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村養殖竹鼠是騙局,到底是不是真的?

花匠小美


有人說農村養殖竹鼠是騙局,到底是不是真的?

由於純粹的土地種植不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不少農民開始尋找起新的出路,而因為華農兄弟聞名的竹鼠養殖成了不少農民的選擇。但別人賺錢手段,到了自己手裡卻成為賠錢的技術。於是很多人說養殖竹鼠就是一場騙局,然而實際上賠錢是由於多方面作用的結果。


總的來說,可以分為農戶自身原因和市場原因

  • 農戶在養殖竹鼠前沒有做好準備
幾乎每個農民都有養殖豬、雞的經驗,不少人以為養殖竹鼠和飼養這些一樣,於是在餵養竹鼠之前不做任何準備。他們也沒有學習相關的養殖經驗,前期也不會做市場調研,只是靠著自己餵養牲畜的經驗來餵養,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養殖出來的竹鼠質量不行,得不到市場認可。

再有,不少人盲目地追求高收益,忽視了對竹鼠養殖產地、生活習性的研究。比如竹鼠需要餵養在一個溫度適宜、有一定溼氣的空間,同時餵食要衛生、定量。如果採用養豬那樣的方式,最後肯定會導致失敗。


  • 外部的市場因素也影響著竹鼠養殖
竹鼠養殖需要從商人手裡購買幼竹鼠,而不少人都缺乏辨別竹鼠好壞的知識和經驗,結果購買到質量低下的幼竹鼠,最後不是病的病,就是死的死。

市場具有滯後性,很多人只看到當前竹鼠的市場需求,卻沒有看到已經有很多的人開始入駐了竹鼠市場。這樣原本空伐的竹鼠市場漸漸地飽和,造成農戶手裡的竹鼠不斷積壓,很多人看到自己手裡的竹鼠賣不出去,就認為這是一場騙局。

當然,還有的是真正的騙局。現在網上華農兄弟餵養竹鼠的視頻火了,不少不法商家看到了商家,結合自己一些營銷渠道,把一些病的、低價竹鼠,高價賣給農戶。同時,開始還假裝承諾豐厚的經濟收益,最後卻不了了之。而農戶們沒有掌握市場信息,自己手裡的竹鼠賣不出去,最後只能自己承擔苦果。


市場的價格和需求是時刻波動的,人們無法掌握到時時的精準信息,盲目地跟隨他人風氣,最後吃虧的只能是最底層的那一波。不僅僅是竹鼠養殖,像很多網紅產品,頭部人員總會賺到錢,而買單的卻是最後進入的那一波跟風者和消費者。

所以我們農民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收入,一定要多問、多學,找準市場的發力點,大膽地去做。


愛茶者九號


竹鼠養殖對於養殖成功的人就不是騙局,養不成功就永遠是騙局,搞養殖不是買回養就能直接給帶來收益的,很多相信搞養殖成功的朋友 剛開始也會面臨技術的難題還有銷售方面的問題,如今他們搞得好的養殖場肯定找到一條生財之道。

養殖搞的是技術 沒有那門子養殖能隨便養成的,我見過很多人買竹鼠回去養幾乎是養不成的,當然我也養過也沒有成功,我們新手養都會範的一大推錯誤,首先的一點就是我們剛開始搞養殖,買回來十幾二十對回來養,發現喂完它們就沒事做了,看著它們能吃能跑的每天就喂一下就完事了,一兩個月後就覺無味了那都不能去玩,就開始一大堆一大堆的往裡面放讓他們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剛開始沒事過一段時間後還是這樣子喂也不天天打掃衛生了,過不多久就生病不生病的也不成樣子了。還有就是養舍的建設不達標,熱天都要成烤鼠冷天凍得動不了,養舍的大小不分。還有一點就是技術的問題了,竹鼠平時吃的倒是沒什麼,但是 有沒有生病有你會看了沒有 生的是什麼病你懂嗎 是該喂藥還是打針 喂什麼藥 打什麼藥水 這些剛養殖的朋友估計都不懂,可能連公母都不會區分,母竹有沒有受孕成功 母鼠懷孕要注意什麼,要生仔了母鼠營養不良什麼辦,生仔瞭如何管理什麼時候斷奶為好等等,一大堆問題如你要養建議你先在最近的養殖場拿種,太遠了有什麼問題叫他來幫忙解決他一定會來,然後拿種前要讓他幫解決前期養殖的問題,叫他給你提供養殖的技術。

