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在有英國奧斯卡之稱的英國電影學院獎上,戰爭片《1917》成了大贏家。

一舉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英國本土電影、最佳導演、攝影、藝術指導、音效、視覺特效七項大獎。

被譽為《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可在金球獎頒獎前,誰也沒有想到薩姆·門德斯執導的戰爭題材的《1917》竟然爆冷成為最大黑馬。

它擊敗了備受矚目的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斯嘉麗·約翰遜的《婚姻故事》、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一舉拿下劇情類最佳影片和導演。

同時,《1917》還入選十項奧斯卡提名,這也讓接下來的奧斯卡變得懸念重重,有一黑到底之勢。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在解析這部電影之前,先得了解一戰的背景、打法以及一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此時的亞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已被列強瓜分完畢,但各帝國之間的發展不平衡,秩序不對等。

他們為了重新瓜分世界,制霸全球,從而引發這場戰爭,這是一場非正義、醜陋的戰爭。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一戰爆發不久便從機動戰轉入陣地戰。

整個戰爭期間,每一次交戰都是一場可怕的屠殺和巨大的消耗。

絕大部分時間,對峙中的交戰雙方數百萬士兵,蜷縮在塹壕的泥漿之中,老鼠、跳蚤、蝨子似乎無處不在,彈丸密集飛舞,一個個生命瞬間血肉橫飛。

戰場上屍橫遍野,由於運不過來,大量的屍體被遺棄在戰壕裡,老鼠和烏鴉肆意的爬到屍體上啃食。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對於很多士兵來說,塹壕戰等同於人間地獄。

在這種情況下,士兵的命可以不當回事,因為他們已經見怪不怪,犧牲變成了日常,人權與私利而言,不值一提。

正是這場醜陋的戰爭過後,麻木的人類才將人權提到重視的程度。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1917》的故事很簡單,其傳達的意義與所有戰爭電影一樣,即反戰。

反戰電影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宏大的場面和慘烈的戰爭,反思戰爭的醜惡,如《決戰中途島》、《光榮之路》;

另一種是以戰場上的小人物為主,透過他們的視角去審視戰爭的多樣性,如《血戰鋼鋸嶺》、《拯救大兵瑞恩》。

很顯然,《1917》屬於後者,畢竟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人的生命可以如草芥。

1917年,正值一戰的轉折期,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戰火肆虐,尤其是英德兩國,更是勢如水火。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國都想一舉殲滅對方,德國率先出擊,切斷了英國某部的通訊,並對第二戰區的英國部隊設下陷阱,等其進攻。

為了將這個消息送到前線將士的手中,後方將軍選擇了兩位年輕的士兵,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

此任務不容有失,一方面是兩個營,1600人的性命,另一方面,這1600人中,還有布雷克的親哥哥。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可仔細一品,就會發現其中的端倪。

兩個新兵蛋子,穿越敵軍的陣地,跨過炮火連天的戰場,等同於刀口舔血。

他們既沒有友軍掩護,也沒有裝備支援,把停止進攻的口信送到前線上校手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但將軍為什麼會選擇他們兩人。

其一,他們是新兵蛋子,即使失敗了、犧牲了,對戰局和部隊沒有任何影響;其二,就算口信未送到,前線的1600人都戰死,與他而言,無動於衷。

其三,一戰已經打了三年,他們親眼見過了太多死亡,有時候一場陣地戰下來,就有數以萬計的戰友在身邊倒下,他們對死亡早已麻木。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如1916年的凡爾登戰役,是一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

索姆河戰役更甚,對戰雙方陣亡共計133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53.8萬人,是一戰中最慘烈的陣地戰。

所以這1602人的性命,對於他們早就麻痺的神經而言,如同拔掉一頭牛身上的幾根毛,不痛不癢。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電影中有一段刪減的段落更能體現人權的輕微。

飾演將軍的科林·費爾斯在採訪中透露,他的角色在電影中有這樣一段刪去的情節:將軍在向兩個小年輕派發完任務後,就鋪上白桌布開始享用下午茶。

可見,戰爭已讓人發瘋,瘋到任何人的生命都可以像螞蟻一樣被碾死。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戰爭讓將士變成了他們討厭,戰爭喜歡的模樣。

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起初都心存善意,可慘烈的戰爭和人性的扭曲,讓布雷克變成了亡魂,讓斯科菲爾德變成了殺人者。

兩人出於西方人道主義,救起了一架戰鬥機上的德國飛行員。

在斯科菲爾德為其取水的間隙,飛行員和布雷克之間上演了一場“農夫與蛇”的故事,飛行員掏出匕首捅破了布雷克的肝臟。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而斯科菲爾德,他遇到敵人,要麼先逃跑,要麼先制服對方,從不去主動置對方於死地。

可飛行員的兇狠,廢墟小鎮中敵軍的描邊,都讓斯科菲爾德收起了善心,舉起了槍,狙殺了他們。

這樣的遭遇,讓他不再像其他士兵一樣可以在戰爭停歇時談笑風生,反而被空洞、無神、機械取代。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當斯科菲爾德把停止進攻的信息送到麥肯齊上校手中時,他又遇到了一個戰爭狂魔。

麥肯齊起先並不聽從斯科菲爾德的口信,並組織了第一次陣地進攻,當他親眼看到將軍的親筆信後,雖停止了進攻但心有不甘。

他說:“希望是一種危險的東西。現在命令撤退,下週又會傳達不同的命令,結束這場戰爭只有一個辦法,戰鬥到最後一口氣。”

戰爭都使他們身不由己,轉而成為戰爭機器。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從電影中,英國軍隊識破了德軍的詭計,避免了一次損失,但深入到現實中,這場戰爭沒有一方屬於真正的勝利者。

很多歷史學家都對一戰嗤之以鼻,他們不止一次說過,一戰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只是為了滿足帝國主義的私慾。

一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四億多人捲入戰爭,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而協約國中的英法等國,同盟國中的德意等國,都在一戰中國力下降,政體也逐步瓦解。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除此之外,《1917》之所以比大部分戰爭題材電影技高一籌,是因為它的一鏡到底。

只不過,它的長鏡頭不似《俄羅斯方舟》,完全的一個鏡頭,而是多個長鏡頭通過隱藏剪輯拼接在一起,屬於偽一鏡到底。

導演在電影成片後,專門請業內的專業人士看過,他們都沒能看出剪輯痕跡,可見技法高超。

對於一戰,槍響之後,沒有人是贏家

但一部能被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肯定,被奧斯卡提名的電影,絕對不止因為它的長鏡頭。

而是它將鏡頭語言和劇情發展,以及攝影、表演等多種元素恰當的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沉浸式的體驗。

這種“真實”,才是《1917》成為大片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