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早教教學中,滿足孩子的探索慾望?

愛領航光譜的桃大桃


看來提問的樓主是早教的老師哦!在這裡跟你分享幾個我覺得蠻重要的點。

首先,既然是早教教學,那麼安全是第一位的,想必早教機構對安全性已經做了很好的準備,只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能讓孩子是可以相對自由的活動就很好。

其次,既然是早教,除了相對的給孩子自由以外,需要在教學中限定一定的區域,要讓孩子從小建立規則意識。

滿足孩子的探索慾望,還要表現在多多提供機會讓孩子嘗試,每一次嘗試都是孩子發揮主動性去體驗世界的一小步,嘗試的結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失敗,這都不重要,給與孩子積極的鼓勵最重要。正確的鼓勵可以激勵孩子不斷嘗試、不氣餒、勇往直前。

千萬不要做的就是,限制孩子的行為,不停的用“不”字來回應孩子,要知道參加早教的這個年齡段孩子,首先反抗的就是成人的“不”,而他們最擅長說的也是“不”,這些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適齡表現。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有限的自由裡盡情探索,發展自己的主動性,迎來美好而順利的成長。


成長之端親子教育


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認識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環,能夠認識這個美麗的世界,才能對生活充滿熱愛,孩子才可能具備堅強、勇敢、耐心等待品質!

同時,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才能更好的發現自己的興趣,儘早培養孩子興趣,孩子才能走的更高更遠!

一、不要以成人的思維束縛孩子!

由於寶寶的認知有限,因此常常會問很多奇怪的問題或者產生很多奇怪的想法!

當寶寶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就會堅持不懈地打破砂鍋問到底。面對寶寶的好奇心,媽媽們一定要認真對待,切忌以承認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寶寶的想象力。

比如寶寶揪斷了小草,寶寶指著手上的綠色汁液說“小草哭了”,媽媽沒必要告訴寶寶小草不會哭。

二、創設滿足寶寶好奇心的環境。

對寶寶來說,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可供探索的資源。

家裡的客廳廚房、陽臺、戶外的公園馬路、隨便哪個小犄角旮旯,都會成為引發寶寶好奇心的學習場所,媽媽要做的首先是消除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並根據寶寶的興趣適度提供材料和實踐的機會,鼓勵他們動手體驗。聰明的媽媽會採取辦法來幫助寶寶尋找他們需要的答案!

三、在遊戲中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

寶寶到了2—3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敲敲打打,媽媽們可以主動給孩子提供幾種不同形狀、材質的小棍子,讓他們嘗試敲打不同材質的物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也可以蒙上孩子眼睛,媽媽來敲打,讓寶寶猜是在敲打什麼?

敲打不同的東西聲音是不同的,這樣就會引導寶寶的好奇心不斷的延伸~

四、做個和寶寶一樣好奇的媽媽

如果媽媽對周圍事物顯得冷淡,甚至對寶寶的好奇心不以為然,那麼寶寶的好奇心天性就會在無形中受到壓制,因此,媽媽也要在寶寶面前做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引導寶寶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的方法!

比如,在外出的時候媽媽可以找一些奇怪的樹枝花草,小鳥小蟲子的叫聲,引導孩子去發現玩耍。

有時候媽媽可以假裝自己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是為什麼這樣,和孩子一起去重新“發現”一遍,孩子的興趣就會更大,更有成就感!

這四種基礎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媽媽!

最後,大家可以關注【巴菲兔早教夥伴】

每天提供一份最專業的育兒早教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