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親人仍赴“戰疫”、“拋下”術後老母親到“疫”線...這些黨員不平凡

擦乾痛失親人眼淚赴“戰疫” “拋下”術後老母親到“疫”線

招遠市泉山街道有一群普通但不平凡的黨員幹部

大小新聞客戶端2月5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侯召溪 通訊員 孫亞紅 郭晶晶 攝影報道)在招遠市泉山街道抗疫一線,有這樣一群普通但不平凡的鎮村黨員幹部:他們有的默默收起失去親人的痛苦,擦乾眼淚奔赴“戰疫”;有的“拋下”術後老母親,堅守卡口,按時完成上級交代的疫情防控任務;有的心繫村裡弱勢群體,給因疫情無法出門的60歲以上老人送蔬菜。

“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放棄了闔家團聚的機會,堅定地守在抗擊疫情前線。重大關頭、關鍵時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他們是最平凡,也是最無畏的人。

擦乾痛失親人眼淚赴“戰疫”

在泉山街道轄區村(居)的設卡處以及小區的出入口,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帶領街道紀工委的工作人員對各村(居)設卡點在崗情況進行現場督查。他就是泉山街道紀工委書記——李豪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和所有基層黨員幹部一樣,衝鋒在前,履職盡責,堅守崗位。唯一不同的是,他也是一個剛剛失去親人的普通人。

2020年1月31日,李豪傑的爺爺因病去世。親人的離世,讓一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此時也正是一家人相互扶持,共渡難關的關鍵時刻。但是,疫情當前,工作當先。當轄區黨員幹部都衝鋒於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時候,在“大家”與“小家”的抉擇中,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堅守工作崗位,選擇了奮戰於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壓力很大,督查工作更要精準有力。”他強忍失去親人的悲痛,帶領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對轄區設卡點人員到崗到位、防控信息報告以及重點人員隔離觀察等疫情防控履職情況進行實地督查。

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

方便麵火腿腸成了她的長壽麵

“媽媽,你什麼時間回家?”成了她每天能感受到孩子最奢侈的話。“媽媽還有工作沒做完,你們倆聽話,先跟爺爺奶奶睡吧。”這也成了她每天不變的回答。

郭兆英,作為泉山街道辦事處具體負責防疫工作的領導幹部,面對兩個孩子在假期裡、節日裡渴望的陪伴,在陪伴和工作之間,她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堅守工作崗位。從正月初一開始,每天工作深夜11點、12點、凌晨兩點。1月31日是她的生日,但她那天工作到凌晨一點,方便麵火腿腸成了她的長壽麵,她忙到沒有時間與家人打一通電話。接到群眾舉報她總是第一時間組織人到村裡現場核實、逐一摸排、逐一核實重點人員信息,日夜牽掛自己分管的民政工作,給轄區的低保五保戶送去口罩和日用品,及時普及疫情知識,確保全街道在防疫路上,每個群眾都不掉隊。

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
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

孩子醒時爸爸已上班,睡時父親還未歸

泉山街道機關幹部王偉同志,自防疫工作開始以來,日夜奔走在工作區負責的範圍裡,協助包區兩委調度工作,保證各村卡口嚴把死守,和轄區建檔的隔離人緊密聯繫,每日上門排查情況,根據各家需要派送必須的生活用品。每天的早出晚歸,孩子睡醒時爸爸已經離去工作,孩子睡覺時,父親還未歸家,這些同志或年長或年輕,是父母是子女,他們是扮演不同角色的普通人,但此時他們一直戰鬥在基層防控摸排的第一線,踐行了作為一名基層幹部的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好品質。

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

拋下”術後老母親到抗疫一線

在泉山街道村居,同樣有一批衝在一線的黨員幹部。

湯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書記姜志強同志,其母親於臘月27日胃癌手術,住院期間正是抗疫關鍵時期。而且,湯後村舊村改造後村民居住分散,流動性大,任務艱鉅。姜志強帶領村兩委早出晚歸堅守卡口,走訪村內700餘戶2000多人,按時完成上級交代的疫情防控任務。

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

她為村裡60歲以上老人送蔬菜

李家臺子村黨支部書記蘭秀麗,作為一名女同志,她舍小家為大家,放下老公孩子,衝在防控的第一線,在嚴守卡口,緊張摸排忙碌之餘,她還要管理正在銷售期的三個大棚的蔬菜、水果,作為合作社的管理者她無償給因疫情無法出門的60歲以上老人送蘑菇等蔬菜。

我們時常會問:新時代的幹部究竟該是什麼樣子?答案很明確,就是危險來臨時能夠勇猛衝上去的樣子,就是人民需要時能夠勇敢站出來的樣子。

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
痛失亲人仍赴“战疫”、“抛下”术后老母亲到“疫”线...这些党员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