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全国性的战“疫”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捐款和物资迅速云集湖北,文艺界以韩红为代表也掀起了捐款捐物的热潮。

而在发达的互联网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关于明星捐款捐物引发的争议。

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有一些网友在网络平台发言,督促一些明星捐款,或者“嫌弃”一些明星捐款太少,理应多捐。赞同这种做法的网友数量不少。

另外一些网友则认为,我们不应该对明星进行道德绑架,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捐不捐捐多少是他们的自由。

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其实,几乎每次发生重大事件时,上面这种争执都会发生,相信以后也不会杜绝。

对比,笔者的观点是,网友督促明星捐款并非道德绑架,因为明星们的身上还有一层属性:公众人物。

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1、什么叫公众人物?如何界定公众人物,目前我国的法律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按照一般公众认知,公众人物应该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1、 拥有较高知名度

2、 拥有一定社会地位

3、 从社会中得到巨大利益

4、 对社会公共利益有较强影响力

能符合上面四个要素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公众人物,再具体则可以定义为"领导人、企业家、艺术家、网红、歌星、明星、体育明星、社会活动家等"。

换句话说,马云、郎朗、辛有志、韩红、黄晓明、张继科等人及他们的同行都属于公众人物的范畴。

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2、为何说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属于道德绑架

我们以黄晓明和吴京为例,他们也是这次捐款中比较早受到网友“督促”的明星,在受到舆论关注后他们也迅速进行了再次捐款。事实上这两位明星之前在历次大事件中也没少出力,笔者只是以他们举例。

首先看,拥有较高知名度和拥有社会地位这两条他们肯定符合。

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从社会中得到巨大利益这一点很关键。

黄晓明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片酬、广告代言等,吴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片酬和票房收入等,这是公众能感知到的收入,其他如房租、投资等收入不在公众视线范围内的暂且不算。

黄晓明和吴京之所以能够得到较高片酬,原因除了他们有演技外,更重要的是公众认可和接受他们,如果公众不接受他们,片方也不会选择他们当男主角。

黄晓明的广告代言同理,没有公众的认可,广告主也不会花冤枉钱。吴京的电影同样是公众用一张张电影票堆起来的。

也就是说,黄晓明和吴京很大一块收入是来自于公众的认可和接受。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吸毒的明星一个个销声匿迹的根本原因,你演技再好才华再棒但没有公众接受你,当然也就没有片方和广告主敢找你。

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对社会公共利益有较强影响力。

黄晓明和吴京都拥有海量粉丝,他们的一举一动和一言一行都会很快被传递到公众眼前,很多粉丝甚至以他们为自己的榜样和楷模,比如吴京的励志,黄晓明的自嘲精神都被公众津津乐道。

由于黄晓明和吴京在公众那里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是正面影响力,公众喜欢看到他们,所以他们也会持续从社会和公众那里得到巨大利益。

既然明星们能从社会公众那里得到巨大利益,那么当社会公众遇到困难时,明星们则理应拿出一部分利益回馈社会和公众,这本身就是双赢的局面。

如果明星们选择不回馈社会,那么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将会下降甚至走向反面,片方和广告商就会减少甚至取消明星的合同,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

因此,网友督促明星捐款并非是道德绑架,明星回馈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取之于民当然也应该用之于民。

网友“督促”明星捐款不算道德绑架,公众人物理应回馈社会

至于有些网友“嫌弃”某些明星捐款太少,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现在明星们的收入动辄就是以亿计,一件高定衣服上百万,一个限量包包几十万,面对全国性的疫情捐个买包的钱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毕竟这和明星从社会中得到的巨大利益有些不成比例。

总之,公众人物具有极强的社会属性,当你自愿成为公众人物并从中获得利益时,你就必须承担公众人物身上的社会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