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天氣即將到來,麥子熟了,還沒收怎麼辦?

小位說三農


抓緊收,早收早好。麥子不抵玉米,早收幾天晚收幾天沒有事,麥子收割季節一旦遭受雨水侵淋,容易變黴,影響口感和賣相,嚴重的送都沒人要。

南方雨水多,但在梅雨未來臨之前,大雨基本不是持續性的,下一兩天就會放晴,農民應該趁晴天機會把小麥收割完畢,曬乾儲藏。北方天氣乾旱,種麥範圍廣,大面積小麥採用收割機,速度快,即使雨水來臨,對小麥的收割影響不會太大。

男方小麥種植相對北方來說數量少,如果天總是下雨,不放晴,那到了收割時節,也要在雨天下進行。古語有“搶栽不搶收”的說法,不要因為一點小麥而耽誤了下季種植,要知道,小麥畢竟才是小季,大季還在後面。

對著雨收割回來的麥子,如果天繼續下雨,那就必須想方設法涼幹了。農民家庭小院一般都會有天井,可事先用透明遮雨工具把天井嚴嚴蓋住,不讓漏半點雨水。然後把小麥倒在天井裡陰涼;在天井四角各放一個鼓風機或者風扇不分晝夜吹風,勤翻,可以讓小麥慢慢變幹。以前農民沒有電風扇,只好支取大鐵鍋,加火烘乾。


y農人農事


我是鄉村情懷,非常感謝你

的邀請。我的回答是,連夜搶收。

現在山東地區從南向北,小麥已經開始收割。農民會每天關注天氣預報和天氣的隨時變化。因為從去年十月份開始,忙到現在,總算看到豐收在望。辛辛苦苦幾個月,終於到了收穫季節。由於每年這時節,天氣變化無常,有時上午看著晴的很好,下午就狂風大作,暴雨傾刻間就來了。如遇一場大風暴雨天氣,即將收割的麥子,輕者倒伏,重者損失將非常嚴重。農民最怕的是遇到冰雹和連陰雨,遇到冰雹的地塊要絕收,遇到連陰雨天氣,麥粒在麥穗上就長出很長的一季的收成全泡湯了。

我記得在集體時,有一年遇到了連陰雨,收下來的麥子不能曬,長芽了,變黴了,沒收的在穗子長出了有3一5公分的綠芽,我們就不收割了,等到天啨時,經過兩個大陽曬,一把火點燃了。這就是小麥遇到連陰雨天氣遭到的損失。這一年別說是留麥種了,就是口糧,全體農民每個人只分了15斤發黴變質的麥子,烙出來的煎餅都發苦。朋友們,你們說咱農民苦不苦?這就是從很多年輕人不願做農民的原因。

當時是沒有收割機,全靠人工手拿鐮刀收割,人拉石滾子把麥粒壓出來。現在好了。有了大小型收割機,在地裡收下來後,也不用往家裡運,糧食販子在地頭就收走了,農民很是輕鬆,不用挨累了。

綜合以上各種情況,加上現在的有利條件,在麥收季節,農民會根據天氣預報和天氣隨時變化,適時搶收,有時會連夜收割,確保萬無一失,稞粒歸倉,這才是農民想要的。

我是鄉村情懷,我的回答完畢。

圖片來自頭條








鄉村情懷237524873


下面小莉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記得去年收小麥的時候,遇到了雷雨天氣,眼看就要下了,只能全家出動,還好我們村收割機有七八臺,每年他們都是從南到北一直收完才肯歇。打了好幾個電話終於聯繫到一臺收割機,現在的新型機器速度和幹活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四畝小麥沒多大一會兒就收完了,爸爸和二叔一人開一臺拖拉機,一次就拉到家了,如果拉兩次的話估計就真要挨淋了。


在農村鄰里鄉親的一般都特別和睦,所以有急事,大家都會幫忙的,所以能在下雨之前搶收完就要趕緊收完。

還有一次我家鄰居也是看天氣不好,搶收小麥,我也去幫忙了,七八個人很快就把小麥拉到家了,因為我們這邊農村都是非常好客的,幹一小點活也要請大家吃飯喝酒,剛大家在敞篷裡一放就開始喝酒聊天了,那次都喝的不少,(下雨天在農村很喜歡喝酒聊天)第二天去他家玩,看他有種苦笑不得的樣子,他說,小麥只顧著收了,忘記攤開了,手放進去特別燙,這樣很容易發黴。


所以在這裡要提醒朋友們,在快要下雨的天氣收小麥 ,搶收之後一定要記得把小麥攤開哦,如果下雨天沒合適的場地攤開,我建議等一兩天在收。

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和建議請在下方留言討論,有好的方法一定要分享出來哦


鄉依鄉伴


作為農村人,感受過豐收的喜悅,也體會了天公不作美時的心酸。

記得有一年,正是麥子收割的季節,卻下了一個月的雨,爺爺奶奶天天哀聲嘆氣,天公不作美,愁死莊稼人!

