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穿著漢服的女孩,身上爬滿了“蝨子”

漢服,好像天生就帶著仙氣。

走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霓虹燈裡,一個穿著漢服的女孩映入眼簾,交領、右衽、束腰顯是如此婉約,用繩帶輕輕挽出一個蝴蝶結,帶著一陣香風飄過,似一道風景,稍縱即逝,讓人流連忘返。一晚上,談了一百次戀愛。

夜色漸晚,涼風徐徐,一種空虛感驟然襲來,恰如剛剛刷完抖音的落寞。幻想著那一縷縷飄過的漢服,那一道道靚麗的倩影,每每只敢想於此處,因為她們一旦張口,瞬間就會讓那幅動人的美女轟然崩塌。

用魯迅的話說,簡直就是人間慘劇!

因為,漢服上承載的是千年文化,而她們的漢服上卻爬滿了蝨子。

那個穿著漢服的女孩,身上爬滿了“蝨子”

漢服,何為漢服?

當問起那些奼紫嫣紅的女孩,為什麼喜歡穿漢服時,她們總會用素手捂著胸口說:因為很喜歡漢朝的文化呀!

一句話,漏洞百出,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漢服,並非漢朝的專屬服飾,它起源於黃帝時期,在漢朝正式形成標準,秦漢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的服飾都可以稱之為漢服。漢服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雖然每朝每代都在改善,但是它終究延續著黃帝時期“上衣下裳”的制式。

漢服最清晰的區別是沒有紐扣,沒有死板的束縛,給人以飄逸和不羈。上衣的左邊稍長些許,右邊稍短几分,將衣服的前襟交叉重疊於胸前,左邊掩蓋住右邊,自然形成衣領,無需任何修飾。

正如史書所言:“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

身著漢服,道法自然,心懷乾坤。

那個穿著漢服的女孩,身上爬滿了“蝨子”

漢服,不光是為了蔽體和形美,更是一種文化載體。

漢服,凝聚著黃帝和炎帝的始祖智慧,堯舜的謙讓美德和胸襟,夏商周的上古神話和神秘傳說,封神榜的仙凡世界和山海經的飄渺之旅。

漢服,雕刻著春秋戰國的文明和鐵血,孔子孟子墨子韓非子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儒家思想和法家制度最濃厚的沉澱。

漢服,記憶著秦始皇的金戈鐵馬和不世之功,分封制的破滅,郡縣制的緣起,國家語言文字貨幣交通等等全面實現大一統。

漢服,敘述著項羽的英雄悲歌和劉邦的大漢王朝,虞姬的歌舞聲餘音嫋嫋,漢武帝的雄兵已趕赴西域,在遙遠的邊界開疆拓土。

漢服,吟唱著三國時期的爾虞我詐和精彩演繹,曹操的寧讓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劉備的時勢造英雄,孫權的英雄造時勢。

漢服,高呼著唐宋元明清的文化繁榮和國破家亡,李白走出朝堂一生逍遙,杜甫憂國憂民一生坎坷,柳永詞傳遍了煙花柳巷,蘇軾在被貶的路上修成正果,成吉思汗的鐵騎踏碎了歐亞大陸,魏忠賢的奸臣形象遭萬世唾棄,大清十二帝的勤政敬業被慈禧太后一手覆滅……

那個穿著漢服的女孩,身上爬滿了“蝨子”

漢服,是中國上下五千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漢服的靈魂。

穿著一件沒有靈魂的漢服,充其量就是一個擺設,她很美,卻又很蒼白,空虛,無力,像一道風景,路過也就路過了,記憶在七秒後歸於虛無。

張愛玲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裡面爬滿了蝨子。

漢服上面承載的千年歷史,需要我們用文化來點亮,讓它發光發熱。穿著情深意重的漢服,就要負擔的起它的厚重,莫要玷汙了它的儒美。一個滿口粗言鄙語的人,就算穿著美若天仙的漢服,上面也會爬滿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