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最具煙火氣的美食,形如巨盤炭火烤熟,堪稱和田“沙漠燒餅”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繁華退卻,忙碌過後,粗茶淡飯,心滿意足。其實,有時候想想生活就是如此簡單,日常的簡單才是生活最該有的本真。而簡單的生活時光,往往總有這樣那樣的家常美食相伴,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間美味,便是最能撫慰人心。

旅行這些年,我品嚐過無數地方特色美食,可謂是嚐遍酸甜苦辣,品盡中華風味,其中新疆的美食是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中國西部風味之一。尋味新疆,我前面的文章已分享過不少當地美食。這篇文章我要給大家介紹南疆的另一種美食——庫麥其。

庫麥其,也許這個名字大家聽起來有些陌生,其實它就是新疆人最愛的主食“烤饢”的一種,這種用原始古老的方法烤制的饢餅,在南疆和田策勒的當地人口中稱為“庫麥其”,也是“烤餅”的意思,是新疆各族民眾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


作為新疆人民的一道傳統麵食,“庫麥其”以和田地區策勒縣出品的最為正宗,我們驅車來到這裡,在路面一家小店品嚐了剛出爐的庫麥其,果然名不虛傳,好吃得不得了。

“庫麥其”製作工序複雜,主要原料包含麵粉、羊肉丁、洋蔥、食鹽、胡椒、孜然等等,先是和麵做成一張麵餅,再將羊肉丁和洋蔥等拌好的餡料灑在上面,然後蓋上一張麵餅,捏合兩張麵餅的口子將餡料包嚴實,並用紙張包裹麵餅,就可以埋在用胡楊或紅柳燃燒後的熱炭中烘烤。

整個過程不使用明火,而是利用炭火餘熱漸漸將餅烤熟,烘烤時間大概在40分鐘,待“庫麥其”烤熟後,店家用一根長杆鏟子把“庫麥其”從炭火堆中挖出來,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用電吹風把碳粉吹乾淨,整個“庫麥其”就算做成了。


當地製作“庫麥其”尺寸有大有小,一般根據食客的人數來定,通常小的直徑30公分,大的直徑60公分以上,甚至可達到1米。需要兩三個人才能抬起來,剛出爐的“庫麥其”,熱氣騰騰,香飄四溢,讓人看著就非常有食慾。但這種傳統的“庫麥其”製作如今已經不多見,因為城市裡大都用烤箱代替。

清理完炭灰之後,再用刀子將“庫麥其”切成若干小塊,擺在盤中上桌給食客分食。看造型特別像意大利披薩,因此,此處沙漠邊緣的和田地區做的“庫麥其”也被戲稱為“沙漠燒餅”或者“沙漠披薩”,但我覺得還是叫做“庫麥其”更有感覺。

麵食和羊肉的完美結合,皮脆肉香,在口中縈繞,久久不散,這就是吃“庫麥其”的快感所在。吃過之後,我才真正體會為什麼南疆人這麼鍾情“庫麥其”。據說,這種食品熱量極高,但是非常有營養,吃完就算睡在沙漠裡過夜不蓋被子,第二天也不會凍感冒,聽起來十分神奇!


當地曾用300公斤麵粉、200公斤羊肉、60公斤洋蔥,花費5個小時,做過一個直徑達3.65米,世界上最大的“庫麥其”,起名為“團結庫麥其”,併入選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記錄。“庫麥其”在和田當地,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每逢節日人們還會唱“庫麥其”歌、跳“庫麥其”舞,一起共做共食“庫麥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