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咳嗽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丨追問新型肺炎④

發燒咳嗽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丨追問新型肺炎④

冬春季是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如果出現了咳嗽、發熱等症狀,如何判斷自己是患了感冒還是存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若在平時,身體出現不適自然應及時前往醫院就醫,但今年的冬天疫情暴發,醫院尤其是發熱門診人流量大,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

那麼,究竟病情發展到怎樣的程度需要去醫院進行篩查?

武漢史是關鍵

判斷自己是患感冒還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流行病學史很關鍵。”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下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篩查新型肺炎疑似病例時,通常考慮以下三種流行病學史:發病前14天內曾去過武漢市或湖北省其他地區;曾接觸過來自武漢或湖北省其他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曾有聚集性發病的現象,即走親訪友、聚餐、開會等聚集性活動的參與者中出現過疑似或確診病例。

“如沒有上述流行病學史,出現輕度咳嗽、發熱等症狀時通常不會首先考慮是新型肺炎。”林明貴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傑也強調了與武漢相關的流行病學史的重要性。“流行病學史結合相應的臨床症狀是醫師在篩查疑似新型肺炎病例時的主要手段之一。”

超37.8℃需就醫

根據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最新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新型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

發燒咳嗽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丨追問新型肺炎④

發熱、咳嗽等症狀發展到什麼程度需要去醫院?

林明貴表示,具有上述任一一種流行病學史的民眾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甚至其他不適症狀,不論病情輕重與否,皆應引起警惕,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張傑表示,總體來看,如果沒有相關流行病學史,但呼吸道症狀較重,感受到明顯的不適,也建議及時前往設有發熱門診的醫院就診,尤其是高齡、有基礎病、體質條件較差的患者。如果呼吸道症狀較輕,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可優先選擇居家隔離2周,以規避前往醫院候診時潛藏的交叉感染風險。

發熱的程度不同,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人體正常的腋下溫度為37℃。

“具體來說,沒有流行病學史的前提下,如果腋下體溫升至37.8℃℃以上,應前往醫院就醫。如果身體處於低熱狀態、37.8℃以下,咳嗽較輕能忍受,則可對症服用蓮花清瘟膠囊、感冒清熱沖劑等中成藥進行自我恢復和觀察。若身體處於低熱狀態超過3天,或者居家觀察期間病情加重,也應立即就醫。”林明貴說。

林明貴告訴記者,如無流行病學史,也沒有發熱,而是具有其他輕微呼吸道症狀的患者,也可初步考慮為感冒,居家觀察。原因在於,雖然目前出現了多例“不典型”症狀的新型肺炎病例,但發熱仍是絕大多患者的主要症狀之一。

遠程諮詢解焦慮

如果還是不放心,有關單位也貼心地開展了抗疫電話義診、在線免費諮詢等活動,讓人足不出戶就能對自己的病情有所瞭解。

大年初二,武漢市衛健委聯合平安好醫生,開通了“抗疫電話義診專線” 4001819191,為公眾免費提供新型肺炎諮詢、疫情防護指導服務,全國人民都可撥打。如懷疑自己是否患了新型肺炎,可在每天的9:00-20:00隨時撥打專線電話諮詢。還可通過武漢市衛健委官方小程序“健康武漢官微”開通的“免費發熱在線諮詢”服務進行24小時線上諮詢。

發燒咳嗽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丨追問新型肺炎④

此外,武漢同濟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紛紛開通網上問診平臺,清華大學理工院系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也正在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智能系統,力爭幫助民眾具備一定的自我評測能力。

“及時的網上、電話分診能夠相對緩解醫護人員的壓力,合理利用醫療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非新型肺炎患者前往醫院造成不必要的聚集性感染。”林明貴說。

因此,發熱、咳嗽的輕症患者可優先選擇遠程諮詢,並在諮詢結果的指導下進一步調理、觀察或就醫。“有輕微症狀的民眾不要恐慌和害怕,更不要進行不科學的聯想。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舒暢情緒有助於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林明貴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