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裡抗疫14天,這些人被曝光了……

一場疫情,全民戰“疫”。

疫情下居家的我們,除了每天關注全國的疫情通報以外,也會被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信息轟炸。

信息有很多——讓人感動的、讓人難過的、讓人氣憤的、讓人驚歎的……

作為一個浙江人,面對疫情時,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應急處理能力讓我們無比自豪:

1月23日,浙江啟動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屬全國第一省;

1月27日(大年初三)開始,浙江各級領導班子,每日舉辦新聞發佈會,每日一場;

1月31日,杭州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表示,每天捐贈款物收入和支出情況,在《杭州日報》公示,並同步在杭州市紅十字會官網、官微公佈,全程100%公開透明……

疫情之下,政府給予了我們最大的安全感;而“在浙裡”的每個普普通通的人,也在用一件件小事給身邊提供著力所能及的溫暖。

人間,值得!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線抗疫人員是最英勇的戰士,也是最美的逆行者。隔離病毒不隔離愛,他們將對家人的思念化為工作的動力。

No.1 爺爺臨終叮囑:

“一定要堅守在防疫崗位上”

麗水 龍泉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一定要堅守在防疫崗位上”

這是龍泉市醫護工作者周裕康的爺爺在離世前叮囑他的話。

初七,12時05分,爺爺離世,周裕康匆匆趕回家送老人最後一程。同日16時,他收到緊急任務的通知,來不及擦乾眼淚,又立刻趕往大沙執勤點,24小時無休地堅守崗位。

面對群眾,他面容平靜,但半夜卻忍不住偷偷哭泣,強烈的使命感支撐著這位至情至孝的男兒堅守一線。

“爺爺是一名醫生,幾十年在基層默默奉獻,他說讓我不必看望他,立刻回去工作,我懂他。”

一句“我懂他”道出了一家三代醫務工作者的初心。

No.2 “寶寶別哭,請等我們回來”

溫州 龍灣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2月4日,溫州龍灣區某小區裡傳來一個小寶寶陣陣聲嘶力竭的哭喊,聽著讓人心碎。

兩位白衣天使即將奔赴前線。

爸爸孫建,是溫州市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媽媽張望望,是溫州市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

溫州市組建醫療後備隊,龍灣第一人民醫院發出應急救治第二梯隊召集令,夫妻二人一起主動請纓,將一週歲多的寶寶託付給家人。

他們是孩子,他們也是父母。

而此刻,他們是人民的白衣天使。

No.3 她靠在門框邊睡著了…

衢州 常山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25歲的她,本該是在父母身邊撒嬌賣萌的年紀。

而此時,她在連續工作6小時後,斜靠在門框睡著了。

照片中的“面罩姐姐”,是衢州常山縣人民醫院兒科護士張琪。

照片中,她睡得很沉,汗水蒸發後,在防護面罩上形成了水珠。透過防護面罩,能看到她那疲憊得讓人心疼的臉。

拍照片的是常山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長毛水仙。“照片是我晚上去交班時拍的。我看到她靠在門邊睡著了,不忍心叫醒她,她太累了。我心疼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辛苦了,姑娘!

No.4 “寶寶,媽媽好想你”

杭州 浙一之江院區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浙大一院感染科的護士胡巧俏爽約了,

原本說好一家人去上海過年,

卻在家裡去了上海後,自己卻留在了“抗疫”第一線。

“媽媽怎麼還沒有下班?我好想媽媽。”

面對女兒每晚的問題,她心如刀割。

1月30日下午兩點,丈夫帶著女兒從上海回杭後,隔離線外,胡巧俏一家三口,有了這短暫的團圓。

於是,就有了這麼感人的一幕:

隔離線外,護士媽媽遠遠地喊著

“寶寶,媽媽好想你呀”

轉身在同事懷裡又嘀咕著

“來幹什麼都不知道...”

她們是浙大一院的護士,已好久沒有回家。

你們待膩的“家”,

正是她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 。

No.5 牽手逆行,戰“疫”時期最深情的告白!

