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第一节 仁风

仁风,现在是盘古山镇治下的一个村名。过去,它却是盘古山镇的前身。这里的地方政府、基层政权机构都以“仁风”冠名,即使改朝换代、政权更叠,地名也沿用如故。据了解,仁风一名,最早是当地人为筹建村北圩场而选定的。源出“大晋统天,仁风遐扬”(晋·潘岳),寄托人们的期许和愿景:希望君主和地方长官布施的恩泽如和风一样遍布民间。于是人们把村北之圩,定名为仁风圩。圩场建成后,财源茂盛,生意兴隆。每逢圩日,赶圩之人,摩肩接踵,举袂成云。来往一多,时间一长,人们不仅记住了繁荣好客的仁风圩,而且把这片富庶的山中盆地也称为仁风了。

仁风盆地四周是高山峻岭形成的围屏,盆底是平展万余亩肥沃的耕地。南西北三面高,东面低,盆地内的大小河流均往东面一个不足百米宽的水口(棋石口)流出。

据传,神仙要把仁风打造为一座城市,神仙首先在平整的土地上围上天然的城墙(高山),在北面布置仁风嶂、龙山、羊山;东面布了梅子山,出水口处布了一个棋盘石;西面布了西昙山、鸡枷山;南面布了鹞子嶂。又在南面的南山前特意做了一顶官帽——纱帽嵊,这就是蒙氏宗祠的后龙山。安排好了河流后,神仙找了根扁担,一头插在饭甑寨上,一头插在阴刀子上。要把这两座石山挑到仁风来。把饭甑寨放到棋石口,把住这个出水口。让人看不见这里的出口。再把阴刀子放在象鼻潭(红旗岭山下的一个深潭),用于增强辛方文峰。

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当神仙挑着两座石山走到乱石地界休息时,被乱石的土地神发现了。土地神佯装雄鸡啼鸣,结果引起村民的雄鸡也跟风啼鸣。神仙认为,天将大亮,不宜再挑了。结果,饭甑寨落在靖石田东村,阴刀子落在会昌的庄埠。仁风的水口(棋石口)依然有一个缺口,辛峰依然羸弱。但是,那顶官帽却给仁风人提足了底气。仁风南面有一条卵石铺就的官道,直通安、会两县,官员巡视都从南面经扉扉坳来。扉者,门也。扉扉坳也就是仁风的大门。不经扉扉坳,进不了仁风。一过扉扉坳,仁风的全貌尽收眼底。

神仙造城功亏一篑,为了挽回这次的遗憾,神仙又装扮成老人找到村里的长者。神仙跟长者说:我有两样东西供你挑选,一千根扁担和一千根笔杆,你选哪样呢?长者不识字,想了想:笔杆有什么用呢?扁担可以挑东西。一千根扁担可以让很多强壮劳力有事做。于是,长者果断地选择了一千根扁担。神仙叹了一大口气,气雾飘到圩背岽和人和村,这两个地方就分别生成了一座有白色“骨头”的大山,这白色的“骨头”,就是人们用来烧石灰的石灰石矿。从此,村里的人们都靠肩挑肩扛来维持生活了。两座石灰石矿消耗着村里的年轻壮劳力。凿石、挖煤、烧窑,“肩挑石灰卖远(安远)昌(会昌),换回米粮度饥荒”。这就是1949年以前仁风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当地民谣云:仁风三只角,有田冇人作。

站在高处俯瞰仁风盆地。这个盆地还真“长”了三个庞大的角:一是东北面的嶂下角,在仁风嶂脚下的上坎脑、老屋场、大水山迳等。二是桃子尾角,现在的工农村村部以上,横田塍、岗上等。三是庵下角,人和村村部以上。由于地处山区,人烟相对稀少,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均三亩耕地的村庄还有许多。

仁风,山明水秀,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宜耕宜居。连毛主席也在仁风居住过,写下了珍贵的调查报告《仁风山及其附近》,毛主席“风景这边独好”的词句也是对仁风的赞美!