至於能不能賣出去就看你的能力,我舅以前也是賣不出去的,後來通各種朋友認識了幾家酒店還有大排檔的經理還有老闆,他是什麼談下來我我就不懂了 反正酒桌上談好辦事。不過在這還是要說一句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沒傘的娃


我覺得任何事情都要分兩個方面,對於有人懷疑農村養竹鼠是騙局,這個問題可能有的地方確實存在農村養豬是騙局,據我所知,我們隔壁村確實有人在養竹鼠,而且養竹鼠的成本還特別高,他們所賣的價格也是特別高。竹鼠是每天要吃一些竹子,每天給他一些竹子,我們這邊養竹子也挺多的,滿足了竹鼠對食物的要求,我們這邊的人也挺喜歡吃屬鼠的,目前來說確實貴的。在我們本地來說都可以賣到60塊錢一斤,一隻竹鼠打援是3到4斤,買一隻竹鼠,大約就花200多塊錢,如果是銷往外地的話,可能還會更加的貴,竹鼠成本相對而言是比較高的,他的肉質也比較好,市場相對來說還是挺大的,需求量也是挺大的,養殖竹鼠,主要是看地方條件是否有竹鼠生存的環境,以及是否滿足竹鼠的食物供應。


螺螄粉加油條


本人去年初也搭建過竹鼠養殖池想從事竹鼠的養殖,但是後在作過一番調查後就放棄了。放棄養殖竹鼠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種苗價格太高。一對竹鼠苗最低的價格也是三百五十元左右,好一點要到四百多。種苗價格高意味著承擔的風險也大。因為養殖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成活,種苗價格這麼高如果成活率沒有保證,賺錢就不必說了,虧錢也是分分鐘的事。而且種苗價格養殖的利潤空間也是有限。

第二個商品鼠市場需求不大。竹鼠之所以貴,是因為嶺南飲食文化對於野生這一詞有一種偏好,所以野生竹鼠即使貴也有人吃,但人工養殖的買到跟野生一樣價格時就沒有多少人喜歡了。而且出了嶺南地區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人吃了。在人少吃而價格高的情況就註定它沒什麼市場了。

第三個養殖難度大。竹鼠對於溫度水份的要求比較高。溫度過要保暖,溫度高要降溫,不然都很容易產生病害而造成死亡。還有餵食飼料水分過大竹鼠很容易產生腸胃疾病。所以養殖技術要求高,養殖管理要求細。

所以在有良好種苗提供途徑,有一定的銷售途徑和養殖技術的情況下還是有利可圖,如果單純聽賣種苗的“買苗包回收”的,那麼竹鼠養殖它就騙局。






專心一事


|有人說農村養殖竹鼠是騙局,到底是不是真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亦假亦真。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村有個李老漢,他喜歡上網查閱信息。有一次,他在網上看到一個養殖竹鼠的項目。項目發佈方聲稱:竹鼠好養,皮毛很珍貴,肉質好,價值非常高,市場需求很大。現在全國尋找竹鼠“代養戶”,包回收。



李老漢看到這個信息後,“心旌搖動”。於是,他與項目發佈方取得了聯繫。經過考察後,他按照420元/對的價格一下子引種了100對。一年後,竹鼠繁殖了近千隻。當他找對方回收的時候,對方以品質不合格為由拒收。李老漢無奈,去市場上銷售,但這“玩意”根本就沒人要。這一下子讓李老漢虧損了數萬元。於是,李老漢逢人便說“養殖竹鼠是騙局”。


我們鄰村的張先生,也養竹鼠。他養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收入尚可。他的銷路是與一家皮毛加工廠簽了收購合同。這家皮毛加工廠每年包回收張先生的竹鼠800只。按照張先生的養殖規模,這800只的收購量也就足可以了。所以,張先生根本不愁銷路。同時,張先生也不會說“養竹鼠是騙人的”。

