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日前,美国癌症协会(ACS)在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发布了关于2020年美国癌症发病情况的报告Cancer Statistics 2020,披露了美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趋势的大数据。其中,最重磅的内容莫过于2016年~2017年间癌症总死亡率下降了2.2%,创下年度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记录。

对比美国近年的做法可发现,癌症死亡率稳定持续下降(1991年~2017年间癌症死亡率下降29%),可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让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以及癌症治疗技术的更新以及早期筛查技术的完善和推广。报告强调,增加投资公平、应用现有的癌症干预措施以及增加基础和临床研究,将会加速对抗癌症的进展。

肺癌死亡率回落成主因

美国总体癌症死亡人数连续26年下降关键在于四种最常见的癌症类型的显著下降:肺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其中,作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快,男性降速从2008年~2013年的每年3%下降至2013年~2017年的5%,女性则从2%的降速下降到接近4%,死亡率较上世纪90年代大幅下降了约45%,成为了总体死亡率下降最主要的因素。

年度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年度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美国1930-2017年各癌种死亡率,红色曲线代表肺癌死亡率

当然,在全球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增长趋势的形势下,禁烟,无疑是促使美国肺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其美国已开始全国性控烟行动,逐步降低美国烟民数量,目前美国成人吸烟率已从40%降低至12%——随之而来的是肺癌死亡率的明显下降:从1990年到2015年,美国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了44.7%。

与之相比,国内近十几年来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根据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其中,肺癌无论按发病人数顺位排序与按死亡人数顺位排序均位居首位,2015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为78.7万例,发病率为57.26/10万,因肺癌死亡人数约为63.1万例,死亡率为45.87/10万。

创新疗法快速发展

当然,除了吸烟率的稳步下降这个首要原因,创新疗法的快速进展也是重要原因。Cancer Statistics 2020指出,早期筛查技术的完善和推广让更多的癌症患者在早期得到干预和治疗,提高整体的五年生存率。而基于分子诊断等创新技术的应用,让患者可以接受比化疗效果更好的靶向、免疫药物治疗等。

年度癌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近年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让系列高发癌症的死亡率得到进一步下降。其中,最突出的是黑色素瘤。在FDA批准了相关的创新疗法后,其死亡率下降幅度也很大,在2013-2017年间,黑色素瘤死亡率每年下降7%。其中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下降5%至6%的幅度尤为惊人,因为该年龄组的发病率在2013年之前呈上升趋势。

这与FDA对创新疗法的批准有很大关系。2011年维罗非尼被FDA批准用于不能切除或转移的BRAF-V600E突变黑色素瘤患者;两年后,达拉非尼也获批了相同的适应症。

不过要说大幅改写黑色素瘤的死亡率曲线的恐怕还是免疫治疗。首个免疫治疗药物CTLA-4抑制剂伊匹木单抗也同样是在2011年被FDA批准上市,在黑色素瘤领域展现出免疫治疗实战成绩。随后,包括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抗PD-1单抗也以黑色素瘤切入,且给出了反应率、无进展和总生存率更高,并且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的数据。2018年ASCO披露的KEYNOTE-001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表明, 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晚期晚期黑色素瘤病人中, 41%首次治疗病人和34%全部病人生存时间超过了5年。免疫治疗的发展大大改写了恶性黑色素瘤的死亡率曲线。

在国内,各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创新疗法的应用也在加速。可预见,随着创新药物加速审批,更多靶向、免疫药物在中国获批,抗癌药物纳入医保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癌症患者将得到更好的治疗与看护。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肿瘤免疫学教授,对肿瘤治疗有疑问的,可以点击左下角“了解更多”或后台私信留言,我将尽我所能为您解答。更多癌症科普、病情案例实时分享。

您的关注、留言、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