溫州 文成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這個春節本該是文成縣雷霆公益救援中心隊長林加安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然而疫情爆發後,他主動提出將婚期延後,和愛人胡李溢一起雙雙投入疫情防控志願服務。

平日裡,他們是夫妻。

疫情前,他們是戰友!

有人問他,婚禮延期值不值?

林加安說:“再苦再累再危險,只要能把自己的這份力量奉獻出來,更好更快地控制疫情,讓更多人安心健康,我覺得這就是最美好最開心也是最值得的一件事!”

牽手逆行,這是戰“疫”時期最深情的告白!

疫情之下的之江大地,無時無刻都有人在堅守。他們很平凡,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螢火一般星星點點的善意,點亮“平凡之光”,溫暖了這個寒冬。

No.1 “拾荒”老人捐款萬元抗疫,留名“知恩者”

湖州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83歲的他拾荒為生,

家庭經濟本身不寬裕,家中老伴也需要人照顧。

面對疫情,他拿出一萬元捐“匿名”捐給社區。

視頻中,老人急切地揮動雙手錶示:“不要報道我,要寫名字寫‘一個知恩者’。”

網友紛紛感動,稱“社會有我們,爺爺把錢收回去!”

很快網友便眾籌了一萬元還給老人。

然而這個倔強的老頭,再次將這一萬元通過銀行將錢匯入吳興區紅十字會。

而這一次老人的落款是:一群網友。

No.2 他捐了5000個口罩,他叫林生斌

杭州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林生斌,

這個熟悉的名字,

1月31日再次出現在《杭州日報》上,

與他一起出現的內容是:1月28日,口罩,林生斌,5000,個……

5000個口罩,價值9萬。

杭州保姆縱火案過去兩年半,他走出來了嗎?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這次新冠病毒肺炎來襲,他不停地打電話聯繫醫療物資。

1月27日大年初三那天,他還在微博上說,這幾天也沒聯繫上物資,沒出上一份力。

第二天,他就捐了5000個口罩。

一位網友說:“他還在相信人間,我們為什麼不呢?”

No.3 兩個武漢娃,七個濱江臨時媽媽

杭州 濱江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爸媽、外婆都被確診為新冠病毒肺炎,需隔離治療。

哥哥8歲,妹妹2歲,也需隔離觀察。

兩個娃娃誰來照顧?

相關單位儘管發了徵集信,心裡卻也嘀咕:

任務艱鉅又危險,還得面對28天的脫離社會……

然而,不到兩小時,6人醫學觀察護理隊就到位了!

讓我們記住這幾個名字:邵慧霞、傅靜、程紅梅、湯春燕、黃綠寶和柴聰聰。

參加陪護的,還有孩子父親的同事尤麗,“孩子跟我熟悉,照顧起來會方便些。”

這7個人,就這樣成了兩個武漢娃娃的臨時媽媽。

No.4 “我是打小工的,請給有需要的地方”

台州 溫嶺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丟下2000元現金,他頭也不回地離開派出所

“我是打小工的,實在沒多餘的,

請給有需要的地方,非常感謝!”

2月1日下午,一位留著寸頭,身著一身黑色羽絨服,並且戴著黑色口罩的小夥走進溫嶺大溪派出所報警中心。

當民警的眼神鎖定他時,他慌忙地從衣服口袋中掏出一個信封,並說了句“謝謝你們”後便飛速地離開了派出所。

民警打開信封,便看到了上面的那段留言和2000元現金。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這位小哥,你的字跡很樸實,但你轉身離去的背影真的很帥!

No.5 哪怕再微薄,一家人也想出一份力

溫州 永嘉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和麵、生火、調餡……

凌晨4點,永嘉縣城望江北路的小五農家麥餅店早早的“營業”了。

考慮到不少餐飲行業關門歇業,

剛過完年,汪永良一家提前結束假期,

每天早起趕製100多個麥餅,贈送給防疫一線的戰士們。

汪永良說,哪怕再微薄,一家人也想出一份力。

在全國各地疫情全面爆發的當下,浙江首先開啟的是“自救”模式,而這種“自救”模式的信心來源之一無疑是海內外的800萬浙商。

他們不惜代價動用全球“朋友圈”,只為跑贏疫情!