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第二节 盘古山

盘古山巍峨磅礴,“高不可度”,数山并耸,峰插青云。山北看到的最高峰为仁风嶂 ,山下一片田园村庄被称为嶂下角。廖家山、竹山坪、大窝里、石窖窝、烂壁、小坪、龙王山等等,都是这座大山的成员。据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善信在竹山坪建有佛堂一楹,名曰眉林寺,后颓败。清中,善信寻故址重建佛堂。认为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元勋,就取名为“盘古”,因为祀佛,就叫“山”。因而匾其额为“盘古山”。“盘古山”之名自此诞生。但是,直到上世纪20年代,“盘古山”这一称呼才慢慢被人们传开。那是因为人们在山寺附近发现了随手可拾的地表钨矿,且山下有人收购矿石。沉甸甸的黑石头,须臾之间变成了白花花的“大脑盖”时,盘古山的名字被口口相传,越县飘州。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国民政府控制了矿山,陆续设立了矿山管理机构,口口相传的盘古山,渐渐变成了墨写油印的盘古山。盘古山才从一个孤独的山寺蜕变成为一座大矿山。

上世纪中期,盘古山又一次实现了它的华丽大转身。先是设立盘古山镇以管理和服务矿区家属。再是上世纪70年代初实行“镇社合一”,撤销了原来一直管理着十几个大队,一万多农民的乡级政府机构仁风公社。仁风公社的全部职能交由盘古山镇行使。此时的盘古山不再是一个矿山经营单位和矿区的名称了,又裂变出来一个职能齐全的基层政府的机构名称。现在的“盘古山”,有国土面积161.7平方公里,下辖12村(居)委、133组,辖区人口2.34万人。盘古山不断地与世俱进,往来盘古山的人越来越多,盘古山的名字被越传越远。

“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山麓四周百余里……嵚崟乎三县之间”(《会昌县志》同治版)。即使同是一座山,山脚下不同居住地的人却有不同的称呼。盘古山人住山的西南山脚,称之为盘古山,以前,概称仁风嶂。随着盘古山名气的增大,仁风嶂的称呼逐渐淡出了人们的交流圈。靖石人居住在山的东北面山脚。据说,山麓东北面项间曾建有龙王庙,为旧时该区域人们求雨之所。所以,称之为“龙王山”。小溪乡十里坑人居住在该山北面山脚,称这座山为“青龙山”。清同治版的《会昌县志》称之为龙山。这正应了民间那句俗话:“一个贼古三个名”。

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第三节 盘古山公园

盘古山公园位于盘古山镇仁风圩西部,东与西村五段相连,南与通往工农村的乡村公路为界,西面紧邻尾砂库防护林区,北与矿招待所毗邻。盘古山公园辟有“六区”“一场”“一园”“二十景”。“六区”即:老年棋艺区、青年友谊区、儿童游乐区、盘古西湖区、四季花卉区和仁风假山区。“一场”即一块占地5400平方米,轮滑面积2800平方米的旱冰场。“一园”即动物园,动物园养有虎、猴、鹿、蛇、孔雀、仙鹤等20多种珍贵动物。“二十景”中盘古山西湖有八景,即:春闻柳台莺啭,夏赏碧水荷花,秋登长堤远眺,冬访岁寒三友,晨望旭亭霞桥,夜观西湖鉴星,晴逛古亭栈桥,雨游曲径观鱼。其余十二景分别布置在其余的五区中,如:苗圃清馨、竹影箫声、盆景花坊、月季花坛、仲春杜鹃、紫珠曲廊、金鸟长廊、巉岩松涛、绿茵叠翠、水环山回、小桥流水、巍阁望亭。1987年,公园已建成龙凤亭、宇航站、四兔亭、双喜亭、曲桥、旭亭、船舫等楼台亭榭10座。盘古西湖区湖面拓宽至1.3万平方米,湖中建有湖心亭,船舫和九曲廊桥。置办了脚踏游艇和游船。儿童游乐区有赏花转盘、溜溜板、转杆、浪板、攀登架等十余种玩乐器具,还有儿童列车一列。公园内鸟语花香,苍树碧池,游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

建设盘古山公园是盘古山钨矿为落实矿山两个文明建设任务,改造和美化矿山环境,顺应矿区人民的美好愿望,审时度势而出台的重大基建项目。“公园”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量力而行”原则,采用每年建一两个单项工程的办法,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盘古山公园建成后,不仅深受矿区人们的喜爱,还受到省内外、国内外宾客的热烈赞赏。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矿山体制改革,盘古山公园疏于管理和维护,逐渐荒败。

