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閒人搞野


壇口封得住是為下句人口封不住做鋪墊的,我們要討論的主題應該是人口封不住。有人把這封不住的人口描寫成專揭人家瘡疤的“長舌婦”,我不以為然。其實這句話的本意充滿正能量,警示你要做好事,不要做壞事。

試想,一個人襟懷坦蕩,正氣凜然,忠誠老實,與人為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他怕你傳播和議論什麼呢?正應了農村那句老話: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只要船頭站得穩,哪怕浪來顛!

反之,一個人心術不正,道德敗壞,貪汚索賄,偷雞摸狗,騙人家錢財,睡人家女人。這樣的人見不得陽光,最怕別人把他的惡行傳播出去。他的所謂隱私其實就是罪惡!因此,應該把他的罪惡暴露在陽光下,讓更多的人去指責和鞭撻,觸犯法律的,依法懲治。而不應該以暴露和宣揚別人隱私為藉口,對其隱瞞和庇護。

說得多好!人口是封不住的,即使是三皇五帝也封不住!即使他們死了千百年,仍有無數專家學者在編撰史書,評判他們的功過是非,這些專家學者們是“長舌婦”嗎?

農村還有一句話: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們還是從自身做起吧,光明磊落,多行善舉,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不要怨恨別人揭你隱私。


戴巍峰在農村


人的嘴封不住,水滸傳有:‘…但看發白齒牙衰,唯有舌根不壞’一節,古人都曉得人口封不住。說個故事,有點小黃,是個真事。五幾年農村沒電燈,也沒電視機,在偏遠山區更是沉寂,沒什麼娛樂生活。冬閒時節,勤快人在家編筐窩簍,織蓆紡麻,腿腳靈便的年輕人跑山下套,弄個野兔山雞,打打牙祭,改善一下伙食。有的懶人啥也不幹,湊合一起鬥小牌,三分五分的輸贏。還有一種人,街溜子,走東家竄西家,張家長李家短,扯些閒話,這裡面有個典型人物劉二嫂。劉二嫂人送外號大廣播,早飯前竄半截街,巡視一圈,到張家說李家,到李家說王家。一日,劉二嫂早晨起來還是老毛病,不洗臉,不梳頭,半廠著懷走也,竄至最西頭一家,這戶是城裡來的下放戶,戶主解放前幹過偽軍官,屬於黑五類,被管制對象。那時候我小,也參加過批鬥會,只記得那人滿臉鬍鬚,面目猙獰,還有兩顆金牙,很嚇人的。這人的老婆很年輕,大人說很漂亮,因為本人是孩提,並未知貌美的含義。話歸正言,劉二嫂大踏步竄入院內,一把拉開房門,進入屋內,見二人正在…,二人恐慌;偏偏的這劉二嫂眼尖,發見男人不是本戶主。只見男人扯過被子遮羞,大聲叱責:‘大廣播,你敢將這事去播,小心爾狗命’。誰想這劉二嫂毫不退讓,也許是嚇傻了,竟然高聲回道:‘馬區長(村級行政,管理區),你嚇唬誰?’。馬區長見唬不住,軟了,低聲說:‘二嫂,何苦呢,這些年來,我馬區長對你不薄啊,救濟糧哪次你少領了?’。還有許言語求慰,不必詳敘。最後商定,女戶主的銀飾二件給劉二嫂,馬區長以後只要區上有救濟款項劉二嫂優先,條件是劉二嫂不能將此事說出,說白了就是封口費。後來呢,結果是人嘴扎不住,還是被廣播了。那時節有糖衣炮彈之說,當幹部最怕腐蝕,結局是馬區長掉蛋(下臺),被批逗,一臭萬年,永世不得翻身。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罈子口封得住,人的口封不住。


