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黃金閱讀期是什麼年齡最好?

專業噴噴子20年


吉姆·崔利斯在他的《朗讀手冊》裡寫到“… … 不是說,讀書越早越好。不是說,從孩子十個月開始,我就給孩子認識字卡片。有的孩子學得早。有的孩子學得好。不是說,吃晚飯的時候,來得早的客人,比來的晚的客人,就有什麼絕對優勢。 但是,孩子如果落後太多,差距太大,他失去的是時間;而且,他把讀書,將跟負面體驗聯繫起來:這對他終生都可能造成影響。”

閱讀的黃金年齡?

我不覺得有這個界限,如果你很早開始了閱讀,那麼恭喜你,你比別人多了很多閱讀的時間和樂趣;如果你現在還沒有開始閱讀,那麼請你從現在開始。

女兒幾個月大時候,開始看黑白色卡、彩色卡片,然後是布書、拉拉書,一歲左右,開始接觸洞洞書、紙板書、機關書等,同期開始挑選優秀的繪本(中文、英文都有)。

我覺得,閱讀興趣是需要培養的。我們總不能奢求一個從沒有閱讀過的孩子突然愛上閱讀,更不能命令他,“你必須喜歡閱讀”。我們要做的,是引導者及陪伴者。

“ 讀書,是我們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上,手裡能拿到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它摧毀無知,打敗貧窮和絕望。沒有它的幫助,生活也許會把我們一點點吞噬。” 《朗讀手冊》

為了讓寶寶早點說話,我們每天都會嘰裡呱啦的跟寶寶說一大堆的話。就像不善言辭的我,有了寶寶後,只要寶寶醒著,除了寶寶自己的時間,嘴巴基本停不下來。

我們跟寶寶說再多的話,也都是日常用語,我們不可能按書裡的詞彙和寶寶交流,所以,為了提升寶寶的詞彙量,就需要引入優質的圖書。

比如《落葉跳舞》這本書

落葉🍂在風中翩翩起舞,悠悠地飛起來,自在地滑下去,層層疊疊,乘著強勁的風,衝上天空,我們是奇妙的落葉哦。

女兒很喜歡這本書,每次外出回家,都要撿很多落葉,組成各種形狀,真是“奇妙的落葉呀”。

這就是閱讀的樂趣,從書本到現實。

讓孩子愛上閱讀,並不是給孩子買大量的書,然後扔給孩子“你讀吧”,以為這樣的自己就輕鬆了。

不要再偷懶了,如果你覺得陪伴只是你在身邊玩手機,而不管孩子在做什麼,那你真的需要認真思考一下了。

《朗讀手冊》中有一個調查研究,結論大概就是: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很關鍵的。



愛看書的父母,孩子愛上看書的比率更高;

看電視玩手機的父母,孩子不愛看書的比率更高;

家裡有書的孩子,比家裡沒書的孩子,愛看書的比率高;

孩子經常去圖書館或者有人陪他一起讀書的,愛看書的比率更高。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有效的親子閱讀,跟他一起讀書,培養他的閱讀興趣,愛上讀書。這隻需要你每天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少玩一個小時手機而已。很簡單的。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我的舅舅

舅舅小時候家裡孩子多,比較窮,舅舅是唯一的男孩子,所以家裡都指望舅舅能出人頭地。聽外婆說,舅舅很喜歡看書,那時候家裡沒錢買書,舅舅就找別人借,借了得很快還,為了能看書,舅舅常常躲起來看書,吃飯了都找不到人。

有一次晚上,外婆有事情找舅舅,發現舅舅不在房間,出去找了半天,才發現一個人躲在廚房(做飯用的那種土灶,燒草的),趁著有點火星看書。外婆很生氣,差點把書少了,被舅舅不把搶過,逃跑了,舅舅並沒有因此放棄讀書。

反而成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一步步走到今天,從老師到校長、到教育局,到市政廳,現在年紀大了,安逸一點,在某事業單位當總經理。

年前帶女兒去舅舅辦公室玩,看到舅舅桌子上還放著一本厚厚的《厚黑學》。舅舅說自己還在堅持閱讀,他們一家的微信群叫“愛讀書的一家”。

有的人是需要父母領路,有的人需要自尋出路。

所謂的黃金年齡,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做事宜的事。而閱讀的年齡,不受限制,開始了便是最合適的。


Ailsa麻麻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家女兒今年四歲,閱讀習慣已經初步養成,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培養女兒閱讀的經驗:

