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這世上最苦的事,莫過於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

很多人因這求不得,而變成怨憎會,它是人心靈上的毒瘤,一念可放下,一念可成魔。

蔣經國就曾因這樣一個求而不得的女人,眼看著她跟自己的政敵結成伉儷,他心懷怨念,把情敵下了獄,冷眼看著昔日心愛的女人,艱難度日。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顧正秋和任顯群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01 放棄“太子爺”的愛,放棄舞臺

她是臺灣人盡皆知的一代名伶,素有臺灣“梅蘭芳”之稱,她叫顧正秋,本名顧祚華,原名丁蘭葆,1929年出生於南京,10歲時考入上海戲劇學校學戲,1944年拜梅蘭芳為師。

她15歲就開始登臺表演,後來更是組建了屬於自己的劇團,有一次臺灣永樂戲院的經理邀請她去臺灣演出,對於別人口中描述的臺灣,她一時好奇,便答應了下來,那時,她才滿20歲。

本來是打算演出兩個月便回內地,不想命運就是這麼神奇,這次的演出,也讓她的人生有了新的轉折點。本以為,只是一次如常的演出,不想到了臺北之後正值上海失守,於是她便又簽了兩個月的約。

就這樣,在回大陸無望的情況下,她帶領著劇團在臺北開始了漂泊不定的演出生涯,也正因這陰錯陽差,讓她成為了臺灣人人皆知的一代名伶。

當時的顧正秋芳華正茂,主唱京劇的青衣,也會唱崑曲,臺前她扮相俏麗,嗓音溫婉;在臺下,她溫文柔雅,長相清麗。

這樣一個她,自是不乏大量仰慕者,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當時國民黨“太子爺”蔣經國和當時的“財政廳長”任顯群。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但是當時蔣經國和任顯群都已結婚,蔣經國當時娶了一個俄羅斯姑娘法依娜,對於蔣經國跟這位姑娘相識相愛的過程,我想多少可能緣於蔣經國當時在異國他鄉漂泊,心中寂寞,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姑娘溫暖著他,照顧著他,陪伴了他少年孤寂,也讓他辛酸的成長中,多了一份甜蜜。

後來,蔣經國回國,也帶上了這位陪伴他青春少艾時的結髮妻子,蔣介石為這位溫婉的姑娘重新改了箇中國名叫“芳娘”,後來,她見自己的婆婆毛福梅時,婆婆說“方正有賢良”,又為她取名為“方良”,說這樣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對女人的要求。

蔣經國如果不是因為遇到顧正秋,也算得上是一位專情的男人了,他跟方良相伴一生都未離棄,只是不知,如若當時顧正秋鐘意的是他,他否又會拋下遠離家鄉,不遠萬里隨他而來的妻子。

彼時,顧正秋是永樂劇院紅極一時的青衣,蔣經國也因她成了戲院裡的常客,更是經常打著盛宴款待劇團的幌子接近她。

蔣經國對她的熱烈追求,在當時早已不是奇事,但是顧正秋經常也只是禮貌地應酬,並未跟他有過親密舉動。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此時財政大臣任顯群也對她傾慕有加,他才華橫溢,又是青年才俊中的姣姣者。跟蔣經國所不同的是,為了愛情,他更豁得出去,他不顧前程和外人言論,毅然離婚,終是抱得美人歸。

顧正秋曾說:“我與任顯群並不是一見鍾情,但相識之後,就漸漸被他幽默的談吐,豪爽的個性所吸引。與他在一起,我感到很自在,快樂,平視,終於不畏萬難,決定與他長相廝守。”

蔣經國因身份原因,並不是想離婚就能離婚的,也正因為此,他失去了跟任顯群公平競爭的機會,一下子就被顧正秋拉進了婚姻的黑名單。

在情愛面前,很多女人會失去自我,權勢和經濟成了女人選擇婚姻最大的誘惑,有人沉淪,有人痴迷,有人因此付出一生,痛苦一生;有人卻能守住初心,不畏強權,衷於自己,衷於愛。

顧正秋無疑是聰明的,我相信在這兩者之間,她曾搖擺過,思慮過,面對兩個出色的青年才俊,任何女人都無法抗拒。

但是她最終做了對自己最正確的選擇,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頭。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02 飢寒交迫亦不悔