李老漢之所以認為養竹鼠是騙人的,原因是他自己沒有銷路,上了項目發佈方(炒種者)“包回收”的當;而張先生之所以不說“養殖竹鼠是騙人的”,原因在於張先生自己有銷路。所以說,任何養殖項目都有“騙人的一面”,也有“不騙人的一面”。



時下,各類養殖項目信息繁雜。在自己沒有銷路之前最好是“慎重養殖”!千萬別相信炒種者“包回收”的承諾。因為炒種者也沒有銷路,他們所賺的錢就是來自於“下家”的引種,欺騙“下家”上當而已。


竹鼠,無論把它吹的多麼神奇,它都屬於“小眾領域”的養殖項目。目前,竹鼠並沒有廣闊的銷售市場,所以,一定要慎重養殖,切不可盲目。否則,有可能使自己血本無歸。

綜上所述,對於“小眾領域”的養殖項目不能偏聽偏信。在自己沒有銷路之前,一定要慎重從事。對於養殖竹鼠來說,其既是一個騙局,也不是一個騙局。反正有了銷路就“不騙”,反之,“則騙”!


老胡說三農


有人說什麼,都不該算數。

聽別人說 / 不如自己在當地親自做一個調查研究(๑˙❥˙๑)

我不知道是不是騙局,不敢信口開河。

我很喜歡吃竹鼠肉,所以隔三差五搞幾隻回來養著好玩而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420004c3339d8104b5\

心遙


農村養竹鼠不是騙局,要分兩個方面來說。①養竹鼠是專吃黃竹草根,如果想竹鼠長的快添加真飼料如小魚仔長票快,出售竹鼠本來要5-6個月但你管理好可以堤前買,減少人工,減少飼料這樣養竹鼠就賺錢。我來是廣西桂林市全州縣農村人,我們老家有兩戶養竹鼠專業戶,很賺錢一年收入幾十萬錢,一年四季都有竹鼠銷售,一隻竹鼠1.5-2公斤重,每一斤50-60元,那算起來一隻竹鼠2百元左右,一個平方可以9-10只竹鼠。所以選好自已有發展經濟效益好的項目,養竹鼠在家裡也可以養砌好竹鼠窩裡面可以自由活動,這樣竹鼠和竹鼠之間就不打架,如果裡面小了竹鼠打架就咬死怎外一隻竹鼠。而且養竹鼠場地要通風空氣要流通竹鼠就會生病,如發現有問題就隔離處理,和治療,竹鼠也很講究衛生一天要清理竹鼠屎要清理乾淨,天天保持清潔衛生竹鼠才長得好商老闆才喜歡要竹鼠價格高,農村發展養竹鼠一門發家致富的好路子!希望大家作參考謝謝。


唐培榮1


怎麼會是騙局呢!農村養殖竹鼠的大有人在,我身邊就有養殖竹鼠的專業戶,而且這個基地就在我們村後山。


我們村養竹鼠的這戶人家主要是銷售種鼠和技術指導,現在我們縣城周邊的好幾個村寨,已有部分村民引入種鼠,開展了飼養竹鼠的工作。

竹鼠是植食動物,主要食用竹子,玉米杆,甘蔗頭,胡蘿蔔,皇竹草等植物。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低脂高蛋白肉類,既可以藥用還可以保健美容,市場需求量很大。

現在市場價一隻可賣到二百元左右,如果有山地,竹林,這可是發家致富的一項養殖業。

當然,除了養殖技術,在衛生,飲食,日常消毒和防疫工作都要做好。平時要認真觀察它們的採食情況和窩內的狀況。

野生竹鼠的抗病免疫力很強,但人工飼養後,由於是圈養,活動範圍小,圈壁地上很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至少一個星期要消毒一次。

竹鼠屬於哺乳類動物,有要產仔的母鼠要隔開飼養,以免咬架。所以還要注意觀察圈內情況,如果有受傷的,要進行傷口消毒和處理。


都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要做成養殖戶狀元,得摸索出一套好的門路,經驗加實踐加投入再加技術才能賺到錢。