一、 一歲以內看黑白卡片、彩色卡片,還有一些認知的圖畫類的卡片。


二、一歲至二歲,以繪本為主,大圖畫、內容簡單的,孩子喜歡。好的繪本可以讓她培養好的習慣。推薦一下,我女兒愛看的書:嬰兒畫報、幼兒畫報。(我買的是過期刊,便宜。我認為,知識永不過期,大家可以借鑑)

三、三至四,不要刻意教孩子認字,刻意認字會影響到孩子對圖畫的好奇和觀察。這個階段,她愛看的是:不一樣的卡梅拉,神奇校車、聲律啟蒙、還有一些唐詩之類的學籍。

四、一定要堅持親子共讀,為了培養孩子愛看
書,我已經堅持了幾年的親子共讀,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她會提前拿一本書在床上等我,我忙的時候她自己也會在那裡讀書,雖然很多字都不認識。

五、一定要堅信,閱讀習慣,就是培養的,並不是天生的。當然,家長也要言傳身教,家長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看手機,我們從來不當著孩子的面看手機,如果是必須看手機的話,我們也會和他解釋,這是在工作。

六、我讓女兒閱讀,就是想豐富她的視野,加上現在電子產品的誘惑太大,我不想讓她整天沉迷在遊戲,還有一些動畫片裡,因為這個年齡就是要不斷的輸入和輸出,但是電視電子產品只有輸入,影響孩子思考和語言。

七、建議各位家長朋友們,讓孩子閱讀,不要抱有功利心理,堅持親子共讀,你會收穫很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古話絕對有道理,加油吧。

作者簡介,清和,中國500強企業任職行政管理工作,後期為了便於照顧孩子,投身教育行業,任職書法教師。已錄製教學視頻,歡迎大家觀看。我是一位愛學習愛生活,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媽媽。歡迎大家關注。


清和育兒


我從來不相信孩子有什麼黃金閱讀期,因為閱讀是一生的習慣,所以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後來居上的例子


我親戚家有一個兒子,小時候對書完全無感,除了撕就是扔根本無法安靜的持續讀完一本書。他媽媽是個老師所以也並不存在啟蒙的太晚。

後來實在沒招他媽也就放棄了,上小學之前也不認識字,讀的書也非常非常的少。但是上到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孩子突然就轉變了,認識了一些字跳過了繪本,直接就開始讀全字書。後來就迷上了讀一些兒童小說,馬上讀三年級已經讀完了整本《三國演義》。而且作文水平在班裡也是名列前茅。

他只是我身邊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還有一些逆襲的例子就不一一贅述。所以讀書不怕晚,不管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讀書,只要他能夠開始專注的讀就是閱讀的黃金期。

自己的經歷


我是在孩子一歲以後正式和她開始親子閱讀,開始的前提是我帶她到圖書館,她充滿興趣並且主動要求我講給她聽。

我們讀書的頻率很高但是進度很慢,我孩子比較喜歡重複閱讀,我們經常一本書會讀好幾遍,甚至最誇張的時候有一本書我們連續讀了一個多月。

就是這樣的讀書速度我們這三年下來也閱讀了不下六百本書。我們會在閱讀的時候添入一些討論活動,比如為繪本續寫或者頭腦大風暴,雖然我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還沒有到來,但她的語言能力確實在不停的閱讀和討論當中遠遠領先於同班同學。

親子閱讀不能盲目


現在的父母都講究科學育兒都願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因此很多孩子在能坐起來之後就開始和家長一起閱讀。我認為讀書是件好事,但有些雷區家長應當避開。

1.閱讀不是任務,應當尊重孩子意見。閱讀只是思考的前提,如果孩子在閱讀時不能思考那麼這次閱讀就算是浪費了。所以開始閱讀的時機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只有在孩子感興趣時他們才能從書籍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2.讀書不能攀比。讀書是很私人的事情,它是一個人思維成長的過程,因此不要去看別人讀了幾本書,只需要關注孩子在書中得到的成長就可以了。

3.擺脫功利心。讀書是對於心靈的洗滌,有些書讓人長見識,有些書讓人心情愉悅。因此孩子讀書時家長應當避免功利心,不能只為追求成績或者世俗的觀念。


老孟的娃世界


我是一名熱愛閱讀的語文教師,用閱讀提升了很多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顯著提高了他們的語文成績。同時,我也是一個小學生的媽媽,我和孩子已有十年的親子閱讀經歷。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孩子的黃金閱讀期,是他作為孩子的全部年齡段。放大到整個人生,黃金閱讀期就是他的整個人生。

