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暉:有零距離操作我先來

朱暉:有零距離操作我先來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楊堅 歐陽歡歡 李蕭

“從今天開始,我24小時守在科室:有疑似病例,我先去;有確診病例查房,我先上;萬一病人需要搶救,零距離的操作,我先來!”這是新寧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朱暉在1月22日向全科室醫務人員作出的承諾。半個多月來,他始終履行自己的承諾,率領科室醫務人員者一直堅守在火線上,從未退縮過。

51歲的朱暉,擔任急診科主任7年,感染科主任6年,是資深的傳染病防控及重症急救專家,曾參加過2003年的“非典”防控工作。面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他又毫不猶豫地衝上去。他視疫情為命令,把病房當戰場,挺身而出,忘我工作,竭盡全力發揚白衣天使的救死扶傷精神。

1月22日,科室收治到第一例從發熱患者,從這以後,他就把“家”搬到了病房,堅守在科室這期間,朱暉帶領科室醫護人員面對每一位發熱患者,都要仔細詢問病人是否從湖北、武漢回來,並詳細查看患者臨床表現及檢查資料,辨識是否為疑似病例,不敢有一絲麻痺及疏忽。截止2月2日上午,該科室已接診發熱門診341人,救治醫學觀察病例11例,確診病人2例,沒有出現一例漏報、誤報病例,嚴密地守好了疫情防控最前線的關口。

朱晖:有零距离操作我先来

從新寧進入“戰備”狀態的那一刻起,朱暉就做好了衝鋒陷陣的準備。當得知到武漢有防控一線醫生被感染的消息後,他深知自己會有怎樣的風險,卻沒有半點退縮。針對一些醫護人員的畏懼心理,為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朱暉立馬召開科內會議,組織大家學習疫情防控及隔離技術,用專業知識“武裝”和保護自己,同時要求科內全體醫護人員要正確認識疫情,提高政治站位,積極主動投入到工作中來。他說:“疫情當前,我們感染科的醫護人員必須衝在最前線,保護群眾的安全。這是工作職責,更是醫者仁心,我不允許任何一名醫護人員當逃兵!”

朱暉的言行,堅定了科室人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念和決心。全科室34名醫護人員,和朱暉一起堅守 “陣地”,雖是春節,卻沒有一個人提出休假。其間,科室護士長唐龍剛的母親手術,他都沒請假去陪同;副護士長羅小秋的父親80大壽,她也沒也沒回家陪老人過……

朱暉帶領科室人員強化防範措施,完善隔離制度,對工作區、醫療區、汙染區、病人通道、工作人員通道等進行了嚴格劃分和規範佈置,為收治病人做好萬全準備。同時,為了保護科內員工的家人不被感染,所有工作人員下班後沒有回家,24小時吃住在科室。朱暉主任與護士長一起,專門在科內頂樓精心佈置了隔離休息區,讓醫護人員在寒冬裡感受到了絲絲暖意。

1月31日,新寧縣確診了第一例“新冠”病人,為確保萬無一失,朱暉在每天的晨交班上,都要反覆強化科內人員洗手、穿脫防護服、消毒隔離技術的培訓。在治療查房期間,也要嚴格把控消毒隔離的每一個環節,力求把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

由於長時間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朱暉的汗水常凝成水珠附著在眼鏡上,模糊了雙眼,臉頰的勒痕也分不清是眼罩還是口罩留下的。因為防護用品的短缺,他的防護服往往一穿就是四個小時,為了減少穿脫,他不敢多喝水,連廁所都不敢多上。

而對待病人如親人般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朱暉每天帶著醫護人員親臨病房觀察、詢問病情。並在心理上疏導,告訴他們病情並不可怕,只要配合,短期內就會治癒,打消恐懼情緒;病人提出生活方面的需求,盡力滿足。朱暉在接受電話釆訪時說:“現在病人情緒穩定,病體一天天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