雨停過後麥子又在麥秸上發芽了,從春耕到秋收一場白忙活,我親眼見得有人跪在地裡哭,那種感覺,特別心酸。

也有些人趁著雨停的時候(有人連夜收割)把麥子割了摞起來,雨停之後也只有表面的一層是乾的,麥垛裡面的全都發黴了,這樣的麥子就算加工出來,人也不能吃,只能喂牲口!也是白忙活。

不過這樣的天氣現象很少,就跟天災一樣幾年一遇。一般雷雨天氣影響不大,雨過之後可以及時收割。最怕的是連陰雨,一天下不停,連續好長時間,麥子過了收割最佳時間,要麼爛在地裡,要麼收一堆秸稈!

對於山裡農村人來說,那就是靠天吃飯,老天賞臉,該下雨的時候下點雨,該曬太陽的時候曬一曬,莊稼人就能收點,如遇天災,只能苦笑興嘆。





用戶3303934507


在我的印象裡,麥季一般天氣都很好的,極少有雷雨天氣,但是也要隨時做好雷雨天氣的準備。

沒收割之前的麥子遇到雷雨天氣,可以適當等下先不要收割,只要不收割問題不會很大。一般收割時都會看天氣預報,確定最近幾天沒有雷雨天氣,再去收割,這樣就避開了雷雨天氣的危害。

現在收割以後,可以選擇立即賣掉,也可以曬乾再賣。我們小時候都是有專門的場院晾曬的,要隨時守著,碰到雷雨天氣馬上就要收起來,晚上也要睡在場院裡看著的。麥收季節的天氣,雷雨說來就來,不能只看天氣預報的,要隨時做好預防準備,不怕一萬 ,就怕萬一。





沂蒙阿亮


能收就趕緊收,收不了就先等等吧,記得前兩年收麥子,收割機剛到收到一半,大雨就下起來了,隨之而來的是麥稈變溼,麥子兒收不起來,麥稈卷在收割機裡面,不過雨也下了,就冒著雨把那一畝地的收完了,然後拉回家,放在拖拉機上,用塑料布蓋好,等雨停,啥時候天氣好了,就鋪在地上曬曬麥子。


熙熙他爸愛生活


今天剛剛冒著雨把麥子收回來,那感覺真爽啊。一大早起來天就陰沉沉的,看著就像下雨,天氣預報也說今天,明天都有雨,昨晚也剛下了一場雨,但是大傢伙都要搶著趕緊把麥子收了,省著連續下起雨來耽誤事。一上午沒捱到我家,下午又給街坊鄰居把麥子送回家,剛給我家收了一點,雨稀稀拉拉的下起來了,收還是不收?必須的收啊,已經開始了不能停啊,停下來就不知道又到啥時候了,只能冒著雨接著幹。把麥子拉回家,那麥子就像水洗過一下,溼漉漉的,還得趕緊涼開,要不一晚上就捂壞了。老百姓種莊稼真心不容易,什麼時候糧食能漲價,讓老百姓賣個好價錢呢/


太行小魏


我是農民,大半生一來,年年都要收割小麥,經驗告訴你我,遍黃遍割,不要等待,一塊小麥黃過三分之二,就能全都收割了。

農村關於小麥收割的諺語很多,陝西寶雞關中西部地區,每年立夏到夏至,有一種鳥叫算黃蟲,在這段日子裡,天天會叫,算黃算割……一直叫到夏至那天,以後一直等到第二年再叫。



農村麥黃諺語,麥黃一晌,一天一個樣;

夏至前下雷雨,農伯伯叫送命雨,意思就是小麥到夏至後就要死亡了;春爭一日,夏搶一時;麥黃糜黃,繡女下床。


前些年,農民們用鐮刀手工割麥時,就是一塊麥地黃多少割多少,算陀陀,也就是算黃算割。割麥來到地邊,用鐮刀把麥頭壓彎,看麥頭下部有幾層綠麥皮(麥衣),如果三層以下,說明小麥熟好了,可以開鐮割了。千萬別懶別等,天有不測風雲,萬以下連陰雨,兩天就發芽了,夏雨天晴見太陽,麥粒出芽見根長。

現今,都用收割機割麥,割的比較活,麥頭半截綠就能割了。夏收被稱之為,龍口奪食!