下面,我從閱讀對自家孩子和學生的影響兩方面來闡述。

作為家長,我開展親子閱讀,培養了孩子的閱讀習慣。

我家孩子不到一歲時,我就開始把他抱在腿上,拿著繪本,讓他自由翻閱,他翻到哪幅圖,我就指著那幅圖上的東西,一一告訴他。十年過去,我仍記得,他最愛翻一冊圖畫書上有櫻桃的那一頁,用小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聚在一起,到畫上的鮮紅櫻桃上抓一顆,放進嘴裡,小嘴咀嚼著,小臉上滿意又陶醉,好像真的吃著美味櫻桃的樣子。他可能分不清書上的圖畫和真實生活的界線,但書本世界已經吸引了他。

孩子三歲前,我已給他讀了上千本繪本。那時候,他喜歡反覆聽故事,一個故事要聽十幾遍,甚至更多。每天至少要聽五六本。往往是他聽一本故事書十幾遍後,自己就能用書上原話(書面語)按情節發展把故事講下來。這對孩子的語言發展非常有好處,孩子進入幼兒園後,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性格也活潑開朗,很喜歡與人交流,朋友比較多。

比這更重要的是,孩子對讀書這件事充滿熱愛。有一次,我們幾個家庭一起出去玩。小朋友們一直玩得很沉醉,眼看天色漸漸暗了,孩子們都還要玩。我家孩子忽然說:“你們玩吧,我要回家看書了,我的閱讀時間到了。”說完就拉著我回家。我想,孩子確實發自內心喜歡閱讀,閱讀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習慣了。

孩子幼兒園期間,我繼續給他大量讀繪本故事。主要是我讀,他看書上的圖畫。小班和中班時,他還是喜歡一個故事聽很多遍,聽得完全領會了,才換下一本。大班的某一天開始,一個故事聽三、五遍就要求換書了。

孩子大班時,我開始有意識地教他在閱讀中認字。開始只教他認書名和作者、出版社,即封面上的內容。每本書都只教少量的字。因為他幾乎每本書裡的內容都非常熟悉,有時我在忙,孩子就自己拿起書來看,根據聽故事得到的信息,自己看書中的圖畫和文字。不知不覺,他就認識了很多字。這種認字方法是在語言環境中,結合上下文的內容,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認字,比培訓機構用漢字卡片教小朋友認字更為有效。認識了一定數量的字之後,他就能自主閱讀了。

進入小學之後,一年級和二年級是我給孩子讀故事和他自主閱讀相結合。三年級後,他基本都是自己讀。而且,他已經養成了每晚睡前閱讀的習慣,如果哪天因為時間安排得不好,導致沒有時間閱讀,他會非常難受,睡不著覺。所以,為了能有足夠的時間閱讀,他放學後總是很高效地完成作業,然後練琴、練圍棋,自己合理安排好時間。為了閱讀,他鍛煉出了時間管理的能力。

閱讀帶給孩子的好處太多了。提升了語言表達能力,擴展了人生經驗,能正確面對人生挫折與失敗,心情比較平和、愉悅,改善孩子的社交,讓他能與人和諧相處,還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作為語文老師,我帶引學生通過閱讀,激發語文學習興趣,提升了語文成績。

我任教初中學段。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帶過的幾屆學生,進入初中時最不喜歡的就是語文課,其中很多學生沒有閱讀課外書的習慣。他們每家都有幾本作文選,可以說,作文選成了很多孩子的主要課外讀物。

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給他們講一堆語文的重要性之類的大道理,而是用三種閱讀方法,吸引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哪三種呢?

首先,我在閱讀課(課表上每週一節)上為學生讀故事。我選的都是經典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或情節離奇有趣,或感動人心,或純美詩意。經過我認真的、動情的朗讀,學生基本上都會喜歡這本書,喜歡這個故事,有的學生等不及我讀後面的情節,自己先去圖書館借來或到書店買來先讀了。每本書讀完,我都會給大家推薦相關或同類的經典好書,孩子們會把對這本書的喜愛延伸到其它書上,紛紛去借書或買書來讀。

