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受疫情影響,隨著全國各地的影院等娛樂場所暫停營業。《姜子牙》《熊出沒》《囧媽》《唐人街探案3》《奪冠》《急先鋒》《緊急救援》《抵達之謎》等近30部電影受波及,整個2月或將成為空檔。


院線電影迎來“至暗時刻”,網絡電影卻在這個春節發展迅猛。據統計,在常規的法定7天春節長假期間,今年共有16部網絡電影上線,同比增幅明顯。另外,隨著《囧媽》《肥龍過江》兩部投資成本高、製作精良的撤檔院線電影紛紛選擇線上首播、參與在線視頻內容競爭,更是讓電影的網絡發行模式走進公眾視野。在筆者看來,這次突如其來的不可抗力因素,或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網絡電影市場的發展。


各視頻平臺紛紛搶灘 16部網絡電影上線


經筆者統計,今年春節期間(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七),網絡電影總共上新16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家視頻平臺成為主攻手。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其中,愛奇藝上線數量最多,共計上線網絡電影7部。大年初一上線的《大天蓬》表現最為突出,據愛奇藝網絡電影榜單顯示,截至2月2日,該片上映9天累計分賬已經達到944.9萬元,累計觀影人次達到377.9萬。


除了在數量方面遙遙領先,愛奇藝網絡電影的類型和題材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不僅玄幻、喜劇、愛情、科幻類型均有佈局,且內容豐富多樣,比如《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是一部現實題材作品,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聚焦城市青年下鄉扶貧的主題,該影片上映首日獲得分賬73.7萬元,位列當日愛奇藝網絡電影票房榜的第二名。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優酷在春節期間共上線網絡電影6部。作品涵蓋的類型廣泛,包括喜劇、運動、科幻、動作等。其中,講述小女孩和野人與邪惡勢力對抗故事的《野王》熱度最高,達到7300左右,此外具有超現實色彩的《外星人事件》《奪魂異陣圖》熱度達到5000左右,上線一週多的現實題材作品《我來自北京之鐵鍋燉大鵝》熱度也超過4000,整體來說都獲得了較為良好的市場反響。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騰訊視頻上線網絡電影3部,皆屬於古裝、奇幻類型的作品。從播放表現來看,《異星戰甲之青龍》的市場成績最為亮眼。截止至2月3日,《異星戰甲之青龍》上線8天的播放量已達到4272.8萬次。如若將這一成績與2019年進行交叉對比,已經超過該平臺去年85%的上線作品,可見該影片的高熱度。另外,《古劍奇譚之伏魔紀》《鍾馗歸來萬世妖靈》兩部作品的播放量也達到2000萬次左右,相較而言也屬於中位圈選手。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受疫情影響,大多數人都被迫宅在家娛樂,視頻平臺紛紛佈局網絡電影領域,讓今年的網絡電影市場頗為熱鬧。與以往同期相比,今年視頻平臺的集中發力令網絡電影“春節檔”的概念更加凸顯。IFG互聯網電影集團聯合創始人範江浩曾表示,“春節期間是視頻網站全年的流量低谷,‘賀歲檔’網大很難賺錢”。但縱觀今年春節期間上線的網絡電影,整體來說市場成績都較為不錯,而且從觀眾評論來看,雖然他們對影片評價有褒有貶,但很多用戶都提到因被打破的假期計劃而與作品之間無意的“邂逅”,可以說這次特殊事件確實讓網絡電影走進了更多大眾的視野。


從混亂走向成熟,網絡電影進入“減量提質”階段


對於很多人來說,網絡電影意味著作品粗製濫造、獵奇意味濃烈。確實,在發展初期,由於很多人抱著在市場中賺快錢的想法,大量尺度大膽、打擦邊球、畫面粗糙的劣質作品湧現,擾亂了整個網絡電影市場的風氣。但自2014年以來,經過五年的發展,如今的網絡電影市場正在向成熟邁進。


