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高新區創新疫情防控方式 無人機當“空警”

2月4日上午約9點半,在銀杏大道和泰山路交叉口,一架銀色的無人機騰空而起,然後向著北面的楊壩社區大泉塘自然村飛去。操控著無人機的慈湖高新區徵遷局副局長濮勇,聚精會神地盯著手中的屏幕。屏幕上,村莊、水塘、道路、菜地、樹林等盡收眼底。一旁站著他的同事林緒平、孫海,一旦發現情況,他們倆會及時通知相關方面立即處置。無人機先後飛過了大泉塘、甘壟、小泉塘三個自然村的上空,沒有發現村民聚集等異常情況。

慈湖高新区创新疫情防控方式 无人机当“空警”

“無人機是局裡用來監控違建和用地情況的。疫情發生後,考慮到楊壩社區有10個自然村、7000多畝的面積,僅靠人力監控有時存在效率不高等問題,正月初七我們就用上了無人機。”濮勇介紹說,這幾天天氣晴暖,村民閒著沒事,喜歡出來曬太陽,容易造成人員聚集,作為人力監控的有效補充,無人機便派上了用場。

因電池電量及飛行半徑有限,加之還有別的自然村需要監控,無人機只得移位。他們開車經過筆架山路,拐進胡吉村的小路。村入口處,兩個佩戴紅色“志願者服務”袖章、身著黃色反光背心的村民攔住了他們,首先測體溫,體溫正常,然後是登記姓名、聯繫方式、車牌號,才予以放行。車停在胡吉村一口水塘邊,濮勇再次放飛無人機,查看了胡吉、朱吉、大坳、小坳、榮村等自然村,沒有發現異常情況。

據瞭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慈湖高新區創新方式,使用無人機,與村(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有機結合,構建了一張立體防控網。實踐證明,這種監控方式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並及時處置,效果很好。2月1日14時40分,無人機發現太來社區一廣場有十餘人聚在一塊,他們當即告知高新區社會事務部,並通過“疫情防控微信群”通知太來社區,社區立即派人勸散了村民。2月2日上午8時40分,無人機發現楊壩社區一入口處有七八位老人聚集,還有沒戴口罩的,楊壩社區接到通知後,立即派工作人員前去勸阻,讓老人們各回各家。

快11點時,因電池即將耗盡,濮勇收拾好無人機裝備,回去充電。“只要疫情防控有需要,我們一定會用好無人機這個‘空警’。”濮勇表示。

文圖/記者 餘齊斌 通訊員 邱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