其次,我在自習課上(語文老師每週會被安排兩節自習課,有些老師用來做或講練習題)讓孩子們自由默讀。孩子們提前準備好自己要讀的書,上課前我會巡視每個學生讀的是什麼書,如果有不合適、不健康的書籍,我會立刻提醒孩子,並對這個孩子進行選書指導。整節課,孩子們就愉快、輕鬆地沉浸在自由閱讀的快樂中。下課鈴響,一個個都不願意合起書來,離開座位。

有時,自習課上,我會帶著整班孩子到學校圖書館去自由閱讀。那時,大家在書的海洋裡自由徜徉,安靜又沉醉,氛圍格外好。每次下課,孩子們就圍著圖書館工作人員,排著隊,把手上沒看完的書借回去繼續看。

再者,早讀課上的自由朗讀。我常常提醒孩子們,讀書時做個有心人。讀書時,遇到喜歡的片段,可以做上記號或摘錄下來。每次早讀課,我們一半時間鞏固課本上的內容,一半時間朗讀、品味自己選擇的、喜歡的片段。

我們每月都會舉行讀書交流活動,每月內容、形式各不相同。這種交流,也激發了孩子們去閱讀更多好書。

我在最近兩輪的教學中,只有初三年級的教學是做大量練習題的,其它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都用大量閱讀代替《一課一練》、《課課練》、《週週練》之類的練習,孩子們閱讀時,我很少佈置作業。孩子們都非常喜歡讀書。兩輪的教學實踐證明,只在每學期期中、期末考前模擬練習和初三精練精講,其它時間都用來大量閱讀,孩子們不僅非常喜歡語文,喜歡閱讀,學得輕鬆,而且學習效率高,成績提升快,中考成績比較理想。

因為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對常用字、詞、關鍵句子的理解,對文章和書籍主要內容的把握都得到了提升。另外,好書裡的正面人物的良好品質、積極進取的精神、正面的價值觀都會對孩子心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從自家孩子的成長和學生的變化,可以看出,閱讀當然越早開始越好,但如果錯過了早期開發,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若您覺得不錯,請關注“用心教語文”,並點個贊哦!若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留言,共同交流!感謝!


用心教語文


本人沒有什麼學歷,文化程度不高,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憑著自己家孩子的讀書情況來說的,不知道對錯。

我感覺孩子最好的讀書年齡應該是小學吧。孩子從三歲開始記憶裡就特別好,教他個故事,古詩就幾遍就能會。我家孩子說話特別早,特清楚,因為他特別調皮,我為了讓他老實,就買了帶拼音的書給他講故事,給他講幾遍,他就能用手指著把故事情節講完。

等孩子上幼兒園時,他就能認識好多好多的字,帶拼音的故事書就能自己看懂,問他怎麼認識的,他說都是我講故事時指著字,他就都認識了,所以從我帶孩子的經驗來看,孩子應該從三歲大人就開始給他講故事,教他閱讀,讓他對書感興趣。如果父母能堅持每天晚上都陪孩子讀書的話,習慣一旦形成了,孩子將受益匪淺



臨沂四姐


我不清楚具體的黃金期是什麼時候,但從我孩子的經驗上看。4-6歲是一個比較好的閱讀時期。

我家老大開始也是那種好動無法安靜下來的男孩,後來嘗試講故事帶著一起閱讀故事書籍等。後來慢慢愛上閱讀,沒什麼事就看書,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書店。

下學期三年級,暑假期間已看過:

《平凡的世界》《人生》《活著》《明朝那些事兒》1-6冊《少年讀史記》《魯濱遜漂流記 》《月亮與六便士》《狼圖騰》等書籍。每次都是陪著他一起讀書,一起分享。有時候去旅遊的途中他就是看書。有時候看到別的孩子在玩遊戲而他在看書還是有點欣慰。




憨漢二錘


從我自己多年帶娃看書的效果看來,我孩子是一個愛閱讀的孩子。

1,美國主張從孩子出生起就讀書給他聽。我卻覺得從懷胎時候起就可以給孩子讀書聽了。我在懷我家大寶的時候就開始給她念優美的散文聽,我覺得為孩子閱讀也是一種胎教。如果你怕輸在起跑線,就從胎教閱讀開始。

2,在孩子小的時候到上幼兒園,我一般都讀繪本給她聽,還有一些常識性的書,還訂了雜誌,那時候訂了《嘟嘟熊》《小聰仔》《東方娃娃》等,很多書都會標註適合年齡的。

3,上了小學就開始讀有拼音的書,有的孩子認字早,沒拼音的也早就可以讀了。我孩子是基本按照九年義務教育的進度來的。沒拼音的書也是會讀,這個階段我一般都還是跟她一起親子共讀。