一方面,質量低、價值導向不當的作品被無情地排除在外。近年來,隨著政策的不斷收緊和視頻網站的自主升級,網絡電影的上新數量在逐年下滑。經筆者統計,2019年實際上線的網絡電影總數為736部,相較於上一年減少了近50%。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去年2月15日,網絡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正式升級。通知明確提到:“超過100萬元的網絡電影,劇本及成片都要經省級廣電局審核,過審後發放備案號。在未取得規劃備案號前,不得進行拍攝。”這意味著,所有成功上線的網絡電影,都要經過項目展開前的“規劃備案”與成片上線前的“上線備案”兩道關卡,經受主管部門對團隊背景、影片價值觀、內容質量等多個維度的考察。


比如去年位列優酷分賬票房第四名的《大雪怪》,就經過幾番修改才拿到備案號。據片方透露,為了避免引起民族誤會,團隊根據審查方意見刪除了10餘組外來者傷害雪族人的鏡頭,並對全部的人物名稱做出調整,後來還再次根據意見對後期特效進行了精細化修正。由此看來,在政策趨嚴的市場環境下,對於專業度不高、一心想撈金的製作團隊來說,想要讓作品與公眾見面可謂是難上加難。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不僅如此,視頻網站為了提高自身的內容質量,也對上新作品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在2019年愛奇藝世界•大會電影論壇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就透露:“從2018年世界大會到現在,愛奇藝拒絕上線的網絡電影多達460部,佔比達到1/4。”平臺對網絡電影合作方的標準提高,對網絡電影的上新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網絡電影的整體內容品質的確在逐漸提高,主要體現在畫面質感、內容題材方面。根據愛奇藝發佈的《2019網絡電影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投資成本達到300萬元以上的網絡電影占比為48%,較2018年的20%有大幅增長,投資成本達到1000萬的影片有18部。投資成本的增大,為佈景、道具、特效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提升空間。


比如去年完美影視參與出品的《鬼吹燈之巫峽棺山》,對外宣稱制作成本達到1500萬元。據悉,製作團隊在拍攝時啟用了兩個3000平米的大棚,搭建了20多個場景,還運用了高達1100個特效鏡頭。精良的製作,讓影片一舉拿下2019年愛奇藝網絡電影的票房冠軍。而再觀今年春節檔上線的網絡電影,《大天蓬》《古劍奇譚之伏魔記》《異星戰甲之青龍》等充滿玄幻色彩的作品,都將生動逼真、場面壯觀的視覺特效做到了全新水準。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此外,在類型和題材方面,網絡電影正在朝著百花齊放的方向發展。


如今,網絡電影涉及的類型已經從最初的動作、喜劇、奇幻幾個單一元素逐漸向外擴展,經筆者統計,2019年網絡電影涉及的類型已經達到41個,涵蓋犯罪、槍戰、戲曲、運動、兒童等。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而在題材上,聚焦現實生活的作品不斷湧現,比如去年各平臺陸續上線了《大地震》《毛驢上樹》《滾動的鋼蛋》《花兒照相館》《我的喜馬拉雅》等多部作品;另外,網絡電影對IP的運用也更為成熟,不再侷限於濟公、西遊、狄仁傑等以往影視改編中最為常見的IP,一些更加冷門的歷史人物和故事成為了其改編的對象,比如去年的熱門影片《宋慈洗冤錄》《大漢十三將之血戰疏勒城》分別根據法醫鼻祖宋慈、“十三將士歸玉門”歷史事件改編。


今年春節期間的排播作品,也沿襲了近年來網絡電影市場的發展趨勢。比如融合科幻元素、講述扶貧故事的《外星人事件》,傳遞消除差生偏見價值觀的青春校園電影《3年8班》等不同故事題材的影片,還有包括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我來自北京》系列影片、取材自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錦毛鼠之涅槃重生》、基於《山海經》創作的《異星戰甲之青龍》等不同IP作品,為網絡電影市場注入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內容因子。


上新作品近20部,網絡電影“因禍得福”?


結語


從春節檔的市場表現來看,目前網絡電影即使不能滿足所有用戶的觀影需求,但在院線電影集體缺位的情況下,至少可以讓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雖然說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內容質量良莠不齊、受傳統電影人排擠、商業模式尚未成熟等問題還困擾著網絡電影,但在未來,網絡電影市場若能持續對自身的專業化、規範化進行升級,相信網絡電影會迎來“春暖花開”的時刻。


——THE END ——


作者|胡鈺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