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遊刃有餘,為何取經過程打妖怪這麼吃力?

醉墨客


首先感謝對這個問題回答的邀請。

首先孫悟空在大鬧天宮前是佔山為王,也可以說是自己創業。自己創過業的人都知道,那種奮不顧身,勇往直前,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是給別人打工者所不具備和沒必要具備的。

其次他是個石猴轉世,初出茅廬,不懂得社會潛規則,而且所佔位置和責任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花果山水簾洞,孫悟空是CEO,所有問題都要他自己扛,責任也就越大了。

西天取經路上,雖然孫悟空的本事很大,但是絕大多數的問題還要聽CEO唐僧的,他就是個打工的。責任就是保護唐僧的安全問題,關鍵還經常遭到唐僧肉眼凡胎的誤解,所以也就不那麼盡心和盡力了。

還有一點,就像當今社會的一些潛規則,很多妖魔鬼怪都是上面有關係和人脈的,孫悟空也不能放開手腳致其死地。不過好在後來孫悟空也明白了這些道理,也開始懂得借力去解決問題。況且唐僧的背景那麼顯赫,完全可以借力來解決一些難以逾越的難題。





更省油的燈


首先,一個是自願的,一個是被迫的。主動和被動做事,哪個更高效?

孫悟空大鬧天宮,是自願的。大鬧天宮之前,它還只是只石猴,被各界所瞧不起。大鬧天宮,一則是證明自己的能力,二則,為自己被耍討公道。心理有慾望,必定拼盡全力。取經則是被迫,因為技不如人,被如來壓於五指山,為求脫困,答應的一個條件,是迫於無奈的。保護唐僧取經,是被迫履行自己的一個承諾而已,它的心中是有不滿的,肯定不會全力以赴。

其次,揮灑自如與畏手畏腳,哪個更容易取得成功?

大鬧天宮時,孫悟空來去自如,沒有任何限制它的事情,能盡力而為。取經路上,唐僧動不動就唸緊箍咒,各路神仙動不動就說殺不得,各路妖怪動不動就拿它師傅師弟相要挾,還有豬八戒動不動就給它穿小鞋,哪能如以前那般,揮灑自如。

第三,千里馬遇不到伯樂,能盡顯才能嗎?

孫悟空本來有火眼金睛,能看妖魔,在三打白骨精之後,卻被唐僧的肉眼凡胎所誤解,覺得它濫殺無辜,不僅多加苛責,還要趕走它。明明有騰雲駕霧的本事,卻被明令禁止,只能徒步取經。


庭院風鳴


題主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小時候我讀《西遊記》也是有這個感覺,一直納悶,想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那多威風啊,搞得玉皇大帝都不得安生,頭疼極了,最後只能請法力最高的如來佛祖出面才降住了孫悟空。可是後來為什麼孫悟空跟著唐僧西天取經的路上,本事就突然變小了似的,什麼妖怪都搞不定,到了最後全得求助別的神仙才能收服那些妖怪。

其實,事情的真相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並不是遊刃有餘,真正有本事的大人物並沒有出來和孫悟空對陣;西天取經路上孫悟空並不是打妖怪吃力,而是他沒有拿出真實戰鬥力來打妖怪。這麼說的理由有三:一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如同一個初闖江湖的愣頭青,天庭只是想教訓他一番,並不想要他性命,所以,給了他胡鬧的足夠空間;二是孫悟空西天取經路上已經是個成熟的老江湖,做事得遵守江湖規矩,所以,他對路上的妖怪也像當年天庭對他一般,只要教訓一番就好,不必性命相搏;三是這些妖怪都是天庭大人物的寵物,都是有背景的,孫悟空作為老江湖自然知道分寸,不會痛下殺手,只要找到他們背後的大人物,問題就解決了。

一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如同一個初闖江湖的愣頭青,天庭只是想教訓他一番,並不想要他性命,所以,給了他胡鬧的足夠空間。

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天賦極高,學藝歸來,法力是夠強大了,但對於人情世故卻是一塌糊塗,壓根不知道天庭生存的那些明規則和潛規則,他就是個十足的初闖江湖的愣頭青,一言不合就開打,這就是他所謂的“大鬧天宮”了。玉皇大帝對他這個愣頭青本想差手下教訓他一頓得了,讓他學會做人,學會適應天庭生存的明規則和潛規則,並不是真的想要他的命。所以他才有那麼大的自由空間去折騰,若是真想取了他的性命,玉皇大帝早就派出了厲害角色滅了孫悟空了。

二是孫悟空西天取經路上已經是個成熟的老江湖,做事得遵守江湖規矩,所以,他對路上的妖怪也像當年天庭對他一般,只要教訓一番就好,不必性命相搏。

當年桀驁不馴的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歷經五百年的滄海桑田,也慢慢泯滅了當年愣頭青的氣質,對於天庭的明規則和潛規則也開始慢慢了解和習慣了。當他重獲自由時,雖然搬掉了他身上的五指山,但壓在他心裡的五指山卻十分強大,讓他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行事了。他懂得取經路上就是他的江湖,在江湖行走就得懂得江湖規矩,不能再由著自己性子胡來了。所以,他對待取經路上遇到的妖怪,也像當年天庭對他一般,只要教訓一番就好了,不必性命相搏。他對這些妖怪也表示了充分的理解,看到這些妖怪,就如同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般,他的內心肯定時常感嘆:誰沒年輕過呢!