有的人剛入手不久就失敗,以至於傳言說養殖竹鼠是騙局,是傳銷。我想說的是,那些真正養殖失敗的人是否考慮過失敗的原因,總結過教訓。因為養殖竹鼠可不是小打小鬧就能養殖成功的。

為什麼我們村這家養殖戶養了那麼多年還能蒸蒸日上,不僅買了車,蓋了房不說,還擴大了養殖基地,說明人家是多年養殖後已總結出一套 門路了。

所以我認為養殖竹鼠不是騙局,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和場地,想要養殖的話,可以聯繫正規養殖商購買種鼠。




當然,近幾年來,以養殖業為名義的騙子也挺多,有大肆宣傳,喊空口號,徒有虛名的那種可要多多注意,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總之,種植業也好,養殖業也好,都存在著經濟風險,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泥糖小丫


本人養鼠八年,有圖有真相








印象鼠老大


有人說農村養殖竹鼠是騙局,到底是不是真的?

養殖竹鼠屬於特種養殖中的一種,特種養殖,如:牛蛙、蚯蚓、豆丹、蠍子、土鱉、螞蚱等等,其實跟普通養殖一樣,都有做得很成功的,也有賠得底朝天的。就像最普通的養豬、養魚吧,多少人靠它發了財?又多少人因為它傾家蕩產?

所以說,養殖本身不是騙局,看你有沒有能力做好,能不能銷售出去變成錢。當然,特種養殖近些年出現了新騙局,就是某些不法分子打著回收的幌子高價提供種源,等你買了他家種竹鼠,繁殖養大後,對方又以不合格為由拒收,或直接消失不見,有好多養殖戶上當受騙。

阿兮觀點,搞農村特色養殖,必須考慮能否滿足以下幾點:

1、當地是否有消費環境

不論是竹鼠,還是豆丹、螞蚱,首先得有個消費環境。比如豆丹,聽說在連雲港,一盤豆丹幾百上千元,當地養殖豆丹的都賺了大錢。但豆丹這蟲子,在許多地區根本沒人敢吃,你養殖了賣給誰?

竹鼠也是,反正在阿兮家鄉膠東農村,沒人吃這玩意。

2、當地是否有養殖環境

動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存環境,竹鼠的食物是竹子,自然適合生長的地方是竹子多,並且有吃竹鼠,或利用竹鼠皮毛資源的地域。

只有藉助地域品牌,才有可能借到東風,有更多客商選購,這就像阿兮家鄉的蘋果交易大市場,正因為資源豐富,才吸引來更多客商。若只有零星一兩家,是沒有客商肯來的。

3、是否具備特種養殖技術

上一個項目,技術是關鍵。是否能賺錢,得看你是否能養好,若是不懂技術都養死了,那還賺啥錢?

4、是否具有抗風險能力

說直白點,就是你投入養竹鼠,是不是所有家當都投入進去了?萬一出現狀況(比如簽訂回收合同的人突然找不見,竹鼠生病大批死亡,養殖場不合格被查封,諸如此類突發狀況),你能不能承受失敗?你有能力在回收遇阻無法實現時,想辦法把你養大的這些竹鼠銷售出去嗎?

農業水太深,項目投入必須謹慎,切記砸鍋賣鐵式賭徒行為。前幾年有回鄉創業新農人承包荒山,也是雄心萬丈,後來資金鍊斷裂,舉步維艱。

千萬別隻想著賺錢,也得提前想到失敗後如何應對,這才是成熟的創業人。

5、有鑑別能力,不上當

騙子哪個行業都有,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要有鑑別和識破騙局能力。比如近期鋪天蓋地的特色樹苗,什麼一年成熟6次,年賺多少多少,一看就虛假誇張離譜。養竹鼠也不要只看宣傳裡的回收承諾,你得看他們是否有資質,有這樣的承載能力(比如有毛皮加工廠),換句話說,你得實地考察。

總而言之,特色養殖產業有風險,不能跟風,一定要預估好市場,有起碼承受能力,才考慮去做。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指著一棵樹吊死,就指望著回收承諾,天有不測風雲,很多事情不按照你設想的路子走,所以你得有其他手段,以備不時之需,保證在背水一戰時仍有保存實力做下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