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請戰書 雲南耿馬臨時女子突擊隊山區“戰疫”

新型肺炎疫情突發,面對防疫物資嚴重緊缺,村民認識防範不到位等重重困難,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四排山鄉黨員婦女幹部楊瓊花和她的黨員“突擊隊”行走在四排山鄉的村村寨寨,為村民築起防疫的思想防線的同時,也把黨的號召和溫暖送進了邊疆少數民族群眾的心中。

主動上一線,組建女子“突擊隊”

都說“鞋底的泥有多厚,與群眾的感情就有多深”。楊瓊花是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幹部,畢業後又義無反顧回到家鄉,27年如一日的奮鬥在農村基層一線,任勞任怨,勤勤懇懇。

疫情來襲,楊瓊花主動請纓,並召集村裡的婦女黨員召開緊急會議部署防控,迅速組建一支臨時女子“突擊隊”,勇做最美“逆行者”。

“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門,好好在家待著。” “最近都不要出去串門了,別人都在家,你也不要亂逛了,回去回去!” ……連日來,楊瓊花的這句句叮囑一直在四排山鄉迴盪。面對疫情嚴峻考驗和重大風險,她和她的“突擊隊”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宣傳防“疫”知識。

為了提高群眾的知曉率和理解度。她們不僅依託微信群、宣傳標語等方式,還和村裡的幹部一起,每天在村子裡宣傳、巡查、摸排,對鰥寡孤獨老人等特殊人群上門走訪,最大限度消除村民恐慌。

傳統“大鍋藥”,貼近村民心

在四排山鄉,像這樣在冬春換季時,免費為廣大村民熬製“大鍋藥”已持續多年。如今又逢疫情突發,楊瓊花及時聯繫縣中醫院,取得預防疾病的藥方,積極組織村裡婦女熬製湯藥免費發放。

“這是我們昨天上山採的。”村醫奎志梅說。“大鍋藥”藥材來源於村子背靠的幾座大山上,就在昨天,奎志梅帶著村裡的婦女前往山裡採藥。

她們身背揹簍,手持鎬頭、鏟子,穿梭在人跡罕至的山路,一路上,車前草、通關散、白糊草、馬鞭草……婦女們忙得像一個個收割莊稼的農民。

奎志梅站在一鍋熱氣騰騰的大藥鍋旁,手拿大勺,對著前來取藥的村民說道:“這大鍋藥味道苦中帶甜,有預防流感、呼吸道感染的功效。” 村民們一個接一個,紛紛朝奎志梅的大鍋旁靠攏取藥。

竭盡所能,自制口罩暖人心

看到手機、電視裡都宣傳不要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但由於防疫物資嚴重緊缺,村民們都買不到口罩。

楊瓊花心裡更是著急,思來想去,楊瓊花萌生出了個念頭——充分發揮婦女黨員幹部的優勢,帶著她的“突擊隊”自己製作口罩。

說幹就幹,2月2日晚,楊瓊花立即召集村上的4名婦女黨員在屋子裡開始縫製口罩,比照著一次性口罩的長寬裁剪布料,把布料縫合好後再穿上布帶......大家分工協作,有條不紊。隨著裁縫機的咔嚓咔嚓聲,不一會兒,一個個自制的口罩就新鮮“出爐”了。“我們做的這個口罩可能不怎麼專業,但有隔離總比沒有好。”村醫趙麗芳介紹,她試驗了五六次才成功縫製出一個口罩。她將樣品和方法發到微信群裡,希望有條件的村民也可以自己做口罩。有的村民看到視頻後也積極開始縫製。

“我們做口罩,既可以做好自我防護,也可以把專業口罩留給那些更需要的人。”趙麗芳說,“我們發放口罩時,都會提醒他們要先蒸煮10分鐘之後才可以用,還要注意及時消毒處理。”截至當天,四排山鄉的村民共制口罩270個,已全部發放給村裡的管控卡口人員和鰥寡孤獨老人等特殊群眾。

“以前不知道啥情況,瞭解之後就不恐慌了,還給我們送口罩、大鍋藥,我們不怕,相信一定能戰勝病毒的。”村民李丁波說。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楊瓊花和她的“突擊隊”員們沒有執法證,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只有一張村民百姓都熟悉的面孔,就是這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贏得群眾的信任,守護著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雲南網記者 趙崗 通訊員 胡凱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