第四节 西昙山

西昙山位于盘古山镇工农村石窝屋背,自古有佛寺,名曰:西昙山,故山以之为名。

西昙山开发于清初,且有确凿纪年。三百多年前,西昙山就有僧人住锡,碑载:清康熙壬辰(1712年),“惠光住持于斯”,清雍正六年(1728年),惠祥住锡山中。

如今西昙山,秀峰叠翠,树林阴翳,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从山脚向山上行走两华里许,山下田园村庄尽收眼底。岚烟之下,群山连锦。那已是会昌县境了。再往上左折,豁然开朗,有平地数亩。一座黛色的山尖,从平地突起,象沙发的靠背,紧紧倚傍在平地的旁边。山尖前面,山寺翼然,重檐叠瓦,巍峨壮观。

西昙山是圩镇边上最近而景色最佳的山,现在这里早已成了附近民众休闲游览的圣地。农闲或者周末、游览的、锻炼的、朝佛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第五节 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座落在盘古山镇盘(古山)龙(布)公路西侧、横城河南岸,东南与盘古山初中毗邻,是一个占地上百亩的集田径、游泳众多体育运动功能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场地群建筑(设施)。体育中心分别建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网球场,建有柱形标准跑道(400米)八条,建有标准游泳池(50米×25米)一个,还建有儿童戏水池和跳台跳水池。安装了单杠、双杠、天桥等体育运动设施。足球场的周围,用鹅卵石砌筑了可容纳8000余观众的看台。

为了防止洪水浸淹体育中心运动场地,建设单位对横城河两岸河沿进行加高加固。体育中心北面的河沿增设了灯塔形铸铁桩,桩与桩之间架设了铁链。东面建了栅栏隔离墙,每段栅栏中间镶嵌着一块硕大的水泥预制板,预制板上有体育运动造形的镂空图案,向人们传达墙内设施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信息。栅栏围墙中段,建有一座坐西南朝东北的大门。大门顶上一个巨大的灰塑“W”字母,“W”的开口上,满载着沉甸甸的钨矿。托举着“W”的是钢筋水泥浇铸的门楣。门楣的外墙面,用瓷砖拼贴着“盘古山”三个字的汉语拼音。寄寓着“振兴钨业、富企强国”的美好愿望。

体育中心由盘古山钨矿投资投劳兴建。1984年12月1日,盘古山钨矿动员全矿员工参加体育中心建设。该工程被团中央授予“五讲四美三热爱”优秀青年工程。体育中心建成后,推动和促进了矿区体育运动的开展。数年间,盘古山钨矿在体育中心陆续开展了游泳比赛、田径运动会、篮球运动会和篮球等级赛。特别是1985年10月在体育中心举行的全省工交系统篮球(甲级队)决赛,成为盘古山矿区盛况空前的重大赛事。

第六节 扉扉坳

扉扉坳位于盘古山盆地南端的人和村,坳下圩屋背的山坳上,是盘古山盆地南面的一个隘口,也是仁风村的“南大门”。过去,这里是一条用鹅卵石铺设的“官道”,一直通往安远县和会昌县西南。人们无论往南去还是进入盘古山,都要翻越坳下圩屋背这座陡峭的高山。路人只要翻越了这个山岭,随即就到了隘口前,这时,清风阵阵,让人神清气爽,旅途劳顿一扫而光。因为这个山坳上有一段狭小而细长的隘口,在这里空气流动很快,便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凉风。当然,这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要隘。难怪古人取名叫它扉扉坳。扉,就是门。

不知何朝何代,人们在隘口以南二百余米处建了一座茶亭,茶亭座落在一个突起的小山尖上,过了茶亭往南就是连续数里的下坡山道。茶亭上向南眺望,数里以内的往来行人历历在目。现在茶亭的遗迹仍依稀可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人们在山上修造了简易公路,初步打通了进入仁风村的道路。不过,古老的官道也遭受重创。在原茶亭基址的北二百余米处,如今又新建了一座茶亭,供路人休憩、挡风、避雨。

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第七节 茶梓圩

茶梓圩位于盘古山镇南部的茶梓村境内。沿着去安远的S453省道行走8公里许,就到了茶梓圩。它是一个建于清代中期的农村集贸市场。过去圩上有很多店铺,有布匹、饮食、南货、杂货和中药店铺,也有五花八门的货摊,有坐商,也有行商。农历一、四、七圩日时,圩上人头攒动,交易非常活跃。最能勾起人们购买欲的,当然是本地出产的茶油。它澄清透亮,色泽微黄,蘸一滴油在手心上抹几下,独特的茶油香味沁人心脾。圩市周边五华里以内的自然村庄较多,主要有尧屋背、岗脑、大坑、冷水塅、七古潭、枫树排、盘龙、长田岗等。

