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据了解,2月2日,李兰娟院士来到武汉。年过70的她凌晨4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不分昼夜的忘我工作,普及对病毒的认识、与医护人员共同商讨诊疗方案,甚至每天就睡3小时。在这场战役中,像李兰娟院士这样奋战在前线的战士们数不胜数,他们应该被我们所有人记住。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钟南山

2002年底,钟南山这个名字开始和“非典”捆绑在一起。隔年的大年初三,67岁的钟南山被任命为广东非典型性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一下被推上非典战场的最前沿。短短几天,广州地区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急剧增多,看着攀升的数字,连一些医生也开始对非典病人避之不及。明知传染性极强,钟南山还是挺身而出:“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17年后,武汉疫情凶猛,他叮嘱我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自己却毅然踏上去往武汉的列车,“因为情况特殊。”历经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泪,却在听闻武汉街头无数市民齐声高唱国歌的消息时,眼眶泛红,哽咽失声。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

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就是这样一个够“刚”的猛士,心底却藏着最极致的温柔。

张定宇

金银潭医院,是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众人皆知的标志性地点。因为这是战斗最先打响的地方,也是“离炮火最近的地方”。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奋战了一个多月。在疫情中“逆行”的一个多月里,院长张定宇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却要为患者、为社会燃起希望之光;他阻挡不了自己的病情、顾不上被隔离的妻子,却用尽全力去把危重患者拉回来。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


除了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名字在这场战疫中被我们牢记,还有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火神山/雷山山医院建设一线的建筑工人,他们也一样值得被我们记住。

2月3日起,由电影频道和武汉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今日影评》栏目制作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节目《两地书》开始在电影频道播出,该节目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推出,同时也在咪咕视频、咪咕圈圈等全网平台上线。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两地书》每期节目时长8分钟,每期都设置一个不同的主题,选择跟片中在武汉拼搏和奉献的主人公有着相似经历的嘉宾来写信。朱一龙、郭晓东、林永健、李光洁、刘佩琦等深怀感念的电影人,即便与各行各业的英雄们身隔两地,却还是纷纷写下各自心声。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首期节目中,电影人郭晓东在节目中写信给田志阳、臧涛、林大才、孙志远、刘刚这五位奋战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一线的建筑工人,他在信中引用鲁迅先生的名句,来为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建筑工人们颂歌。十天十夜,争分夺秒,正是他们的不辱使命,使得火神山医院在2月2日顺利交付完工。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而在昨晚播出了第二期节目中,看着空军军医大学986医院护士长郭玮在连续奋战多个小时后面部被护目镜和口罩勒出的深深痕迹,身为空军演员的林永健为这位兵龄超过20年的老战友淌下热泪。为节省防护物资,身处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往往要在全套防护装备中长时间奋战,只求争得与疫情赛跑的主动权。“那些印子慢慢能消,肯定能消。”林永健的心声,更是《两地书》的祈愿。

在后续的节目中,饰演过医务人员的李光洁、多次饰演基层干部的刘佩琦老师,都将分别给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武汉市江岸区航务社区的社区书记彭宏写信。相信通过这样的节目,可以让电影人的肺腑心声被每一位坚守抗疫一线的英雄听到。

《两地书》节目现已同步在咪咕视频、咪咕圈圈上线。此外,咪咕圈圈共同战“疫”专区上还通过短视频、条漫各种丰富的形式呈现了各种防疫科普、祝福内容,希望让大家更直观了解抗疫信息,一起携手并肩共克时艰。

致敬最美逆行者,武汉因为有你们而更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