4,二年級的時候她基本上就獨立閱讀了,她喜歡有點魔幻故事型的書,那時候就愛上讀書了。

3,現在我為他買了一些有深度的書,諾獎作者的書。我希望從現在起她能開始閱讀經典。

閱讀是終生都該去做的一件事,應該讓孩子儘可能早的開始讀書。





糖糖媽育兒


目前很多家長已經開始意識到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家長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了。jason的閱讀習慣一直不錯,從最初開始讀繪本,到上小學之後開始看大部頭,目前開始看整本都是文字的書,一個朋友經常會很羨慕地說,我家這孩子一直只喜歡看漫畫書,每天都要愁死了。

其實,孩子越小,習慣越容易形成,在孩子閱讀敏感期或者說閱讀的黃金期,給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長大了就自然形成了喜歡讀書的習慣,根本都不用刻意培養。

那麼,什麼時候是孩子的閱讀的黃金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各種敏感期,其中,閱讀敏感期是在孩子4歲半到5歲半期間。

而有的孩子會提前,有的孩子會晚一些,提前的孩子,他爸媽是功不可沒的。

但是最晚不會超過6歲。

所以在孩子6歲前被稱為是閱讀的黃金期。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在天才發生學中的研究成果顯示: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歲以前開始閱讀的。而這些兒童被稱之為是早慧兒童。


我們該如何呵護孩子的閱讀敏感期並促進他們養成閱讀習慣?

1.閱讀要越早越好


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曾經研究發現,兒童在閱讀的時候是左右兩個大腦一起工作的,效率高,興趣高。但是過了這段時間,人類的語言能力開始退化,到了成人階段,閱讀的時候基本上只有一半大腦半球在運行了,閱讀,要趁早!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如果可以,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開始,那時候孩子還不會說話,只會睡覺,但是不妨礙你可以放一些優美的音樂和一些故事,讓他們“聽”。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後,就可以給孩子去閱讀一些優美的繪本,這時候孩子還什麼都不懂,可能只會去啃,甚至去撕,可以買一些布書,或者小手撕不爛的書,讓孩子接觸這個世界最初就是書,這將會伴隨他一身的好習慣。

2.父母需重視,形成氛圍很重要

有位教育專家說:你什麼都不必說,只要按照你想要的樣子去做就好,孩子自然會模仿。

德國的家庭是特別重視孩子閱讀的國家,他們在慶祝孩子出生時,一般相互贈送的禮物,都是書籍,從孩子出生後最初接觸的布書,到撕不壞的書,到洗澡時的書籍,可以說在各種場合都有可以供他們閱讀的書。

如果家裡總體氛圍是一個書香環繞的環境,孩子怎麼可能不喜歡讀書呢?

3.引導孩子從淺閱讀到深度閱讀

孩子的淺閱讀到深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千萬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要輕言放棄。一般來說,這種能力的形成大概是在3-4歲的反覆閱讀中形成的。

這時候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可能喜歡讓你反覆就看一本書,聽一個故事,不要厭煩,孩子會在這種不斷反覆之中領悟新的細節和興趣點。

4.多讀繪本,啟發孩子興趣

我自己的經驗是,想引導孩子愛讀書,千萬不要一下子上來就讓孩子背三字經,古詩之類,並且讓孩子去認字,這種做法只會破壞孩子的興趣。

我記得看過一期教育節目,其中有一個鏡頭,媽媽在讓孩子背三字經和唐詩,孩子很不願意,也很不配合,媽媽就拿著蒼蠅拍上去就直接拍打孩子,孩子大哭大鬧,兩個人不歡而散。

孩子小的時候,引導閱讀興趣非常重要。繪本是個很好的選擇,沒有多少字,故事情節卻非常豐富有趣,特別是那些世界經典型的繪本,連大人看了都會覺得意義深遠。越讀越有味道。

5.不同年齡段選擇對應年齡的繪本

孩子1歲前,可以選擇一些色彩豐富的圖畫,甚至沒有什麼故事情節都可以,但是在孩子不睡覺時,睜著眼睛到處好奇地打量時,你可以隨著指給他看,身邊那些物品的名字;

1-2歲時,可以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繪本。我記得那時候我家有一本畫著一個小男孩,出去吃漢堡的書,只有4.5頁,硬殼的,jason特別喜歡,會一個勁地讓我講解這一本,這一本每一頁只有幾個簡單的字,或者根本無字,而這個時期,他主要喜歡的就是這類非常簡單的繪本型;