No.1 拼速度!最暖“人肉帶貨”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物資緊缺消息發出不到兩天,

俄羅斯華商及愛心人士就在當地採購了2噸醫療物資,

為了趕時間大多通過現金進行交易,

由華僑先墊付資金,

再由浙江旅行團“人肉”“閃送”回杭。

一位組織者在朋友圈中寫道,

一說物資到了,機場裡的勞動力們爭先恐後幫忙搬運,中國大媽尤其可愛!

冰天雪地裡大家心是熱的。

No.2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從迪拜到浙江的愛心接力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溫州90後華人李先生從迪拜捐贈20噸醫療物資回國,價值200多萬元人民幣。

他和同事們打包了2200個大箱子,花了整整30個小時。

“這些算不上什麼,只要能幫上忙就好了。”面對採訪,不願具名的李先生這樣說道。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浙大第一醫院的醫護人員列隊,送別連夜辛苦送貨的申通卡車司機。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這次抗“疫”中發揮地淋漓盡致。

因為是“好心人捐的物資”,國內承運的2位司機輪換連夜疾馳24小時。

“兩人一共就吃了一包方便麵,”司機宋師傅說“車上都是救命的東西,自己耽誤一秒,醫護人員就多一分危險”。

不管是李先生還是兩位司機,在抗擊疫情面前盡顯赤子之心。

No.3 威武霸氣!“硬核”浙商買下口罩廠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口罩緊張怎麼辦?

麗水市僑聯海外委員、柬埔寨浙江商會副會長趙普洲做了件大事兒:

他收購柬埔寨一家口罩工廠,

可日產10萬隻口罩,

將以三毛錢每個價格供應國內市場。

這一霸氣舉動燃爆全網!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這幾天,總有人問他,如果虧本怎麼辦。

“就算虧本又咋的?”電話裡,趙普洲大聲反問。

什麼叫“霸道總裁”,什麼叫“硬核”浙商,趙普洲作出了最生動的詮釋。

No.4 甘願吃虧被宰,口罩有多少要多少!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2萬5千口罩,1.08歐一個,你是要,還是不要?”

面對漲價的物資,

法國華人進出口商會會長黃小杰毫不遲疑:“要要要,有多少要多少,馬上付全款,我再找熟人做擔保。”

浙江人精打細算出了名,

可現在這個狀況,他管不了那麼多。

因為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戰役!

口罩價格持續上漲,黃小杰還在四處尋找貨源,

4日凌晨他又帶來了好消息:“來回開了6小時車,又提到了175000個醫用手套、2000瓶消毒液、1200件防護服,總共297箱物資,裝得滿滿當當的。”

小事情上謹小慎微,在大事情上斬釘截鐵,

這就是浙商氣魄。

No.5 賺錢精明疏財仗義,浙商的俠義之心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絕大多數浙江籍華僑華人在海外做的都是利潤微博的小生意,“一分一釐”辛苦積累的財富,總在每一次祖國危難時仗義疏財。

本次慷慨解囊捐助的西班牙溫州總商會有200多人,

會長、會員們的生意絕大多數是從事小商品、服飾鞋包批發、餐飲等生意。

捐出一套防護服,等於要賣出1000支圓珠筆!

賺錢精明卻疏財仗義,

浙江商人懷著一顆重義輕利的俠義之心。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在重大災難事件面前,浙江人集體性地挺身而出已是一種慣性行為。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多數的普通人沒有統一的指揮官,卻在各自領域憑藉各自的專業能力與資源貢獻力量。有溫度,有力度。

致敬每一位在抗擊疫情中發光發熱的浙江人!

“浙”里抗疫14天,这些人被曝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