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廣州首次在門把手上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

頭條健康


在新型冠狀病毒陰霾的籠罩下,任何一則關於新冠病毒的報道都會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日前有媒體報道,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監測中,在一名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且是廣州首次在外環境中發現。對於這個情況,我們如何看待?


1.不必恐慌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也是在預料之中的,為什麼?因為早已證實,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就是說被病毒汙染的一切物品都有可能成為傳播媒介。試想如果一個確診患者在靠近門把手的地方咳嗽或者打噴嚏,或者被病毒汙染的雙手短時間內接觸了門把手,的確可能會使病毒汙染門把手的。

但我們也不必恐慌,首先我們體表完整的皮膚是可以阻擋病毒進入體內的,即使在門把手發現的是活病毒並且具有傳染性,我們接觸了也並不代表一定就會感染。而且,新冠病毒離開了宿主是很快會死亡的,廣州發現的只是新冠病毒核酸,也有可能是病毒死亡後留下的遺傳信息而已,所以不一定具有傳染性。

2.再次體現了洗手的重要性

從一開始專家就反覆強調要勤洗手,而這次廣州發現的這種情況,其實是再一次體現了洗手的重要性。雖然說我們體表完整的皮膚可以幫我們阻擋病毒進入體內,但如果我們的雙手接觸了病毒後再接觸到我們的鼻子、口腔或者眼睛時,病毒都會通過這些途徑進入體內。所以,我們一定要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在公眾場合中無論接觸過什麼東西,都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3.做好物品的消毒

既然在門把手上發現了病毒核酸,那麼理論上說只要潛伏期或者確診患者接觸過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有病毒殘留,特別在公共場所中,那麼我們應該就要做好物品的清潔消毒。因為新冠病毒對熱敏感,紫外線、75%酒精和含氯消毒液(氯己定除外)都能使病毒滅活,所以居家的物品可以定期使用這些消毒劑進行消毒。


如果實在還不放心,也可以在外出時隨身帶好紙巾,在公共場所無論要接觸什麼,都可以使用紙巾先做鋪墊再用手接觸,再清洗雙手,雖然麻煩了一點,但也可以防止病毒接觸傳播。


藥師方健


如何看待廣州首次在門把手上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

連日來,不止廣東,多地都從門把手等物體表面檢出了武漢新冠病毒RNA,這能說明什麼呢?

其實,這種情況是在預期內。

換言之,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正常”的,為武漢新冠病毒感染的間接接觸傳播假設提供了初步證據。

武漢新冠病毒感染的傳播途徑

武漢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僅有月餘,嚴格來說僅有不到20天,卻已經迅速席捲全國,並涉及到世界上30多個國家。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能意識到,這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

疫情暴發後,國家迅速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將之納入傳染病防治法的乙類傳染病範疇,並“破格”採取了針對甲類傳染病,即像鼠疫、天花等最烈性傳染病的措施來加以防控,也充分說明了這種傳染病的厲害。

這病傳染性這麼強,到底是怎麼傳染的呢?

這就涉及這種具體傳染的方式,在醫學上稱為傳播途徑。

由於這個病毒是此前從來沒有被發現過的新型病毒,這種病也就是一種全新的疾病,意味著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傳播的,科學家和醫生們正在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對它進行研究,包括傳染途徑的研究。

在獲得具體的研究結果之前,可以通過初步觀察和相類似疾病的經驗來假設它的傳染途徑,用來指導預防和控制措施。

目前來看,這是一種與2002年發生在廣東的SARS(非典),和2012年發生在中東地區的MERS相似的疾病,病原體都屬於新型冠狀病毒。

結合初步的觀察和經驗,科學家認為這是一種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這也就意味著,病毒是通過呼吸道感染,並通過呼吸道排出體外,然後傳染給容易得這種病的人,即“易感者”。