2-4歲時,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情形更有趣,更復雜一些的繪本了,像我家買過鼠小弟系列,閃電麥昆,托馬斯小火車,米奇,還有母雞蘿絲去散步等幽默型的繪本;那時候孩子是百讀不厭。

5-6歲時,孩子通過上幼兒園,開始認識這個世界,對世界也會有一些思考,可以買一些講解人生哲理的繪本,帶著孩子一起去思考這個世界與人生。

最後,如果錯過了孩子的閱讀黃金期,孩子就再也無可救藥了嗎?當然不是,孩子也是不斷成長,屬於變數,除了孩子0-6歲的閱讀黃金期,研究閱讀的專家們,把7-12歲成為閱讀的白銀階段,而12歲以上的孩子為青銅階段。


jason媽咪有辦法


閱讀的程度分為4種,分別是基礎閱讀,系統化略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前兩種閱讀層次,可以概括為淺閱讀,後兩種閱讀方式為深度閱讀。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表明,一般情況下,0-6歲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而在黃金期的6年中,3-5歲又是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通過反覆閱讀一本書,引導孩子自己發現書中的細節,從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後期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習慣打基礎。

而在閱讀黃金期,家長需要注意的是選書類型和培養方式。

01 閱讀黃金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書也不同

1. 新生兒-3個月

小寶寶0-3個月的時候,可以從黑白卡入手,刺激寶寶的視覺,增強寶寶辨別東西的能力。

2. 3-6個月

可以讓寶寶接觸彩色卡,有利於腦補視覺區的發育。

3. 6-10個月

一些觸摸書和大幅圖片的書,除了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還可以為寶寶說話打基礎,刺激寶寶的觸覺發育。

4. 10個月-2歲

簡短有趣的故事。與此同時,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此時為寶寶創造雙語環境。不要擔心寶寶聽不懂,其實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的多。

5. 2-3歲

選擇一些有圖片較多,但有故事情節的書。主要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6. 3-5歲

篇幅稍長的故事書,或其他語言類書籍。

團團目前16個月,附上我們家的購書清單。


02 閱讀黃金期,父母應該怎樣做

1. 持之以恆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

“一項看似簡單的行動,如果你能堅持重複21天以上,你就會形成習慣;如果堅持重複9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習慣;如果能堅持重複365天以上,你想改變都很困難”

培養任何一個好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閱讀也是一樣。幾乎沒有天生喜歡閱讀的孩子,但是對閱讀的興趣,可以後天養成。因此,如果打算抓住孩子的閱讀黃金期,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那麼,請堅持每天為孩子讀上一段文字,或者堅持每天陪伴孩子進行快樂閱讀。

需要注意的是,持之以恆,也是要因情況而異的。可以針對孩子當天的情況,適當的增減閱讀時間。因為抓住閱讀黃金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好的閱讀習慣,不要讓閱讀變成一件痛苦的事情

2. 以身作則,創造良好的閱讀氣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想讓孩子有好的閱讀習慣,最好大人以身作則,併為孩子創造好的閱讀環境。比如制定閱讀時間段,在該時間段裡,全家一起閱讀各自喜歡的書籍,或者週末一起去圖書館閱讀。

3. 選書時不要單方的“投其所好”

所謂的不要單方“投其所好”,是指在把控書本內容質量的前提下,不能一味的選擇家長認為孩子應該讀的書,也不能全部選擇孩子喜歡的書籍,應穿插選書。以免造成孩子對閱讀的抗拒,或導致孩子閱讀有喜好偏向。

最後,雖然研究表明0-6歲時孩子閱讀的黃金時期。但是團團媽媽想說“種下一棵樹的最好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引自《dead aid》)”。對於不同的家庭,當下,就是孩子的閱讀黃金期。請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吧。


陽光下的小團團


閱讀是人們提升認知最簡捷的方式,培根: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學習、練習是人生獲得生活技能最基礎的途徑。那麼,人生之中那些時間段閱讀、學習最高效呢?根據人生大腦發育期的不同,高效閱讀、學習階段有:

