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農業農村局:堅持春耕備耕 提高戰“疫”底氣

四川新聞網內江2月5日訊(劉世彬)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內江市農業農村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圍繞“三確一選”目標,多措並舉抓好春耕備耕,努力保持糧食生產平穩有序,牢牢緊繫“米袋子”的“安全繩”,沉著應對疫情可能引發的農產品市場供應異常,為內江人民打贏戰“疫”放穩壓艙石。目前,全市各項農業生產資料備貨量均比上年有所提升,超過計劃用量0.1~3.03個百分點;大春糧食及經濟作物計劃種植面積也較上年提高2.43萬畝。

加強農資監管,確保生產資料安全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嚴厲打擊銷售假劣農資、哄抬價格的不法行為,確保種子等農用物資價格、質量穩定。結合全市實際,各縣(市、區)正在制定農資抽查計劃,提前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調劑,確保農用物資供應充足。據農情統計,全市水稻種已備139.98萬公斤;佔計劃用量的100.1%;玉米種已備271.71萬公斤,佔計劃用量的100.2%;化肥已備11.38標準萬噸,佔計劃用量的102.52%;農藥已備346.5噸,佔計劃用量的103.03%;農膜已備1322噸,佔計劃用量的101.23%。農業機械已備55320臺(套),其中大型拖拉機1340臺,插秧機240臺。各項農業生產資料備貨量均比上年有所提升。

抓好品種推介,引導農戶科學選種

為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引導農民科學選用優良品種,以優良品種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種子、農技、植保、土肥、科教等方面專家,遴選了2020年大春生產主導品種19個,包括川種優3877、川6優713等水稻品種12個,惠玉788、瑞玉16等玉米品種7個。要求各縣(市、區)結合“良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引導農民因地制宜地選用優良品種,充分發揮良種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確保2020年大春糧食生產安全。

創新農技培訓,確保科技支撐有力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正在擬定培訓方案,在新型冠狀病毒防範期間,重點以網絡、電視、報紙為主開展技術宣傳培訓,疫情控制後,將充分利用科技下鄉、科技扶貧等形式,派出大量農技人員深入一線,宣傳、舉辦各種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大力推廣水稻旱育秧,玉米集中育苗移栽,地膜覆蓋等抗旱節水栽培技術。當前小春作物以抓好油菜田間管理為主,通過培育壯苗、配方施肥、病蟲防控等有效技術手段,提高小春農作物抗逆能力,為豐產打下基礎。

堅持宣傳推廣,確保面積產量穩定

為確保春耕糧食播栽面積穩定,市農業農村局提早謀劃部署,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宣傳,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通過土地整理、提高複種指數、糧經作物套種,代耕代種減少撂荒等措施,穩定提高大春糧食及經濟作物種植面積。2020年秋糧計劃播種面積432.85萬畝,比上年增加2.43萬畝;其中,水稻計劃播種122.6萬畝,比上年增加0.18萬畝;玉米150.51萬畝,比上年增加0.05萬畝;大豆53.68萬畝,比上年增加2.19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