢價,都是比特幣佔優,而且還會繼續佔優。

Vitalik 在 Raddit 上的回應

我真是三天兩頭聽到這樣的觀點:有一個 2100 萬的上限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以太坊也應該接受這種模式,要不然別想變成價值儲存工具。但是,當我詢問以太坊社區的人們這到底有多重要時(最公開的一次是在 2019 年悉尼 EDCON 的 “爭議問題” 圓桌上),回應一般都是,“額,不是那麼重要吧。”以太坊的支持者似乎很大程度上都是實用主義者,並不覺得讓自己的公開表態顯得強硬無比是多麼重要的事(實際上某些人的口風也很容易變啊,在幣安回滾危機的時候,我發現(我很驚訝),現在比特幣神教的意識形態已經覺得長達數天的鏈重組都不算違反 “不可變更性” 了)。而且還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讓我們沒必要公開承諾絕不退出固定的增發模式,你聽聽看。顯然,穩定的增發水平和安全的增發水平之間,不可避免會有所權衡。你要支付礦工來保護區塊鏈(在 PoS 中就是驗證者),安全性粗略來說正比於你所吸引的礦工數量,正比於你給他們付了多少錢。給 礦工/驗證者 的支付等於增髮量和交易手續費。因此,如果增發率降到零,那安全性就只取決於交易手續費了,這是一個很不穩定的資金。所以,如果你想要安全,那你就得承認,如果交易手續費在一段時間裡都比較低,安全性就會出問題。以太坊的穩定性並不比比特幣更差,相反,以太坊選擇了穩定的安全性,而非穩定的增發率;考慮到增發率上下 0.5% 對每個人的財富的影響是如此之小,顯然以太坊的選擇才是正確的。(譯者注:Vitalik 的回應還有很多,包括認為燃燒機制並無不公平之處,也並不會影響貨幣政策穩定性;通用技術的敘事就是會增加,而不會轉移;以太坊 2.0 並不像比特幣分層系統;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