秦川農家


針對雷雨天氣,小麥收割儘量趕在雨前收割,現在麥區收割機停在公路上,找上幾臺收割機幾個小時就收割上來了。雨前收割小麥品質要高一點,價格也高一點,小麥價格雨前收割與雨後收割相差0.10元左右。但不能冒雨收割,冒著大雨收割,機械脫粒難,浪費嚴重,而且籽粒含水量大,容易發芽、發黴變質。

如果雨前沒時間收割,乾脆等到雨後收割,我們當地老人講,小麥長在地裡是瀝水的,反而不易發芽,如果割倒了下雨可能會發芽,因此,我們當地有句農諺:“稻倒一半,麥倒全無”。我們當地農民寧可讓小麥長在地裡,也不願割“水泡籽”(含水量大的麥粒)。


雨後收割,要曬麥穗,曬上一天左右,才能讓機械收割,雨後馬上收割,秸稈是柔軟有韌性,不方便機械收割,而且,麥穗脫粒效果不好,浪費嚴重。雨後收割小麥,必須馬上曬場或烘乾,不能堆放,覆蓋防雨布,塑料膜,否則會發黴變質、發酵發芽。

從天氣預報上看淮河流域今天到明天上午可能還沒有降水,麥區農民要抓緊時間收割,當地農村、農業部門要組織徵調收割機去幫助農民收割小麥,爭取小麥在雨前收割,顆粒歸倉。長江流域小麥收割完畢,完全可以徵調收割機去北方支援“三夏”搶收小麥。


未來一週,麥區可能多連陰雨天氣,農民要抓緊時間收割,同時要做好烘乾準備,減少小麥發黴、發酵、發芽風險損失,從周邊調動收割機幫忙收割。實在雨前無法收割,也不必著急,雨後收割也可以,但要清溝瀝水,防止小麥倒伏,對倒伏小麥要人工搶收或機械優先收割。

農民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天氣趨勢,及時分析研判,為小麥收割提供可靠依據。

目前全國小麥收割過半,小麥收割進度很快,收割機也由南向北收割推進,淮河以北小麥已經進入成熟期了,農民要抓緊時間,利用晴好天氣收割。要主動聯繫收割機農機手,幫助收割,不能在收割機費用上與農機手討價還價,甚至鬧不愉快,各地要為農機手提供加油、維修、食宿服務。為收割機開劈“綠色通道”,方便收割機作業!


長江老農


雷雨天氣不可怕,搶收三夏步子大,雨淋麥子把風颳,善後跟上打不垮。

麥子成熟的時候鬧天氣,是農民最怕的,倒不是怕大風倒伏,而是怕雨天持續時間長晴不了天,麥子發黴發芽。


二坤這裡快麥收了,以前確實遇到過這種情況,談一談自己的經驗。

麥收一大寶,天氣預報少不了。快麥收的時候,多看天氣預報,做到長期準備,如果預報準,可以留1至2天的準備時間。

“朝有破紫雲,午後雨必臨”,“雷轟天邊,大雨連天”,都是農民長期生產經驗積累起來的,可提前20分鐘至1小時預報,也為雷雨天是否麥收提供了參考。

雷雨來時,切忌搶收。一是因為麥穗打溼,收割機不易脫殼,田塊浸水,收割機容易陷住。還有雷雨天,不宜在空曠地方作業,以免發生雷擊事件。

雷雨過後,如何善後

  1. 如果產生了倒伏,及時把倒伏部分扶起,保證通風透氣,夏季溼度大,容易漚爛腐壞。
  2. 如果遇天氣沒有轉好,及時查看麥穗裡麥粒有沒有發黴發芽,及時區分剔除,以免影響小麥品質。


  3. 提前聯繫好收割機,天氣放晴麥穗乾透,及時搶收!
  4. 查看地塊有沒有積水,防止收割機陷進去,影響作業。
麥收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氣由他去,關鍵靠自己。遇災害性天氣莫強求,旱澇保收就行,大夥還有啥法子,下方評論。我是二坤,三農問題,為您刨根問底兒。歡迎關注,不迷路——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