具體來說,跟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一樣,包含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形成的小液滴(飛沫)隨感染者咳嗽、噴嚏、說話和呼吸氣流進入空氣。

這種小液滴可以直接沾染到密切接觸者,其中沾染到他人口鼻和眼睛部位的病毒可以進入呼吸道造成感染,這就是所謂飛沫傳播,也可以稱為直接接觸傳播。

由於是液滴,不可能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會很快出現沉降。其中無論直接還是從空氣中沉降,汙染到密切接觸者手部的病毒,可以通過手接觸口鼻和眼睛造成傳播。

另外大部分液滴會沉降沾染到環境中物體的表面,比如,門把手,手機、桌面,地面等。

雖然,大多數沉降到 物體表面的病毒乾燥後很快死亡;但是,有一些病毒,特別是包裹在呼吸道黏液(痰)中的病毒可以在物體表面存活一定的時間,並可以保存在感染的能力。

一旦有人的手接觸這些表面,就可能會被汙染,然後通過汙染的手造成病毒傳播。這就是所謂的間接接觸傳播。

目前所知,大多數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通過這兩種途徑傳播。

但是,哪一種傳播途徑更主要?雖然經過了大量研究,證據卻不一致,也就是還存在爭論。有的說飛沫傳播主要,有的說接觸傳播主要。

另外,可能會有少部分液滴會快速脫水形成乾燥的懸浮微粒,在空氣中漂浮。如果有人吸入這些微粒,也有可能造成傳染,被稱為空氣傳播。

一般來說,這種傳播比較少見。但是,在空氣乾燥的室內,尤其是有空調的室內,空氣傳播更容易發生。

極少數時候,甚至可以通過中央空調造成較大範圍傳播。

在一些呼吸道傳染病,病毒也有可能通過其他途徑排出體外,造成汙染,然後通過各種途徑造成傳染。

比如,病毒可以通過糞便排出體外,然後通過汙染手、物體表面,極少數時候甚至可以汙染空氣(比如馬桶沖水飛濺出的液滴乾燥形成懸浮微粒),而造成糞便接觸傳播。

需要提醒的是,儘管病毒通過糞便排出,但是,只有當這些病毒被他人吃下去,然後通過胃腸道感染致病,才能叫“糞—口途徑傳播”。

如果,雖然病毒通過糞便排出,但並不是經過消化道感染,而是通過接觸造成呼吸道感染,仍然屬於接觸傳播的範疇,可以稱為“糞便接觸傳播”。

近日來,一些患者糞便中檢出病毒RNA的消息傳出,很多人就說該病可能通過“糞—口途徑”傳播,這樣說顯然是用錯了概念。

門把手檢出病毒RNA,只能說初步證明了間接接觸傳播的假設

為什麼不能說足以證明呢?

因為,檢出病毒RNA,意味著門把手上可能有具有傳染性的活病毒,但也有可能僅僅是沒有感染能力的病毒的殘骸(屍體)。

那麼,如何才能證明門把手上是活病毒呢?

這需要從門把手提取汙染物,然後在可以感染的宿主細胞,具體到武漢新冠病毒,需要用人下呼吸道(支氣管)上皮細胞來進行培養。如果能從培養液中回收大量病毒,就說明病毒是活的,並通過感染培養的細胞進行了繁殖。

通常,做到這一步就可以說門把手存在具有傳染能力的病毒,可以通過間接接觸傳播。

但是,更嚴格來說,還應該將回收的病毒接種到人體或者動物模型(如果有的話),併成功造成感染,才能說足以證明可以通過門把手等物體表面間接接觸傳播。

武漢新冠病毒可以在門把手等乾燥物體表面存活多長時間?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人們一直在討論的一個問題,因為這直接關係到該病毒傳染性的大小,保存感染能力存活的時間越長,說明傳染力就可能越強;反之亦然。

武漢新冠病毒能在乾燥物體表面存在多長時間呢?