97401194372不知道


人口當然封不住。

這些農村老話,說的都是極有道理,並且富有哲理的。

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說得通俗易懂,簡潔明瞭。

相對應的,在農村還有一句老話這樣說,話不出口,出口會走。

一樣的道理。

這是在告誡人們,別亂說話的意思。

在過去的農村,人們大都有個湊堆的習慣。尤其農閒時節,鄰里鄰居,或者平時比較談得來的人,往塊兒湊,就開始啦呱。

啦呱多也是東家長西家團的。這也是農家人交流信息傳播新鮮亊兒的一種方式。

但是,往往就是在這種場合,一些“長舌”之人,也可以說是為了博人眼球吧,會傳播些“爆炸”性新聞,而這裡面,大多是添油加醋的摻合了一些虛假成份在裡面。

雖然傳播者大多在傳播之前都會來一句:這事兒(這話兒)可別往外說,就咱幾人知道算完。

事實呢,根本做不到,不用太長時間,“就咱幾人知道”的話,就風樣刮遍全村。

如果不是些太傷人的話或事兒,也許刮過去,風也就散了。

一旦是些不該說或無中生有的話或事兒,麻煩就來了。

被傳話題的局中人,當然不會算完,一定是要揪出傳播者的。

由此帶來的矛盾,吵鬧甚至打架鬥毆的事件,經常發生。

所以,罈子口能封住,人口是封不住的。這就是提醒那些好事者,張口說話,要注意的意思。


笨刨


農村所說的老話,其實就是老百姓廣泛所說的俗話,看似簡單的一兩句話,卻簡單、形象的含概著一個深刻的喻義。俗話是人們在長年累月的生活勞動中,思悟出來的一個形象而又簡單的道理,每一個俗話、都含概著一個同似生活中的道理。

上面我們簡單的、瞭解了一下老話與俗話,下面就“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這句話,用同似的一個醋瓶和三個碗,來喻釋和鋪釋一下其中的意義:我們用醋瓶來喻同壇口,用三個碗來喻同人口……醋瓶如同壇口,醋瓶裡面的醋是被蓋子封固的,裡面的醋自然成了一種固物質,很難向外散彈醋的味道,醋的味道被瓶蓋死死地鎖在瓶中,成為一種呆呆的固物質。

三個碗如同人口,由於人的口和三個碗是活口,是透外的,所以碗中的醋,言流的口是很容易彈流,從一個碗彈流到另一個碗,最後彈倒回自己出口的碗中。人的口時刻在交流中活動,碗中的醋時刻在毗鄰的碗中流淌 ,所以活動的物質,每秒每分都在變化,永遠沒有固定。

通過上面喻同的鋪釋,相信大家會更形象、更簡單的了入了更多的意義:簡了、明瞭的告訴我們,多說多做一些利人利眾的話和事;少說少做一些損人損眾的話和事,利人在活彈中等於利己;損人在活彈中等於損己。

俗話有著非常濃郁的生活氣息,俗話來源於生活,又用之於生活,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都在時時刻刻、喻告著我們怎樣處人、處事;怎樣更好的工作、更宜恰的生活。

我是谷點農村實生活,謝謝大家一起分享、觀讀。




谷點農村實生活


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說明了一種處世學問。

罈子是一種盛東西的器皿,一般是陶瓷容器,底部和口部都比較細小,中間或某一部分比較粗大。

大家看到下圖中的容器就是所謂的罈子,,我們如果用東西把口封起來很容易。不是刻意的去打開,封口的東西不會隨意的脫落。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不一樣了。因為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又又不同的利益。為了利益,對於不同人之間所謂同盟秘密不可能高於利益。有可能出賣夥伴朋友,甚至親人。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花生常態


防人之口若塞川,

道義正直理不偏。

歌頌批評任眾口,

民心似鏡照千年。








費玉山905


“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這句老話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人口沒有罈子口密封的好,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句話和另外一句老話的意思是一樣的,來自《增廣賢文》的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說到罈子對於我們很多人說並不陌生,也不是很神秘,尤其在農村更是常見,比如家裡醃鹹菜泡菜或者鹹鴨蛋都會用到罈子,而罈子口多是用水封密封的,這樣密封的效果好,而用罈子醃製的食物基本都沒有變質的,這正說明了罈子口密封好的原因!



這句老話雖然說的直白露骨,但是現實就是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就是這樣的,不管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們,還是一輩子在農村生活的,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人言可畏正是告誡人們不要亂說話,更不要說那些捕風捉影的話,比如你認為和你交好的朋友,你認為有些話是值得和朋友說得,但是並不想讓太多人知道,你以為你的好朋友不會和別人說,但是你的好朋友也有好朋友啊,你怎知他不會把你的秘密說給別人聽呢!