茶梓圩是一个丘陵山区圩场,周围山头不很高却山多而密。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勤劳著称,耕山像耕地一样舍得投入。他们在山上都种植了油茶。农历大年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去,村民们就开始扛起锄头,成群结队地钻进山里,精心打理着自己的油茶林。他们要砍干净油茶树周围的灌木,用锄头把芦萁、茅草翻过来,修成一级一级的横行,环山而上。以阻滞和吸纳雨水,确保油茶高产稳产。这个农活,当地叫修岭或“铲山”。这样劳心费神的修岭,每年冬季还要进行一次。

修岭中,村民大多在山里就地做午饭或带熟饭吃。每当此时,他们就会把过年前腌制的腊肉、油浸的头牲拿出来做下饭菜。只有在修岭时,村民才舍得对自己“奢侈”一回。因此,这里的油茶山比其他地方都多,油茶树满山满岭,山山相连,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若是春暖季节,白色的油茶花盛开在深绿的叶隙间,就像大雪飘落山野,白茫茫,绿莹莹,错杂交融。连空气也飘荡着略带甜味的芳香。

油茶果(俗称木梓)收获的季节,是这里的村民最高兴、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既要聘请“木梓客”(给油茶林多的农户采摘油茶果并获取报酬的青壮年农民)来帮自己采摘木梓,又要杀鸡杀鸭、蒸酒、做豆腐,煎米果,打糍粑,准备好招待“木梓客”的食物。传说,哪家对“木梓客”招待得越好,哪家的木梓产油率就越高。所以,家家都象过年一样忙碌着,竞赛着,热闹着。有的农户即使请上二、三桌“木梓客”,也得忙上七八天才能完成采摘。开采时,山上山下人头攒动,坳里窝里应和着“采茶”山歌。采摘完成后,收获数十担、百余担木梓的农户是非常普遍的。看着一堆堆、一担担、满仓满地的油茶果,谁能否认这里不是油茶(木梓)的故乡呢!也许,“茶梓”这一地名就是这样产生的。

然而,动静最大、并让“茶梓”这个名字载入史册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发生的重大事件:1929年11月12日,中共安远县茶梓圩支部组织和发动了茶梓农民起义,攻占了茶梓乡公所,成了农民协会,扯起了同地主豪绅作斗争的旗帜。次年5月,成立了于安会赣四县边界特委下辖的中共茶梓区委和茶梓区苏维埃政府,组织和领导农民开展革命斗争,成为这一带的革命根据地。后来,陈毅率部来到茶梓指导革命斗争。据说,曾任江西省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副主席的刘建华在茶梓圩的石灰墙上留下了号召工农闹革命的战斗诗篇。茶梓因此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前哨阵地和战斗堡垒。因此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忌恨和报复。红军北上后,1935年,国民党南路粤军一路清剿,一把火烧毁了茶梓圩上的房屋,致使圩场颓败,交易停止。

直到全国解放后,茶梓圩也没有完全恢复。现存遗址和部分民居。

第八节 竹山坪

竹山坪位于仁风嶂(现名盘古山)的半山腰,原盘古山钨矿的二坑口就设在竹山坪。这是盘古山片区最早接受革命火种和革命理论的地方。1929年6月,中共赣南特委派徐复祖(化名刘义顺)到会昌县仁风(现盘古山)开展革命工作。他秘密联系矿工和贫苦农民,秘密发展和壮大共产党组织,在竹山坪成立了中共盘古山特委。

次年4月18日,徐复祖带领盘古山的工人代表和靖石部分青年农民去会昌县城,向时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的毛泽东汇报仁风、乱石的农民暴动情况。毛泽东在县城陈家祠会见了他们并听取了汇报。随后,毛泽东指示将盘古山特委扩大为安(远)于(都)会(昌)赣(县)四县边界特委,以加强和统一对四县边界地区党组织的领导,并要以矿工和贫苦农民为骨干,迅速组建地方红军第22纵队。返回竹山坪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盘古山特委扩改为安于会赣四县边界特区委,仍由徐复祖任书记。5月底,特区委驻地由竹山坪迁仁风圩西面的杨家祠。同时,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名义给安于会赣四县边界特区委和刘义顺写了一封信《对流氓和对农民武装的策略》,具体指导四县边界地区的农民革命斗争。6月,毛泽东写出调查报告《仁风山下及其附近》。