陪伴孩子成長

1、幼兒期

人生大腦發育最重要的階段就是7歲之前的幼兒期了。孩子從出生起成長髮育最優先的部位就是大腦,到7歲左右時大腦重量已經達到成年人的標準,也幾乎與成人擁有了相同的大腦細胞組織。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就足以說明孩子成長髮育中童年對於人生的重要性。所以,要在孩子大腦充分發育的過程中做好陪伴工作,充分給予孩子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運用新鮮的事物刺激孩子提升認知,比如多給予孩子不同類型的繪本閱讀、帶孩子到儘可能多的地域遊玩,為他們充分認知世界創造機會。

幼兒時期的孩子最具探索性,所遇見的任何新事物他們都想一探究竟,他們探索世界的工具包括口、手、腳,我們時常遇見孩子們用嘴咬、用手摸、用腳踢去認知他們想要了解的事物。這期間作為父母應給予他們積極正向的引導,比如給予他們閱讀更多的繪本、與他們一起感知身邊陌生的事物......促進他們探索認知世界的好奇心“茁壯成長”。所以,陪伴幼兒期孩子成長最好多帶他們去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公園等有助於提升孩子認知的場所,在家多陪伴孩子閱讀。

讚賞、激勵孩子的創造。讚賞、激勵就是對孩子所表現書的創造力給予肯定、讚揚和鼓勵。讚賞、激勵能讓孩子在目標遞進的旅途中成長、成才、成功,創造是運用已有知識生成新知識的過程。當孩子完成一件作品,如果得到家長讚賞,就能讓孩子品嚐成功的愉悅,體味創造的價值,讓孩子的成長過程融入一次次進步的喜悅積澱。

激活孩子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瓦特正是有了“為什麼蒸汽能把壺蓋起來”的思考,才開啟了改良蒸汽機的續集;萊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長上翅膀,像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的異想,才有了現代航空……想象力來源於生活中,別讓標準答案、定性思維成為孩子想象力的殺手,比如:“雪化了是什麼?”您可能不加思索的說:“是水”。但真實的世界可能有“雪化了是春天”“雪化了有暖陽”......;“1+1=?”數學答案是2,文字答案可能是“王”“田”。

激發孩子的思維靈感,鼓勵孩子積極思考。 所謂思維靈感,就是人們面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不按定式思維邏輯,而是結合事物發生的場境使大腦中各種信息充分重組,生成一種新穎思想和方法的精神狀態。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華羅庚對思考精闢的論述:“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才能。”歷史上任何重要的科學創造和發明,都和創造發明者獨立地深入的思考分不開。思考是創造力的源泉,創新是民族的靈魂。學習知識要思考,發明創造要思考,完善、完整的人生離不開思考。

在遊戲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一種人人都有可通過各種遊戲、工作練習獲得的能力,遊戲活動中,孩子雙手的靈巧性受到鍛鍊,因四肢運動與腦思維之間的生理關係,而促使孩子大腦最富有創造性的區域得到開發。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凡事都喜歡問個為什麼,喜歡評論事物,喜歡嘗試,思考變化多,反應迅速,不受已知信息的限制。孩子在自己的自由天地中常常有創造性的表現,創造也會給他們帶來快樂,使精神、心理獲得極大的滿足和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有助於兒童對環境、社會適應能力的建立。而這種適應能力又有助於他們的創造力在日常的實際工作中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首先要對孩子的成長興趣有足夠的瞭解,如此才能做到正向、積極的引導,給予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盡情發揮思維天賦與才能;其次,在培養過程中,對孩子抱有積極期待的心態,相信他們是最好的、最棒的、時時刻刻發現他們的長處,鼓勵他們、讚賞他們。

引導孩子習得“延遲滿足”。什麼是延遲滿足?延遲滿足不是一種純粹的忍耐力,還是一種權衡能力和判斷能力,懂得並能判斷出通過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延遲滿足是選擇力、判斷力和權衡能力的集中呈現。所以,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不要將孩子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去管控和學會忍耐,而是要讓孩子逐不發展出掌控自我需求的能力,從被動走向主動,依靠自己不斷提升的判斷力、行動力去實現生活自控。