2月3日,湖北省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對這個問題做了回答。

他說:

“病毒從人體出來後很快沉降,不會在空氣中漂浮。從這個意義講,空氣中不會有病毒。但飛沫可以沉降,病毒可以落在物體表面,人可以通過手來接觸到病毒。病毒在光滑的物體表面可以存活數小時,溫度溼度合適的環境能存活一天,有發現可達到5天。”

他的說法引起了一些爭議,特別是“(存活最長)可達到5天”的說法引起了一些質疑。

那麼,武漢新冠病毒到底可以在乾燥物體表面存活多長時間呢?5天長了,還是短了?

如上所述,目前沒有這方面的直接數據(沒有做過研究)。

他的說法應該是從使用其他一些病毒進行的研究推演來的,尤其是同為新冠病毒的SARS和中東MERS,以及流感病毒的這類實驗獲得的數據。

多年來,很多科學家進行過大量這類研究,從2016年發表的一項綜述我們可以對此有個大致瞭解。

總體上說,無論哪一種病毒,排出體外經過乾燥後,大多數病毒都會很快死亡。

比如,一項試驗中,20名志願者手部被接種上流感病毒,經過2分鐘的乾燥,就有6人的手上檢測不到活病毒。

但是,有一些病毒,特別是包裹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可以在乾燥物體表面存活較長時間而保留感染能力。

雖然不同研究結果的差別很大,但總體上,流感病毒可以存活數小時,最長的可以達到數天。

比如,一項研究中,乾燥痰液中的流感病毒在紙幣表面最長可以存活17天。

而SARS和MERS等冠狀病毒,存活時間遠長於流感病毒,通常用天、周來計數,極個別的甚至發現可以存活超過1個月。

再次提醒注意的是,多數病毒在乾燥後迅速死亡。上述時間都是各研究發現的可以檢測到活病毒的最長時間。即在這個時間範圍內都有可能存在傳染性。

另外,這位專家有一點說的不正確。

他說,“病毒從人體出來後很快沉降,不會在空氣中漂浮”。

這是直接完全排除了空氣傳播的可能。

事實上,儘管不是主要途徑,很多呼吸道傳染病可以通過空氣傳播。

在上述綜述中,發現在空氣中可懸浮微粒中,冠狀病毒最長可存活時間達到36小時。

可見,呼吸道疾病的空氣傳播是完全可能的。

更突顯嚴格洗手的必要性

總之,門把手等物體表面檢出病毒RNA,初步驗證了武漢新冠病毒可能通過間接接觸傳播的假設。

這也就突顯了專業機構反覆強調的,儘可能避免和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

並經常規範洗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怎樣洗手才算規範?

在有肥皂和流水可用的情況下,用肥皂認真塗遍整個手部,並正反和側面反覆搓手不少於20秒,然後用流水沖洗乾淨。

在沒有肥皂和流水可用,並且手部沒有被明顯的汙物,比如,糞便、痰液等汙染時,可以用含酒精75%以上的擦手液搓手不少於30秒。

儘管,多數建議說,使用酒精搓手不少於15秒。但是,研究發現,酒精搓手效果低於肥皂洗手,因而應該搓更長時間。


掙脫枷鎖的囚徒


關於新冠病毒的傳染力,其實目前的情況來看,病毒還是比較狡猾的,在公共場所因為咳嗽等因素都會留下來病毒,所以強調的一定要及時的做好清潔也不無道理,不論是否有確診的人,疑似的人,都應該注意個人的清潔,並且在公共場所儘量少觸摸周圍的物品,雖然還不至於出門一定要帶手套的地步,但是這一點也要引起重視。在外面少觸摸物品,不僅是對別人負責,也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措施。

