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籤、棉棒式防範#關注新型肺炎#遠離新冠病毒三篇

2020年新年,本是一個新的年代的起點,也是舉家團圓的日子,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將人們從新年的愉悅中拉入恐慌狀態。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病毒的根源及醫治都是高端醫學者的課題,在此就不再對病毒的起源進行贅述,對於普通老百姓,如何預防病毒是切身每個人的當務之急。近期關注到一則消息,2020年2月3日廣東省廣州市疾控中心在疫情監測中,發現一名確診患者家中門把手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結合本人居住的小區是高層,每天必須要接觸的就是電梯,所以來談談對於高層居民防範病毒的方法。

牙籤、棉棒式防範#關注新型肺炎#遠離新冠病毒三篇


隨著國務院延遲春節假期的結束,2020年2月3日,全國勞動人民就陸續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無法“冬眠”避毒了,出行也無法避免。目前已知的傳染方式有:呼吸道飛沫傳染、接觸性傳染。經過呼吸道飛沫傳染,例如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近距離接觸或者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又稱氣體分散體系。其分散相為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其大小為0.001~100微米,分散介質為氣體。)被他人吸入導致感染。另外沉積的飛沫直接接觸到手,經汙染的手接觸自己的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例如挖鼻孔、揉眼睛等都可導致感染病毒。

牙籤、棉棒式防範#關注新型肺炎#遠離新冠病毒三篇


出門篇

居住高層的出行人員的“防毒”武器口罩是必備的,有條件的還可以準備護目鏡,沒有的,在電梯中儘量避免直接面對其他人員。在這裡介紹個小竅門,出門前可以在家中找到日常用品充當“防毒”武器,牙籤和耳棉效果不錯,出門前帶兩根(出門一隻,回家一隻),牙籤兩頭比較尖銳,建議掐去兩頭,備用放在錢包中,在乘坐電梯時,可以使用該物按電梯樓層,避免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立即丟棄。當然如果在下班途中看到該文,又抽菸的朋友就有福利了,可以用鑰匙頭按電梯樓層,然後用打火機燒下鑰匙頭,瞬間可以將所有病毒烤熟。

牙籤、棉棒式防範#關注新型肺炎#遠離新冠病毒三篇


工作篇

要保持辦公室內衛生空氣清潔,天氣不寒冷的地方建議一直打開窗戶流通空氣,天氣寒冷的地方每天需要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同時室內要定期用75%酒精消毒;同事之間避免近距離接觸,儘量保持在1米以上的距離。上班期間需佩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食堂就餐避免集中,分段就餐。

牙籤、棉棒式防範#關注新型肺炎#遠離新冠病毒三篇


回家篇

一天的工作結束,作為傳染風險較大的你,如何保護家人的安全呢?

對口罩的處理,一次性口罩,在入戶門之前應當丟棄(可以在門口置放專門的口罩收納袋),可重複使用口罩在入戶時連同全身,用75%的酒精噴灑消毒(切記避免火源和脫掉衣服再進行),將鞋子放置室外,全身外衣全部換下放置在陽臺晾曬,換上睡衣,面對如此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建議外出人員每次回家儘量沖澡,防止頭髮及身體其他部位接觸感染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