愛情是這世上最奇妙的東西,當你心中溢滿愛時,連空氣都是甜的,但是當這份愛而不得,還要眼睜睜看著近在咫尺的愛人,成為自己政敵的妻子時,這份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人皆凡人,有愛便會有恨,失戀後的蔣經國因愛生恨,於是以任顯群“知匪不報”之罪為由,判了他七年牢獄。

當時說任顯群叔叔是匪,而任顯群:“曾受高等教育,歷任政府要職,竟不明‘大義滅親’之義,明知匪諜而不告密檢舉,依法衡情,應處以高度之刑,以資儆戒。”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任顯群因“諜匪”一罪,最終被判五年監禁。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新婚丈夫被冤入獄之後,正值事業顛峰的顧正秋為了避禍,毅然退出了舞臺,她低調地幽居家中,等待丈夫出獄而歸。

那個時代,時局動盪,很多人為了避禍而出國,但是她卻並沒有為了自己優越的生活而放棄丈夫,她一直固守臺北,等待丈夫釋放的那一天。

任顯群出獄後,兩人都怕再生事端,於是放棄大好前程,逃到了一個地處偏僻的山村,那裡沒有電燈,沒有電話,住的是茅草屋,喝的是山泉水。

任顯群不再是人人仰慕的財政大臣,顧正秋也不再是大紅大紫的當代名伶。

她穿著粗布麻衫,頭髮蓬鬆,不施粉黛,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農婦打扮。

沒有人想到,她曾是幾年前永樂戲院那個一笑傾城的美人,是達官貴人追求的對象,她唱的每一句戲文都驚豔絕倫。

不知那時的她,是否曾經後悔過自己的選擇,不知那時的她,是否懷念過那段韶華正盛的時光。

如果她選擇蔣經國,或許她依然是那個人人愛慕的傾城美人,過著富足豪華的生活,她會站在舞臺中央,華光聚身,成就一生傳奇。

而她的後半生,卻是麻衣粗布,農耕勞作,鮮少見人。

愛情從來不分貴賤,只要有契合的靈魂,心靈碰撞時的火花,即使貧窮,也壓抑不住彼此心意相通的愛。

塗磊曾說,一個女人是否愛你,要看你在飢寒交迫時,她是否願意與你相伴相隨!

共享富貴容易,由奢入簡,卻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堅持的。

也許,當初的蔣經國和任顯群,都是看中了她這一點,美麗外表下有一顆善良且永遠衷於自己的心,她有她的傲骨,也有對愛從一而終的執著。

蔣經國求而不得的女人:即使你毀了我的生活,我依然願意尊重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03 尊重自己的抉擇,是女人一生的修養

1975年,任顯群逝世,兩人相伴幾十年,看盡世間繁華,嚐盡人間冷暖。

1997年,69歲的顧正秋出版了回憶錄《休戀逝水》,有人趁此問她,蔣經國是否追過她。

她說“不想說”,因為“蔣方良還在”,而後又說“我的回憶錄,不需要靠蔣經國的名字來賣!”。

時光如枕,青春已逝,芳華不再,但她依然還是那個她。

她用自身的素養,還有那一身不屈的傲骨,告訴眾人,我不需要靠我曾捨棄的人,來成就自己,那是對他的尊重,對他愛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選擇的尊重。

2004年12月15日,蔣方良去世,沉浸已久的臺媒再次將兩人關係放大,有人再次找到她詢問兩人關係,年愈七旬的她依然閉口不談說

“我還是不想說”。

這是她的骨氣,亦是她一生堅持的修養,即使她傲雪霜白了發,依然不改人生準則信仰。

2016年8月21日,這位有著“臺灣梅蘭芳”之稱的一代名伶在臺北病逝,享年87歲。

在愛情裡,我們的人生總是充滿了悔意,有人說,女人無論嫁給誰,都會後悔。

每當想起年輕時,那些曾經錯過的不乏優秀的人,也有很多人心中充滿了悔意,甚至會因此而迷失自己。

或者因愛生恨時讓原本前途坦蕩的生活,變的灰暗無光而終日鬱郁。

但是,我希望所有女生,一如顧正秋,有放棄繁華時的泰然,也有迎接生活的勇氣;有轉身而去的優雅,也有接受現實的傲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