第九节 辣搭泥和石壁屳

辣搭泥和石壁屳位于盘古山镇人和村西南10公里处,在白竹塘西北约1公里的深林里,是海拔500多米的山坳和紧邻的小山窝。在移民扶贫政策实施以前,白竹塘、中庵、中塅三个屋场为人和村山寮村小组,共有农户近二十户,耕地百余亩。移民扶贫政策实施后,村民基本上迁往大山外定居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山寮周围的原始林木被大量砍伐,许多村民涌入山中,伐木挖笋、采蘑菇、找药材。由于那里远离村庄,进山的人一般都在山寮组村民的家中搭膳,往往会谈起在山里的意外收获和见闻。据移居在旱排村小组的石义禄(当时是定居在山寮的村民)老人说,当时进山的人群中,有多人次讲述他们在辣搭泥、石壁仚捡到锈蚀的子弹壳和疑似枪械零部件。老人还说,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讲,苏区时山寮与庄坞(安远县塘村乡黄沙村域)交界的地方发生过激烈战斗。现年93岁的和平村村民杨春禄回忆说,苏区时,他看见过许多士兵(红军)从马脑岽(通往人和山寮的山名)和大运岽(通往安远黄沙村的山名)上山,后来就没有看见这些队伍回来过。

随着红军长征史料征集和调查工作深入,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更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将被发掘。综合上述情况,辣搭泥和石壁仚两处均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斗遗址。

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第十节 山森

山森,过去称山坑,是一个包含一河两岸沿岸十余华里十二个自然村落和四百余亩耕地的村庄。它位于盘古山镇西北角,是仁风河的源头。因境内崇山峻岭,树木丛生繁密而得名。

山森四面都是山。东与屏坑山(靖石乡境)交界,西与祁禄山相邻,北与小溪十里坑山相连。南面是蜿蜒的河道、出入仁风圩的通村公路和古道十八排等山径。山森的森林面积不下四万亩,耕地约占森林面积的百分之一。

四百多年前就有客家先民入居山森,最早的迁入是王姓,随后吴、池、罗、彭、黄、李、钟等姓氏陆续迁入。至今,村内在籍户口逾千口,十三姓。自古以来,山森村内民风淳朴,和睦善良。耕种狩猎,造纸耕山,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传说,螺精的化身朱绍纲在屏坑山结庐修炼,其练功之处在屏坑山背山森境内的石山中。石山壁立千仞,可是朱绍纲硬是凭借自己的功力把石山推得远远的,使自己获得一块宽阔的练兵跑马场。每当他向石山发功施力时,石山就轰然坍塌一大片,以至现在正对石壁的一处山窝里留下了当时坍塌的许多碎石。朱绍纲自恃妖术附身,觊觎皇位。一边修炼,一边窥伺神器。消息传到京城,朝廷招募忠勇之士擒拿朱绍纲。告示张贴很久,无人敢揭皇榜。人们惧怕朱绍纲,是因为他力大无比,又有妖术。有一回,朱绍纲在黄沙村(靖石境)丈母娘家喝醉了酒,躺在祠堂里的大板凳上,现出了原型。他的双目倒垂地上,三尺有余。村里的忠勇之士看到,认为机会来了,赶紧取来满满一斗的生石灰,倒在垂吊到地上的螺眼上。朱绍纲眼睛被生石灰烧瞎了,就地被擒。

于都县盘古山镇的地名故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支红军的队伍经过了山森。当时,居住在水洲迳一户李姓的农民,亲历了红军部队纪律的严明。红军需李氏家人做向导,可恰巧李家(李贵有)老母去逝,在操办丧事。红军首长指挥战士们在李家屋后的山林里静候了两天,直到李家事情办完了才下山赶路。李贵有多做了几甑米饭,让红军将士吃饱了再走。吃好饭后,部队首长立即付了苏区谷票给李贵有。李贵有将部队带到了中心坑茶亭坳,并详细说明了红军要前往的小溪方向的道路情况后返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