不過建議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的人,出門的時候可以用一次性的手套,但是回來的時候,依舊需要做好徹底的消毒清潔,這樣儘可能的避免病毒的侵襲,另外就是要注意外出的時候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如果不是很必要,儘量用自己開車,騎自行車以及步行的方式,並且儘量避開人群較多的地方,做好防護工作,當然最好的防護還是要少出門。門把手上都會存留病毒,回家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清潔,好好的洗手,外衣掛在通風處,不要拿到臥室去。


現在的消毒液比較難買,如果無法進行消毒,可以用開水燙過毛巾,直接擦拭一些自己家裡公共用的物品,病毒是怕高溫的,在56度以上的高溫,可以有效的殺毒,另外每天足量的飲水,適量的運動來提升機體免疫力,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如何看待?

這樣看,才是最正確的!

第一,題目描述本身就不準確,誤導大眾!明明廣州疾控中心是首次在門把手上檢測到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核酸,而不是新型冠狀病毒!

這時候有人會問,這有什麼區別?

陳醫生明確告訴你,區別大了!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只能說明這門把手被感染過,但至於它是不是傳染源還不好說。

因為病毒核酸不是病毒全部,病毒基本結構是由核心(核酸)和衣殼(蛋白或脂蛋白),二者構成核衣殼。

以流感病毒模型為例子,RNA是核酸,只是病毒一部分

所以發現病毒核酸不代表發現活病毒,更不等於有傳染性病毒,而且還可能只是病毒屍體!

第二,哪怕發現的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病毒核酸,最後是有活病毒在這裡面,那也不能說明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因為病毒本身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只能依靠寄生在人或動物體內才能維持生命及繁殖。哪怕我們現在說病毒可以在我們體外一些物體上,最長可存活5天,那也不代表它的活性是一直保持很強狀態。事實上,其致病能力會在24小時內顯著下降。

而且病毒離開人體後存活時間還取決於其依附物體的表面情況、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

因為冠狀病毒本身就是一個不耐高溫的病毒,56℃,30分鐘可滅活!

第三個問題,大家同樣要認識清楚,這次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地方,不是大家所處的正常環境,而是已經被確診的患者家裡,這跟患者之前沒能做好防護消毒等有直接關係。像對於大眾,正常,無密切接觸史的家庭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不放心的,可以自己拿84消毒液、酒精等消消毒,如果沒有,也不用擔心,勤洗手,保持手衛生足於避免這樣一個可能的感染途徑!

提醒一點:戴手套不能等同手衛生,更不能保證手衛生,對於老百姓還不如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醫學小偵探


這是在意料之中。一個普通的病毒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廣泛的傳播力和感染力呢?

如果僅僅是飛沫傳播或者面對面接觸傳播,那麼為什麼途徑武漢的人,注意並沒有停留,只是途徑,就具有傳染力。

可能今天你認為你並沒有和來自武漢的人接觸,也沒有和來自武漢的人說話,你自認為沒有傳染力。但是如果你到了公共場所,也許這裡的物體表面就停留了來自武漢的病毒。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接觸到了這個病毒都會被感染。有的人免疫力強,可能自身就和諧掉了。有的人免疫力若,就感染髮病了。

當然這個病毒的可怕之處在於,對於免疫力強的人,雖然他自己沒有發病,但是卻具有傳染性,這也是為什麼疫情防控難度大的原因。

既然已經在門把手上檢測到病毒了,那麼我們民眾就要做好防護措施了!

勤洗手,儘量不去公眾場所,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代量食譜


門把手上都有了,下一個有的地方又會是哪裡呢?


正如2003年的SRAS病毒,可以在玻璃、塑料等多種物體的表面存活2-3天。以此類推,也有可能推測新型冠狀病毒也可以在多種物體表面上存活一段時間,但是具體情況還要等官方的相關報道。


所以,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一定記得勤洗手!洗手一定要用流動的水,記得用洗手液或者肥皂。如果有條件有能力的話,可採用“七步洗手法”,實在記不住,也要保證洗手的時間在15秒以上。


相信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可以被洗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