三是這些妖怪都是天庭大人物的寵物,都是有背景的,孫悟空作為老江湖自然知道分寸,不會痛下殺手,只要找到他們背後的大人物,問題就解決了。

孫悟空經過了五指山下五百年的痛定思痛,已經洞悉了天庭的很多明規則和潛規則,他清楚地知道,這些散落在各地的妖怪,幾乎都是有背景的,他們背後的靠山幾乎都是天庭的大人物,這些大人物得罪不起啊,自己和唐僧去西天取經,都得仰仗他們幫忙。所以,孫悟空對這些妖怪們不能也不敢痛下殺手,打死妖怪倒是簡單,接著這些妖怪們的主子找上門來,那麻煩可就大了。更何況,他們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本身也就是一場修行,就是一場考驗,就是一場磨礪,要磨礪他們都像唐僧一般有一顆向佛之心、仁愛之心。要不然,怎麼會孫悟空打死了那幾個凡人的惡霸,就飽受唐僧的責怪和處罰。比如紅孩兒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之子,最後多虧了觀音收服紅孩兒,收在身邊做了善財童子。


喬鞅


先看看大鬧天宮這個故事場景。個人映象中,大鬧天宮出場的大人物其實沒有多少,除了哪吒,二郎神稍微有點分量,其他的都是蝦兵蟹將,而且當時孫悟空是屬於被討伐的一方,他完全可以通過打游擊的戰術規避大部分戰力,無需硬碰硬,而且,孫悟空也只是鬧,天庭的大人物並未出手,包括五老,六元,七司,八極等,有放水的嫌疑!而且孫悟空單從本領上而言與楊戩不相上下,並且被楊戩設計拿下,下了斬妖臺未死,最後投到煉丹爐。而且後來孫悟空從煉丹爐逃脫,從兜率宮打到凌霄殿的時候,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顯然是不正常的,而且大鬧天宮也沒有出現像樣的寶物,用來鎮壓孫悟空,導致他折騰了這麼久,最後請來如來鎮壓在五指山下,500年後被迫答應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後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途中,其實單從遇到的妖怪而言,本領並不強盛,而是他們手裡的寶物厲害,而且攻守形式發生變化,有一個肉體凡胎的師傅要保護,而且這個師傅還是個嫩頭青,好壞不分,導致孫悟空無法全力出手,還不討好!兩個師弟也是拖油瓶,幫不上什麼忙,還需要照顧,心力交瘁!後面出現的妖怪大部分都是天庭的寵物或是大人物的童子下凡化成的妖怪,都是有背景的,而且還是偷了重寶下的凡,而這些重寶是在大鬧天宮未曾出現的,孫悟空也不能下死手,處處受制,當然也無需拼命,找到關係直接上天告狀,找正主收拾也省事!當然也有可能是孫悟空從石頭蹦出來沒一陣,就被鎮壓了500年,而他一身本領其實也沒修煉幾年,這500年對他而言是極其漫長的一段時間,修煉時間被浪費了,道行被耽擱了,不排除這方面原因。




張yaqin


第一,悟空在大鬧天宮時其實並非遊刃有餘。

取經路上,悟空多次提到大鬧天宮,其實有吹牛的成分(絕沒有貶低悟空實力的意思,500年後略微誇大一點也是正常)。當然,那也是值得一吹的,在西遊世界多少萬年的歷史中,可能的確絕無僅有。或者說,如果換了別人,就算敢鬧,小命早就嗚呼了。

我們喜歡大鬧天宮的故事,更多的是因為他做了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想做,又絕不敢做的事情。畢竟,不畏權威,且敢於冒著粉身碎骨的危險挑戰,是大多數人連想都不敢想的。

準確說,悟空大鬧天宮是成功的,正面對決取得的戰績卻是有限的。何況,別說太上老君(最可疑的當然是八卦爐中燒了七七四十九天,不僅毫髮無損,還多了火眼金睛的技能),連哪吒也有放水的嫌疑,還有更多的大咖並未出手。

第二、取經路上,悟空已經成長了。他不再完全依賴武力了。很多時候,他要反覆掂量、權衡,他明白仙界上層錯中複雜的關係。這樣的描寫非常多,尤其是在細節上,他下手前經常遲疑,動起手來,也幾乎總是不斷增加周旋的時間。比較明顯的有盤絲嶺的故事、通天河故事、七絕山故事等等。

當然,有些妖怪也確實太厲害。比如太上老君的金角和銀角兩個小童、青牛怪,小雷音寺故事等。

請注意,悟空在團隊中絕不是唐僧師父單純的保鏢,他還是唐僧的導師,他是智者(按照八戒、沙僧的說法,是隊伍中最伶俐的),是如來旨意的直接貫徹者,是取經團隊的CEO!


鄭光赫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方面,在取經路上的妖怪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再加上他們修煉成人、下凡時,都會順帶把天上的寶物帶下山,然而,這些寶物對於孫悟空而言,都有著極其致命的傷害。再加上,唐僧一般都會被妖怪抓起來,孫悟空並不能硬闖妖怪居所,擔心對自己的師傅不利,並不是孫悟空打不過他們,而是擔心師傅的安危,所以大部分會選擇上天庭求救更加安全的解決方式。而孫悟空西天取經時,身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一個創業者變成了一個給唐憎打工的打工仔。頭上戴上了緊箍咒。唐憎是取經團隊的領導,所定的工作紀律是比較嚴格的,誰犯了工作紀律,就要受到懲罰,孫悟空雖然頭腦活絡,辦法眾多,可是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然就會念緊箍咒。那麼多的規矩套在孫悟空身上,不由孫悟空自由發揮,能力和戰鬥力都大打折扣。


懷舊VLOG


還不是因為被壓五指山幾百年,武功久不練習荒廢了,出山時功力剩下一兩成就不錯啦!



大嘴黑鍋


因為自己幹,和給別人打工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