所以說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平時一定要管好自己這張嘴才行,尤其是那些能搬弄是非的話,對別人評頭論足的話還是不要和別人說的好,免得自己什麼時候得罪人還不知道!


草根小閆


你好我是小張。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

關於農村老話“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的說法我的理解是,在生活中確實是這樣,所有人都有表達自己看法和觀點的權利,但很多人比較強勢,一味的自以為是覺得只有自己的立場才是正確的,這其實是不對的。

這世界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跟彈簧一樣,你這個人強勢,拉的太緊就容易傷害到別人。你不尊重人也就很難獲得別人的尊重,我們都想要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那麼就要做到和睦共處。

如果用封壇口的方法封住了人的嘴,那就像當於扼殺了一個人的精神,失去精神的人就不會是一個完整的構架,我們自身也許還會受到反作用力,不讓人說話就相當於扼殺了他的精神。這並不可取。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做的首先是要學會與人和睦相處,尊重他人。不去在意他人的看法,任何東西都是相互的,只有別人在心底覺得受到了尊重才能對你也抱以同樣的態度。

“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這句老祖宗總結的話說的真好,是給我們留下的至理名言,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還是社交圈裡也同樣適用。當然也是我們修身養性的一個智慧靈丹,如果明白了其中的奧妙,那我們都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張謹記


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具體體現,與其伴隨的還有天老爺有眼晴.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等等。我小時候就是伴隨著父母這些諄諄教導長大的。說白了,就是父母用這些話對自已的孩子進行精神教育:不要做壞事,做了壞事是瞞不住的,做了好事不要張楊,天老爺都看著呢,督促孩子向真.善.美看齊。


吳行萍


農村老話“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什麼意思?這話很直白,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吧!罈子大家都知道的,農村醃鹹菜,醃鹹鴨蛋,都會用到罈子的,一般壇口都是用水密封,效果很好的。有的地方用泥巴封口,由於該蓋子上也有密封條,也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那麼人口封不住是什麼道理呢?

農村人哪裡都有長舌婦,再私密的事對於她來說,都是聊天的素材,沒有秘密可言。



比如農村有的人家,男的常年在外打工,老婆在家種地照顧孩子公婆。由於沒什麼文化,閒暇之餘又精神空虛,這時受到外界的誘惑出軌了。可是本質這人是勤勞善良的,結果家人知道後,經過家人幫助教育,又迴歸了家庭。

本來外人很少知道,這事也就過去了,可讓這種人知道後,她就會走東家串西家的,到處傳播,就怕有的人還不知道。結果就是兩口子吵鬧打架,甚至鬧到離婚的地步。不知道這種長舌婦是什麼心理。

作為一個人,都有三五知己,也是“人口封不住”的原因吧!



農村有的人家,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或者是不想讓外人知道。總想著把事情壓下去,外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可這時你認為是好友知己的,正好來到你家裡,你也感覺他不是外人,就把自家發生的事情給他一五一十的訴說了。可你想過沒有?你認為的知己,他也有他的知己。他走出你家大門,就會來到他的好友家裡,會原封不動的把事情傳播出去的。

就是這樣,事情就會很快全村子裡的人都知道了。你本來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可無意間就是你自己說出去的。

還有的人,喜歡捕風捉影,添油加醋,也是一種原因吧!



在農村,有些事情本來是很小的,也可能是自己感覺發生的事情很丟人,不想讓別人知道。

可讓這種人知道了,就會添油加醋的也到處傳播,就好像他就看到你發生過什麼事一樣。這樣外人不知道怎麼回事,讓他這麼一說,不但大家都知道了,而且傳的還很邪乎。

農村人有的落下一輩子的話題,就是這種人傳播的結果,讓人看到你就會想起來,取笑你一番。



綜上所述,讓我想起了一句老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如果事情發生了,你只能是先封住自己的嘴巴,把事情爛在肚子裡。如果你認為是給你自己好友訴說,那傳播出去就只能怨你自己了。不知道我這樣理解的對不對?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新樂老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