培育孩子的成長好奇心。每個剛出生的孩子對這個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了無盡的好奇,總是想一探究竟,這便是科學界常說的科學精神。是的,孩子天生具有科學探索精神。但是,生活中家長髮出的“別亂問”、“別亂動”、“別亂摸”、“別......”正在抹殺孩子愛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早期家庭教育與早教的目的,並不是說讓家長早早地趕著教孩子數數、認字、將孩子推入教育系統,而是希望父母早點意識到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如果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之心長大,就早早將各種知識強行“灌輸”給他們,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養,興趣就很容易被磨滅。等孩子到了學習的年齡,可能最討厭的就是學習、討厭接觸新事物,真的變成了“厭心”。孔子講:“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厭”建立在對新鮮事物有濃厚興趣基礎上的。為什麼不厭倦?因為孩子一直保有濃厚的興趣,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才能夠想要去探索,並且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收到良好的反饋,從而更加主動地再往更深層次探索。和孩子所學的知識相比,對事物產生興趣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保持進取、探索、成長的動力,才是保證孩子在社會鉅變潮流中保持探索精神、具備核心競爭素養。

閱讀中的孩子

2、青春期

青春期也是很多孩子使父母感到惱火的“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通過10多年的成長,在生活經驗和知識技能方面都有了十足的進展,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觀念,他們逐步開始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朋友、選擇學習什麼知識、選擇做哪些事情......

青春期是大腦神經發育除了幼兒期以外又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個人的大腦再一次活躍起來,這個時期孩子會萌生各種新奇的想法,這個時期也是人生從孩子走向成人,大腦發育趨於定型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對於所接觸到的事物如同幼兒期的孩子那樣好奇,與幼兒期孩子不同的是,這時期大孩子會根據自己已有的認知,對新事物形成自己的理解認知。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在如幼兒期的孩子那樣愛問“十萬個為什麼?”而是,愛根據自己所迷茫、未解的問題探索式的尋找答案,有針對性的學習。

引導孩子學習活動中的創新、創造能力。《遊戲力》:“讓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夠創造產業、創造就業崗位的人。”未來究竟會怎麼樣,現在誰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而所有生命活動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創新和麵對不確定性的未來能夠靈活應對。因此,相對於瞭解孩子在學校是否聽話、成績如何,更應該關注孩子是否具有創新、創造力,是否對不解難題“刨根問題”。好奇心是孩子創新、創造的動力源泉,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就不可能發現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人們生活的必須,進而創造出對人類、社會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孩子們的奇思異想並不是胡鬧,“五彩樹”、“藍太陽”並不是瞎想,這是孩子對生活獨特思維想象的體現。有人說創新、創造是個體先相信,而後將所相信的事物付諸實踐的過程。人工智能時代已來,想象力、創造力是人超越機器人的關鍵。作為家長,應注重培養孩子不斷創新的能力,讓孩子以創新的觀點和態度解決問題、適應未來生活。現在有很多優秀的中學都開始了相應的科技實踐興趣學習小組,開發提升孩子們的動手創新、實踐能力。

教導孩子懂得管理情緒

。是人就會有情緒,孩子會哭會鬧、成年人會有各種生活的煩惱。當孩子哭鬧時,家長正確的引導不是壓制孩子的情緒發洩,而是引導孩子找到宣洩的方式或者換角度思考,能夠懂得如何妥善緩解情緒,使心情平復。有宣洩、能轉移情緒,才能使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能夠自如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挑戰。擁有管理情緒的能力,即便日後身處逆境,孩子也能夠在強大內心的彈力下,轉化情緒帶來的巨大的波動和傷害。

工作實踐

3、參加工作後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加金帛賜以招之。”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本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的,人類一切文明的基礎都來自於社會生產實踐,並最終指導社會生產實踐。所以,學習最好的場所就是在實實在在的工作中,從工作中學習、將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當今有很多讀書“無用”論的人們,他們認為很多人讀了一輩子的書,而所學的很多知識都不能真派上用場。確實,人類文明經歷數千年積澱,有些知識本身產生於與當前不同的時代,也就是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都是被人實踐並進行抽象過的內容。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幾乎都是“過時”的信息,“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裡”“天下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色知識內容也不可能對兩個人完全適用,也就是您照搬被人曾經的成功模式,您一定不會取得和他一樣的成功。因為,您所擁有的資源不可能與他完全相同,事實早就英雄,人生的成長、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等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參加工作後,在工作中學習,能最大程度的“學以致用”,有針對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式的帶著問題學習,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帶著問題去學習也是最快的成長方式,參加工作後,在工作實踐中能發掘自身能力與工作要求上的差距,能夠做到學習與工作的高效匹配,同時,又能在工作中及時檢驗學習的效益。所以,參加工作後在工作中學習是人生之中最切合實踐的學習,比如成為合格父母的學習就必須和孩子共同成長、成為好駕駛員就必須讓駕駛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想成為運動專家就必須多運動.......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